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小姐”的臉被幾個大老爺們這麼盯著,瞬間紅了個徹底,“丫鬟”見此,忙擋到前面。

  “嘖,怕什麼!”領頭的官兵不滿道,“哥兒幾個還有公職在身,沒空嚇你們!走走走,別擋著後面的人出城。”

  “是,是是。”車夫不迭點頭,趕緊放下帘子,牽著馬兒就走。

  “小姐”望一眼淺也,提起的心終於放下了一半。

  只是走著走著,外面就是一陣嘈雜之聲,走在馬車前面的行人每隔幾個就要抬頭驚呼一聲,接著跟左右的人竊竊私語。

  “怎麼了?”“小姐”疑惑問車夫。

  車夫的聲音在外面不穩道:“沒、沒什麼。姑娘不要出來。”

  不要出來?

  “小姐”莫名其妙地皺眉,都安全過關了,怎麼還這麼緊張?

  淺也卻仔細聽著外面行人的竊竊私語,聽著聽著,她忽然大聲道:“停下,快停下!”

  “姑娘,我們快要出去了,不能停下呀!”車夫的聲音帶著制止。

  淺也再不猶豫,掀開車簾跳下馬車。

  “姑娘!”車夫的臉色煞白煞白的。

  淺也不理他,順著前面竊竊私語的行人們的視線抬頭,往上看——

  “別看!”

  只見南曦門的城門之上,一個人頭閉著眼睛掛在了那裡,因為背光,又是散發,她看不到他的長相。

  霎那之間,她什麼聲音也聽不到了,就這麼怔怔地站在那裡,抬頭,看著那個人頭。

  ——“以前讀書的時候,先生講到乞骸骨,告老還鄉那一節,我就想了一下,等我老了,會是一個什麼光景。”

  ——“那個時候,我一定早已遠離朝堂,和我的妻子隱居到了山野竹林間。她做飯,我生火,她裁衣,我打獵。白日她跳舞我撫樂,晚上我們一起看滿天繁星,人生樂事,莫不如此……”

  “那是誰?”她問車夫。車夫閉上了眼睛:“不知道。姑娘,我們快走吧,別引起官兵的注意!”

  “上面那個是誰?”她提高了聲音。

  周圍的行人停下了竊竊私語,開始關注她,遠處,之前對她們放行的官兵們也不動聲色地看向她,摸上背後的長/槍。

  “姑娘!”馬車裡的“小姐”快急瘋了,“別管了,我們走吧!”

  她抬頭,仔細打量那人頭,從頭髮的顏色,到露出來的肌膚紋理。一絲一毫,都不放過。

  行人們自發遠離了她,官兵們彼此對視,揮手示意,如流水般湧向她。

  對面是越來越近的官兵們,她回頭,看著一臉快要哭了的車夫和“小姐”,微微一笑,喃喃道:“我要上去,看看他是誰。”

  身子突然被人從後面圈住,與此同時,一道熟悉的男音貼在她耳邊說道:“死人有什麼好看的,噓,別動,是我。”

  第150章 番外2:千秋

  這一日, 是皇帝三十歲整生辰。

  自皇帝二十四歲登基, 至今已過了六年有餘。

  雖是喜慶日子, 朝堂之上眾臣的口若懸河並不因這個特殊日子而有所滯緩。文武百官照樣該吵的吵, 該爭的爭, 該陳情的陳情, 該啟奏的啟奏。

  如今的朝堂格局被劃分成了兩派。一派, 是以周令禕為首的太尉方,另一派,則是以駱夜為首的丞相方。

  這兩個年紀相當的男子似乎生來就註定要成為對手, 雖是一樣的博古通今,博聞強識,卻秉持著完全不同的政治主張。一個守舊, 另一個必然改革, 一個激進,另一個肯定保守, 一個偏左, 另一個絕對向右。

  六年來他們爭鋒相對, 彼此之間誰也不讓誰。從人文, 到地理, 從邊防戰事, 到天家禮制,兩派人馬你來我往,此消彼長, 斗的如火如荼, 斗的刀光劍影。連市井百姓都知道,本朝出了兩個厲害人物,一個周太尉,一個駱丞相,二人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卻也是顯而易見的政敵。

  而他們這一次的廝殺,是由於一名武官落馬,職位空缺出來,皇帝問眾位愛卿可有人選推薦而引發的。

  武官的職位雖然品階不高,卻掌管著京都四成兵力的實權,自然而然,成了兩派人馬的“兵家必爭之地”。

  正午,皇帝坐在龍椅上,聽著底下丞相派和太尉派爭的面紅耳赤,吵的吐沫橫飛,再望一眼那兩個氣定神閒站在首排的青年,心裡默默嘆了一口氣:唉,已經三天了,還未分出個勝負,難道要繼續吵到晚上?

  大殿之上,左首的藍衣青年仰起了頭,站在那裡,嘴角含笑,一股風流姿態迎風而立,端的是瀟灑倜儻,丰神如玉。

  右邊的白衣青年同樣器宇軒昂,俊逸非凡,只是那縛在眼上的白綾,則為他平添了一縷出世之意。此刻他微微側首,食指彎曲,似在仔細傾聽朝堂上那些爭執之辭。

  看到兩人這樣,皇帝瞬間明白了,兩位愛卿這是做好通宵苦戰的準備了。可,愛卿!愛卿們!今日是朕的生辰啊你們難道忘了……

  皇帝頭痛萬分,餘光一瞟,突然瞟到了一張站在百官後面的年輕面孔。

  咦,這人、這人好像是——

  皇帝重重咳嗽,出聲喚道:“厲副將,你也是用兵的,你覺得太尉和丞相推薦的那二人,誰更合適?”

  話音剛落,刷刷刷,所有官員的視線都看向了那被皇帝點名的少年。

  那的確是個少年,不到二十的年紀,面容俊秀,一身戎裝,被皇帝點名前還在魂游天外,一臉發呆狀。

  但百官並不會因此就小瞧了他。要知道,這位叫厲陽一的副將雖然年紀小,軍功卻是赫赫的。皇帝登基的六年,他上過四次戰場,每次都是驍勇兇悍,手上沾的人命估計數都數不過來。

  有次,他跟隨主將在一處山谷遭到敵軍伏擊,被圍困了七天七夜,連主將都放棄了,卻是他,唯有他,在主將都認命的情況下,又奮力廝殺了三個晝夜,終於等來了援軍。

  當援軍趕來的時候,只看到了一個被敵兵圍攻的血人,因此,他的“血將”之名名揚天下。皇帝也由此開始提拔他,官升將軍更是指日可待。

  見到皇帝問他,丞相派的人心裡可謂樂開了花。這厲陽一,雖然近幾年都在軍中,卻是從駱相府中出去的,聽說以前還是個前朝什麼什麼奸臣的下屬,若不是駱相給機會,他恐怕早就隨那奸臣一起倒霉了,豈能留到今日?現在皇帝問他看法,他但凡有點良心,也該知道怎麼說吧?

  眾臣屏息凝神,仔細聽厲陽一的回覆。

  午後的陽光自門外打進來,打在少年的銀片戎裝上,仿佛鍍上了一層金。

  滿朝寂靜里,少年懶洋洋的聲音笑道:“陛下問我?唔,要我說,最合適的,莫過於周太尉推薦的張虎張將軍了,要年紀有年紀,要家世有家世,還有相關領兵經驗,陛下以為如何?”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