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彼時我面臨醫科畢業,被老師推薦,擔任美籍華裔醫學博士顧念博士的助手,同時觀摩學習。顧念博士在內科方面高屋建瓴,頗有建樹,卻很少回國。這次醫學交流活動本地醫學會與他接洽很久,顧博士一直不曾理會,卻於今年五月的時候忽然發函,定於下月來訪。經過幾輪篩選,我得以脫穎而出,成為顧博士的助手,這對一個應屆畢業生而言,是非常大的榮幸。
跟隨顧博士的確受益良多,不僅僅是技術和學術上的,更加包括顧博士對於醫學的嚴謹和對於患者的體貼。我作為他的助手,除了打下手外,也幫他處理一些瑣事。顧博士在本地逗留的最後一天行程並沒有很完善的安排,我問過,他也沒有解釋。我以為顧博士也懂得何為勞逸結合,便自己盤算良久那空閒一天該如何讓他全面了解本地風物,以期讓他流連忘返,每年都可以到此交流幾次。可沒想到,到了那一天,顧博士卻帶我去了一處私宅。
顧博士不熟悉本地交通規則,故而駕車工作全權在我。所去之處是本地一處高檔公寓,我從來不知道顧博士竟有本地朋友,隨他上樓敲門,直到對方來開門,一直有些疑惑。
來開門的是個長相俊朗的男子。
他自我介紹,姓程,顧博士也遞上名片。二者看來並不熟悉,後來我直到,顧博士只是程先生朋友的朋友,兩人嚴格來講,這是第一次見面。我被打發進書房上網,兩人在客廳議事。房間隔音效果太好,我把耳朵貼在門上,也聽不清他們說些什麼。索性不去探聽,逕自開電腦。
我腦子裡轉著些不切實際的念頭,低頭擺弄手機,卻聽到電腦輕微響聲,已經啟動。抬起頭,寬大的屏幕上是兩個勾肩搭背,互相微笑的男人。左邊被勾著肩膀提著耳朵的,是剛剛見到的程先生,只是那時神采奕奕,臉頰有著健康的笑肌,看起來比現在精神十足。右邊一臉壞笑的男子卻不知是誰,只是雖然不及程先生亮眼,五官輪廓看上去也非常舒服熨帖。
我本以為這大約是程先生表弟之類的角色,後來才知道這就是秦韻。
程先生的愛人。
我有些陰暗不足為外人道的怪癖,既然已經看到如此秘辛,就忍不住繼續探究下去。趁著身邊無人,點擊滑鼠,試圖查看主人家隱私的文件夾。可惜,大部分都設了密碼,唯有一個標明“遊戲”的文件夾,點進去,只剩一個打殭屍。
我有些喪氣地雙擊。
玩著玩著,卻聽到外面傳來提高聲音的爭吵聲,那個抑制不住大叫起來的,竟然是一貫內斂沉默的顧博士。我打開門衝出去,顧博士滿臉通紅,已經拂袖而去。
他竟然忘記了我!
我追趕幾步,轉頭,看到程先生癱軟在沙發上有些疲憊的身體,心中一顫,腳步也亂了。這遲疑間,顧博士已經走進電梯,把我丟在了外面。我嘆了口氣,重新按了電梯按鈕,裝作不經意轉過頭,正對上程先生的目光。
他的門沒關,客廳正對著門,雖然離得遠,可眼神中的絕望和無助卻像把利刃,插在我的心頭。我很好奇,這樣兩個人如何能和和氣氣地談著話,忽然就吵起來。大約盯了他太久,他微微一笑,問我:“你也是學醫的?”
