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頁
“哦?”如來譏笑道,“莫非你以為,你從此便可生殺予奪集於一身了?這難道便不是恃強凌弱了嗎?”
悟空見如來強詞奪理,二話不說,造化御出,正擊在如來手中輪寶之上,如來把握不住,輪寶滴溜溜飛出去老遠,正落在十萬里之外伏羲身旁,伏羲彎腰拾起,仔細端詳一番,將這寶貝揣入了懷中。
悟空再施法術,那昂首揮鼻的巨象,忽地墜入無形虛空當中,憑空消失,再無影跡。如來失了兩件重寶,孤零零一個立在半空,也不出手阻止。
悟空道:“你喜造界困人,我也造一界困你,但看你是何感受!”說罷,悟空伸手幻出一界來,這界薄如蟬翼,也只有兩丈方圓,恰好將如來罩在當中。
如來站在界中,幾乎將這界撐得滿滿登登,偏偏他又能將外界看的清清楚楚。如來初時並不在意,這一界如同氣泡一般脆弱,焉能困得住自己。哪知他變幻了數十種身法,使出了百十種法術,卻只能使此界形狀稍變,卻無法出去。
伏羲鳳凰等人見悟空輕描淡寫將如來制住,一齊飛到近前來觀看。
如來困在界中,目眥欲裂,他何曾有過如此窘迫的處境?如來向來以為自己便是天地間最尊貴無上的,這念頭由來已久,而大須彌山主的閉關,更讓如來的自信心極大地膨脹起來。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居然還會有這麼一天,會被人輕而易舉制住,毫無抵禦能力。
如來折騰了一陣,終於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自己確是被悟空困住了,至少現在,他是出不去的。他見眾聖人都圍了上來,反而氣定神閒坐了下來,緩緩問道:“這是什麼界?”
悟空答道:“此界,乃是困惡之界。”
“困惡?你莫非是在消遣我?”如來道。
悟空搖搖頭,道:“世間萬物,本屬造化,並無善惡之分,而一旦開了神智,便有爭奪欺壓之心,惡念乃生。善惡之奇妙之處,在於善惡能容。善中存惡,惡中有善,故此,你能將魔念分出來投入洪爐之中,這也算是奇思妙想。”
如來不知道悟空要說什麼,只看著悟空不語。
悟空接著道:“一人心中,善惡參半,這人已是惡人了。我布下這界,只為困惡,你若有善念,自然出得來。”
如來聽了這話,暗自一喜,這和自己當年分出魔念的法子大同小異,靈明想以這個法子制住自己,可真是枉費心機了。
悟空又道:“但是,你能出來的,僅是存善之道念而已,你這具身軀和惡念,仍要留在界中,待你善念逸出後,我便會將此界連同你惡念一同毀了。”
如來聽了,終於明白過來,悟空這麼做,和直接將自己殺了又有什麼區別。自己心中重要之事,無非是這千萬年來一直籌備的奪聖人道念,但這在悟空眼裡,定是惡的,是出不去此界的。
如來想了想道:“我……不願。”
悟空點點頭,道:“你若不願,那便常駐此界吧,我陪得起你。”說罷,悟空將此界輕飄飄推給老莊,道:“勞煩老莊替我守著此界,倒不是擔心為外人壞了,只是當年治世之尊這般窘態,被世人知道了,有損釋教名聲。”
老莊笑呵呵接過,道:“靈明想得周全。”
眾聖人見首惡伏首,知道一場大風波就此消弭,於是均朝悟空和老莊施了個禮,便各回自己所住之洲了。
悟空眼望眾人背影,不止身影熟稔,就連氣息也是老友一般,但這些人和自己卻無洪爐之內的親近之意,自己在他們心中,和威嚴無上的大須彌山主沒有任何區別了。
一切親近的,或早或晚,都將遠離,這也是人生定數,悟空神念歸攏,回到自己丹田之中,輕輕喚了一句:“造化?”
第四卷 天機盡 第五五七章 決意去
在悟空與如來交戰的這段時間,造化一言未發。造化,來無影,去無形,悟空也尋不見他一絲蹤跡。
叫了一聲,並無應答,悟空也摸不准造化脾氣,便不再召喚。老莊手托那界,看著界中端坐的如來,呵呵笑道:“他倒是沉穩。”
悟空心思一動,朗聲道:“我有一個變換光陰法,能教界內一日,界外萬年。”
老莊道:“又有何用?”
悟空道:“如來絕頂聰明,我卻擔心有朝一日他能出了此界,變換光陰,教他在內修煉緩慢,而即便他花費百十年出了此界,到那時,嘿嘿,不知天地間幾人為真聖了,還愁制不住他?”
