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燕旗懂了個大概,總之楊聆蟬真的不想被背,他就不強迫,安心和他並肩走。二人中途又休息了幾次,寂寂荒原,有心上人相扶持,便不會寥落無助,楊聆蟬素衣素顏難以避免地染了塵泥,但沒關係,他始終是他的白衣公卿。
幸而不待二人步入守軍布防地帶,已遇上了巡邏士兵,原來長官徹夜未歸,其他將領擔憂,下令搜尋。那士兵乘著馬,如今自然要讓給兩位徒步許久的大官,但馬只有一匹,予誰都可能得罪……
好在待他戰戰兢兢地下馬,燕旗已道:“楊大人請。”
楊聆蟬知道,就算他不答應,燕旗也會強行把他弄上馬,是以他乖乖爬上馬,任燕旗在前牽馬步行。那士兵跟了一段路即尋藉口離去,楊聆蟬在馬上不住調整坐姿,蹭得馬鞍嘎吱作響,還是忍不住叫道:“燕旗。”
燕旗頭也不回地看著前路,只問:“怎麼?”
“我觀此馬膘肥體壯,應該能載起兩人。你步行這麼久肯定累了,不如同我共騎。”
燕旗停下步伐:“我知道。我怕你不自在。”
二人同騎是稍顯親昵,但楊聆蟬畢竟心疼自家將軍,道:“沒事,你我皆為男子,有甚不自在。”
燕旗勾唇,一閃而過的笑,得意又跋扈,他道聲“恭敬不如從命”,旋即縱身上馬,穩穩落在楊聆蟬身後,又道:“我來握韁吧。”
不待楊聆蟬溫溫吞吞地答應完,燕旗已抓過韁繩,一夾馬肚,促其前行。
楊聆蟬有點後悔。
確實……挺不……自在……的。燕旗駕馬時脊背微弓,下巴正好抵著他頭頂,溫熱鼻息刷過他發心,漣漪般激起陣陣蘇麻,同時,燕旗雙臂伸過他身側握韁,像把他夾在懷中。更別提身後人堅實身軀隨馬蹄顛簸時不時頂撞他,臀胯相貼,像極了某種動作,尤其當他還見識過禁慾玄甲後的健壯裸肌……
途中,燕旗想起他還為小卒時於東門外沙場上摸爬滾打的經歷,講與楊聆蟬聽,他講得興起,驅馬速度也越發快了。馬穿過城門時幾乎在奔馳,守軍向歸來的都護歡呼,燕旗自若地揮臂示意,握韁的手猛地一攏繃著身子的楊聆蟬,仿佛懷中錮的是從異域掠來的美妙戰利品。楊聆蟬的耳根不知不覺紅了,白皙肌膚浮起莓果似的艷色,再惹眼不過,燕旗卻視而不見,載著美人炫耀似地在軍營中兜一圈,直到數個部將趕來才停止。
楊聆蟬怕燕旗抱他下馬,好在燕旗還是有分寸,知道大庭廣眾之下不能讓楊經略使難堪,先跳下馬,保持距離,讓楊聆蟬自己下馬。
突夷內亂這等要事,自然要與諸將商議。楊聆蟬跟著燕旗進了營帳,為他說明昨晚情況後,退居聽燕旗與眾人商討。軍官們決定邊準備進攻邊觀其變,不少將領說得神采飛揚,大讚此乃難逢之機,若功成,傷夷元氣,追亡逐北,邊陲可得數年靖寧。相較之下,反倒顯得燕旗有些疲憊。
散會,出帳,尚有將領環繞著燕旗討論細節。楊聆蟬被一群武夫擠到外圍,他想也罷,不急這一時半會,轉身欲走。
就是這個時候,眾人身向燕旗,關心點卻不在燕旗;推搡的身軀,尖銳的言語,竭力專注的神識,留的人話音聒噪,走的人步履嘈嘈。混亂中,一柄無人注意的白刃悄然出鞘,袖中,手中,高舉,寒芒一閃!