我不由點點頭。
“能夠做顧博士的助手,想必你的醫術也非常厲害。”他直了直身子。
我還記得老師曾說過,剛畢業切記謙虛,只是笑道:“您過獎了,我下個月底畢業,在醫學這個行業還是個菜鳥。”
他“哦”了一聲,低頭想了三秒,向我提議:“你願不願進來坐坐?我剛剛竟然一杯茶都忘記給你。”
我看看電梯,電梯上到12樓,到我這裡只需要十層。況且顧博士已經下去,車鑰匙在我這裡,我不跟上去,他只能站著乾等。但神使鬼差,我還是答應了程先生的提議,一邊說著請長話短說,一邊關上了門。
程先生笑起來非常漂亮,這是種充滿男性魅力的誘惑,向來為他著迷的人一定很多,即便是我也有些招架不住。他溫言問我家庭情況,又關心我學業是否艱辛,是否覺得遊刃有餘。我有些不喜歡他這種查戶口般的說話方式,道聲抱歉,告辭的話還沒出口,卻聽他說:
“不知你願不願意做我的私人醫生。”
比起照片,程先生現今的確有些瘦得厲害,但除此之外,我看不出他身體哪裡不適。況且我連畢業證都沒有拿到,怎麼夠格做私人醫生。我一口回絕,卻也知道顧博士的來意,說:“顧博士對病患非常耐心,您要找他做私人醫生也不要心急,我可以幫您勸一下。”
程先生搖搖頭:“他不會答應的。因為我根本不是想活著,我是想死。”
————
有個BUG忘記改了,重發下。 後來我才知道,秦韻消失前曾給程先生留下隻言片語,言之活著是對他的懲罰,讓他盡情享受之後的日日夜夜,不准自殺。程先生不敢違背,連絕食的方法都不敢輕易嘗試,只怕歸西之時,愛人還要為這個跟他鬧彆扭。但他獨自苦熬一年多,身心俱疲,對身體有害的生活方式嘗試了數百種,也不過讓自己越加消瘦,與死亡實在相距甚遠。無奈之下,他只能求助醫生。
顧念博士情操高尚,怎麼肯答應這種無理要求,嚴詞拒絕後認為對方是在挑戰自己的人格,憤然離去。我則不然,程先生給出高額月薪,且越快讓他達到目的所得越多,實在是發家致富的不二通途。我從來不拘小節,況且與程先生商議好,我只需要告訴他什麼是正確的,他自然知道什麼是錯的。如此一來,病人自己不配合,道德上卻不能譴責我什麼。
至於良心,且讓他餵狗去吧。
程先生收購了母親的公司,拆分整合後,公司正是蒸蒸日上的時候,他背地裡的這些動作,並不能讓人知道。我盡職盡責,每日或當面或電話,囑咐他好好生活好好飲食,於是他黑眼圈越來越大,精神也越發不濟,三十多歲,鬢間漸生華髮。如此折騰一個月,去醫院檢查,除了身體機能下降之外,竟然無甚大礙!
我熬夜鑽研醫書,心懷鬼胎詢問專業課老師,甚至考慮在程先生飲食中加點佐料,好幫他儘快達到目的,我拿錢走人。
這是下策,我深吸一口氣,把厚厚一本醫學專著推到一邊。
我可不想變成殺人犯。
程先生卻像不著急,某日與我聊天,說起身後事,笑著對我說墓地已經買好,就等大獲成功,往裡頭一趟。我為這件事費心傷神,下意識問他買在哪裡。他說了個公墓的名字,又取出照片給我看。狹窄逼仄一個墓穴,不經意照到旁邊一角,卻叫我心跳漏了兩拍。
“旁邊的是……”我大驚。
“小韻的墓。”他說,“他下葬後不久,有帳單寄來,我才知道,他已經去世。那是他消失的第三個月,我幾乎把整座城都翻過來,卻沒想到,他已經靜悄悄去了,連個參與追悼會的機會都沒給我。”
“他留下什麼遺言了嗎?”我問。
程先生把照片放在桌上,撫摸著照片上秦韻兩個字緩緩道:“聽說走得很安詳,躺在躺椅上,好像睡了一覺般,就這麼去了。我猜他大概臨終都在恨我,否則怎麼會想出讓我幫他付帳單這一招,每月一次,讓我痛不欲生。那時候我事情做得絕,什麼也不跟他商量,也不問他,他的病,是生生被我氣出來的。你看,他到最後,連買一方地容身的錢都沒有。如果我肯放手,准他拿著錢遠走高飛,興許他都能好好活著。”
