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佐瀨眼角動了一下。
“我聽見檢察官大聲吼叫的聲音。你說縣警想讓你接受捏造的筆錄。”
佐瀨額頭上冒出一股青筋,兩眼瞪著中尾。
可怕的目光!
但是,中尾注意到佐瀨目光里並沒有自己,仇恨是另有所指。是桑島?還是地檢整個組織?
佐瀨在鬥爭著。與他自己。
說,還是不說?
佐瀨的身體開始搖晃,終於抵擋不住酒精的作用。
“檢察官!”
中尾提高了嗓門。趁佐瀨腦子還有一點清醒,得把有些事確認確認。
“捏造的事是真的吧?”
佐瀨像鬼魂附身,呆呆地望著天花板。
“你確實威脅了警務部長,對吧?”
佐瀨看起來似乎要點頭了。
“不承認?這不是很奇怪嗎?就在半天前你還那麼義憤填膺。可現在是怎麼了?”
佐瀨的目光已經黯然失色。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你這樣呢?今天你提前下班了吧?與桑島副檢察長發生了什麼?還是與縣警……”
“……橋……”
只感覺佐瀨在嘀咕著什麼,一點也聽不明白。佐瀨整個身體幾乎都快要癱到在地上了,中尾仍然不願放棄,雙手抓住佐瀨的肩膀用力地搖晃著。
“你告訴我!你威脅警務部長的話是事實!
佐瀨難受地閉上了眼睛,前仰後合地點下了頭。
不!
睡著了。
還是不明白。到底“是”還是“不是”。
一鬆手,佐瀨便沉沒在那些舊報堆里了。鼾聲震響了整個屋子。中尾為佐瀨蓋上被子,怏怏地離開了。
不發……
中尾從懷裡取出手機按了支社的快捷鍵。這條消息是發不了了。
7
以後的三天,中尾幾乎在沉悶中度過。
為了寫有關梶聰一郎一案的報導,有些情況得進一步確認,可不管採訪誰都被敷衍。那以後又連續幾個晚上去拜訪佐瀨,最終也都以吃閉門羹而告失敗。佐瀨那天晚上嘴裡嘀咕的什麼“橋”成了唯一的線索。只好上網去搜索,看看能不能破解這個謎。
有了!格利尼克橋!連接柏林與波斯坦的橋樑。冷戰時期曾在這座橋上進行戰俘交換!
戰俘交換!——縣警與地檢之間難道有什麼幕後交易?地檢想追究縣警捏造筆錄一事;可地檢現在也有什麼把柄被縣警抓住。所以才不得不放棄追究捏造筆錄一事。中尾似乎明白了。
難怪佐瀨白天在縣警對伊予警務部長還氣勢洶洶,可到了下午卻提前下班,還以酒澆愁把自己灌得爛醉。格利尼克橋一詞從他嘴裡漏出就已經說明了這一切。
然而,他們相互拿什麼交換呢?一方是梶聰一郎的案子,那麼另一方呢?
事情浮出水面是在第二天,十二月十三日。對中尾而言這一天是黑色的一天。
早上五點。在支社值夜班的中尾起來去洗手間。郵箱裡《縣民時報》已經送到,中尾順手取了回來,翻開社會版。令人震驚的新聞報導映入了眼帘:
“檢察事務官因涉嫌貪污被逮捕”,“侵吞交通罰金”,“為還借款三百萬而行竊”……
分管縣西部轄區S區三十二歲的徵收主任,因貪污交通及業務過失傷害的罰款金被地檢監察組查明——這是報導的主要內容。然而中尾卻對報導中可以說是畫蛇添足的一行字產生了興趣。
“地檢還將對其在自行車停車場調包行竊一事作進一步的調查。”
在自行車停車場行竊?地檢監察組怎麼會對此事作出反應?一切都聯繫起來了。
徵收主任最初是因行竊而被警方逮捕。檢察事務官犯案被警方抓住,這對於作為上級機關的檢察方面自然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所以地檢要求警方將徵收主任交回地檢處理,條件是不再追究捏造筆錄一事。
“真幹得出來!”
中尾將時報往牆上狠狠一摔。一是發泄被人搶先寫了有看點的新聞的鬱悶;二是對兩個搜查機關的做法表示憤怒。
事到如今,必須給老闆匯報了。中尾以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來到辦公室。此時,《朝日新聞》、《讀賣新聞》都已經送到。中尾慌忙打開來看。
臉上頓時失去了血色。
稍後《每日新聞》也送到了,可中尾連看的勇氣都已經沒有了。
果然,各報都無一漏掉如此有新聞價值的報導。
特級漏報!
記者最忌諱的詞出現在腦子裡。
這不是時報的“特別報導”,而是東洋的“特別漏報”。
中尾貪婪地翻看著各報。
正如自己的估計,是從新聞發布會得到的消息。每天四點半,副檢察長桑島都會會見記者。這件事就是在那個時候發表的。東洋被禁止出入地檢,所以未能出席記者會見……
電話鈴聲把中尾嚇了一跳。
“你這蠢貨!”
設樂的聲音震耳欲聾。
“你這混蛋,讓我們蒙受這麼大的恥辱,影響了整個支社的形象。你到底安的什麼心啊?”
