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日磾強笑道:“太守大人做事仔細。”但是心中卻明白,韓墨對於自己二部的投降並不放心。若能夠有另一種方法來保全全族的人,他和父王是絕對不會選擇這一步的,只是……失去了歷代單于封賞給休屠部的領土之後,在匈奴國現有的國土中,哪裡還有另一塊土地能夠分給如喪家之犬的休屠部呢,就算大單于肯,那些貴族們也不會肯的,更何況,更何況,他休屠部和匈奴族並非同根同源,在這種匈奴族危急的時候,被拋棄是再正常不過了。而如果想要回到祖祖輩輩居住的舊地上,那就只能向這塊土地現有的占領者漢人投誠。

  “既然如此,那麼我們開始渡河吧。”韓墨微微一笑,說道。

  河對岸是嚴陣以待的渾邪王,看著開始渡河的漢軍,他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說道:“記得是漢人們發明的詞吧。中道而擊!”

  當渡河的士兵們遭到對岸的冷箭襲擊時,韓墨並不感到意外,在邊關這麼久,他已經足夠了解匈奴人了。這是個驕傲的民族,絕對不會輕易投降的,要獲得他們的認可,必須靠比他們更加強大的鐵和血才行。

  韓墨瞥了一眼身邊的日磾,這個十三歲的孩子,臉色蒼白,或許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部族正在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韓墨調轉馬頭對身邊的韓遜吩咐道:“遜兒,吹號角。”

  當號角響起,在北岸突然湧現出許許多多的漢軍,手執利刃,收割著匈奴人的性命。將全部的注意力都放置在河對岸的漢軍身上的渾邪部和休屠部忽然被這一悶棍打得不知所向。但是更加不知所向的人,卻是日磾。

  “你,你們!”日磾的臉色由白轉紅,清楚明白的表示出他的憤怒。

  韓墨轉過頭去,看著那個身形有些單薄的少年,說道:“日磾太子,我只是有備無患而已。”韓墨沖韓遜揮了揮手,示意他將日磾拿下,“沒想到竟然真的用到了。太子如今身處嫌疑之地,墨得罪了。”

  望著被拽走的日磾,韓墨心中輕輕道了一聲歉,日磾,很可惜,即使沒有你們先動手,我也不能放任渾邪部和休屠部完完整整地進入我大漢的領地啊。

  趙食其縱馬在戰陣中飛馳,刀刃所到之處,血流成河。他的心中牢牢記著李息臨行前說的話,要給匈奴人一個下馬威,讓他們從此服服帖帖的,聽我大漢朝廷的號令,而不是聽從他們本部的那些王小王。

  夕陽西下之時,韓墨終於渡河來到北岸,鼻子嗅著那滿帶血腥味的空氣,他一步一步踏過被鮮血染紅的糙地,腦中忽然想起,墨子先師的訓示,“尚儉尚賢兼愛非命非攻尚鬼尚同節葬”。如今自己卻親手策劃了這一場屠殺,只為了收這兩部為己用,看來自己反出墨門卻是對的呢。

  甩了甩頭,將腦子裡的雜念拋開,韓墨命令自己認真面對眼前的一切,他開口問道:“趙校尉,你清點過人數了嗎?傷亡如何?”

  “回大人,我軍共傷亡六百三十七人,而殺敵八千餘人。”趙食其恭敬地回答道。

  韓墨點了點頭,然後問道:“那匈奴的那些貴族們情況如何?”

  “回大人,在下圍住他們時,休屠王已死,渾邪王受了點小傷。”趙食其回答道。

  “什麼!休屠王死了!”韓墨心中一驚。

  “正是,在下進入時,休屠王方去不久。”趙食其說著說著又看了看四周,然後悄聲說道,“是渾邪王下的手。”

  韓墨的臉色一陣青白,許久才長嘆道:“果然好手段,看來是不能輕視了他啊。如此,他便可保住性命了。只可惜……”

  正文 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一)

  食其好奇地看著韓墨,等待著他發令,不一會兒,他墨說:“趙校尉,你準備一下,組織這些匈奴人渡河吧,如有違令反抗者,殺無赦!”

  “是,大人。”趙食其早就等著他這句話了,立刻領命而去。

  “韓遜,拿筆墨來,我要些奏摺。”

  ……

  長安·清涼殿

  劉徹皺著眉頭看完了韓墨送上的奏摺,然後將它交與跟前的幾個心腹大臣傳閱,丞相李蔡,御史大夫張湯,大司馬大將軍衛青,尚書令李希,太僕桑弘羊以及右內史汲黯。

  “你們看,此事該如何處理?”劉徹問道,眉宇間是一派淡定。

  衛青看著劉徹這個樣子,知道他心中定然是有了打算,只是還要考一考,或者說藉此看看在場公卿的反應罷了。他斜眼看了看一邊的李希,只見他也是一派從容,面上含笑地望著李蔡這個丞相。自從李希的夫人開始出入昭陽殿,衛青總算明白昭陽殿中那人平日雖然不聲不響的,卻已經在朝中抓住了一股極大的助力,但是這樣卻反而令衛青鬆了一口氣,有陳家在,衛家便不至於落得那兔死狗烹的下場了,因為只要劉徹要留住廢后一天,那就必須要留住衛家,所以如今的衛家卻有點似危實安了。

  “回陛下,臣以為首先當重賞大行李息及朔方郡太守韓墨。若不是他們當機立斷,只怕這些匈奴人地陰謀就會得逞了。”李蔡身為丞相,自然要第一個說話。

  “嗯。”劉徹點了點頭,滿意地說道,“丞相軍旅出身,果然知兵事。這二人自然是要重賞的。”說完劉徹的目光猛然變得有些銳利,他盯著張湯等人道:“那麼,對於渾邪王。該如何處置呢?”