他與秦韻的糾葛,曾經同我說過幾次,前前後後,也能串起整個故事的起因經過。我聽他這麼說,也並不覺得同情,只想嘆一句種什麼因結什麼果。兩人正各自沉默,忽然他手機響起來。
說到底,我的努力並沒有全部白費。程先生的視力和聽力都有些受損,手機音量需要調到最大才能聽清。我就坐在他對面,是而那邊的話,也一句不差傳進我耳中。對方大約是程家的保姆,哀求程先生好歹回去看看,老太太非常想念他。程遠風敷衍幾句,掛斷電話,抬頭見我望著他,無奈道:“她畢竟是我媽,我不能不管她。可是就我個人而言,的確不願見到她。何況每次見面,她對小韻都口出惡言。我只能讓她繼續過富足的生活,可別的,實在做不到了。”
這是別人的家事,我不可置喙。往後的日子裡與程先生聊天,也曾多次被這種來電打斷,程先生一貫的敷衍,只說忙,卻不點明究竟去或不去。我開始以為是程先生內心糾結矛盾,畢竟公司運作上軌道,說他忙,也並不是一點時間也抽不出。後來卻漸漸開始懷疑,是否是他惡意提供虛無的希望,吊著母親的胃口,以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失望來懲罰母親。
轉眼兩個月過去,程先生距離死亡仍舊海角天涯,甚至某日過稱,發現胖了三斤。我聽他對自己的描述,他之前應該是個脾氣非常火爆的人,可我折騰了他兩個月也沒有結果,他卻並沒有責怪我。
跟隨顧博士的確受益良多,不僅僅是技術和學術上的,更加包括顧博士對於醫學的嚴謹和對於患者的體貼。我作為他的助手,除了打下手外,也幫他處理一些瑣事。顧博士在本地逗留的最後一天行程並沒有很完善的安排,我問過,他也沒有解釋。我以為顧博士也懂得何為勞逸結合,便自己盤算良久那空閒一天該如何讓他全面了解本地風物,以期讓他流連忘返,每年都可以到此交流幾次。可沒想到,到了那一天,顧博士卻帶我去了一處私宅。
顧博士不熟悉本地交通規則,故而駕車工作全權在我。所去之處是本地一處高檔公寓,我從來不知道顧博士竟有本地朋友,隨他上樓敲門,直到對方來開門,一直有些疑惑。
來開門的是個長相俊朗的男子。
他自我介紹,姓程,顧博士也遞上名片。二者看來並不熟悉,後來我直到,顧博士只是程先生朋友的朋友,兩人嚴格來講,這是第一次見面。我被打發進書房上網,兩人在客廳議事。房間隔音效果太好,我把耳朵貼在門上,也聽不清他們說些什麼。索性不去探聽,逕自開電腦。
我腦子裡轉著些不切實際的念頭,低頭擺弄手機,卻聽到電腦輕微響聲,已經啟動。抬起頭,寬大的屏幕上是兩個勾肩搭背,互相微笑的男人。左邊被勾著肩膀提著耳朵的,是剛剛見到的程先生,只是那時神采奕奕,臉頰有著健康的笑肌,看起來比現在精神十足。右邊一臉壞笑的男子卻不知是誰,只是雖然不及程先生亮眼,五官輪廓看上去也非常舒服熨帖。
我本以為這大約是程先生表弟之類的角色,後來才知道這就是秦韻。
程先生的愛人。
我有些陰暗不足為外人道的怪癖,既然已經看到如此秘辛,就忍不住繼續探究下去。趁著身邊無人,點擊滑鼠,試圖查看主人家隱私的文件夾。可惜,大部分都設了密碼,唯有一個標明“遊戲”的文件夾,點進去,只剩一個打殭屍。
我有些喪氣地雙擊。
玩著玩著,卻聽到外面傳來提高聲音的爭吵聲,那個抑制不住大叫起來的,竟然是一貫內斂沉默的顧博士。我打開門衝出去,顧博士滿臉通紅,已經拂袖而去。
他竟然忘記了我!
我追趕幾步,轉頭,看到程先生癱軟在沙發上有些疲憊的身體,心中一顫,腳步也亂了。這遲疑間,顧博士已經走進電梯,把我丟在了外面。我嘆了口氣,重新按了電梯按鈕,裝作不經意轉過頭,正對上程先生的目光。
他的門沒關,客廳正對著門,雖然離得遠,可眼神中的絕望和無助卻像把利刃,插在我的心頭。我很好奇,這樣兩個人如何能和和氣氣地談著話,忽然就吵起來。大約盯了他太久,他微微一笑,問我:“你也是學醫的?”
