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實際上,晚熟雷尼爾的栽培是相當麻煩的:從最開始的建園(還好約翰·貝恩斯的花園是現成的。至少,有可供防風的草牆和高大梧桐樹,以及完備先進的灌溉系統)、嫁接(光嫁接就有六種利弊不同的方式可供選擇——不過,相信酒會主人會請到自由意志市最好的園丁),到授粉、整枝、施肥、病蟲害防治?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精心的打理。

  這樣看來,那幾株廚房門外的雷尼爾,作為約翰的炫耀資本之一,倒也確實是實至名歸的了。

  附錄四

  附錄四:新哥德式建築

  新哥德式建築,即Neo-Gothic Architecture,或稱其為“哥特復興式建築()”。十八世紀中期在英國發起的建築理念,其主旨在於承接中世紀的哥德式建築風格並加以創新。

  約翰·貝恩斯酒會別墅的建築原型部分參照英國 West Chester 大學的菲利浦紀念堂(Philips Memorial Building,這是一個典型的新哥德式建築)以及第2節的描寫中所提到的法國楓丹白露宮——不對稱的結構雖然是十六世紀弗朗索瓦一世(Franz I.)和海因里希二世(Heinrich II.)對皇家狩獵行宮毫無節制的擴建下的結果,卻意外地收到了很好的視覺效果。

  得益於接近七十度的屋頂坡度,別墅的側廳和大廳擁有相當充裕的垂直空間,這也意味著漂亮的水晶吊燈和普魯士藍色的天鵝絨質帷幕成為可能。一道狹窄的樓梯通往唯一的一個二樓房間——那裡設計成城堡中常見的塔樓形狀,從房間出去是一個有著美觀大氣的磚造護欄的屋頂露台。人們可以從露台的一角小心地沿著石砌雨道通過大廳和側廳的上空,來到別墅的另一邊——為了配合巨大的屋頂,雨道也鋪設得比較寬敞,穿高跟鞋在上面行走沒有任何問題:甚至屋頂的清潔和修理,也需要利用這些設計巧妙的雨道來完成。廚房那側花園門的獨立新哥德式屋頂,由於顯著的高度差(廚房、衛生間、吸菸室和兩個客用休息室設計在一個獨立的尖頂之下——而這個尖頂的最高處甚至比露台的位置還要低些;花園門那裡到花園道之間有一段短小的木鋪走道,之上又是一個小型的防雨用尖頂),是無法從露台那邊沿著雨道到達的,因為大小的限制和為整體的協調美觀著想,那個小型的屋頂並沒有設置單獨的雨道。因此,每年冬天清理屋頂的時候,需要用到梯子,工人們還會在清掃的時候不時受到雷尼爾櫻桃樹那粗壯樹枝的干擾(笑)。

  英美的很多大學建築都採用了新哥德式,德國也有相當多的新哥德式建築,《讓最後一縷光芒消散》中蒙特利婭夫人的山間別墅在擴寫之中,我也希望將其描述為哥德式(注意!

  不是新哥德式)。如果大家對相關的內容感興趣的話,推薦看看 W.D.Robson-Scot 的《德國哥特復興之文藝背景(The Literary Background of the Gothic Revival in Germany)》,書中有不少漂亮的插畫,行文也十分有趣;或者Megan Aldrich的《哥特復興(Gothic Revival)》(倫敦 Phaidon 出版),這本書中收錄有很多關於新哥特風的最新內容,以及一些十分實用的相關概括和總結。

  附錄五

  附錄五:其 它

  文中別墅大廳、側廳和主人房間的內部裝修(以及高度)、整個雞尾酒會的感覺和布置(取酒台等等,但不包括影片中的跳舞部分)部分是在看過法國片(片名德譯,導演Sarah Lévy,2005年)之後得到的靈感。

  第21節中,那瓶1105的Catador A?ejo的包裝,原型是同廠的一瓶Catador Blanco——為了考證,我特地拜訪了一些專門賣酒的小店,找到了這樣的一小瓶酒,並記下了它的包裝:

  找不到,也打聽不到酒廠的網址和具體信息(比方帶照片的產品目錄等)。如果有機會去一趟墨西哥的話,我會對此深入考證的。

  培養良好的成熟雷尼爾櫻桃表皮能夠印上指紋碎片這點,經過考證可行——而且,櫻桃清洗乾燥過之後,再印上指紋反而會更加明顯(這可能和溫度等導致的變化有關)。

  書信內容中關於柏林和漢堡的部分描寫、地名等,都分別屬實,並非杜撰。

  文中酒品的調製方式及名稱等,全部屬實。

  《InStyle》在現實中,是一本在 PeekCloppenburg 購物時附贈的全彩小開本時尚手冊的名稱——自由意志市出版的《InStyle》則是一本暢銷雜誌(類似現實中的《女友(Freundin)》

  雜誌):這本每期400餘頁的半月刊自然比時尚手冊要專業得多,僅僅是名稱相同而已。

  至於時裝搭配中涉及的品牌和產品描述,也全部屬實:換言之,都能在現實中買到,或者租到(參加酒會的各類行頭還是租借一晚比較划算,NK Company和Thomas Sabo的飾品很多都價值不菲)。

  第二稿的修改主要是將提綱中所列的、一些承接下一個案子的內容添加上去:類似的案情深化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如在 Erinyes 中漢斯和文澤爾的酒吧對話),或者可以稱得上是我在寫作長篇時慣用的“老套手法”之一。

  在本文的最後兩節中暴露了關於“反七(NEVES)”組織的大量信息,但描述卻進行得相當隱晦——不過,該交待的部分都已經交待清楚:如果連組織派人在高處(為什麼起篇就強調地點選擇在冷山腳下?)監視別墅大門、以及讓西爾斯預先得到約翰背叛他的消息和證據、還有他的殺人準備及某人給出的一些建議和幫助等等細節都一一羅列的話,便不止減低了閱讀時的興致,幾乎都是在侮辱讀者們的智力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