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不用殺雞了,直接喝藥就行。”沈朝元說。
鄭嬋道:“可是藥很苦。”
“哪有不苦的藥呢?藥湯燉雞的味道才奇怪吧?給我點糖就行。”
“青寧知道糖在哪,您可以跟她拿。”
“那好,對了,我昨晚有件事要交給你去辦,還沒告訴你是什麼事吧?”沈朝元道。
鄭嬋忙恭敬地說:“請您吩咐。”
“施大夫幫我診斷,畢竟辛苦一場,你得幫我去答謝她一番。”沈朝元道。
“這。”鄭嬋略有猶豫,施月娥給沈朝元診出石女之症,鄭嬋心中總有些憤慨。
“要你去就去,我這病又不是她傳染給我的。”沈朝元嚴肅地說。
鄭嬋鬆開眉結,嘆息一聲,點點頭道:“是,那奴婢等下就……”
“不用等,你現在就去,這裡有青寧在,你有什麼好不放心的?”沈朝元說。
“是。”鄭嬋訕笑一聲,回頭收拾了一些東西,便拿著出了正月園。
青寧一直坐在小凳子上,盯著爐子裡的火,等鄭嬋走了便趕緊站起來跑到沈朝元身邊,很佩服地說:“縣主您真厲害!”她還想沈朝元會用什麼辦法藏起這堆火,沒料到沈朝元竟然光明正大地在院子中央煮起了藥,而且還把這件事交給她負責!
沈朝元命她出去拿藥,順便把盆子裡的藥解決。
青寧點點頭,端著盆子跑了出去,沒多久就端著一盆子藥回來,但看包裝就知道已經換了。
她得意地說:“婢子把藥藏在了假山,等下找機會出去一趟,把藥扔到外面。”
“做得好。”沈朝元給她一個鼓鼓囊囊的荷包,“這件事不要告訴任何人。”
青寧接過荷包收好,甜甜一笑,“婢子向來都守口如瓶。”
“什麼守口如瓶呀?”敏銳的楊柳鑽出來了。
沈朝元默默盯著她,想了半天說:“這是跟你沒關係的詞。”
“唉,我真傷心。”楊柳裝模作樣地摸摸眼睛又問了,“這是在煮什麼?”
“煮藥。”青寧若無其事地在木盆里拆開紙包,等水燒開,將藥材全倒了進去。
“好濃的藥!”楊柳皺著眉躲開從砂鍋里猛然騰起的白霧,“這一定會很苦吧?”
“那也沒辦法,非喝不可呀。”沈朝元去搖椅上躺著,等藥煮好還要一陣呢。
楊柳問:“要不我幫您試試味道?”
“你不能喝。”沈朝元擺擺手,“我不愛喝別人剩下的。”
元娘什麼時候有的這習慣?楊柳想了想說,“我多拿個小碗來。”
“這可是藥,哪能亂喝?”青寧打圓場,笑著對楊柳說,“是藥三分毒,你可不能喝。”
“我還想替您分擔一下呢。”她對沈朝元說。
沈朝元笑道:“謝謝你,不過,我喝不完會倒掉,你就不用替我操心了。”
“行吧。”楊柳退了兩步,“那婢子先去做事了。”
楊柳走了。
青寧去拿來紗布,又過了一會兒,等砂鍋里的藥湯熬得只剩下四分之一,便把它從爐子上端下來。她將紗布沉在大碗裡,將藥湯全倒進碗中,最後將紗布抬起頭,裹著藥渣擰了一下,扔進砂鍋里,碗中就只剩澄澈的褐色藥湯了。
藥味略香,但這只不過是藥湯的保護性氣味而已。
沈朝元完全可以預料到藥湯會是什麼味道。
她定定地盯著面前的藥湯看了一會兒,猛然將它端起,一飲而盡。一口把藥湯吞下肚,沈朝元死死咬著牙沒吐出來,青寧拿來水和糖,漱口可以清除嘴中藥味,糖返甜。
鄭嬋也從外面回來了,告訴她施月娥已經提前退房離開。
“您的補償,可以事後托人寄去莒城。”
“你去辦吧。”沈朝元接過青寧遞來的手絹,抹了抹嘴,讓青寧把砂鍋和藥碗端走清洗。
鄭嬋來到沈朝元面前,“您已經喝了藥?”
