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宋墨鈴道:“舒啟林,你派人去西韓府,把英兒要的東西取來。”

  舒啟林應道:“是。”

  韓英星星眼看著宋墨鈴,陛下真是一個好人!

  一旁的韓景第一次覺得,被宋墨鈴徹底忽視了,尤其是有其他“女人”在場的時候。

  所以她是可以回流微宮了嗎???

  宋墨鈴對韓英的友善,在韓景看來十分莫名其妙,所以等韓英被送回流微宮午睡時,韓景忍不住問了宋墨鈴原因。

  宋墨鈴眼角眉梢都帶著笑意:“阿景,以後你給我生個女兒好不好,就像英兒這樣的,她跟你好像啊,朕一見她就很喜歡她,真的不是親妹妹嗎?”

  韓景釋然,原來是這樣,“我家裡人都說英兒越大跟我越像呢,陛下喜歡英兒就好了,我還怕您不喜歡她住在流微宮呢。”

  宋墨鈴挑眉道:“怎麼會,可惜就是比怡芳大了十歲,否則到時候接她進來陪怡芳也好。”

  韓景無語:“陛下,她算是怡芳的表姨呢,哪有小姨來陪外甥女的。”

  宋墨鈴道:“朕也就是隨口一提,說到這個,你是不是該著手給皇兒們挑一下啟蒙的老師了。”

  韓景沉吟了下才道:“小孩子長得快,轉眼就大了,是該給他們挑挑了。”

  宋墨鈴道:“怡芳就不要送到秀閣了,以後朕想把她送去跟元吉一起,到安國寺東附苑城的十王宅學習。”

  韓景驚訝道:“為什麼?那裡是皇子學習的地方啊而且我小的時候就沒去過秀閣上學,我女兒怎麼也不能去?”

  宋墨鈴解釋道:“她和元吉是雙胞兄妹,分開一定會難過,元吉肯定不能去秀閣,所以我想讓怡芳去十王宅。”

  韓景沒想到宋墨鈴居然為兩個孩子想的這麼多,確實,以後比起其他小姑娘,只怕怡芳會更願意跟元吉在一起。

  “那就聽鈴鈴的,是我想的不周全。”韓景挽住宋墨鈴的手臂,輕笑道。

  宋墨鈴十分享受韓景這麼依賴他的樣子,可惜下午還要批摺子,但他又不想讓韓景就這麼走了。

  宋墨鈴機智地提出一個建議:“朕先去批摺子,你來幫朕研墨。”

  韓景又不傻,她才不要留在這兒,要不然明天御史台的摺子又要像雪花一樣席捲而來了!她可受不了。

  “鈴鈴,我還得回去看看元吉和怡芳,晚膳你過來流微宮吃好不好,我給你做湯喝。”

  看著韓景唇邊的笑意,雖然知道她是怕麻煩,但是宋墨鈴還是沒有拆穿她,自認為非常大度道:“好吧,我晚上還要吃馮氏給你送的菜。”

  韓景頓了頓才道:“好,聽你的。”

  個死占便宜沒夠的宋墨鈴!!

  韓景站起來,剛想告退,宋墨鈴突然開口道:“寧王不日就要進京了。”

  韓景吃驚道:“真的?!”

  然後又一臉莫名道:“不是你告訴我幹什麼???”

  宋墨鈴親切道:“我看你躲朝政這麼遠就是不慡怎麼樣?”

  韓景微笑:“你是皇帝你說什麼都對。”

  幼稚鬼!!!!!

  韓景又坐了下來,一本正經道:“之前秋狩的時候,我也是承寧王殿下多加關照了,這次他進京我可是要好好招待他。”

  宋墨鈴似笑非笑地看著她,道:“你想怎麼招待?”

  韓景揮了揮拳頭,咬牙切齒道:“讓他知道弟妹的厲害!看我給不給他穿小鞋!”

