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自家就這麼一個兒子,彩禮這事陸嘉清也絕不含糊,反正這些東西到時候都會放到她們的小家裡,要送就送最好的,陸嘉清咬牙拍板決定就給他倆買這兩樣大件了。
孫慧芳這邊也不含糊,她們家裡沒有周家那麼財大氣粗,但也不會丟了陳年年的面子。
路嘉清送她們電視機和電冰箱,孫慧芳就送她們縫紉機和收音機。
給陳年年陪嫁這兩樣東西,是陳天弘和陶小甜決定的,這錢也由他們兩口子出。
有了孩子後,陳天弘和陶小甜也感受的肩負在自己身上的責任變得越來越重,陳年年改變了他們兩人的命運,給了他們全新的生活,他們也不會不思進取,孩子有孫慧芳幫忙帶著,兩人就專心忙著自己的學業。
陳天弘進了學校之後表現不錯,經常會寫一些比較深刻的文章,有幾次還發表在了《人民日報》和《青年報》上,他在學校的業餘時間就是閱讀和創作。
他嘗試著寫了一本短篇小說描述自己前二十幾年的坎坷命運,然後投給了出版社在刊物上進行連載,本來只是一次嘗試,誰知道廣受好評,隨著連載次數的增多,他所得的稿酬也跟著高了起來。
有幾家出版社甚至還來找他約稿,這是陳天弘無法想像的。
此時,他才更加堅信,上學是唯一能改變他命運的方法。
改革開放後,人們的著裝也在發生著變化,陶小甜敏銳的從中嗅到了一些商機,在陳年年的建議下,她繪製出很多流行的衣服款式,然後通過同學的關係和製衣廠取得了聯繫。
由於她設計的款式太過於新穎,製衣廠不敢輕易嘗試,最後在陶小甜不斷的談判中,她們才決定少量製作一些衣服出來試試大家的反應。
這些衣服一上市就被一搶而空,簡直是供不應求,製衣廠嘗到甜頭正準備大量製作時,早已被競爭對手取得了先機,由於決策上的失誤,明明大賺的製衣廠卻損失慘重,就連陶小甜也沒能掙到多少。
好在她設計的款式並不只有一種,這次陶小甜學聰明了,分紅有風險,她決定直接要錢。
儘管後來衣服賣得很火,陶小甜也沒後悔自己的做的決定,她沒那麼貪心,本來就只是嘗試,她肯定要選擇更保險一點兒的方式。
她和陳天弘結婚的時候,陳年年還給她買了衣服請人幫她做了衣櫃,她當大嫂的,怎麼也不能在這上面小氣。
陳天弘送了陳年年縫紉機和收音機,到時候她再送陳年年手錶和自行車,一定給陳年年安排得妥妥噹噹的,讓她體面出嫁。
彩禮和嫁妝的事情都談好了,自然就該討論結婚的日期了。
一輩子就這麼一回,肯定不能太過於倉促。
準備請帖和結婚用的東西都得花費一些時間和功夫,兩家人決定將婚禮定於明年五月份。
陳年年也曾幻想過自己穿著白婚紗和心愛的人步入婚姻殿堂的樣子,雖然這時候和她想像中大有差距,但婚紗還是可以穿一穿的。
閒著沒事的時候,陳年年就在家裡和陶小甜商討著婚紗的款式,她不會畫圖,但是可以對陶小甜描述一些設計上的小細節,讓陶小甜按著她的要求繪畫。
除了婚紗她還給周子渠設計了西裝,修修改改無數次之後,陳年年終於滿意了。
等婚紗做出來後,她就可以安心等著婚禮的到來了。
第67章 第 67 章
婚禮的日子定好後,周子渠和陳年年就先去領了結婚證, 至於領證的日子就選在了陳年年生日那一天。
這時候的結婚證就是一張紅色的紙, 在上面填寫自己的名字和年齡就行,也不用拍照片, 簽名後蓋上登記處的公章,兩人就算是合法夫妻了。
周子渠拿著那張紙翻來覆去的看了好幾遍, 像是要把這張紙看出一朵花來,臉上的笑意止也止不住。
笑完了, 他又清了清自己的嗓子, 正經道:「親愛的陳年年同志, 從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合法丈夫了,請問你對此有什麼想法嗎?」
平日裡成熟的男人難得露出如此傻氣的一面, 陳年年十分配合道:「能夠和周子渠同志結為夫妻,是我的福氣, 我將永遠的陪伴你, 愛護你, 尊重你, 信任你,包容你, 理解你,無論以後會有多少風雨,我都會對你始終如一。」
說到後面,陳年年臉也有點熱,這話怎麼那麼像是在婚禮上的宣言, 幸好這裡沒有其他人,不然她還真說不出口。
「說錯了,如此優秀的你願意嫁給我,這是我的福氣,沒有人能比我更幸運了。」
周子渠很清楚陳年年的魅力有多大,她就像是一顆金子,哪怕被沙塵遮擋了光芒,只要給她一絲微弱的機會,她就可以發出耀眼的光芒。
看到陳年年的第一眼,周子渠就已經預感到了自己會栽在她的手上,但他甘之如飴。
很慶幸,在如此艱難的時代里,她們從未放開過彼此的手,最終守得雲開見月明,結髮為夫妻。
兩人十指緊扣,對視一眼皆露出幸福的笑容。
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兩隻交纏的手都將永不鬆開。
領了結婚證後,兩人又商量著去拍結婚照。
照相館裡的衣服款式不多,但都很有這個時代的風格,除了婚紗之外,陳年年還特意給自己和周子渠選了學生服。
陳年年身穿淺藍色上衣,黑色短裙,再加白襪子和圓頭皮鞋,兩條辮子搭在肩膀上;周子渠穿著玄色中山服,頭上帶著配套的帽子,兩人站在一起,真跟那十七八歲的高中生一樣。
