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十幾年前的高考成績還不流行網絡公布,不過葉寧算了下,一分之差落榜t大,那麼他就是嵩山中學的第二名了。

  她忽然想起自己曾經去看過的那個大紅榜,其實蕭岳的名字,就在葉寧的下面嗎?

  他在參加另一個節目的時候,有人問,你高中時候成績就那麼優異,有沒有早戀過。

  蕭岳掃了那個主持人一眼,說:沒有。

  主持人開玩笑,笑著說:暗戀也沒有?哪個少男不懷春,你就沒覺得班裡哪個女同學讓你喜歡?

  蕭岳回說:沒有。

  他的話斬釘截鐵,表情非常認真。

  他每次參加節目總是表情那麼冷硬,話很簡短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作風。好像無論在什麼場合,他總是能輕鬆地控制住場面和話題,整個現場的氣氛都唯他馬首是瞻。

  葉寧抱頭看著那個節目中的蕭岳,卻想起當初和自己相親的那個,那個言辭匱乏到笨拙無措,讓她幾乎看輕了的男人,這真得是一個嗎?

  看完這段視頻後,她繼續看他的資料,有人寫了關於他的非常煽情的報導。

  在他那個二本學校里,他學習非常刻苦,為了掙錢,熬夜幾個月編程序掙錢。他是一個非常有天分的人,大學時候接過的一個給人設計公司資料庫的活兒就掙了三萬塊,當時b市的房價不過是五千一平而已。

  不過他依然過得非常節儉,誰也不知道他的錢花去了哪裡。

  他還從一個二本學校考上了t大的研究生,這其中的艱難,自然是一般人所不能想像的。t大是中國不知道多少學子的夢想,研究生很大一部分名額留給了本校的保送生,像這種外校考進去的,鳳毛麟角。

  葉寧仔細地看著關於蕭岳的採訪,發現在一次採訪中,他提到了大學時期。

  主持人說起大學時期的遊戲,他說:我也玩過,初中的時候玩街霸,大概大學快畢業的時候吧,我重新開始玩遊戲,那個時候遊戲已經和初中時候不同了。我買了很多遊戲光碟,每天沉迷在遊戲中,什麼仙劍奇俠傳,什麼孤島驚魂,什麼反恐精英,軒轅劍,毀滅戰士,我打完一個是一個。

  這句話讓大家很吃驚,紛紛問起來,不過他只是笑了下,沒繼續說。

  他笑起來的時候,眼睛裡也沒笑意,讓人看不懂。

  於是有人問,說你當初明明被t大錄取了,為什麼沒上?

  蕭岳答:t大那個時候忽然對我沒有什麼吸引力了。

  這句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大家聞到了八卦的味道,紛紛追問。

  蕭岳笑,笑得無奈,又帶著點開玩笑的意思:我原本以為t大宿舍樓下開得是迎春花,誰知道竟然是連翹,頓時覺得這個研究生不上也罷。

  大家哈哈笑了,紛紛覺得蕭岳就是蕭岳,那麼大的人生決定,就來自於這麼一個玩笑。

  葉寧定定地望著說出這話的蕭岳,卻想起了一年,連翹花開得那麼好,她在垃圾桶里看到的一張撕碎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那個時候的蕭岳,眼睛是陰冷而充滿了恨意的。

  大學畢業後的蕭岳,沒有去上t大的研究生,而是在b市中關村開了一個電子商務公司,開始自己艱難的創業道路。

  蕭岳說:中關村距離t大很近,我租的那個辦公樓,從窗子裡能看到t大的宿舍樓。

  有人說,是女生宿舍樓吧。

  蕭岳慢條斯理地說,女生宿舍樓又怎麼樣,也看不到美女。

  大家又都笑了。

  第14章 信又來了

  葉寧繼續看關於蕭岳的資料,資料說,那個時候其實競爭壓力很大。中關村號稱中國的矽谷,據說在中關村,每年都會有至少兩千個公司誕生,但是生存下去卻是非常艱難,這兩千個公司里,只有百分之十能撐得過兩年。這百分之十中,又只有十分之一可能持續盈利並發展下去。

