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龔友順當天下午就草草地將老伴安葬了。他沒有到劉八仙那裡買任何一件陪葬物,以至一些街坊鄰居過了一兩天之後仍然有來店裡找她剪鞋樣子的。每逢這時龔友順就落寞地說:“她到南天閣睡去了。”
龔友順仍然開著他的店。有一天他發現幌子被人偷走了,第二天他便又掛出一個新的。他的生意有時興旺有時冷清,但總是在做著生意,打著賺錢的算盤。而洗衣婆也依然如故地給人洗衣、熨衣,然後將衣服疊得整整齊齊的待人家來取。斷不了也要三天兩頭地跑一趟食雜店買醋,回去後吃她那香嘖嘖的餃子。日子平平常常地過著,很快秋天就來了。
臭臭要娶媳婦了,會會也到了進學堂的年齡,這時十年過去了。該死的死了,不該死的都還掙扎著活著。粳米已經到了那個廣大的去處,接替她的是臭臭他娘。女蘿眼看著臭臭他娘一天天地消瘦下去,一天天地寡言少語,而劉八仙自己卻仍然腦滿腸肥,“極樂世界”的生意總像爐子裡正燃燒著的乾柴似的紅紅火火的。龔友順慘澹經營著他的小店,一點也不肯將權力下放給兒女,但他實在是力不從心了。每逢他從店裡出來,大家都明顯地感覺到他的腿腳不利索了。他逢人便問:“吃羊肉麵嗎?又香又熱乎!”人家也不理他,他便惆悵地盯著人家的背影看,那目光是失望的,極像一個打漁人眼看著一條大魚從水面上一躍而過。
臭臭經營著舊雜貨店,他不再是個“小吃閒飯的”了。罵他吃閒飯的人都帶著紙牛紙馬去陰間過日子了。臭臭再也聽不到祖父的教訓聲,只是在陽光明亮的日子裡,他站在台階上,總會憶起祖父和幾個人談論龍雪軒首飾店開張的情形。他問祖父:“哪天你吃了幾個燒餅?”“我吃了多少,我怎麼記得,那時我是能吃的。”臭臭每當回憶起祖父的這話時都覺得祖父是可愛而可笑的,因為這可愛和可笑,臭臭也就更懷念他。不過,有些事情他是不記得的。比如女蘿問他還記不記得她小時候將家裡的首飾偷出來送給他玩、而他在豬欄巷裡把它們都玩丟了的事,臭臭只是茫然地搖搖頭,他真的是一點也記不得了。
女蘿和王二刀開的康復藥店已經遠近聞名了,他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富裕。先前的房子已經拆了,在原基礎上拓寬面積,蓋起了四間瓦房,院子中還栽了樹,樹不高,但長勢很好。夫妻二人不吵不惱的,日子過得平和極了。會會已經過了上學堂的年紀了,可他說什麼也不肯識字,他像當年的臭臭一樣只喜歡到處玩。會會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墓地,他的膽子很大,女蘿嚇唬他說那墓地有鬼魂在遊蕩,可他仍然朝那裡去。他不識字,可他喜歡將墓碑上的人的名字描在一張紙上,然後回來給女蘿看,讓她講此人活著時的故事。在會會那裡,死人的故事永遠比活人的故事好聽。
有一回他將“趙天涼”的名字抄了回來,女蘿看了半晌後對會會說:“他活著時是個秀才。”
“秀才是什麼呢?”會會問。
“給人寫字,寫對聯,寫詩,他還會吹笛子。”女蘿說。
“吹笛子的人還會死呀!”會會驚詫道。
“人總會死的。”女蘿說,“他是害了相思病死的。”
“什麼叫相思病?”會會問。
“就是一個人看上了另一個人,心裡老想得慌,時時刻刻放不下,就想死了。”女蘿淡淡地說。
“是誰把趙天涼想死的?”會會刨根問底。
“小梳妝。”女蘿說。