  這個問題令汲黯也不覺皺起眉頭,從韓墨呈上的奏摺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這一次的投誠變成襲邊完全是因為這位渾邪王,這等人本該立馬殺了了事,只是……

  眾人之中,御史大夫張湯走上前一步。說道:“陛下,臣以為當令渾邪王入長安,陛下可封其為侯,然後終身監禁便可。”

  “哦?”劉徹特意拖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尾音。

  “雖然渾邪王其罪當誅,但是如今這投誠的二部之中,休屠王已死,若僅剩地這個渾邪王我大漢也給誅殺了,那麼只怕將來,再也不會有自匈奴來歸者了。陛下若要真正收復匈奴人之心,就要讓他們知道我大漢的胸襟。”張湯說道。雖然沒能升為丞相。但是能夠離開那個待了近十年的位置,他的心情依舊不錯。而且在他看來。李蔡受到提拔,也不過是因為劉徹希望。讓將門世家的李家,壓制驟貴的紀稹、霍去病、衛青等人,省得朝中出現一家獨大,或兩家奪位地局面罷了。

  “那其他人的意思呢?”劉徹微微抬眼,看向李希和衛青。

  衛青上前一步說道:“回陛下,張大人說的不錯。臣以為要徹底收復此二部為己用,須得恩威並施,如今韓大人屠其部眾。已是示威,陛下只要再施恩便可。”

  “臣也贊同張大人所言。這一次他們二部理虧在前。我們正好可以將二部貴族全部招入長安,或緝拿,或封賞,這樣,留在邊境的餘眾沒有了領袖,自然也只能聽命於當地太守。”李希點頭說道,“而且,臣還以為,必須厚加封賞此二部的普通百姓,讓他們知道,做漢人自有做漢人的好處,他們將來才會死心塌地地為我大漢戍邊。”

  “做漢人的好處嘛……”劉徹重複李希的話,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說道,“既然你們都這麼認為,那麼……”

  “陛下,臣還有一事啟奏。”汲黯忽然打斷了劉徹的話,劉徹有些哭笑不得地看著這個倔強地傢伙,心道,整個朝廷里怕也只有他有這份膽量吧。

  “何事?”劉徹問道。

  “來降匈奴人有四萬之眾,就算分散打入郡縣,各地官府怕也養不起這麼多人啊。”汲黯十分擔憂地說道,“何況,以李大人剛才的意思,朝廷還須對這些匈奴人施恩,那麼封賞就要加倍,只怕國庫……”

  “此事內史大人無須憂心。”李希說道,“在下與桑大人近來一直在奉命研製算令,待得此令頒布天下,那麼國庫自然不會再空虛了。”

  “算令?”汲黯心中一跳,瞪大眼睛問道。

  “不錯。”劉徹應道,“如今邊疆安靖,朕看也該是改革內政地時候了。封賞的問題,宮中用度可以再節儉些,想來是足夠地。”

  聽到劉徹這麼說話,汲黯知道他決心已定,只得俯首稱是。

  “尚書令,擬詔,大行李息加八百戶,校尉趙食其有功,賜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朔方太守韓墨……”劉徹說道此處微微頓了一頓,說道,“立有大功,封安成侯,著令庶人蘇建為朔方郡太守,安成侯韓墨回京覲見。”

  李希面上雖然仍然平穩無波,心中卻因為劉徹的這道詔令而有了些許波瀾。韓墨,終於要回來了啊,在事隔五年之後。

  ****************************

  昭陽殿

  “稹兒,不要總抱著月關了,坐下吃東西吧。”陳嬌望著紀稹,笑著說道。

  “好的,姐姐。”紀轉過身,陽光透過樹葉間的fèng隙,斜射到他的身上,點點光亮下,抱著小月關迎風而立的他,竟然是那麼的骨秀神清風華無雙。那一身淡色深衣下,竟然一點也看不出他是躍馬沙場的將軍,反倒似個寒窗苦讀地學子了。

  恍惚間,竟然想起了多年前那個身形單薄的孩子,站在寒風中,天真地眼睛略帶點焦急地望著自己的模樣。如今,這雙眼睛依舊清澄,卻不再有孩童的稚氣,而是一種歷盡世事,看透風塵的洗鍊。

  “姐姐,怎麼了?”紀稹抱著小月關一步一步走近陳嬌,開口問道。

  “不……我只是,忽然覺得你真的長大了。”陳嬌的語氣帶著些微的感嘆,她從紀稹手中接過小月關,說道,“公孫大人的府上,你去過了?”

  “嗯。”紀點了點頭,說道,“我和去病一塊去的。”

  陳嬌微笑道:“你和他和好了?”

  “……我想,他或許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紀稹知道在面對陳嬌的時候,他是不需要掩飾自己的真心的,便坦白說道,“只是……”

  他的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透露著些許淒切,說道:“我們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和平相處,彼此牽制,彼此監視……很難再像從前那般毫無隔閡了。我們越是努力,就越會發現,我們距離那個童真年代,已經太遙遠了。”

  正文 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