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結果葉承舟聽完卻是笑了。

  葉承舟說:“嗯……我總算還沒徹底看錯你。”

  他這會兒將近力竭,說完這一句就站不住了。

  獨孤信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伸出手扶住了他。

  “易將軍是大寧忠臣。”獨孤信說。

  “那陛下知道當年是誰把易將軍推薦給了謝伯伯嗎?”葉承舟忽然問。

  “誰?”

  “是高太宰。”

  他提到高凝,獨孤信還是本能地有些不悅。

  獨孤信道:“那又如何,這難道不是他分內之事?”

  葉承舟道:“是啊,這是他分內之事。那陛下知不知道,陳留易氏當年,並不以行軍打仗為生?”

  陳留是前朝高祖起兵之地,最早的時候,只有一個謝家是在馬背上過日子的。

  那時候易家出名的是文才,是名士,和虞家一樣。

  後來虞靜掌權,試圖收買這些次級門閥,用以對付高謝兩家,沒想到在易家那邊碰了壁。

  他那時已經是太傅,要收拾一個不合作的易家,再輕鬆不過。

  易羯的父親沒有辦法,只能向高凝的爺爺求救。

  太原高氏的家訓是“斂”,高凝的爺爺覺得沒必要為了一個易家這麼快開罪虞靜。

  高凝知道後,親自去了一趟陳留,和易羯談了一談。

  最後他給易羯指了一條路,讓易羯帶著他的信去洛城投奔謝陵。

  葉承舟道:“對太宰大人來說,保住一個對大寧有用的人比不開罪虞大人要重要,對謝伯伯來說也是。”

  獨孤信沉默。

  葉承舟又道:“可是對虞大人來說,應該是相反的吧?”

  “我知陛下尚在記恨三年前那件事,說實話,我也挺記恨的,我恨他把阿韻養得如此懂事,如此識大體明大理。”

  “……”

  “可是假如他不曾這樣用心地教養阿韻,阿韻也就不是我們喜歡的那個阿韻了。”

  獨孤信安靜地聽完這番話,一個字都沒說。

  當天夜裡,派出去營救易羯的人傳回了消息,說情況比他們想像中要好。

  拓跋沐那邊確認了蘇衍已死後,當即就放棄了和於復圍剿易羯後再一起攻城的計劃。

  他趕著回去搶皇位呢。

  至于于復,他也不傻,主帥已死,全軍動盪,他又不是北芒人,何苦一定要跟大寧將士硬拼。

  反正不管誰當了北芒的皇帝,都不可能不忌諱他這個外姓族人,就像當初忌諱蘇衍一樣。

  但易羯還是受了不輕的傷。

  他帶著人回城時,易珂直接哇的一聲哭了。

  獨孤信命他好好養傷,期間又親自去探望了一次。

  葉承舟知道,這多疑的天子是去確認他之前那番話的真假去了。

  畢竟這些世家秘辛,原本同他們姓獨孤的扯不上什麼關係,他自然也無從知曉。

  葉承舟對此問心無愧,乾脆沒有理會。

  他現在只有一個心愿,那就是希望獨孤信能夠摒棄前嫌,准他留在洛城。

  他在獨孤信準備開始整頓三軍的時候提了這件事。

  他說:“如今我已沒有一個在北芒當皇帝的舅舅,陛下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獨孤信目光複雜,幾度張口都沒有出聲。

  兩人是在塔樓上談的這件事。

  過了很久之後,獨孤信才道:“你先跟我回建城,我有另外的事要你去辦,等辦完那件事,你再考慮終老洛城的事吧。”

  此時的葉承舟只注意到了獨孤信最後那句話。

  他想也好,只要從今往後,獨孤信不再整天疑神疑鬼覺得他要叛變,那再幫他辦一件事也無妨。

  左右他們兩個除了情敵關係,也還有年少時的幾分情誼在。

  ……

  大軍回到建城時,建城已經入夏。

  皇帝御駕親征,還打了這樣一場好仗,百官商量之下,便決定一齊出城迎接。

  獨孤信倒是沒腆著臉把功勞都歸給自己。

  沒有易羯親自去擋於復,沒有葉承舟對自己的親舅舅毫不手軟,這會兒這群人跪在地上迎接的人可能就是蘇衍了。

  所以他非常大方地在百官面前封賞了葉承舟,至於易羯,在洛城時他就已經下過了聖旨。

  雖然蘇衍已死,但虞靜聽了聖旨,還是堅持認為,葉承舟的身份不合適。

  他這理論叫高凝難得反唇相譏了一番:“照虞大人的說法,咱們這些人,不也全是前朝舊臣之後嗎?”

  謝陵立刻跟上:“嗯,我想想,虞大人的曾祖,似乎就是前朝最後一位大司馬。”

  虞靜氣得七竅生煙,剛想再說點什麼,就被獨孤信一句“行了”給阻止了。

  經歷過洛城一戰,又聽了易家的往事後,獨孤信心中已經有了偏向。

  所以這會兒他看著虞靜,倒還真不順眼了很多。

  等他回到宮中,聽完他留在飲露殿的暗衛報告之後,他對虞靜此人的心情頓時更加複雜。

  “擺駕,去太后那。”他說。

  現在他不用偷偷摸摸,因為獨孤倫和獨孤仁還在飲露殿住著呢。

  獨孤倫自上回發完燒後,人沉靜了不少,如今能一整天都泡在書房裡練字,比獨孤仁還認真。

  木韻怕他受驚太過,直接封閉自己,每天都會花半個時辰陪他們兄弟倆聊天。

  反正是聊天,她乾脆也沒聊那些道理和大義。

  她會問他們漁陽的風物人情,問完了再給他們講高韻腦海里那些顯得十分久遠的記憶。

  “其實建城也有上元燈會的。”她說,“你們當初進城時應該有看到花宵河吧,建城的燈會,就是沿著花宵河辦的。”

  “皇嫂去過嗎!”

  “當然去過啊。”她笑,“我年少時,最喜歡的就是繞著花宵河四處走了,建城裡最好吃的糖葫蘆和年糕,都能在河邊找到,等你們長大一些,就可以出去瞧瞧了。”

  兩個孩子都聽得滿是嚮往,末了問她,那到時候能不能帶皇嫂一起去?

  木韻沒有回答,因為她肯定是不能跟他們一起去的,但是這話不必在此時說出來惹得兩個孩子不高興,所以她轉而說起了高家和謝家住的將軍巷典故。

  獨孤信便是在這時來的,他站在東偏殿入口處,安靜地聽完了她講的典故。

  然後他想起來,其實這典故,最早就是高凝給他們幾個講的。

  高凝說:“前朝時,這裡住了一位戰功赫赫的女將軍,據說她身上的殺氣太重了,所以她住下後,將軍巷的梅樹便全死光了,她死後很多年裡,將軍巷也依然種不了梅樹。”

  葉承舟問:“可現在高家有很多梅樹啊?”

  高凝笑著繼續:“是啊,我也沒想到,後來我隨手一種,居然就種活了。”

  高韻歪著頭不解道:“隨手?”

  獨孤信也豎起耳朵。

  高凝點頭:“嗯,隨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