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臣遵旨!”李蔡應道。這本就不是他可以拒絕的事情,君王有命,為人臣者又怎麼可以拒絕呢。

  “你退下吧。”劉徹看事情都已經處理完了,便說道。

  ************************

  李蔡順從著離開之後,劉徹提著鳥籠一路到了鼎湖宮。因著是夏季的關係,陳嬌便帶著四皇子到了鼎湖宮居住,一住便是兩個月。

  “月關月關最可愛!”剛踏入鼎湖宮,遠遠地看到阿嬌抱著四皇子在躺椅上休息,劉徹手中的能言鳥便叫了起來,引得陳嬌和小皇子都轉過頭來,倒讓提著鳥籠的劉徹有些不自在了。

  陳嬌轉過頭,看了看劉徹,又低頭看了看他手中地鳥籠,笑道:“又是這鸚鵡。”

  劉徹也是一笑,走到了陳嬌身邊,將鳥籠放在几案上,那鸚鵡正對著小皇子,便開口說道:“月關月關最聰明!”而還不懂事的小皇子也“呀呀”地回著話。

  陳嬌撲哧一笑,說道:“也不知道是誰教這鸚鵡地,怎麼每次見到我們家小四都這麼叫呢。乾脆把月關當作小四的辱名好了。你遲遲取不出名字,連我這個做娘地都不知道該怎麼稱呼他了。”

  “好,你想怎麼稱呼都好。”劉徹笑道。

  陳嬌嗔視了他一眼,說道:“葭兒的名字是我起的,所以這孩子的名字想留給你起,結果你居然遲遲想不出個名字來。宗正那頭都派人來說過好幾次了。”

  “小名就先叫月關吧。正名,等他封王的時候,再起也不遲啊。”劉徹含糊地說道。

  陳嬌低下頭,對著兒子說道:“月關,小月關,以後這個就是你的小名了。”

  劉徹的眼睛瞥到了一邊的信紙,問道:“那是什麼?”

  “是稹兒和葭兒寄回來地家信。”陳嬌說道。

  “葭兒寫的?”劉徹忙打開來看。

  正文 第七十五章 幾曾著眼看王侯(一)

  爹娘如晤,葭兒現在跟著緹縈奶奶在外面行醫,我們朔方城。緹縈奶奶說,這裡是大漢最重要的一個邊城之一。從上個月開始,奶奶開始教我怎麼識別糙藥了,她誇獎我學得很快。每天跟著緹縈奶奶雖然很辛苦,可是她教了葭兒好多東西。葭兒過得很好,爹和娘還有小弟弟都不要擔心我。對了,緹縈奶奶說,等明年夏天,就帶我回家,看看小弟弟。娘一定要記得教小弟弟叫姐姐哦。女兒:劉。”

  劉徹有些好笑,又有些感動地看著這通篇的大白話,說道:“這孩子,字寫得歪歪扭扭的。”

  陳嬌瞪了他一眼,說道:“她才五歲呢。從前也不過是跟著我塗鴉了幾天,能寫出這樣的信,已經不錯了。”

  “好啦。朕也沒說兒寫得不好嘛。”劉徹說完低頭逗了逗兒子,說道,“關關你來說,姐姐是不是寫得很好啊?”

  “哇哇哇。”小月關也不知道有沒有聽懂,只是從嘴巴里發出了一連竄含糊不清的音節,白胖的手腳不斷揮舞著,仿佛在贊同自己父親的話。

  劉徹擺出一個你看的神色,望著陳嬌。

  陳嬌則回瞪了他一眼,然後問道:“丞相的事情,你定下來了?”