老莊一怔,隨即道:“靈明也有這等心機,真令我大開眼界。”悟空暗道,若是真靈明,怕是只懂正道,卻沒有我這樣促狹的想法了。
悟空又道:“但為防他在內修煉,我還是將界內造化都收了吧,失了造化,他修為難以寸進。”
如來聽得清楚,忽然站起身,道:“靈明,你緣何偏要與我做對?”
悟空搖頭道:“並非與你作對,只是我叫天地間善念為主,便得安寧,你所做之事,造化不喜,我亦不喜。”
如來適才端坐,卻始終使神念探測此界邊緣,他看得清楚,這一界並無特殊之處,就是以造化簡簡單單圍成一界,但就是這纖薄如紙的一層造化阻礙,自己偏偏就出不去。他不禁心裡已經認了,悟空修為比自己可不知高出了多少,自己縱便再練千百萬年,只怕也出不去這界。
聽了悟空和老莊的對話,如來更加灰心沮喪,如果真是這樣,自己就算出去又能如何?千萬年後,就算靈明不在,還有老莊、伏羲等許多聖人,那時自己恐怕更無法興風作浪了。而悟空對自己頗有記恨之心,想哄他放自己出去,是絕無可能的了。
悟空見如來陷入沉思,他一揮手,將界中造化一揮而空,如來心智非同一般人可比,多說也是無益,只能待他自己慢慢思考清楚。悟空自然希望在自己離開這天地之前,如來便能自願放棄惡念,出此界來,如若這樣,著實了卻了自己一塊心病。但如來若是執意不出,自己卻也不能在這裡等他,悟空留的後招,是陽謀,如來明知如此,卻也無法破解,因他短期內絕對無法出來。
悟空對老莊道:“臨行之前,拜託一事。”
“臨行?你要去哪裡?”老莊道。
悟空心中不由得有些苦澀,他和爐外之人實在有些生分,但身處此間,卻知道這才是一片真實的世界,洪爐之內,儘是百丈之界而已。但此次穿越,讓他刻骨銘心的,卻是在洪爐之內與眾人結下的情誼,按常理言,自然應和眾人回去道別的。但是,悟空將這個念頭強自忍住,他知道,一來一去,自己不止改變了西遊的結果,更改變了天地洪爐的命運,甚至爐外的世界,也因自己而變得寧靜許多。自己,做得夠多了,若回到洪爐之內,除了多看眾人一眼,又能怎樣?
那些聖人的道念,沒必要出來,他們需要的只是一方沒有會元之厄的天地,就如同田間農夫,只盼一年風調雨順、稅賦減半。他們不需要知道世界有多大,只要在自己的世界裡是幸福的,就足夠了。
悟空見如來強詞奪理,二話不說,造化御出,正擊在如來手中輪寶之上,如來把握不住,輪寶滴溜溜飛出去老遠,正落在十萬里之外伏羲身旁,伏羲彎腰拾起,仔細端詳一番,將這寶貝揣入了懷中。
悟空再施法術,那昂首揮鼻的巨象,忽地墜入無形虛空當中,憑空消失,再無影跡。如來失了兩件重寶,孤零零一個立在半空,也不出手阻止。
悟空道:“你喜造界困人,我也造一界困你,但看你是何感受!”說罷,悟空伸手幻出一界來,這界薄如蟬翼,也只有兩丈方圓,恰好將如來罩在當中。
如來站在界中,幾乎將這界撐得滿滿登登,偏偏他又能將外界看的清清楚楚。如來初時並不在意,這一界如同氣泡一般脆弱,焉能困得住自己。哪知他變幻了數十種身法,使出了百十種法術,卻只能使此界形狀稍變,卻無法出去。
伏羲鳳凰等人見悟空輕描淡寫將如來制住,一齊飛到近前來觀看。
如來困在界中,目眥欲裂,他何曾有過如此窘迫的處境?如來向來以為自己便是天地間最尊貴無上的,這念頭由來已久,而大須彌山主的閉關,更讓如來的自信心極大地膨脹起來。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居然還會有這麼一天,會被人輕而易舉制住,毫無抵禦能力。
如來折騰了一陣,終於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自己確是被悟空困住了,至少現在,他是出不去的。他見眾聖人都圍了上來,反而氣定神閒坐了下來,緩緩問道:“這是什麼界?”
