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我並不是突然離開,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這個皇宮除了讓我不斷記起那些殘忍的事情,並沒有我想過的生活。它一直牢牢將我束縛住,之前是,之後也將會繼續。

  別找我,我會忘了你,你也會忘了我,因為我相信你是個好皇帝,不會被俗情所困,你定能把黎盛治理好。

  保重,勿念。

  短短一百多字,梁北辰從字裡行間沒有讀到任何想念和不舍的情緒,阿兮想到了紅苑,想到了蕭明,想到了十三,唯獨要忘了他。

  可是,這一刻,梁北辰卻前所未有的想念起了他的阿兮,挖心挖肺的想念,肝腸寸斷的想念。

  他的阿兮太殘忍了,讓他痛的動也不能動。

  整整一天,梁北辰像是木偶一樣坐在晗月宮中。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到了夜晚更甚。

  他終於站起身來,貼身收好信,邁出了房間,踩在厚厚的雪地里,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在這個寒夜裡顯得孤獨又淒涼。

  第二日一早梁北辰下令放紅苑出宮,免了蕭明的欺君之罪,賜給晗月宮眾人銀兩,又給了十三等暗衛戶籍。

  而立皇后這件事就像是一個笑話。

  和葉芸的成親禮依然如期舉行。只是新封的賢妃所居住的長樂宮除了成親那日,他依著規矩喝完交杯酒後,就再沒有踏進去過半步。

  說來說去這也是個可憐的女子,他知她賢德,卻始終無法入心。

  這就免不了時常被太后嘮叨,說得緊了,梁北辰乾脆就起身離開。

  「站住!」

  梁北辰停下腳步,背對著身說道:「皇祖母,孫兒還有國事,先回紫宸殿了。」

  「兮兒都走一年了,你還沒放下?」太后重重的嘆了一口氣。

  「孫兒已經忘了,還望皇祖母今後不要再提。」

  「賢妃對你情真意切,就算你不喜歡,為了綿延黎盛的血脈,你也該和賢妃圓房了。」

  「孫兒自有一番計較。」

  梁北辰頭也不回的出了興慶宮。

  「咳咳咳——」太后想說什麼,卻咳嗽不止,老姑姑趕忙倒了一杯水,太后順了順氣說道:「我日子也不多了,這該怎麼辦呢。」

  第二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太后病重,彌留之際將梁北辰喊到床前,語重心長的說道:「前些時候皇祖母派人去找了蔣銘,他成親了,妻子已懷有身孕。你別怪皇祖母,實在是我沒有想到你竟然是這等烈性子。北辰,要不你就去找兮兒吧,一國皇帝過成孤家寡人,你這江山要傳給誰?」

  梁北辰卻淡然道:「皇祖母也說了蔣銘的妻子已懷了身孕,您自不必擔心,若是男子,有才有德,孫兒也會效仿您過繼之法。」

  「哎……還是把兮兒找回來吧。我困了,你出去吧。」

  當天晚上,太后就薨了。

  她的最後一句話始終在梁北辰耳旁揮之不去,找回來,找回來。可是他要去哪裡找,他真的很害怕,已經兩年了,阿兮會不會真的如她所說忘了自己,抑或是已經成了他人婦。

  太后喪事還沒辦完,永定王也因消渴之症而亡。

  梁北辰覺得自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悲傷煩悶之際,他來到了護國寺,同方丈盤坐在桌几對面。

  方丈給梁北辰斟上一杯茶,「陛下心中不靜,可要聽經?」

  他點點頭。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

  「方丈。」梁北辰突然打斷,「朕在位這兩年如何?」

  「陛下廣納能士,重用賢臣,懲治貪墨,百姓安居樂業,實為黎盛之福。」

  「那是天下人重要還是一人重要?」

  方丈突然笑了起來,「陛下並非絕情之人。你能給這天下人最大的,不過無戰無亂,衣食無憂,而他們的貪心你給不了。能給天下人這些的君王已是難得,所以一旦有之,則會認為非己莫屬。可知,能治理這天下的又何止一人,奈何千百年來都束縛在血脈上。天下人並非,非你不可,而那一人,你卻是,非她不可。你說是天下人重要還是那一人重要?其實都在你的取捨之間。」

  梁北辰沉默了。

  方丈繼續呢喃念著經,一篇經文結束,他見梁北辰還是蹙眉呆坐,笑語:「陛下心不安,又放不下,還想要得到,苦惱困擾自會不斷侵襲。陛下想要聽經頓悟,自己卻存著貪心,就是請一千人念,一萬人念也是尋常,不如問問自己內心,那些不可兼得的路,數十年後,最不悔和最後悔的,別到了逝去之時才悔悟,那就晚了。」

  梁北辰抬眸,「方丈說的沒錯,我是太貪心,卻還要用仁君框住自己。」

  方丈點頭微笑站起身來,「陛下即已懂了,老衲就先退下了。」

  那日,梁北辰在護國寺佛像前參禪一整晚。

  回宮後,下了道懿旨,召回了蔣銘,恢復了他的姓氏,使其入了皇家族譜,祭拜了祖廟。

  又讓其參與朝政,兩人時常談論爭辯,梁北辰發現蔣銘的智謀不在賀千帆之下,或者說更甚,而又比自己更果斷狠厲。蔣銘一直以來都十分佩服梁北辰,雖說他坐上皇位似有天時相幫,但他重回朝廷後,很明顯的感覺到朝堂氛圍比之前清明,毋庸置疑他是個好皇帝。

  奪位的心不是沒有,而是梁北辰現在皇位已穩,兵權在握,眾臣臣服,他絲毫沒有機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