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娘大爺還講了關於“老凍狗”的故事。“老狗”或者“凍狗”指生活在火山附近人跡罕至地區的一些奇異的人。他們住在深山裡,遊客有時候能看到他們背著籮筐在山裡的土路上走。這些人冬天也住在山上,不畏嚴寒,所以當地人給他們起了這些綽號。他們中很多年紀都很大了。有意思的是,如果和一個老人攀談,他們很可能會告訴你他們九十歲,但他們的實際年齡都遠超過一百歲,甚至一百二十歲。對外壓低自己的年齡一方面可以防止遊客多管閒事,一方面據說他們是被閻王爺漏過的人,這麼做為了防止被小鬼找到。

  我一邊津津有味地聽著一邊吃炒菌菇拌飯。徐瑾眼睛亮晶晶的,但一副還沒有滿意的樣子。這時她放下筷子,從包里掏出了一個資料夾,打開來露出一摞整齊打孔的紙張。打頭的是一張報紙,好像是什么女明星泡溫泉神秘失蹤之類的小道消息。

  我想起來前幾年的確有個過氣的女星,到長白山附近來泡溫泉,第二天就失蹤了。當時並沒有找到遺體,不知道後來找到了沒有,這事情還火了一段時間。警方說她可能是從當地一個偏僻的火車站下火車,然後徒步走到溫泉旅店的時候從林場裡抄了近路,於是就在林子裡迷路了。

  說來長白山附近走失的遊客不計其數。我不明白徐瑾為什麼專挑小道新聞。不過看她那專注的樣子,我也不好打擾。反正我那天也很累,吃完飯後我刷刷筷子洗洗碗,上樓到房間裡就睡了,留她和大爺大娘在飯桌邊聊天到深夜。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大家。

  深山

  1994年。當時李家姐弟兩個都很年幼,李湘13歲,李鎮10歲。他們祖籍在雲南,搬到南京是沒幾年前的事,但是在南京的時候家人亡故,無親無靠,因而住在孤兒院裡。

  徐瑾告訴我,李鎮年紀不大,就堅定不移走上了壞分子的道路。事實上他本來不是這個樣子。李鎮和李湘小時候個性都很好。因為他們長得漂亮,所以想領養姐弟倆的人很多。他們沒被帶走的原因是兩人堅持不肯分開。後來兩人漸漸年長,就沒有人來領了,只能在孤兒院裡幫忙。

  我十三歲時正是中二年紀,天天看武俠。黃昆十三歲時被送去美國讀初高中。而李湘十三歲時已經開始在犄角旮旯不見天日的洗頭房裡打短工。她很要強,每天白天在美容院上班,晚上在洗頭房工作,半夜還窩在廁所里看書學習,給李鎮把落下的功課都仔仔細細地圈畫好。即便如此,她的年齡也成為了問題。周圍的人做的營生不乏娼妓賭博販毒之類,一些往來的客人開始盯上了她。老闆甚至已經來問願不願意去做樓鳳。

  李鎮非常生氣,但是並不能幫上什麼忙。李鎮被他姐姐逼著遵守九年制義務教育在社區中學裡讀書,他不愛讀書,並且因為理科好而文科極差,所以小時候在班裡學習不出眾。拿回來的成績都是勉強及格不提,還早以成為街頭打架一霸,平時當個扒手幹些小偷小摸的事情自然也不在話下。他覺得他也有義務去改善兩人的生活,於是所謂的“正太”非常不明智地勾搭上了他一個同學的叔叔。

  而這當中就有一個天大的陰謀。

  這個叔叔讓他去幫忙做一筆生意。交給李鎮的活是任何正常人聽到名字都會敬而遠之的東西。這就是趕屍。

  有一種說法是趕屍起源於四川。四川是黃昆的老家。四川有些地方多山嶺,馬和馬車都不好走,所以古代要運送屍體就變得非常麻煩。誰都不想扛著棺材晚上走山路。於是古人憑著無窮的智慧發明了“趕屍”,顧名思義就是讓屍體自己站起來走路,然後趕屍人就可以像放羊一樣趕著它們走山路。趕屍比抬棺材方便得多,兩個趕屍人一次可以趕很多屍體,而且一個晚上就可以穿過崇山峻岭,所以古時候很多窮人的屍體都是這樣趕回故鄉的。解放後,因為打倒鬼蛇神,動物又不能成精,而且火葬變得比墓葬流行,趕屍就漸漸被廢黜了。

  按照習俗來說,趕屍比較好的方式是兩個趕屍人一前一後,其中前面一個是少年,後面一個是老人,而且都需要是純陽,不然就容易失敗。少年在前面引路,屍體站立起來,模仿少年的一舉一動,跟著少年向前行走,老人則在後面敲鑼打鼓,讓屍體的步伐有節奏不混亂。

  “也是。十歲的時候是李鎮應該是處子之身,只是不知道還能保存幾年。”我若有所思地說,然後被我自己的猥瑣給震驚了。

  徐瑾睜大了眼睛看著我。“其實純陽之身只不過是個說法罷了。女的趕屍人也不是沒有。怎麼,你對李鎮的處子之身很感興趣嗎?”

  “你別說了,越說越噁心。”

  當時的江浙還不是今天這樣的。那時候長江跟恆河似的,西湖里淹死個把人也很正常,需要運到郊外偷偷埋了或燒了的屍體更是不少。當然治安也沒那麼嚴,往汽車後備箱裡塞一兩個死人也不是問題,但是偏偏那次主顧要求了屍體一定是要趕的。

  “這些屍體有問題,不能用車運。抬著走人手不夠。只能趕,專挑沒有人的小道走,送到郊外去。”

  主顧的吩咐是這樣的。

  李鎮不但不害怕,反而很興奮,這件事如果能說給同學們聽,他街角一霸的位置就更根深蒂固了。他偽造了一張春遊的假條給李湘看了,說要出去住一夜讓姐姐不用擔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