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過了一會兒,就看到懷王府的人來了。男男女女老老幼幼的,騎馬的,走路的,坐車的,雖說看著挺氣勢洶洶,可走起來卻是松鬆散散,全無章法。

  “這哪像去搶東西,這根本像十五看花燈。”陸璟搖了搖頭。

  對於宮女來說,這確實是像逛花燈,難得有這麼一次機會從王府出來,能不激動。眼睛不停往兩邊看,可惜街面上沒有一個人,門全關著。

  打頭的男僕雜役和太監挨個敲鋪子的門,沒一家開的。

  到了米鋪這,前面來過的大太監指著米鋪的門:“給我砸,把咱們的糧拿回去。”

  男僕和幾個小太監上來砸門。

  躲在對面屋頂的幾個徭役,對著砸門的就打了幾彈弓。

  “哎喲,對面屋頂上有人。”挨了打的大太監摸著後腦指著對面屋頂,“去給我捉了來。”

  幾個男僕和小太監就追了去。

  對面屋頂的衙役撒腿就跑。

  “再砸。”

  這才一砸,又有石子打過來。

  四下瞧了瞧,好像在那邊的胡同口露了露臉,又有人去追。

  這麼幾下,這裡能砸門的壯勞力越來越少,剩下的想著彈弓,更沒人上去砸門,搶糧。折騰了一個多時辰,追人的跑得腿要斷了,都沒有抓到一個。

  帳房趁機跟長史說:“散了吧。”

  “回去吧。”懷王府的一千多號人回去了。

  第二天,長史來找陸璟了:“陸縣令,這樣不好了吧。”

  “我也是沒有法子。你不看城裡的事越來越多?鄰縣的百姓都往這跑。總不能不放進城,都是陛下的百姓。哦,王府里的人來領粥是不要銀子的。”陸璟笑著。

  王府的糧食在減少,下等的太監、男僕和老媽子已經來領粥。可上等的還要臉面,仗著府里還有糧。

  再捱了兩天,懷王說,這些糧只能給懷王、娘娘們、世子、郡主吃。

  這麼著,王府里有頭有臉的人就覺得得讓懷王答應陸璟的條件,總不能自己也跟那些叫花子一樣拿個碗去要碗粥喝。

  這些人便開始說王府沒吃的,讓懷王、娘娘餓肚子。

  餓了半天,懷王就受不了:“他總不能餓死我吧?”

  長史嘆了口氣:“王爺,我看他就是沖那個借條來的。不如咱們用借條換糧吧。這筆帳以後算,陛下可是快來了,還怕他個陸璟。”

  懷王咬著牙,不想答應。肚子裡一陣骨碌叫,只覺得肉抽得疼:“好,他要什麼就先答應下來,回頭,我要去陛下那告御狀。一個個小小的縣令,不信鬥不過他。”

  長史拿著借條去找陸璟。

  陸璟收了借條:“這銀子呢抵了些,不過還是一粒米一兩銀子。這沒辦法。”

  長史瞪著陸璟:“你夠黑的!”

  第121章 白斬雞

  陸璟聽王府長史說他黑,倒不怒,依舊一本正經地問:“你說我們為什麼要出來當官?”

  為什麼?長史自然不好說報效朝廷。他那個位置說白了,就是個拿著俸祿養老的閒差,不比陸璟,總有個升遷的盼頭。

  自然長史也不好說,就是為了混口飯吃,那多難堪。

  陸璟似沒指望長史回答,自言自語說:“不說為君分憂吧,那個畢竟官低位卑,不敢言。可是咱們當官也不能幹了半天,最後成貽禍一方的壞蛋。是吧?能幹點造福四方的事,儘可能還是做些。不求有多大的成就,給人記著心裡也就覺得挺舒坦。”

  長史能說不是?聽著也有些動容,就算是只是求個飯碗,那也希望人說好。

  誰不喜歡聽好的。

  “你看這些逃難來的百姓……”陸璟一指米鋪外面的那些衣衫襤褸的男女老幼,“別說這是鬧瓦剌人,就是以前也有活不下去四處逃難的。”

  長史點頭。這個他自然知道。

  “這樣吧,我呢,這裡給殿下打個折,也不能太讓殿下發愁。”陸璟瞧著長史,似乎在算打多少折扣。

  邊上的塗師爺也動著心思,一兩銀子一粒米打到多少呢?這得打多少的折呢?

  馮典史叫了起來:“老公祖,你不能說給便宜就便宜。要知道外面這麼多瓦剌人,鄰縣的人要進城,老公祖又給進。弟兄們現在可都按老公祖說的,一天只吃一頓乾的,還是八分飽呢,就是半飢半飽。”馬典史給了長史一個白眼,“這城裡、城牆上哪不是弟兄們忙著,要是吃不飽萬一鬧個民變可怎麼辦。”

  長史的眼珠子動了動,想開口說句頂回去。

  陸璟趕緊先瞪了眼馮典史:“我這不還沒說打多少折呢。”然後對著長史一笑,“這麼著吧,因為給殿下吃的不比尋常的。都是本縣令親自一粒粒挑出來,斷無不好的。就一兩銀子兩粒吧。”

  這叫打折?長史想瞪眼,結果卻笑了:“陸縣令,那一升米能數出多少米來呢?”

  “多少粒?”陸璟問塗師爺。

  塗師爺拿了一升米往桌上一放:“兩萬九千七百八十三粒。”

  “哦,那再打個折,就兩萬吧。一萬兩銀子。”陸璟望著那一升米,“真是金米呀。”

  長史看著米:“陸縣令,你也知道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