“對不起。”
“一聲對不起就完事了嗎?早就知道你這樣的人做不成什麼大事。我要撤你的職。”
“我聽見檢察官大聲吼叫的聲音。你說縣警想讓你接受捏造的筆錄。”
佐瀨額頭上冒出一股青筋,兩眼瞪著中尾。
可怕的目光!
但是,中尾注意到佐瀨目光里並沒有自己,仇恨是另有所指。是桑島?還是地檢整個組織?
佐瀨在鬥爭著。與他自己。
說,還是不說?
佐瀨的身體開始搖晃,終於抵擋不住酒精的作用。
“檢察官!”
中尾提高了嗓門。趁佐瀨腦子還有一點清醒,得把有些事確認確認。
“捏造的事是真的吧?”
佐瀨像鬼魂附身,呆呆地望著天花板。
“你確實威脅了警務部長,對吧?”
佐瀨看起來似乎要點頭了。
“不承認?這不是很奇怪嗎?就在半天前你還那麼義憤填膺。可現在是怎麼了?”
佐瀨的目光已經黯然失色。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你這樣呢?今天你提前下班了吧?與桑島副檢察長發生了什麼?還是與縣警……”
“……橋……”
只感覺佐瀨在嘀咕著什麼,一點也聽不明白。佐瀨整個身體幾乎都快要癱到在地上了,中尾仍然不願放棄,雙手抓住佐瀨的肩膀用力地搖晃著。
“你告訴我!你威脅警務部長的話是事實!
佐瀨難受地閉上了眼睛,前仰後合地點下了頭。
不!
睡著了。
還是不明白。到底“是”還是“不是”。
一鬆手,佐瀨便沉沒在那些舊報堆里了。鼾聲震響了整個屋子。中尾為佐瀨蓋上被子,怏怏地離開了。
不發……
中尾從懷裡取出手機按了支社的快捷鍵。這條消息是發不了了。
7
以後的三天,中尾幾乎在沉悶中度過。
為了寫有關梶聰一郎一案的報導,有些情況得進一步確認,可不管採訪誰都被敷衍。那以後又連續幾個晚上去拜訪佐瀨,最終也都以吃閉門羹而告失敗。佐瀨那天晚上嘴裡嘀咕的什麼“橋”成了唯一的線索。只好上網去搜索,看看能不能破解這個謎。
有了!格利尼克橋!連接柏林與波斯坦的橋樑。冷戰時期曾在這座橋上進行戰俘交換!
戰俘交換!——縣警與地檢之間難道有什麼幕後交易?地檢想追究縣警捏造筆錄一事;可地檢現在也有什麼把柄被縣警抓住。所以才不得不放棄追究捏造筆錄一事。中尾似乎明白了。
難怪佐瀨白天在縣警對伊予警務部長還氣勢洶洶,可到了下午卻提前下班,還以酒澆愁把自己灌得爛醉。格利尼克橋一詞從他嘴裡漏出就已經說明了這一切。
然而,他們相互拿什麼交換呢?一方是梶聰一郎的案子,那麼另一方呢?
事情浮出水面是在第二天,十二月十三日。對中尾而言這一天是黑色的一天。
早上五點。在支社值夜班的中尾起來去洗手間。郵箱裡《縣民時報》已經送到,中尾順手取了回來,翻開社會版。令人震驚的新聞報導映入了眼帘:
“檢察事務官因涉嫌貪污被逮捕”,“侵吞交通罰金”,“為還借款三百萬而行竊”……
分管縣西部轄區S區三十二歲的徵收主任,因貪污交通及業務過失傷害的罰款金被地檢監察組查明——這是報導的主要內容。然而中尾卻對報導中可以說是畫蛇添足的一行字產生了興趣。
“地檢還將對其在自行車停車場調包行竊一事作進一步的調查。”
在自行車停車場行竊?地檢監察組怎麼會對此事作出反應?一切都聯繫起來了。
徵收主任最初是因行竊而被警方逮捕。檢察事務官犯案被警方抓住,這對於作為上級機關的檢察方面自然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所以地檢要求警方將徵收主任交回地檢處理,條件是不再追究捏造筆錄一事。
“真幹得出來!”
中尾將時報往牆上狠狠一摔。一是發泄被人搶先寫了有看點的新聞的鬱悶;二是對兩個搜查機關的做法表示憤怒。
事到如今,必須給老闆匯報了。中尾以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來到辦公室。此時,《朝日新聞》、《讀賣新聞》都已經送到。中尾慌忙打開來看。
臉上頓時失去了血色。
稍後《每日新聞》也送到了,可中尾連看的勇氣都已經沒有了。
果然,各報都無一漏掉如此有新聞價值的報導。
特級漏報!
記者最忌諱的詞出現在腦子裡。
這不是時報的“特別報導”,而是東洋的“特別漏報”。
中尾貪婪地翻看著各報。
正如自己的估計,是從新聞發布會得到的消息。每天四點半,副檢察長桑島都會會見記者。這件事就是在那個時候發表的。東洋被禁止出入地檢,所以未能出席記者會見……
電話鈴聲把中尾嚇了一跳。
“你這蠢貨!”
設樂的聲音震耳欲聾。
“你這混蛋,讓我們蒙受這麼大的恥辱,影響了整個支社的形象。你到底安的什麼心啊?”
“對不起。”
“一聲對不起就完事了嗎?早就知道你這樣的人做不成什麼大事。我要撤你的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