孫慧芳這邊也不含糊,她們家裡沒有周家那麼財大氣粗,但也不會丟了陳年年的面子。
路嘉清送她們電視機和電冰箱,孫慧芳就送她們縫紉機和收音機。
給陳年年陪嫁這兩樣東西,是陳天弘和陶小甜決定的,這錢也由他們兩口子出。
有了孩子後,陳天弘和陶小甜也感受的肩負在自己身上的責任變得越來越重,陳年年改變了他們兩人的命運,給了他們全新的生活,他們也不會不思進取,孩子有孫慧芳幫忙帶著,兩人就專心忙著自己的學業。
陳天弘進了學校之後表現不錯,經常會寫一些比較深刻的文章,有幾次還發表在了《人民日報》和《青年報》上,他在學校的業餘時間就是閱讀和創作。
他嘗試著寫了一本短篇小說描述自己前二十幾年的坎坷命運,然後投給了出版社在刊物上進行連載,本來只是一次嘗試,誰知道廣受好評,隨著連載次數的增多,他所得的稿酬也跟著高了起來。
有幾家出版社甚至還來找他約稿,這是陳天弘無法想像的。
此時,他才更加堅信,上學是唯一能改變他命運的方法。
改革開放後,人們的著裝也在發生著變化,陶小甜敏銳的從中嗅到了一些商機,在陳年年的建議下,她繪製出很多流行的衣服款式,然後通過同學的關係和製衣廠取得了聯繫。
由於她設計的款式太過於新穎,製衣廠不敢輕易嘗試,最後在陶小甜不斷的談判中,她們才決定少量製作一些衣服出來試試大家的反應。
這些衣服一上市就被一搶而空,簡直是供不應求,製衣廠嘗到甜頭正準備大量製作時,早已被競爭對手取得了先機,由於決策上的失誤,明明大賺的製衣廠卻損失慘重,就連陶小甜也沒能掙到多少。
好在她設計的款式並不只有一種,這次陶小甜學聰明了,分紅有風險,她決定直接要錢。
儘管後來衣服賣得很火,陶小甜也沒後悔自己的做的決定,她沒那麼貪心,本來就只是嘗試,她肯定要選擇更保險一點兒的方式。
她和陳天弘結婚的時候,陳年年還給她買了衣服請人幫她做了衣櫃,她當大嫂的,怎麼也不能在這上面小氣。
陳天弘送了陳年年縫紉機和收音機,到時候她再送陳年年手錶和自行車,一定給陳年年安排得妥妥噹噹的,讓她體面出嫁。
彩禮和嫁妝的事情都談好了,自然就該討論結婚的日期了。
一輩子就這麼一回,肯定不能太過於倉促。
準備請帖和結婚用的東西都得花費一些時間和功夫,兩家人決定將婚禮定於明年五月份。
陳年年也曾幻想過自己穿著白婚紗和心愛的人步入婚姻殿堂的樣子,雖然這時候和她想像中大有差距,但婚紗還是可以穿一穿的。
閒著沒事的時候,陳年年就在家裡和陶小甜商討著婚紗的款式,她不會畫圖,但是可以對陶小甜描述一些設計上的小細節,讓陶小甜按著她的要求繪畫。
除了婚紗她還給周子渠設計了西裝,修修改改無數次之後,陳年年終於滿意了。
等婚紗做出來後,她就可以安心等著婚禮的到來了。
第67章 第 67 章
婚禮的日子定好後,周子渠和陳年年就先去領了結婚證, 至於領證的日子就選在了陳年年生日那一天。
這時候的結婚證就是一張紅色的紙, 在上面填寫自己的名字和年齡就行,也不用拍照片, 簽名後蓋上登記處的公章,兩人就算是合法夫妻了。
周子渠拿著那張紙翻來覆去的看了好幾遍, 像是要把這張紙看出一朵花來,臉上的笑意止也止不住。
笑完了, 他又清了清自己的嗓子, 正經道:「親愛的陳年年同志, 從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合法丈夫了,請問你對此有什麼想法嗎?」
平日裡成熟的男人難得露出如此傻氣的一面, 陳年年十分配合道:「能夠和周子渠同志結為夫妻,是我的福氣, 我將永遠的陪伴你, 愛護你, 尊重你, 信任你,包容你, 理解你,無論以後會有多少風雨,我都會對你始終如一。」
說到後面,陳年年臉也有點熱,這話怎麼那麼像是在婚禮上的宣言, 幸好這裡沒有其他人,不然她還真說不出口。
「說錯了,如此優秀的你願意嫁給我,這是我的福氣,沒有人能比我更幸運了。」
周子渠很清楚陳年年的魅力有多大,她就像是一顆金子,哪怕被沙塵遮擋了光芒,只要給她一絲微弱的機會,她就可以發出耀眼的光芒。
看到陳年年的第一眼,周子渠就已經預感到了自己會栽在她的手上,但他甘之如飴。
很慶幸,在如此艱難的時代里,她們從未放開過彼此的手,最終守得雲開見月明,結髮為夫妻。
兩人十指緊扣,對視一眼皆露出幸福的笑容。
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兩隻交纏的手都將永不鬆開。
領了結婚證後,兩人又商量著去拍結婚照。
照相館裡的衣服款式不多,但都很有這個時代的風格,除了婚紗之外,陳年年還特意給自己和周子渠選了學生服。
陳年年身穿淺藍色上衣,黑色短裙,再加白襪子和圓頭皮鞋,兩條辮子搭在肩膀上;周子渠穿著玄色中山服,頭上帶著配套的帽子,兩人站在一起,真跟那十七八歲的高中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