  宋墨鈴失笑,拉過她的手,低聲道:“當年皇考最喜歡的皇子就是三哥但我是嫡子,所以還是立我為太子,最後繼承了皇位。”

  韓景沒聽過這段,雖然宋墨鈴說的輕描淡寫,但是她可以想像出那個時候的宋墨鈴過得多麼不容易。

  皇位之爭必定是血雨腥風,先皇當年不喜歡他,可他又是皇后嫡子,正好處在矛盾中心,避無可避。

  她沒有說話,只是握緊了他的手。

  “皇考臨終前是我陪在身邊的,他要我答應,無論三哥做了什麼錯事,都要留他一命。”

  宋墨鈴的語氣淡淡的,好像並不在意這件事,韓景歪著頭看著他,她能看出來,宋墨鈴沒有掩飾什麼,他好像對這件事真的無所謂。

  “我並不是鐵齒之人,且上次在圍場對他也曾動過殺意。”宋墨鈴認真道,“所以這次召他回京,我也不知自己會不會殺他。”

  韓景知道上次寧王誤傷了她的事在宋墨鈴心中一直是個心結,道:“鈴鈴不管怎樣,我現在還活著但是無論你的決定如何,我都會一如既往地支持你。”

  韓景的眼神中有擔憂,有堅定,有他宋墨鈴。

  宋墨鈴的臉上終於出現了一絲笑意。

  “我知道。”

  韓景回到流微宮後,先是去看了孩子,然後又讓人帶著小韓英轉轉流微宮。她自己坐在殿內,手上拿著把小巧精緻的金剪刀,一邊認真地修剪眼前的花枝,一邊在思考剛剛宋墨鈴跟她說的事。

  雖然她一直以來幽居將軍府少與外人來往,但是她畢竟是韓家的人,寧王的大名她自然有所耳聞。

  三皇子宋墨涵,據傳其文采武功與宋墨鈴不相上下,當年除了太子宋墨鈴,他是風頭最盛的一位皇子,先皇對其寵愛有加。雖然當時太子已立,但是他的寧王府從來都是客卿不斷,大大小小的官員都樂於與其結交。

  宋墨涵的母妃是先皇后宮三夫人之首的趙惠妃。

  趙家並不是超級世家,家主趙廣儒出身寒門,先皇看中了他的才能,且其女趙氏是先皇最寵愛的妃子,進宮後便一路直升為惠妃。趙廣儒也因此一路扶搖直上,坐到了門下省的侍中。

  如果只是一般的權臣,宋墨鈴可能早就找各種理由給抹下來換成自己的人了,可他是寧王的外祖父。

  暫且不提宋墨鈴與寧王的舊仇,只要稍微想一想去年的秋狩,就知道宋墨鈴和宋墨涵之間的梁子結大了!

  如果說朝廷上宋墨鈴最厭惡的官員,首推侍中趙廣儒和中書令李立州。

  以前,為了能穩住朝廷內部,早日收復西祁,宋墨鈴一直都是隱忍不發,對於這些權臣世家向來能忍則忍。現在西祁已經收復,他沒有了後顧之憂,對待朝中重臣的態度便不可同日而語。

  以前在前狼後虎之時,他尚且在三省中插了個韓奇和宋墨崇進去,現在更是對其態度極其惡劣,只能維持表面上的友好,一切都等著這次寧王進京。

  如果寧王抗旨,拒絕來京師,只怕宋墨鈴會直接治其抗旨不尊;如果寧王敢來京師,以宋墨鈴的脾氣那絕對是有來無回啊。

  前者宋墨鈴可以理所當然地揮兵南下,後者宋墨鈴一定會出陰招,迫使寧王交出權柄,很可能還會趁此機會清洗朝廷大員。

  不管是哪種都跟她們韓家脫不了干係啊韓景嘆氣,揮兵南下少不了大伯掛帥,中央洗牌更是和子清哥哥關係密切。

  個死宋墨鈴,把我家算計的倒挺透徹,用起來真是不手軟啊,韓景氣惱地磨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