待有人驚覺,呼喝出手——為時已晚。那帶倒勾的短匕已自後背薄弱處插入為首人後背,眾人去擒刺殺者,他被拳腳相加,仍咬牙不肯鬆手,直至手臂被擰折前,還用力向下一划,硬生生在蒼雲首領背上拉出一道恐怖血溝!
楊聆蟬被騷亂吸引,聽聞是刺殺——而且還見血了,他臉色瞬時慘白,仿佛被捅的是自己。惶亂人聲中沒有熟悉的嗓音,團團重圍中沒有挺拔的身影。楊聆蟬跑回去,他想擠入中心,看清狀況,但推搡不過堅硬鎧甲;他想斥責開道,但聲音被浪潮吞沒,人們在沸水傳召軍醫,咒罵、猜測刺客身份……
焦灼地被阻於牆外,楊聆蟬腿腳發軟。燕旗在東門外才向他講自己曾如何受傷,但總歸只是舊事,將軍生龍活虎地陪在他身畔,與他敘話,讓他愜意得有些心不在焉。至今不過幾個時辰,燕旗竟在他背後,在眾目睽睽下,被刺殺了……
向軍醫討來藥碗,又命軍醫退下,楊聆蟬坐到燕旗床前,他今天,不僅來看燕旗傷勢。
燕旗趴在床上,偏頭瞥見來人青衫墨發時瞳仁都亮了。
偌大的一條傷口,從肩胛,一直到側肋,差點卸掉整個手臂,按旁人回憶,這還是被碰歪了偏離命門的結果。否則……不堪想像。
行刺之人是蒼雲軍從戰場上收留的夷漢混血,燕旗憫他身世,帶在旁側,只不料那人到底還是把自己當夷人。
後來燕旗被送進軍醫帳,其他軍官道是取刀駭人,不放楊聆蟬進去。可他精通音律,耳力好,聽得清清楚楚:他聽見醫師焦灼地分析,聽見學徒慌亂地準備,接著是長久的死寂,直到“噗”一聲悶響,有什麼東西自極深的地方拔出,他甚至分辨出血水和肉沫淋漓飛濺的濕潤動靜。最後,是燕旗再也忍不住的嘶吼。
他知道,燕旗一直到拔刀前眼還是睜著的,取完兇器才被醫師哄著閉目養神昏死過去。這一閉目就是三天三夜,屍體般一動不動,楊聆蟬看著換藥之人捧著潔白的繃帶進去,又捧著一盤血污出來,還聽聞都護傷口惡化,只覺一顆心終日懸在喉頭,寢食難安。
好在燕旗終於醒了,而他……可以放心走了。
勺起一汪濃黑藥汁送到燕旗嘴邊,楊聆蟬手腕發抖,愛人的唇壓下湯匙,又鬆開,甫吞下藥汁便迫不及待喚:“聆蟬。”
楊聆蟬沉悶地“嗯”一聲,勉強尋話道:“苦嗎?”
他答:“軍醫餵的很苦,楊大人餵的不苦。”
這本是句調笑話,對著燕旗熱切目光,楊聆蟬卻反饋不出他期待的瞋斥或羞赧,緘默地再餵燕旗一勺,楊聆蟬終究躑躅開口:“燕將軍,我要去太原一趟,鄉貢將啟,需我主持。”
“何時啟程?”燕旗愣神半晌,才問。
“就明日……我早該動身,只是擔心燕將軍傷勢,一直拖延。”楊聆蟬又送去一勺藥。
“何時歸來?”燕旗抵著湯匙不肯下咽,追問道。
“我……我為范陽經略使,理應長駐太原,綜攬九鎮。此次前來雁門關本為歲幣事,如今突夷內亂起,已不需我插手,我自該回太原,談何……歸來。”
“……”是,楊聆蟬在雁門關,要靠書信傳達數日才能知悉政事,十分影響效率。燕旗渾然不覺般麻木任藥汁滑進口中,不再說話。
燕旗無言,楊聆蟬也不好受,慢慢餵完藥汁後,他寬慰道:“燕將軍不必太過介懷,只要我還在范陽,你我就可以相會。”
但是,他在范陽的時間,本來就不多了啊,還要生生被世事摳出間隙,他原以為自己玩弄權術,雲涌風起,怎知最後還是落得個身不由己。
幸而不待二人步入守軍布防地帶,已遇上了巡邏士兵,原來長官徹夜未歸,其他將領擔憂,下令搜尋。那士兵乘著馬,如今自然要讓給兩位徒步許久的大官,但馬只有一匹,予誰都可能得罪……
好在待他戰戰兢兢地下馬,燕旗已道:“楊大人請。”
楊聆蟬知道,就算他不答應,燕旗也會強行把他弄上馬,是以他乖乖爬上馬,任燕旗在前牽馬步行。那士兵跟了一段路即尋藉口離去,楊聆蟬在馬上不住調整坐姿,蹭得馬鞍嘎吱作響,還是忍不住叫道:“燕旗。”
燕旗頭也不回地看著前路,只問:“怎麼?”