  “嗯。”劉徹點了點頭,說道,“就定李蔡吧。他為人圓滑,行事慎重。如今地朝廷正需要一個他這樣的丞相。”

  “也罷。汲黯雖然比他資歷更老些,不過卻的確不適合為丞相。”陳嬌點了點頭,說道。

  汲黯此人什麼都好,但是他卻是一個剛直激憤之人,容不得他人半點錯誤,總喜歡當面直言其過,即使面對劉徹也是如此。這樣的人,做一個諫臣也便罷了。若要當統領天下百官的丞相卻是略有欠缺。因為對於劉徹來說,他需要的只是一個能夠配合自己的丞相,而不是一個時時會有反對意見的直臣。如果劉徹地指令連丞相都會質疑,那麼他又如何能夠統領天下呢。

  “對了,稹兒他們到哪裡了?”劉徹問道。

  “再過幾日,就到長安了。”陳嬌回道。“知道公孫大人的事情,他們也很震驚,正快馬加鞭地趕回來呢。希望能夠趕得上公孫大人的葬禮。畢竟公孫大人一向待他們二人甚厚。”

  “那便好。”劉徹說道。

  “對於公孫大人最後的諫言,你打算怎麼處理?”陳嬌開口問道。

  公孫弘彌留之際,他們二人都親臨平津侯府去探望他,結果公孫弘在最後留下的遺言,卻是“大漢興兵戈數年矣,而匈奴之害盡去,今民力已乏,不堪驅遣。望陛下下詔,與民休息。重開文景之政。”

  劉徹神色一凝,來回踱了幾步。轉頭問道:“阿嬌,你真的覺得夠了嗎?匈奴也許恢復了元氣,就會……”

  “我只知道國庫已經空乏了。”陳嬌說道,“匈奴興起於百年之前,壓制了我們大漢四位皇帝,難道文帝景帝就不想北擊匈奴嗎?國力不足,所以他們才將希望放到了後代。若大漢貧弱了,那麼即使沒有匈奴。朝鮮,南越。東甌都會成為我們地大敵的,你不能總想著畢其功於一役,我們還有很多時間啊。”

  劉徹閉上眼睛,想了想,終於長嘆了一口氣,說道:“也罷。”他走到小月關身邊,將他從陳嬌懷中抱走,望著兒子天真無邪的眼睛,低低地說了一聲,“希望你們不會辜負父皇的期望啊。”

  *********************

  朔方郡

  經過韓墨這四五年來的精心整治,這個邊城已經變得相當的繁華了,來來往往的商旅們布滿了整個朔方城。韓墨帶了他四年前在朔方城外收留的孤兒,在城裡行走著,望著四周來來往往的行人,暗暗點頭。

  他轉頭問道:“冠軍侯派人送來的那些牛羊,還有多少?”

  那孤兒因為無父無母便隨了韓墨地姓氏,取名叫韓遜。韓遜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因為過早地在這個邊城經歷了生死之事,顯得十分成熟。只聽他應道:“回大人地話,還留有老馬傷馬十餘匹,牛羊千餘頭。”

  韓墨點了點頭,說道:“看來這些商旅都來得差不多了,明日就開始拍賣吧。”

  “是。”韓遜應道。

  對於大漢來說,從匈奴處掠奪來的那些牲畜是一筆巨大地財富,若只是鎖入各地的馬廄中,未免浪費。所以在韓墨的建議下,這些牲畜會在大軍入關時被分入各個邊城,讓那些商旅來採買,各地得了錢糧再上繳到國庫。這樣,就使得平民也可從這場戰爭中獲利了,而邊城各地則因為這些商旅的往來而得以繁榮起來,邊城百姓的生活也可以因此得到改善。

  韓墨安置好事情之後,終於可以放下心來,開始這趟體察民情之旅。城中有商貿區,有外來商旅的住宿區,有居民區,各區之間有著分明的界限,為了方便控制外來人員,韓墨在這朔方城採取了和遼東城一樣的分區方式。而事實證明,他這麼做是正確地,這些年來,因為他的嚴格管理,朔方城地治安一直十分良好。

  又行了一陣,韓墨開口問道:“最近城裡可有什麼特別的來人?”