“嗯。”
“如果藥有用就好了。”鄭嬋緊張地說。
沈朝元輕輕點頭,她也和鄭嬋有一樣的想法。
☆、笄禮
最大的困擾解決,沈朝元神清氣慡。
隨著時間流逝,鄭嬋的神情越來越陰鬱,她的表情則截然相反地晴朗起來。
宛如沒來月事的人不是她而是鄭嬋似的。
己亥年。
過年那天,沈朝元又見到了晉王殿下。他對沈朝元和顏悅色,首先關心了她的手,而後問她喜好,接著又督促世子妃要給沈朝元操辦好這場生辰宴。沈朝元欣然接受了晉王的關懷,她最擔心的婚事已經成了空中樓閣,守孝這個藉口不用就不用吧。
不過,等她結束晚宴,回到正月園和鄭嬋聊了幾句,才知道這生辰宴很麻煩。
不光是世子妃頭疼,她也別想偷懶。
雖然最重要的敲定客人,寫請帖,遞請帖,布置宴會等繁瑣工作都由世子妃一手包攬,但作為生辰宴的主人,她也不可能像平時參加別人的宴會那樣縮在角落裡,必然會成為宴會的中心。這是她回到晉王府後的第一場生辰宴,十七歲生日,按照晉王的口風來說必定要大辦,甚至有可能補上笄禮。
“笄禮?”沈朝元無語,那是十五歲的事,現在她可即將年滿十七了!
“可錯過了畢竟是錯過了。”鄭嬋是支持晉王和世子妃的,“還是補上好。”
沈朝元沒法說服她,索性提起另一件事。
“過幾天我就滿十七了,你也是時候該把我的身體情況告訴世子妃了吧?”沈朝元道。
鄭嬋表情一變,聲音陡轉低沉:“奴婢覺得……不如還是等生辰宴以後再說?”
“你還真是固執。”沈朝元問,“你不會是不肯幫我說吧?那我自己來?”
“再等幾天!”鄭嬋懇求道,“如果生辰宴後也……那奴婢一定去!”
“這次你可別反悔。”
“是!奴婢絕不反悔!”鄭嬋忙說。
沈朝元決定再給她一個機會,才幾天而已,等等也不要緊,讓她心服口服。
……
正月初十。
沈朝元是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生辰竟然也會如此重要,晉王府提前三日準備,世子妃早早寫好請帖,邀請了幾位朋友來做笄禮的助手。賓客也是再三斟酌,多是晉王交好的世家,沈姓之人也有幾位應邀,譬如葉律歆等琴痴更是早早寫了回執答應赴宴。
笄禮十分繁瑣。
首先是主人,一般是笄者的雙親,但由於沈朝元的父母早逝,主人便由她的三叔也就是世子代替。笄者是沈朝元。其後還有主持笄禮儀式的贊禮,正賓、贊者、擯者各一人,執事三人,樂者一人。世子妃主動承擔正賓之職,贊者是延陵郡主,而贊禮,擯者與執事皆是世子妃邀請的好友,樂者是府中琴藝夫子詹唯勤。
鄭嬋道:“可是藥很苦。”
“哪有不苦的藥呢?藥湯燉雞的味道才奇怪吧?給我點糖就行。”
“青寧知道糖在哪,您可以跟她拿。”
“那好,對了,我昨晚有件事要交給你去辦,還沒告訴你是什麼事吧?”沈朝元道。
鄭嬋忙恭敬地說:“請您吩咐。”
“施大夫幫我診斷,畢竟辛苦一場,你得幫我去答謝她一番。”沈朝元道。
“這。”鄭嬋略有猶豫,施月娥給沈朝元診出石女之症,鄭嬋心中總有些憤慨。
“要你去就去,我這病又不是她傳染給我的。”沈朝元嚴肅地說。
鄭嬋鬆開眉結,嘆息一聲,點點頭道:“是,那奴婢等下就……”
“不用等,你現在就去,這裡有青寧在,你有什麼好不放心的?”沈朝元說。
“是。”鄭嬋訕笑一聲,回頭收拾了一些東西,便拿著出了正月園。
青寧一直坐在小凳子上,盯著爐子裡的火,等鄭嬋走了便趕緊站起來跑到沈朝元身邊,很佩服地說:“縣主您真厲害!”她還想沈朝元會用什麼辦法藏起這堆火,沒料到沈朝元竟然光明正大地在院子中央煮起了藥,而且還把這件事交給她負責!
沈朝元命她出去拿藥,順便把盆子裡的藥解決。
青寧點點頭,端著盆子跑了出去,沒多久就端著一盆子藥回來,但看包裝就知道已經換了。
她得意地說:“婢子把藥藏在了假山,等下找機會出去一趟,把藥扔到外面。”
“做得好。”沈朝元給她一個鼓鼓囊囊的荷包,“這件事不要告訴任何人。”
青寧接過荷包收好,甜甜一笑,“婢子向來都守口如瓶。”
“什麼守口如瓶呀?”敏銳的楊柳鑽出來了。
沈朝元默默盯著她,想了半天說:“這是跟你沒關係的詞。”
“唉,我真傷心。”楊柳裝模作樣地摸摸眼睛又問了,“這是在煮什麼?”
“煮藥。”青寧若無其事地在木盆里拆開紙包,等水燒開,將藥材全倒了進去。
“好濃的藥!”楊柳皺著眉躲開從砂鍋里猛然騰起的白霧,“這一定會很苦吧?”