“我觀此馬膘肥體壯,應該能載起兩人。你步行這麼久肯定累了,不如同我共騎。”
燕旗停下步伐:“我知道。我怕你不自在。”
二人同騎是稍顯親昵,但楊聆蟬畢竟心疼自家將軍,道:“沒事,你我皆為男子,有甚不自在。”
燕旗勾唇,一閃而過的笑,得意又跋扈,他道聲“恭敬不如從命”,旋即縱身上馬,穩穩落在楊聆蟬身後,又道:“我來握韁吧。”
不待楊聆蟬溫溫吞吞地答應完,燕旗已抓過韁繩,一夾馬肚,促其前行。
楊聆蟬有點後悔。
確實……挺不……自在……的。燕旗駕馬時脊背微弓,下巴正好抵著他頭頂,溫熱鼻息刷過他發心,漣漪般激起陣陣蘇麻,同時,燕旗雙臂伸過他身側握韁,像把他夾在懷中。更別提身後人堅實身軀隨馬蹄顛簸時不時頂撞他,臀胯相貼,像極了某種動作,尤其當他還見識過禁慾玄甲後的健壯裸肌……
途中,燕旗想起他還為小卒時於東門外沙場上摸爬滾打的經歷,講與楊聆蟬聽,他講得興起,驅馬速度也越發快了。馬穿過城門時幾乎在奔馳,守軍向歸來的都護歡呼,燕旗自若地揮臂示意,握韁的手猛地一攏繃著身子的楊聆蟬,仿佛懷中錮的是從異域掠來的美妙戰利品。楊聆蟬的耳根不知不覺紅了,白皙肌膚浮起莓果似的艷色,再惹眼不過,燕旗卻視而不見,載著美人炫耀似地在軍營中兜一圈,直到數個部將趕來才停止。
楊聆蟬怕燕旗抱他下馬,好在燕旗還是有分寸,知道大庭廣眾之下不能讓楊經略使難堪,先跳下馬,保持距離,讓楊聆蟬自己下馬。
突夷內亂這等要事,自然要與諸將商議。楊聆蟬跟著燕旗進了營帳,為他說明昨晚情況後,退居聽燕旗與眾人商討。軍官們決定邊準備進攻邊觀其變,不少將領說得神采飛揚,大讚此乃難逢之機,若功成,傷夷元氣,追亡逐北,邊陲可得數年靖寧。相較之下,反倒顯得燕旗有些疲憊。
散會,出帳,尚有將領環繞著燕旗討論細節。楊聆蟬被一群武夫擠到外圍,他想也罷,不急這一時半會,轉身欲走。
就是這個時候,眾人身向燕旗,關心點卻不在燕旗;推搡的身軀,尖銳的言語,竭力專注的神識,留的人話音聒噪,走的人步履嘈嘈。混亂中,一柄無人注意的白刃悄然出鞘,袖中,手中,高舉,寒芒一閃!
待有人驚覺,呼喝出手——為時已晚。那帶倒勾的短匕已自後背薄弱處插入為首人後背,眾人去擒刺殺者,他被拳腳相加,仍咬牙不肯鬆手,直至手臂被擰折前,還用力向下一划,硬生生在蒼雲首領背上拉出一道恐怖血溝!