小梳妝怕是有五六年沒有出來扭秧歌了,聽人說她沒有那個心思了。每到正月十五的時候,南天閣的秧歌隊仍然是引人注目的,只是近幾年因為少了小梳妝而讓人覺得美中不足。女蘿仍然只是喜歡到燈盞路去觀燈,所以她並不關心小梳妝的命運,儘管她仍然是人們談論的中心。粳米在臨死的時候曾經拉住女蘿的手說:“娘得告訴你,那個給你乾爹送陪葬物的人是小梳妝。”
女蘿只當娘是說胡話。直到後來她聽說乾爹當年的黃包車幾乎成了龍雪軒首飾店的老闆付子玉的私車,才恍然大悟。那黃包車當年肯定經常拉小梳妝與付子玉幽會,難怪乾娘說乾爹在世時經常要到南天閣去。這樣想來,小梳妝對付子玉是舊情難忘了。
付子玉並不是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女人身上的人,包括小梳妝在內。他雖然那麼喜歡她,可他的生意卻是第一位的,何況圍著他的女人太多了,他自己又不是那種不動心思的人。他的首飾店遍布許多城鎮,只要哪座城裡的首飾店叫做“龍雪軒”,那就一定是付子玉開的。付子玉沒有固定的生活場所,他總是在一個地方呆過三天然後就到另一個地方去。他的太太們每年有多半的時間是跟著他在途中度過的。而自從付子玉離開此地之後,他就再沒有回來過。聽說他在外面的生意做得越來越大,財源茂盛,卻總未見他回來接過小梳妝。盛傳他的三個姨太太都活得滋滋潤潤的,走到哪裡都要擺譜。而小梳妝,是絕對不肯給人做第四房姨太太的。人們私下都說小梳妝充其量不過是個戲子,付子玉當然不肯在她身上多費心思了。
女蘿跟會會解釋趙天涼的死因主要是要講小梳妝,而每每講起小梳妝時她的眼前就會出現那年正月十五的大雪和吊在楊樹下的那盞白菜燈,她便再也沒有講下去的心思。會會是個秧歌迷,他覺得非得見上小梳妝一面才行。其實他四歲時王二刀抱他去看秧歌時已經見過小梳妝了,不過那時他還不記事,等到他記事的時候,小梳妝已經不扭秧歌了。
龔友順仍然開著他的店。有一天他發現幌子被人偷走了,第二天他便又掛出一個新的。他的生意有時興旺有時冷清,但總是在做著生意,打著賺錢的算盤。而洗衣婆也依然如故地給人洗衣、熨衣,然後將衣服疊得整整齊齊的待人家來取。斷不了也要三天兩頭地跑一趟食雜店買醋,回去後吃她那香嘖嘖的餃子。日子平平常常地過著,很快秋天就來了。
臭臭要娶媳婦了,會會也到了進學堂的年齡,這時十年過去了。該死的死了,不該死的都還掙扎著活著。粳米已經到了那個廣大的去處,接替她的是臭臭他娘。女蘿眼看著臭臭他娘一天天地消瘦下去,一天天地寡言少語,而劉八仙自己卻仍然腦滿腸肥,“極樂世界”的生意總像爐子裡正燃燒著的乾柴似的紅紅火火的。龔友順慘澹經營著他的小店,一點也不肯將權力下放給兒女,但他實在是力不從心了。每逢他從店裡出來,大家都明顯地感覺到他的腿腳不利索了。他逢人便問:“吃羊肉麵嗎?又香又熱乎!”人家也不理他,他便惆悵地盯著人家的背影看,那目光是失望的,極像一個打漁人眼看著一條大魚從水面上一躍而過。
臭臭經營著舊雜貨店,他不再是個“小吃閒飯的”了。罵他吃閒飯的人都帶著紙牛紙馬去陰間過日子了。臭臭再也聽不到祖父的教訓聲,只是在陽光明亮的日子裡,他站在台階上,總會憶起祖父和幾個人談論龍雪軒首飾店開張的情形。他問祖父:“哪天你吃了幾個燒餅?”“我吃了多少,我怎麼記得,那時我是能吃的。”臭臭每當回憶起祖父的這話時都覺得祖父是可愛而可笑的,因為這可愛和可笑,臭臭也就更懷念他。不過,有些事情他是不記得的。比如女蘿問他還記不記得她小時候將家裡的首飾偷出來送給他玩、而他在豬欄巷裡把它們都玩丟了的事,臭臭只是茫然地搖搖頭,他真的是一點也記不得了。
