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我是、是宜陽君的兒子,她卻不是我的姐姐,嗝。”公仲茂抽噎著,眼中通紅,蹲在地上慢慢挪向歲行雲背後。
“我今日、今日與她,斷絕姐弟關係了,嗝。”
原來是姐弟倆鬧彆扭了。
歲行雲好笑地一把將他抱起:“好了好了,你男子漢,大度些,莫與自家小姑娘計較。好吧?”
“她、她都十四了,不是小、小姑娘,嗝。”公仲茂不服,在她懷裡猛踢腿兒,掙扎著想要下地。
一道嚴肅冷硬的嗓音破空而來——
“公仲茂,滾下來!”
本要掙脫歲行雲懷抱的公仲茂被嚇到,一雙小短手猛地環上了歲行雲的脖頸。
歲行雲對面色沉沉而來的李恪昭笑笑:“他還小,你別嚇他。”
李恪昭大步近前,揪住公仲茂的衣領,提溜貓崽子似的將他從歲行雲懷中拎走。
李恪昭將他扔到身後的天樞懷裡:“帶回客院。”
天樞抱著抽抽噎噎的公仲茂走遠後,歲行雲便與李恪昭並肩往主院回。
“無咎歸來,先去的宜陽見了舅父。公仲茂那小子閒出毛病,拖了他姐姐,跟著無咎一道來的。”李恪昭解釋道。
歲行雲“哦”了一聲,歪頭瞧著他不豫的臉色,笑著扯扯他的衣袖:“他既是宜陽君的兒子,那不就是你表弟?”
“嗯。”李恪昭悶應一聲。
“你看起來不高興,是他哪兒惹著你了?”歲行雲關切又問。
李恪昭止步,長臂一展將她緊緊摟進懷中,臉貼在她鬢邊,恨恨低聲:“我都幾日沒抱過你,他憑什麼?!”死小孩兒,欠揍。
認真算算,兩人竟已有四五日不見了。
“小孩兒的醋也吃啊?”歲行雲抬手抵住他的肩膀,略略後仰,笑望著他,“我早上在寨子裡同明秀打了一通,渾身髒兮兮的,這你也抱得下去?”
“幫你擦乾淨就是。”李恪昭一本正經地說完,低頭在她唇畔、臉頰落下連串啄吻。
雖是在自家府邸,可眼下還在庭中!如此明目張胆,歲行雲實在不大好意思。
她笑著躲來躲去,口中道:“別、別在這兒亂來,我還要臉的。”
“要臉?我的給你。”李恪昭一徑將臉貼向她,噙笑答道。
背後一道驚訝低呼讓二人同時回首。
公仲茂的姐姐正滿臉通紅、明眸大張、手足無措地離在十步開外處進退不得。
場面尷尬至極。
李恪昭鬆了懷抱,歲行雲立刻低著頭挪到他背後:“還真得借你的臉用用。”
第64章
小姑娘名喚公仲嫵, 是宜陽君公仲廉的三女兒, 亦是李恪昭的表妹。
畢竟李恪昭是君王公子,小時長居遂錦, 後又往蔡國為質數年;而公仲嫵從前並未離開過宜陽府,今次還是沾著弟弟公仲茂的光,才有機會過到距宜陽不足百里的屏城來走走。
因此李恪昭與她雖是表親, 但今日才頭回相見, 生疏得與路人沒兩樣。
被撞見自己纏著妻子膩膩歪歪, 李恪昭並非不尷尬的。但他素來遇事端得住,冷臉一繃便似無事發生。
“尋公仲茂?”他面無表情地發問。
公仲嫵垂下紅臉使勁點點頭。
李恪昭道:“天樞將他送回客院了。”
公仲嫵得了弟弟去向, 心下踏實許多, 雖面紅耳赤, 卻依然有規有矩地福禮告辭。只是從始至終眼睛一直瞧著地, 不敢看人。
待她離去, 李恪昭才沒好氣地撇撇嘴, 轉身牽了歲行雲就走。
歲行雲目光斜斜睇著他:“你臉紅了。”
“既給你了,這便是你的臉。”李恪昭輕瞪她。
兩人雙雙憋著笑, 有一句沒一句地抬著槓,便回到了主院。
讓主院侍女幫忙備了沐浴用的熱水後, 歲行雲便自行回寢房取換洗衣衫。
進房時李恪昭已換了素雅月白袍, 負手立在小圓桌前望著她。
小圓桌上放著個細長的雕花楠木匣。
歲行雲上前,好奇地將匣子打開。是一柄五尺長刀。
端看那威儀華美的刀鞘, 就能窺知其精工細作的程度絕非尋常。
當世身份貴重者多佩雙刃長劍。
《武經》言其“橫豎可傷人, 擊刺能透甲, 生而為殺”;又因其在規制上兼具武將禮器之能,因此被尊為“百兵之王”。
如此相較而言,長刀在當世便不太受高位者青睞,只常見於市井武者使用,外觀大都樸拙粗糙,甚少如眼前這柄般匠心昭彰。
那年在儀梁初進西院隨葉冉習武習兵的第一日,葉冉讓歲行雲從兵器架上自選兵器時,她便毫不猶豫地選了長刀。
她可太知這玩意兒的好處了:兼備刀、槍之長,既可單打獨鬥又利於混戰橫掃;不似長劍那般易折斷,便於兇悍劈殺,對上騎兵也不怵。
“這是特地給我的?”