楊聆蟬被騷亂吸引,聽聞是刺殺——而且還見血了,他臉色瞬時慘白,仿佛被捅的是自己。惶亂人聲中沒有熟悉的嗓音,團團重圍中沒有挺拔的身影。楊聆蟬跑回去,他想擠入中心,看清狀況,但推搡不過堅硬鎧甲;他想斥責開道,但聲音被浪潮吞沒,人們在沸水傳召軍醫,咒罵、猜測刺客身份……
焦灼地被阻於牆外,楊聆蟬腿腳發軟。燕旗在東門外才向他講自己曾如何受傷,但總歸只是舊事,將軍生龍活虎地陪在他身畔,與他敘話,讓他愜意得有些心不在焉。至今不過幾個時辰,燕旗竟在他背後,在眾目睽睽下,被刺殺了……
向軍醫討來藥碗,又命軍醫退下,楊聆蟬坐到燕旗床前,他今天,不僅來看燕旗傷勢。
燕旗趴在床上,偏頭瞥見來人青衫墨發時瞳仁都亮了。
偌大的一條傷口,從肩胛,一直到側肋,差點卸掉整個手臂,按旁人回憶,這還是被碰歪了偏離命門的結果。否則……不堪想像。
行刺之人是蒼雲軍從戰場上收留的夷漢混血,燕旗憫他身世,帶在旁側,只不料那人到底還是把自己當夷人。
後來燕旗被送進軍醫帳,其他軍官道是取刀駭人,不放楊聆蟬進去。可他精通音律,耳力好,聽得清清楚楚:他聽見醫師焦灼地分析,聽見學徒慌亂地準備,接著是長久的死寂,直到“噗”一聲悶響,有什麼東西自極深的地方拔出,他甚至分辨出血水和肉沫淋漓飛濺的濕潤動靜。最後,是燕旗再也忍不住的嘶吼。
他知道,燕旗一直到拔刀前眼還是睜著的,取完兇器才被醫師哄著閉目養神昏死過去。這一閉目就是三天三夜,屍體般一動不動,楊聆蟬看著換藥之人捧著潔白的繃帶進去,又捧著一盤血污出來,還聽聞都護傷口惡化,只覺一顆心終日懸在喉頭,寢食難安。
好在燕旗終於醒了,而他……可以放心走了。
勺起一汪濃黑藥汁送到燕旗嘴邊,楊聆蟬手腕發抖,愛人的唇壓下湯匙,又鬆開,甫吞下藥汁便迫不及待喚:“聆蟬。”
楊聆蟬沉悶地“嗯”一聲,勉強尋話道:“苦嗎?”
他答:“軍醫餵的很苦,楊大人餵的不苦。”
這本是句調笑話,對著燕旗熱切目光,楊聆蟬卻反饋不出他期待的瞋斥或羞赧,緘默地再餵燕旗一勺,楊聆蟬終究躑躅開口:“燕將軍,我要去太原一趟,鄉貢將啟,需我主持。”
“何時啟程?”燕旗愣神半晌,才問。
“就明日……我早該動身,只是擔心燕將軍傷勢,一直拖延。”楊聆蟬又送去一勺藥。
“何時歸來?”燕旗抵著湯匙不肯下咽,追問道。
“我……我為范陽經略使,理應長駐太原,綜攬九鎮。此次前來雁門關本為歲幣事,如今突夷內亂起,已不需我插手,我自該回太原,談何……歸來。”
“……”是,楊聆蟬在雁門關,要靠書信傳達數日才能知悉政事,十分影響效率。燕旗渾然不覺般麻木任藥汁滑進口中,不再說話。
燕旗無言,楊聆蟬也不好受,慢慢餵完藥汁後,他寬慰道:“燕將軍不必太過介懷,只要我還在范陽,你我就可以相會。”
但是,他在范陽的時間,本來就不多了啊,還要生生被世事摳出間隙,他原以為自己玩弄權術,雲涌風起,怎知最後還是落得個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