女蘿和王二刀開的康復藥店已經遠近聞名了,他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富裕。先前的房子已經拆了,在原基礎上拓寬面積,蓋起了四間瓦房,院子中還栽了樹,樹不高,但長勢很好。夫妻二人不吵不惱的,日子過得平和極了。會會已經過了上學堂的年紀了,可他說什麼也不肯識字,他像當年的臭臭一樣只喜歡到處玩。會會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墓地,他的膽子很大,女蘿嚇唬他說那墓地有鬼魂在遊蕩,可他仍然朝那裡去。他不識字,可他喜歡將墓碑上的人的名字描在一張紙上,然後回來給女蘿看,讓她講此人活著時的故事。在會會那裡,死人的故事永遠比活人的故事好聽。
有一回他將“趙天涼”的名字抄了回來,女蘿看了半晌後對會會說:“他活著時是個秀才。”
“秀才是什麼呢?”會會問。
“給人寫字,寫對聯,寫詩,他還會吹笛子。”女蘿說。
“吹笛子的人還會死呀!”會會驚詫道。
“人總會死的。”女蘿說,“他是害了相思病死的。”
“什麼叫相思病?”會會問。
“就是一個人看上了另一個人,心裡老想得慌,時時刻刻放不下,就想死了。”女蘿淡淡地說。
“是誰把趙天涼想死的?”會會刨根問底。
“小梳妝。”女蘿說。
小梳妝怕是有五六年沒有出來扭秧歌了,聽人說她沒有那個心思了。每到正月十五的時候,南天閣的秧歌隊仍然是引人注目的,只是近幾年因為少了小梳妝而讓人覺得美中不足。女蘿仍然只是喜歡到燈盞路去觀燈,所以她並不關心小梳妝的命運,儘管她仍然是人們談論的中心。粳米在臨死的時候曾經拉住女蘿的手說:“娘得告訴你,那個給你乾爹送陪葬物的人是小梳妝。”
女蘿只當娘是說胡話。直到後來她聽說乾爹當年的黃包車幾乎成了龍雪軒首飾店的老闆付子玉的私車,才恍然大悟。那黃包車當年肯定經常拉小梳妝與付子玉幽會,難怪乾娘說乾爹在世時經常要到南天閣去。這樣想來,小梳妝對付子玉是舊情難忘了。
付子玉並不是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女人身上的人,包括小梳妝在內。他雖然那麼喜歡她,可他的生意卻是第一位的,何況圍著他的女人太多了,他自己又不是那種不動心思的人。他的首飾店遍布許多城鎮,只要哪座城裡的首飾店叫做“龍雪軒”,那就一定是付子玉開的。付子玉沒有固定的生活場所,他總是在一個地方呆過三天然後就到另一個地方去。他的太太們每年有多半的時間是跟著他在途中度過的。而自從付子玉離開此地之後,他就再沒有回來過。聽說他在外面的生意做得越來越大,財源茂盛,卻總未見他回來接過小梳妝。盛傳他的三個姨太太都活得滋滋潤潤的,走到哪裡都要擺譜。而小梳妝,是絕對不肯給人做第四房姨太太的。人們私下都說小梳妝充其量不過是個戲子,付子玉當然不肯在她身上多費心思了。
女蘿跟會會解釋趙天涼的死因主要是要講小梳妝,而每每講起小梳妝時她的眼前就會出現那年正月十五的大雪和吊在楊樹下的那盞白菜燈,她便再也沒有講下去的心思。會會是個秧歌迷,他覺得非得見上小梳妝一面才行。其實他四歲時王二刀抱他去看秧歌時已經見過小梳妝了,不過那時他還不記事,等到他記事的時候,小梳妝已經不扭秧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