  這其中撐過五年,能夠盈利,並且走向成功的,是鳳毛麟角。

  蕭岳一起創業的同伴叫魯飛,魯飛提起這事來,這麼說:蕭岳為了能夠節省成本,會在能把人烤死的太陽底下,和那些臨時工一起騎著平板車拉那些光碟碟片刻錄機。其實那個時候他那個小公司除了他,只有三個人,裡面的每個人都能當三個人用。

  他感嘆說:十年之後,在那個號稱中國矽谷的地方,崛起了一些讓中國甚至世界矚目的優秀公司。可是人們也許只能注意到螢光屏前的榮耀,以及上市之後那迅速增長的市值,卻永遠不會知道,那些被世人稱羨的財富,最初的發源地其實只是一個十平米的辦公區,沒有空調,一個廉價的風扇在徒勞而疲憊地轉著,我們甚至可能徹夜不眠,在充斥著飯盒方便麵味道的狹窄辦公位上,汗流浹背。而擁擠的走廊里,甚至廁所里都放滿了貨品。

  蕭岳的另一個同伴,叫沈從瑞的,他原本是蕭岳競爭對手公司的,可是蕭岳當初要挖他,他提起這件事,是這麼說的:當時蕭岳給我打電話,我不接,可是他跑到我樓下,說你下來吧,你不下來我現在就上去。後來我只好見了他,他說你跟著我干,難道不比現在有前途?當時我看著他,覺得他眼裡都是對成功的渴望,那個時候我心裡一動,就答應了。

  大家這次是真得哄堂大笑,現在流行腐,於是大家開玩笑:蕭岳撩妹技能一百分,鑑定完畢。

  葉寧看到這裡,卻忽然想起了蕭岳那句笨拙的:可以進一步交往嗎。

  他真得有撩妹技能嗎?

  後來蕭岳的公司熬過了最艱難的第一年,在第二年開始盈利,擴充,並且得到了一個很好的機會,掙到了第一桶金。兩年之後,公司已經有上百人了,盈利非常好,也已經在那個行業有了很好的口碑。

  可是有人提起了蕭岳在海外的業務,問起蕭岳是什麼時候有這個想法的。

  蕭岳回答的很認真:其實早就有了,大概是九年前吧,我第一次出國,到了人家美國,看著人家空氣好,房子大,紅楓樹漂亮,跟油畫一樣,就連小區的椅子都看著特別好,我就想,這是一個好地方,以後我要把公司擴展到這裡。

  有人問起細節,蕭岳沒說別的,只說了辦簽證,他說:我申請美國的簽證,沒結婚沒孩子沒女朋友也沒高學歷,只有公司和資產,我被高度懷疑有移民傾向,被拒簽了兩次。第三次的時候,我知道自己如果再被拒簽,也許就永遠沒機會了。到了第三次,在那個面試官說出拒絕的話前,我對著那個白皮膚黃頭髮的美國老人說了五分鐘,最後他被我征服了,我終於拿到了簽證,旅遊簽證。

  大家紛紛問你當初到底說了什麼,蕭岳笑,你們猜。

  葉寧默默地咬緊了唇,她忽然想起,那是她在媽媽去世後第一次放聲大哭,而就在那哭聲中,有個溫厚的大手遞上了紙巾,還笨拙地試圖用手來輕輕拍了自己的手。

  葉寧關上這個視頻,隨意打開下一個,這是一個娛樂節目,裡面接受採訪的都是幾個年輕的優秀企業家,蕭岳是裡面最年輕的一個了。

  大家談到了感情生活,有人問蕭岳,說你從來沒有交過女朋友嗎?

  蕭岳說,交過一個,分手了。

  主持人自然問為什麼。

  蕭岳說,當時都要結婚了,可是後來我覺得不合適,就分手了。

  大家詫異,說為什麼。

  蕭岳說,我也不知道,當初我跟人家女孩說了,人家直接罵我極品,打了一個巴掌,跑了。回頭人家找了個男朋友結婚了,生了個大胖小子,還給我曬了照片,衝著我秀甜蜜。

  大家惋惜,惋惜之餘追問,後來呢?