我不由點點頭。
“能夠做顧博士的助手,想必你的醫術也非常厲害。”他直了直身子。
我還記得老師曾說過,剛畢業切記謙虛,只是笑道:“您過獎了,我下個月底畢業,在醫學這個行業還是個菜鳥。”
他“哦”了一聲,低頭想了三秒,向我提議:“你願不願進來坐坐?我剛剛竟然一杯茶都忘記給你。”
我看看電梯,電梯上到12樓,到我這裡只需要十層。況且顧博士已經下去,車鑰匙在我這裡,我不跟上去,他只能站著乾等。但神使鬼差,我還是答應了程先生的提議,一邊說著請長話短說,一邊關上了門。
程先生笑起來非常漂亮,這是種充滿男性魅力的誘惑,向來為他著迷的人一定很多,即便是我也有些招架不住。他溫言問我家庭情況,又關心我學業是否艱辛,是否覺得遊刃有餘。我有些不喜歡他這種查戶口般的說話方式,道聲抱歉,告辭的話還沒出口,卻聽他說:
“不知你願不願意做我的私人醫生。”
比起照片,程先生現今的確有些瘦得厲害,但除此之外,我看不出他身體哪裡不適。況且我連畢業證都沒有拿到,怎麼夠格做私人醫生。我一口回絕,卻也知道顧博士的來意,說:“顧博士對病患非常耐心,您要找他做私人醫生也不要心急,我可以幫您勸一下。”
程先生搖搖頭:“他不會答應的。因為我根本不是想活著,我是想死。”
————
有個BUG忘記改了,重發下。 後來我才知道,秦韻消失前曾給程先生留下隻言片語,言之活著是對他的懲罰,讓他盡情享受之後的日日夜夜,不准自殺。程先生不敢違背,連絕食的方法都不敢輕易嘗試,只怕歸西之時,愛人還要為這個跟他鬧彆扭。但他獨自苦熬一年多,身心俱疲,對身體有害的生活方式嘗試了數百種,也不過讓自己越加消瘦,與死亡實在相距甚遠。無奈之下,他只能求助醫生。
顧念博士情操高尚,怎麼肯答應這種無理要求,嚴詞拒絕後認為對方是在挑戰自己的人格,憤然離去。我則不然,程先生給出高額月薪,且越快讓他達到目的所得越多,實在是發家致富的不二通途。我從來不拘小節,況且與程先生商議好,我只需要告訴他什麼是正確的,他自然知道什麼是錯的。如此一來,病人自己不配合,道德上卻不能譴責我什麼。
至於良心,且讓他餵狗去吧。
程先生收購了母親的公司,拆分整合後,公司正是蒸蒸日上的時候,他背地裡的這些動作,並不能讓人知道。我盡職盡責,每日或當面或電話,囑咐他好好生活好好飲食,於是他黑眼圈越來越大,精神也越發不濟,三十多歲,鬢間漸生華髮。如此折騰一個月,去醫院檢查,除了身體機能下降之外,竟然無甚大礙!
我熬夜鑽研醫書,心懷鬼胎詢問專業課老師,甚至考慮在程先生飲食中加點佐料,好幫他儘快達到目的,我拿錢走人。
這是下策,我深吸一口氣,把厚厚一本醫學專著推到一邊。
我可不想變成殺人犯。
程先生卻像不著急,某日與我聊天,說起身後事,笑著對我說墓地已經買好,就等大獲成功,往裡頭一趟。我為這件事費心傷神,下意識問他買在哪裡。他說了個公墓的名字,又取出照片給我看。狹窄逼仄一個墓穴,不經意照到旁邊一角,卻叫我心跳漏了兩拍。
“旁邊的是……”我大驚。
“小韻的墓。”他說,“他下葬後不久,有帳單寄來,我才知道,他已經去世。那是他消失的第三個月,我幾乎把整座城都翻過來,卻沒想到,他已經靜悄悄去了,連個參與追悼會的機會都沒給我。”
“他留下什麼遺言了嗎?”我問。
程先生把照片放在桌上,撫摸著照片上秦韻兩個字緩緩道:“聽說走得很安詳,躺在躺椅上,好像睡了一覺般,就這麼去了。我猜他大概臨終都在恨我,否則怎麼會想出讓我幫他付帳單這一招,每月一次,讓我痛不欲生。那時候我事情做得絕,什麼也不跟他商量,也不問他,他的病,是生生被我氣出來的。你看,他到最後,連買一方地容身的錢都沒有。如果我肯放手,准他拿著錢遠走高飛,興許他都能好好活著。”
他與秦韻的糾葛,曾經同我說過幾次,前前後後,也能串起整個故事的起因經過。我聽他這麼說,也並不覺得同情,只想嘆一句種什麼因結什麼果。兩人正各自沉默,忽然他手機響起來。
說到底,我的努力並沒有全部白費。程先生的視力和聽力都有些受損,手機音量需要調到最大才能聽清。我就坐在他對面,是而那邊的話,也一句不差傳進我耳中。對方大約是程家的保姆,哀求程先生好歹回去看看,老太太非常想念他。程遠風敷衍幾句,掛斷電話,抬頭見我望著他,無奈道:“她畢竟是我媽,我不能不管她。可是就我個人而言,的確不願見到她。何況每次見面,她對小韻都口出惡言。我只能讓她繼續過富足的生活,可別的,實在做不到了。”
這是別人的家事,我不可置喙。往後的日子裡與程先生聊天,也曾多次被這種來電打斷,程先生一貫的敷衍,只說忙,卻不點明究竟去或不去。我開始以為是程先生內心糾結矛盾,畢竟公司運作上軌道,說他忙,也並不是一點時間也抽不出。後來卻漸漸開始懷疑,是否是他惡意提供虛無的希望,吊著母親的胃口,以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失望來懲罰母親。
轉眼兩個月過去,程先生距離死亡仍舊海角天涯,甚至某日過稱,發現胖了三斤。我聽他對自己的描述,他之前應該是個脾氣非常火爆的人,可我折騰了他兩個月也沒有結果,他卻並沒有責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