“那也沒辦法,非喝不可呀。”沈朝元去搖椅上躺著,等藥煮好還要一陣呢。
楊柳問:“要不我幫您試試味道?”
“你不能喝。”沈朝元擺擺手,“我不愛喝別人剩下的。”
元娘什麼時候有的這習慣?楊柳想了想說,“我多拿個小碗來。”
“這可是藥,哪能亂喝?”青寧打圓場,笑著對楊柳說,“是藥三分毒,你可不能喝。”
“我還想替您分擔一下呢。”她對沈朝元說。
沈朝元笑道:“謝謝你,不過,我喝不完會倒掉,你就不用替我操心了。”
“行吧。”楊柳退了兩步,“那婢子先去做事了。”
楊柳走了。
青寧去拿來紗布,又過了一會兒,等砂鍋里的藥湯熬得只剩下四分之一,便把它從爐子上端下來。她將紗布沉在大碗裡,將藥湯全倒進碗中,最後將紗布抬起頭,裹著藥渣擰了一下,扔進砂鍋里,碗中就只剩澄澈的褐色藥湯了。
藥味略香,但這只不過是藥湯的保護性氣味而已。
沈朝元完全可以預料到藥湯會是什麼味道。
她定定地盯著面前的藥湯看了一會兒,猛然將它端起,一飲而盡。一口把藥湯吞下肚,沈朝元死死咬著牙沒吐出來,青寧拿來水和糖,漱口可以清除嘴中藥味,糖返甜。
鄭嬋也從外面回來了,告訴她施月娥已經提前退房離開。
“您的補償,可以事後托人寄去莒城。”
“你去辦吧。”沈朝元接過青寧遞來的手絹,抹了抹嘴,讓青寧把砂鍋和藥碗端走清洗。
鄭嬋來到沈朝元面前,“您已經喝了藥?”
“嗯。”
“如果藥有用就好了。”鄭嬋緊張地說。
沈朝元輕輕點頭,她也和鄭嬋有一樣的想法。
☆、笄禮
最大的困擾解決,沈朝元神清氣慡。
隨著時間流逝,鄭嬋的神情越來越陰鬱,她的表情則截然相反地晴朗起來。
宛如沒來月事的人不是她而是鄭嬋似的。
己亥年。
過年那天,沈朝元又見到了晉王殿下。他對沈朝元和顏悅色,首先關心了她的手,而後問她喜好,接著又督促世子妃要給沈朝元操辦好這場生辰宴。沈朝元欣然接受了晉王的關懷,她最擔心的婚事已經成了空中樓閣,守孝這個藉口不用就不用吧。
不過,等她結束晚宴,回到正月園和鄭嬋聊了幾句,才知道這生辰宴很麻煩。
不光是世子妃頭疼,她也別想偷懶。
雖然最重要的敲定客人,寫請帖,遞請帖,布置宴會等繁瑣工作都由世子妃一手包攬,但作為生辰宴的主人,她也不可能像平時參加別人的宴會那樣縮在角落裡,必然會成為宴會的中心。這是她回到晉王府後的第一場生辰宴,十七歲生日,按照晉王的口風來說必定要大辦,甚至有可能補上笄禮。
“笄禮?”沈朝元無語,那是十五歲的事,現在她可即將年滿十七了!
“可錯過了畢竟是錯過了。”鄭嬋是支持晉王和世子妃的,“還是補上好。”
沈朝元沒法說服她,索性提起另一件事。
“過幾天我就滿十七了,你也是時候該把我的身體情況告訴世子妃了吧?”沈朝元道。
鄭嬋表情一變,聲音陡轉低沉:“奴婢覺得……不如還是等生辰宴以後再說?”
“你還真是固執。”沈朝元問,“你不會是不肯幫我說吧?那我自己來?”
“再等幾天!”鄭嬋懇求道,“如果生辰宴後也……那奴婢一定去!”
“這次你可別反悔。”
“是!奴婢絕不反悔!”鄭嬋忙說。
沈朝元決定再給她一個機會,才幾天而已,等等也不要緊,讓她心服口服。
……
正月初十。
沈朝元是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生辰竟然也會如此重要,晉王府提前三日準備,世子妃早早寫好請帖,邀請了幾位朋友來做笄禮的助手。賓客也是再三斟酌,多是晉王交好的世家,沈姓之人也有幾位應邀,譬如葉律歆等琴痴更是早早寫了回執答應赴宴。
笄禮十分繁瑣。
首先是主人,一般是笄者的雙親,但由於沈朝元的父母早逝,主人便由她的三叔也就是世子代替。笄者是沈朝元。其後還有主持笄禮儀式的贊禮,正賓、贊者、擯者各一人,執事三人,樂者一人。世子妃主動承擔正賓之職,贊者是延陵郡主,而贊禮,擯者與執事皆是世子妃邀請的好友,樂者是府中琴藝夫子詹唯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