  蕭岳笑:後來我就去相親了。

  這下子大家都激動了,相親?

  其他幾個在場的青年才俊也都紛紛好奇追問,蕭岳這才提起:其實也沒什麼,我想結婚,就相親去了。結果到了相親的那裡,人家姑娘根本不搭理我,我說了一會兒後,被人家鄙視,估計人家姑娘覺得我就是個瑕疵品吧,看不上眼,直接把我pass了。

  眾人紛紛扼腕,這是什麼人,有眼無珠!!現在多少女孩子把蕭岳當男神啊!

  大家追問,後來呢?

  蕭岳笑:後來覺得一個人過也挺好的,也沒想過再找。

  大家心碎了一地。

  葉寧看到這裡,撫著額頭,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鼓起勇氣繼續看他的消息。他最近幾年好像很少參加什麼節目,只是偶爾會有一些照片,都是藏青色西裝,表情嚴肅。在媒體面前,他是越來越沉默寡言了。

  而他現在得了惡性腦瘤的事,已經傳遍了網際網路,大家紛紛嘆息,也有人分析這種病魔為什麼會眷顧年輕才俊?還有人特意寫了心靈雞湯,諸如人生苦短,身體更重要什麼的。

  葉寧想了解更多關於他生病的事情,可是卻並沒有相關的消息,只知道他在治療,一般人也見不到他。他的所有朋友對這件事都是三緘其口,狗仔隊有人圍在醫院附近,也沒挖到什麼消息。

  葉寧想起陳姐說的話,他連他的親生兒子都不想見了嗎?

  葉寧合上了電腦,用手撐著額頭,努力告訴自己不要再去想了。

  她現在的生活非常有規律,每天照顧兒子,上下班忙工作,找房子,太忙,忙得充實疲憊,這讓她能不再去蕭岳這個人。

  她真得不再去想了,只有偶爾做夢的時候會夢到。

  夢裡,她看到了十三歲的自己,蜷縮在那裡,用惶恐的眼睛望著周圍那一張張猙獰而鄙視的臉,纖細白嫩的雙腿在眾人探究的目光下瑟瑟發抖。

  這個時候,有個男人出現了,他拿著一個外套,彎下腰,輕輕地將外套蓋在她蜷縮的身體上。

  這個夢一遍遍地回放,一次又一次,都是這個動作。

  彎腰,蓋上外套,彎腰,蓋上外套……

  只要睡過去,都是這個夢,當夢醒了後,葉寧滿頭都是汗。

  這一天,她送了兒子去幼兒園,然後匆忙趕去朋友的基金公司上班,正忙著的時候,手機鈴聲響了。

  入耳的一個職業禮貌的聲音:“葉寧小姐,我是凱瑞律師事務所的孫啟瑞,這裡有一份文件,是有人委託人我交給你的。”

  葉寧微蹙眉:“是誰?”

  孫律師語氣中頗有歉意:“葉寧小姐,如果方便,還是請您看下這份文件吧。”

  葉寧點頭:“好。”

  基金公司最近工作非常忙,葉寧平時吃飯都是乾脆叫外賣的,不過今天她抽了個空出去,順便見了這位孫律師。

  孫律師交給了葉寧一個牛皮信封,很厚實,拿在手裡沉甸甸的,上面封印的地方蓋了章,是凱瑞律師所的章。

  牛皮信封的正面,寫著“葉寧親啟”。

  葉寧望著孫律師:“我需要知道這是誰交給我的這份文件。”

  孫律師笑了下:“我的委託人叫蕭岳。”

  葉寧垂下眼睛,看著那個牛皮信封上面“葉寧親啟”幾個大字,其實是應該猜到了的,這個字跡有點眼熟,龍飛鳳舞,力透紙背。她甚至可以想像,寫這封信的人,當時用筆非常緩慢,一筆一划,認真地寫下。最後“啟”字下面的封口,甚至有點顫抖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