悟空答道:“此界,乃是困惡之界。”
“困惡?你莫非是在消遣我?”如來道。
悟空搖搖頭,道:“世間萬物,本屬造化,並無善惡之分,而一旦開了神智,便有爭奪欺壓之心,惡念乃生。善惡之奇妙之處,在於善惡能容。善中存惡,惡中有善,故此,你能將魔念分出來投入洪爐之中,這也算是奇思妙想。”
如來不知道悟空要說什麼,只看著悟空不語。
悟空接著道:“一人心中,善惡參半,這人已是惡人了。我布下這界,只為困惡,你若有善念,自然出得來。”
如來聽了這話,暗自一喜,這和自己當年分出魔念的法子大同小異,靈明想以這個法子制住自己,可真是枉費心機了。
悟空又道:“但是,你能出來的,僅是存善之道念而已,你這具身軀和惡念,仍要留在界中,待你善念逸出後,我便會將此界連同你惡念一同毀了。”
如來聽了,終於明白過來,悟空這麼做,和直接將自己殺了又有什麼區別。自己心中重要之事,無非是這千萬年來一直籌備的奪聖人道念,但這在悟空眼裡,定是惡的,是出不去此界的。
如來想了想道:“我……不願。”
悟空點點頭,道:“你若不願,那便常駐此界吧,我陪得起你。”說罷,悟空將此界輕飄飄推給老莊,道:“勞煩老莊替我守著此界,倒不是擔心為外人壞了,只是當年治世之尊這般窘態,被世人知道了,有損釋教名聲。”
老莊笑呵呵接過,道:“靈明想得周全。”
眾聖人見首惡伏首,知道一場大風波就此消弭,於是均朝悟空和老莊施了個禮,便各回自己所住之洲了。
悟空眼望眾人背影,不止身影熟稔,就連氣息也是老友一般,但這些人和自己卻無洪爐之內的親近之意,自己在他們心中,和威嚴無上的大須彌山主沒有任何區別了。
一切親近的,或早或晚,都將遠離,這也是人生定數,悟空神念歸攏,回到自己丹田之中,輕輕喚了一句:“造化?”
第四卷 天機盡 第五五七章 決意去
在悟空與如來交戰的這段時間,造化一言未發。造化,來無影,去無形,悟空也尋不見他一絲蹤跡。
叫了一聲,並無應答,悟空也摸不准造化脾氣,便不再召喚。老莊手托那界,看著界中端坐的如來,呵呵笑道:“他倒是沉穩。”
悟空心思一動,朗聲道:“我有一個變換光陰法,能教界內一日,界外萬年。”
老莊道:“又有何用?”
悟空道:“如來絕頂聰明,我卻擔心有朝一日他能出了此界,變換光陰,教他在內修煉緩慢,而即便他花費百十年出了此界,到那時,嘿嘿,不知天地間幾人為真聖了,還愁制不住他?”
老莊一怔,隨即道:“靈明也有這等心機,真令我大開眼界。”悟空暗道,若是真靈明,怕是只懂正道,卻沒有我這樣促狹的想法了。
悟空又道:“但為防他在內修煉,我還是將界內造化都收了吧,失了造化,他修為難以寸進。”
如來聽得清楚,忽然站起身,道:“靈明,你緣何偏要與我做對?”
悟空搖頭道:“並非與你作對,只是我叫天地間善念為主,便得安寧,你所做之事,造化不喜,我亦不喜。”
如來適才端坐,卻始終使神念探測此界邊緣,他看得清楚,這一界並無特殊之處,就是以造化簡簡單單圍成一界,但就是這纖薄如紙的一層造化阻礙,自己偏偏就出不去。他不禁心裡已經認了,悟空修為比自己可不知高出了多少,自己縱便再練千百萬年,只怕也出不去這界。
聽了悟空和老莊的對話,如來更加灰心沮喪,如果真是這樣,自己就算出去又能如何?千萬年後,就算靈明不在,還有老莊、伏羲等許多聖人,那時自己恐怕更無法興風作浪了。而悟空對自己頗有記恨之心,想哄他放自己出去,是絕無可能的了。
悟空見如來陷入沉思,他一揮手,將界中造化一揮而空,如來心智非同一般人可比,多說也是無益,只能待他自己慢慢思考清楚。悟空自然希望在自己離開這天地之前,如來便能自願放棄惡念,出此界來,如若這樣,著實了卻了自己一塊心病。但如來若是執意不出,自己卻也不能在這裡等他,悟空留的後招,是陽謀,如來明知如此,卻也無法破解,因他短期內絕對無法出來。
悟空對老莊道:“臨行之前,拜託一事。”
“臨行?你要去哪裡?”老莊道。
悟空心中不由得有些苦澀,他和爐外之人實在有些生分,但身處此間,卻知道這才是一片真實的世界,洪爐之內,儘是百丈之界而已。但此次穿越,讓他刻骨銘心的,卻是在洪爐之內與眾人結下的情誼,按常理言,自然應和眾人回去道別的。但是,悟空將這個念頭強自忍住,他知道,一來一去,自己不止改變了西遊的結果,更改變了天地洪爐的命運,甚至爐外的世界,也因自己而變得寧靜許多。自己,做得夠多了,若回到洪爐之內,除了多看眾人一眼,又能怎樣?
那些聖人的道念,沒必要出來,他們需要的只是一方沒有會元之厄的天地,就如同田間農夫,只盼一年風調雨順、稅賦減半。他們不需要知道世界有多大,只要在自己的世界裡是幸福的,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