  “回大人,也就是些過往的商旅,都是熟客了。若說有什麼奇怪的,對了,城東的黃家請了一個大夫到城裡來,來申請過讓那大夫住在他們家,不過我們沒允許。”韓遜回答道。

  “黃家……”韓墨皺眉想了想,說道,“我記得他們家那位公子病了好些年了,不是說快不行了嗎?”

  “是啊,不過黃家請來的那行人倒是相當有辦法呢。聽說近來那位公子已經好多了,都可以起床走路了。”韓遜說道。

  “看來,黃家請來的人,倒是不凡。”韓墨說道,“他們現在住在哪裡?”

  “住在黃家經營的客棧里,大人要去嗎?”

  “去看看是何方神聖吧。”韓墨說道。

  黃家客棧並不遠,只走了大約一盞茶的時間,兩人便來到了客棧,向掌柜表示了來意之後,知情識趣的掌柜立刻將二人領到了內院。剛要踏入內院,就聽到裡面傳來一個女子清越的斥罵聲。

  “葭兒,你怎麼又跑出去了?姐姐不是和你說過,朔方城不比別的地方,讓你千萬別亂跑嗎?你再這樣不乖,我可要告訴你爹娘了。”

  正文 第七十五章 幾曾著眼看王侯(二)

  墨抬頭一看,見到的是一個淡綠色的背影,漆黑長髮形苗條,她一手插腰,口中不住指責著跟前的兩個小女孩子。大些的女孩穿著粉色的衣裙,臉上卻沾染了不知道哪裡來的塵土,讓人看不清她的面容,唯有那雙靈動的大眼睛讓人可以感受到這個孩子的機靈不凡。小些的那個則躲在大些的孩子身後,只露出了半個頭,望著自己這個方向。

  韓墨看到眼前這幅訓女圖,臉上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心道:若是這兩個孩子換成邢天和紀稹,那倒是和當年在遼東城時,她訓斥他們的情景一樣了。不過,這女子的聲音,為何有些耳熟呢……

  正這麼想的時候,那女子轉身提裙,欲向外走去,便對那兩個孩子說道:“可說好了。你們不許再亂……”話音在她看到韓墨時戛然而止,在她和韓墨的臉上,都出現了震驚的神色。

  “徽臣姑娘!”韓墨不禁將這個名字脫口而出。

  “韓……公子。”劉徽臣亦是十分驚訝,雖然知道韓墨是朔方郡的太守,不過她並沒有想到他們竟然會有見面的機會。

  最終還是韓墨先反應了過來,他笑著對劉徽臣說道:“沒想到會在這裡見到徽臣姑娘,怎麼不請我進去坐坐嗎?”

  劉徽臣聽到這句話,亦從那種極度震驚的狀態中清醒過來。她頭對劉和劉細君吩咐道:“你們兩個都不准出去,乖乖地去背緹縈夫人交代的湯頭歌,知道嗎?晚上我要檢查。”

  “知道了。”回答她的是整齊的童聲。

  韓墨在一邊,看著劉徽臣熟練地安撫好兩個小女孩之後,將他引入一邊的房間裡,並且為他沏茶。目光在劉徽臣姣好的容顏上停留了一會兒,記得元朔二年在茂陵邑初見時,這個女子正是十八歲的嘉年華。經過了這些年,歲月並沒有在她的臉上留下多少痕跡,只是令她變得更具成熟風韻了而已。

  “韓大人,請用茶。”劉徽臣將杯子推到韓墨地跟前,含笑說道。眼睛亦是盯著韓墨,從那一年在茂陵邑分手到現在。已經有六年的時間了,這些年來,一直都是書信聯繫,如今相見,這個男子卻是一點也沒有變。還是那麼謙和有禮,人都說公孫丞相之儒雅是當世數一數二的,其實眼前的這個男子也不遑多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