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三十六章 第二次親密接觸(四)

  青銅祭台,我現在想起才覺得這個稱呼並沒有官方認證,而是隨口而來的,我並沒有真正去想過這個問題,因為它看起來是如此的隱秘與卑微,絲毫不會引得注意。我曾泛泛地想,大概是因為祭台的顯著特徵罷了,但如今跟袁浩談了很多關於祭台的事後,原本簡單的思想就徹底複雜化了。

  首先還是它的命名,袁浩曾讓我回憶它的根本來源,於是我追根溯源,想到了小吳。當時,在我將要離開墓室之時,小吳下來了,看到了青銅祭台,當時我還不能確定它是一個什麼東西,於是問他的看法。他說像祭台,於是“祭台”這個形象便初步形成。

  袁浩說,這是一種手段。

  我有些頭緒了。的確,若按這種思想飈下去,實在太可怕了。小吳的一句“祭台”,其實在無形之中禁錮了我。在大學課程中,對於祭台並沒有詳細的學習,祭台在考古學科中的比重微乎其微,就好似沙灘上的一顆芝麻,也正因此,這種最常出現在少數民族文化中的祭祀儀器被人們久久遺忘,在歷史的長河中隨江流安詳。正是因為這個漏洞充當了切入點,我被成功的植入了這個印象。

  我順著記憶繼續摸索。隨後回到洛陽,我記不清誰對我談起祭台的事,只記得嘴中蹦出來“青銅祭台”這四個字,我又一次“被印象”,不假思索的被植入了這個“實至名歸”的命名。接著是回到北京,考古工作研討會,這個命名出現在了所有人的嘴中,我那時並沒有意識到,這可能是個伏筆,是故意植入,而重點在“祭台”,為了突出這兩個字,其目的只是為了形成“這是祭台”的思想,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引導,引導我將它看做“祭台”,但漏洞還是出現了。

  眾所周知,文物的命名一般都會考慮文物本身呈現的所有特徵而定,並不只是膚淺的隨口一說,像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就是很好的例子,命名者將文物的材質、屬類和造型規格揉捏到四個字中,簡練而不失深奧,而“青銅祭台”跟它們比起來就像草包、山寨貨,足可見其不被重視。

  “不被重視”,有腦子的人都能看出來,而究其原因,仍是個謎,我現在試圖揭開。袁浩認為,不被重視只是個假象。我想是的,至少我曾如是想,因為這畢竟這樣一件文物是絕對不該遭到這樣待遇的。

  而假象背後的,可能是個陰謀,是偷運的伏筆,又或是掩蓋真相,而我便是被掩蓋的對象,我想可能不是惟一一個,但有一點可以模糊地確定,我還有其他可能存在的不知情者,一定與青銅祭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或者說,我們對祭台偷運一事造成了威脅。

  然後,這樣一個悚然的結果出來了——我們是不知情者,而知情者,很多很多,包括小吳、筱詩,還有姑媽以及任何無條件承認“青銅祭台”這一命名的人,再從反向立意,就更駭然了——“青銅祭台”本身不是祭台、我是對考古文物局和偷運一事是種威脅,姑媽和小吳也一直瞞著我,可見這並不是個小問題,可能隱藏著某個更大的秘密,是我不能接近的。我一方面覺得沒有可以信任的人,另一方面遊走於泥潭與廣天之間,糾結之心難以言喻。

  我全體震悚了,心想但願這只是一個猜測,這一切也並不存在,可我還是害怕,周圍被黑暗籠罩。

  我對袁浩講出這些,期待著他的反應。

  入夜了,風來了。站在窗邊,依稀可見樹梢之上的升天之月,一如家鄉般的明淨。我感覺自己像它一樣,因為它被黑暗包圍,同樣等待著破曉的大白天下;我又感覺不像它,因為在它的身邊縈繞著繁星點點,指引著它起起伏伏,而我,隻身一人,異國他鄉,只能是孤注一擲,即使是一條線上的螞蚱,袁浩依舊不能被我信任,我對他仍是審視,更是不了解。我可以將它理解為神經敏感了,因為我被傷了。

  “你說,青銅祭台究竟是什麼?”他突然冒出一句話來。

  我笑了笑,沒有回答他。

  “是時候了,跟我來吧。”他又說道。

  “什麼?”我心頭猛地一震。

  “揭開這一切。”

  ☆、第三十七章 第二次親密接觸(五)

  我本以為袁浩在開玩笑,但他卻認真了。

  我看看表,指針指向十點。剛走出門就立馬打了個寒戰——加拿大的冬天太他媽冷了,以前聽說在加拿大零下三度就算高溫,現在看來一點也不假。

  我不清楚袁浩要帶我去哪裡,但心中已經開始起伏,不知是興奮還是恐懼,能解開青銅祭台之謎,是我多長時間以來所日思夜想的啊!可是,隨之而來的呢?隱藏在這個秘密背後的是什麼?單純來看,就連親近的人,也不能完全信任了,若謎底揭開的那一天,更大的懸念或是更大的刺激都接踵而至,我想我是承受不了的。

  關上車門的那一刻,我的心猛然一沉,隨著汽車的啟動聲懸掛了起來,前方,或許是一條迷途不歸路。

  只覺車一路向南駛去,路邊依舊是乾枯的樹木,月光如銀,灑落在樹枝上,像一棵棵鐵樹或是銀樹,遠遠望去如同城市特別安放的一件件藝術品,裝飾著這個城市,雕飾著失落的人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