“嗯。無咎在苴國尋名匠打造,我畫的圖紙。”李恪昭語氣波瀾不驚,下頜卻微。
分明一副邀功請賞的模樣。
歲行雲笑得見牙不見眼,將長刀從匣中取出,拔刀出鞘端詳起各處細節,又試了試手感,歡喜之情頓時溢於言表。
“我今日、今日與她,斷絕姐弟關係了,嗝。”
原來是姐弟倆鬧彆扭了。
歲行雲好笑地一把將他抱起:“好了好了,你男子漢,大度些,莫與自家小姑娘計較。好吧?”
“她、她都十四了,不是小、小姑娘,嗝。”公仲茂不服,在她懷裡猛踢腿兒,掙扎著想要下地。
一道嚴肅冷硬的嗓音破空而來——
“公仲茂,滾下來!”
本要掙脫歲行雲懷抱的公仲茂被嚇到,一雙小短手猛地環上了歲行雲的脖頸。
歲行雲對面色沉沉而來的李恪昭笑笑:“他還小,你別嚇他。”
李恪昭大步近前,揪住公仲茂的衣領,提溜貓崽子似的將他從歲行雲懷中拎走。
李恪昭將他扔到身後的天樞懷裡:“帶回客院。”
天樞抱著抽抽噎噎的公仲茂走遠後,歲行雲便與李恪昭並肩往主院回。
“無咎歸來,先去的宜陽見了舅父。公仲茂那小子閒出毛病,拖了他姐姐,跟著無咎一道來的。”李恪昭解釋道。
歲行雲“哦”了一聲,歪頭瞧著他不豫的臉色,笑著扯扯他的衣袖:“他既是宜陽君的兒子,那不就是你表弟?”
“嗯。”李恪昭悶應一聲。
“你看起來不高興,是他哪兒惹著你了?”歲行雲關切又問。
李恪昭止步,長臂一展將她緊緊摟進懷中,臉貼在她鬢邊,恨恨低聲:“我都幾日沒抱過你,他憑什麼?!”死小孩兒,欠揍。
認真算算,兩人竟已有四五日不見了。
“小孩兒的醋也吃啊?”歲行雲抬手抵住他的肩膀,略略後仰,笑望著他,“我早上在寨子裡同明秀打了一通,渾身髒兮兮的,這你也抱得下去?”
“幫你擦乾淨就是。”李恪昭一本正經地說完,低頭在她唇畔、臉頰落下連串啄吻。
雖是在自家府邸,可眼下還在庭中!如此明目張胆,歲行雲實在不大好意思。
她笑著躲來躲去,口中道:“別、別在這兒亂來,我還要臉的。”
“要臉?我的給你。”李恪昭一徑將臉貼向她,噙笑答道。
背後一道驚訝低呼讓二人同時回首。
公仲茂的姐姐正滿臉通紅、明眸大張、手足無措地離在十步開外處進退不得。
場面尷尬至極。
李恪昭鬆了懷抱,歲行雲立刻低著頭挪到他背後:“還真得借你的臉用用。”
第64章
小姑娘名喚公仲嫵, 是宜陽君公仲廉的三女兒, 亦是李恪昭的表妹。
畢竟李恪昭是君王公子,小時長居遂錦, 後又往蔡國為質數年;而公仲嫵從前並未離開過宜陽府,今次還是沾著弟弟公仲茂的光,才有機會過到距宜陽不足百里的屏城來走走。
因此李恪昭與她雖是表親, 但今日才頭回相見, 生疏得與路人沒兩樣。
被撞見自己纏著妻子膩膩歪歪, 李恪昭並非不尷尬的。但他素來遇事端得住,冷臉一繃便似無事發生。
“尋公仲茂?”他面無表情地發問。
公仲嫵垂下紅臉使勁點點頭。
李恪昭道:“天樞將他送回客院了。”
公仲嫵得了弟弟去向, 心下踏實許多, 雖面紅耳赤, 卻依然有規有矩地福禮告辭。只是從始至終眼睛一直瞧著地, 不敢看人。
待她離去, 李恪昭才沒好氣地撇撇嘴, 轉身牽了歲行雲就走。
歲行雲目光斜斜睇著他:“你臉紅了。”
“既給你了,這便是你的臉。”李恪昭輕瞪她。
兩人雙雙憋著笑, 有一句沒一句地抬著槓,便回到了主院。
讓主院侍女幫忙備了沐浴用的熱水後, 歲行雲便自行回寢房取換洗衣衫。
進房時李恪昭已換了素雅月白袍, 負手立在小圓桌前望著她。
小圓桌上放著個細長的雕花楠木匣。
歲行雲上前,好奇地將匣子打開。是一柄五尺長刀。
端看那威儀華美的刀鞘, 就能窺知其精工細作的程度絕非尋常。
當世身份貴重者多佩雙刃長劍。
《武經》言其“橫豎可傷人, 擊刺能透甲, 生而為殺”;又因其在規制上兼具武將禮器之能,因此被尊為“百兵之王”。
如此相較而言,長刀在當世便不太受高位者青睞,只常見於市井武者使用,外觀大都樸拙粗糙,甚少如眼前這柄般匠心昭彰。
那年在儀梁初進西院隨葉冉習武習兵的第一日,葉冉讓歲行雲從兵器架上自選兵器時,她便毫不猶豫地選了長刀。
她可太知這玩意兒的好處了:兼備刀、槍之長,既可單打獨鬥又利於混戰橫掃;不似長劍那般易折斷,便於兇悍劈殺,對上騎兵也不怵。
“這是特地給我的?”
“嗯。無咎在苴國尋名匠打造,我畫的圖紙。”李恪昭語氣波瀾不驚,下頜卻微。
分明一副邀功請賞的模樣。
歲行雲笑得見牙不見眼,將長刀從匣中取出,拔刀出鞘端詳起各處細節,又試了試手感,歡喜之情頓時溢於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