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獨孤信的意思是,既然北芒皇帝親自來犯,那他作為大寧天子,豈有不戰之理。

  今日在朝堂上,他就是用這件事駁回了虞靜那個儘快選後的提議。

  他說:“值此邊關大危之際,朕實在無心兒女情長之事。”

  虞靜又說了一大通,大意是陛下你現在既沒有兄弟也沒有兒子,倘若御駕親征出了什麼意外,大寧要怎麼辦?

  獨孤信大手一擺道:“這個問題,太傅更不用擔心。”

  虞靜:“?!”

  獨孤信說他原本就有從漁陽接幾個旁支的孩子到宮中撫養的打算。

  此話一出,眾臣皆譁然。

  最後是和虞靜走得很近的一位御史當了出頭鳥,說繼承人若是過繼而來,恐怕於禮不合。

  獨孤信冷哼一聲:“眾所周知,太。祖皇帝便是從旁支過繼來的,真要以血統論,這大寧的皇帝,怕是都於禮不合了吧?”

  他把大寧太。祖搬出來,頓時就堵住了其他人的嘴。

  虞靜搞不明白他忽然變卦的原因,氣得牙癢,偏偏又反駁不了,最後下朝時臉還是黑的。

  獨孤信也沒安撫他,只留下了謝陵,說是要商量一下御駕親征的事。

  雖然年紀差得有點多,但如果認真算一下親戚關係,謝陵還是獨孤信的表兄。

  獨孤信雖然對高家有點意見,但對這個表兄還是很尊敬的。

  他知道大寧朝能有今日的安定,全仰仗這位謝大司馬。

  謝陵問他是不是打定主意要御駕親征。

  獨孤信說是。

  “那陛下至多只剩一個月的時間了。”謝陵知道他的性格,沒再阻止,而是給他分析起了這場戰事,“一個月後,陛下一定要出發去洛城,否則錯失先機,對我方將士來說,是極大的考驗。”

  “朕知道了。”獨孤信見他沒有跟自己唱反調的意思,語氣柔了不少,“將軍繼續說就是,朕會一一記住。”

  謝陵道:“蘇衍這個人我很了解,他不擅玩弄權術,能登上北芒帝位,全因拓跋家那位公主對他十八年如一日的迷戀,所以他帶兵打仗,底下的人不一定都會聽他指揮,以我大寧的兵力,要北伐比較困難,但擋住他們也不算難,陛下到了洛城後,最好先按兵不動。”

  “照我估計,不出五日,蘇衍帳下的人就會耐不住性子,不聽他的指令先行攻城。”

  “到時——”

  獨孤信明白了:“攻心為上。”

  謝陵笑:“是,北芒善戰,若是以蠻力硬拼,我大寧將士定要吃上不少苦頭,所以最好的辦法便是讓蘇衍底下的人先亂起來。”

  獨孤信:“將軍一席話,勝過朕讀萬卷兵書。”

  之後他們兩個又商量了一下獨孤信御駕親征之後,建城中的大小事宜該如何主持。

  謝陵是肯定不能一起去的,他得留在京城當好天子的後盾,以防萬一。

  獨孤信對此沒有意見,但他有點擔心自己會跟蘇衍一樣鎮不住軍。

  在謝陵這個表兄面前,他乾脆坦誠直言:“將軍也知道,大寧天子向來沒多少權力,坊間那些關於我獨孤家的傳言,我哪怕住在宮中,也一樣能聽到,此次親征,我的境地恐不會好於蘇衍。”

  謝陵想了想,說可以讓一個人跟他一起去洛城,當他的副將。

  獨孤信:“誰?”

  謝陵:“這個人陛下也認識,葉承舟。”

  獨孤信聽到這個名字,臉色當即變了:“他是蘇衍的外甥!”

  謝陵平靜地點頭:“是,他是蘇衍的外甥。”

  葉承舟的母親是蘇衍的胞妹蘇姝,當年蘇氏父子叛亂後,荊揚蘇氏就沒落了。

  禍不及出嫁女,所以嫁到葉家的蘇姝並沒有被賜死。

  但她也知道,自己的父兄干出了這樣的事,她的後半輩子不可能好過,加上之後沒多久他的丈夫也死在了戰場上,她就乾脆自行上吊了斷了。

  上吊之前她給謝陵寫了一封信,求他去荊揚接走自己的兒子。

  其實就算她不求謝陵,以謝陵的個性,也不會坐視不理的。

  葉承舟就這麼被接到了謝家。

  謝家住在將軍巷尾,所以那些青梅竹馬的歲月,除了獨孤信和高韻之外,還有一個葉承舟。

  雖然葉承舟從沒說過,但獨孤信知道,他也喜歡高韻。

  獨孤仲的聖旨下來時,葉承舟的反應沒有比他好到哪裡去。

  獨孤信記得那天他們兩個一起喝了一夜的酒,天亮起來時,葉承舟說他要走了,去洛城。

  當時的獨孤信滿心都是高韻要嫁給獨孤仲的事,根本沒把這句話放在心上,等他發現葉承舟真的去了洛城時,他已經是皇帝了。

  葉承舟在洛城呆了兩年半。

  他師承謝陵,年紀輕輕就能鎮守邊關,嚇得那些北芒游兵不敢靠近洛城方圓一百里之內。

  但就算是這樣,他也無法當一軍主帥,因為他是北芒皇帝的外甥。

  滿朝文武中,以太傅虞靜對他的意見最大。

  半年前,葉承舟會從洛城回京,就是因為虞靜一直上表,說不該放這樣一個人駐守邊關。

  獨孤信被他說動了,便下旨把葉承舟召了回來。

  當時謝陵並沒有發表什麼意見,任憑虞靜在朝堂上跳來跳去。

  現在蘇衍揮兵南下,謝陵卻建議獨孤信帶上葉承舟。

  謝陵說:“臣以人頭作擔保,葉承舟絕不會倒戈北芒,倘若陛下還不放心,大可以先收了臣的虎符。”

  他把話說到這份上,叫獨孤信也有點費解:“將軍為何如此信任他?”

  謝陵垂下眼道:“因為臣知道他是為了什麼去的邊關。”

  葉承舟是因為想保護嫁入皇宮的高韻才去的洛城。

  他和謝陵一樣,知道大寧的繁榮昌盛只是表象,他不想將來哪天邊關城破,北芒精騎南下攻入建城。

  門閥世家們也許能倒戈北芒,保存家族,繼續過他們的日子,可高韻已經是獨孤家的人,倘若王朝更迭,她怎麼可能有好下場?

  獨孤信被謝陵說服了。

  他說好,那朕就帶上葉承舟,親征洛城。

  一個月後恰是上元。

  獨孤信送走了謝陵後,在書房看了會兒奏摺,奈何怎麼看都靜不下心,乾脆就擺駕去了飲露宮。

  有了昨夜那場會面,飲露宮的宮人也沒再大驚小怪。

  於是他就這麼安靜地在高太后床頭坐了半個時辰,期間翻完了她侍女為她讀的話本。

  面對她時他不再稱朕,只說:“我已經派人去漁陽旁支接人了。”

  木韻:“……時間有點趕吧?”

  獨孤信笑了:“去年回去祭天時,我已選好了兩個孩子,直接接過來就行,用不了多久。”

  木韻驚了,所以他是早就有了不立後的打算嗎?

  獨孤信像是看穿了她在想什麼,直接點了頭:“是。”

  木韻:“……”那、那好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