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更知道,趙海鵬說的這些標準,他自己是肯定能達到的,可至於王崇光能達到什麼程度,則完全要看接下來的實物展示了。

  而在說完豆芽的學問之後,趙海鵬又告訴我,相對於豆芽的火工考驗,他所要的第二道“清炒土豆絲”則更加偏重於刀功的考察,通過這一道菜,趙海鵬就能得知王崇光到底有幾斤幾兩的刀功,能否扛起魯味居的招牌。

  土豆這種東西,質地細膩,肉緊皮薄,最為適合燉煮和主食,卻不太適合清炒和油炸。

  因為其質地過分細膩,所以油炸清炒土豆時,難免會造成“生芯”的現象,外邊就是焦糊了,裡邊也未必能熟。

  也因此,土豆清炒或者過油時,必須以“公刀”切條或者切片處理,否則不能下鍋。

  而給土豆切絲,則是五臟廟廚子裡,最為頻繁的,練習刀功的手段之一。

  五臟廟的土豆切絲,絕不像家常做飯時那麼隨意,因為它同樣有著嚴苛的規定,一般來說,一個拳頭大的土豆,必須切出一百二十五正負五道絲條才成,而且長度必須近乎一樣。

  而一盤土豆絲的用料,則必須控制在三個土豆的數量,不能多,也絕不能少。

  “不能多,也不能少?為什麼?!”我詫異。

  對此,趙海鵬笑道:“土豆算多半個主食,炒多了影響顧客下飯,炒少了人家會說你分量不足的。”

  ……聽了這些個規矩,我這個入廟不久的“假和尚”撓頭汗顏道:“這也太複雜了吧?犯得上麼?一盤土豆絲才七八快,費這麼大的力氣……性價比太低呀!”

  聽著我的不解,趙海鵬搖頭告訴我道:“性價比低?砸了自己的招牌,你就沒性價比了!”

  說著話,趙海鵬又意味深長的說,過去的五臟廟廚子,對於自身能力的要求是嚴苛的,因為他們做的是百家飯,花的是辛苦錢,深深的知道招牌,名號,質量這幾個字的重要性,不像現在的飯店,爭黑心錢,為了多榨油水,變著法的糊弄顧客。

  說完這些,趙海鵬扭頭看向正在做菜的廚房,微微嘆了一口氣道:“明後天一過,我就要去治病了,這一去,還不知道幾個月才能康復,我可不希望這段時間咱們飯店出什麼岔子,毀了招牌。”

  聽完趙海鵬這語重心長的話,我心存感激且由衷的點了點頭表示贊同,而後又好奇的繼續問道:“那最後一個蛋花湯呢?這其中又有什麼講究麼?”

  聽了我的問話,趙海鵬笑了一下,隨後給了我一句頗為意外的回答。

  他竟然說道:“蛋花湯沒啥講究,水開了撒個雞蛋就成,我不讓他放澱粉,是因為……我喜歡喝清湯。”

  “啊?”趙海鵬的話,差點把我的下巴驚掉。

  如此簡單且異想天開的理論,簡直不像是老趙的話,而就在我與老四,梅子一樣莫名不已的時候,從來嘴碎人精的小水荷,又代趙海鵬告訴了我這其中的道理。

  拍打了我的腦袋瓜子一下之後,趙水荷得意的告訴我道:“這個不懂了吧!我孫子這招叫‘給紙看圖’,是咱們五臟廟裡,專門用於考察一個廚子潛質的方法!”

  對此,我不解道:“考察潛質?什麼意思?”

  在得意的笑容中,趙水荷說這個世界上有些飯菜是四大菜系都有,或者都沒有的,這種菜隨意性比較強,就好像一張白紙一樣,允許廚子隨意發揮,這種菜,在火工語中叫“宣白”。

  就比如趙海鵬讓王崇光所製作的這一道“蛋花湯”一樣,這便是典型的宣白菜,因為它除了湯里必須要有雞蛋之外,沒有任何要求或者標準。

  言辭跳躍間,水荷比劃道:“你加點西紅柿,那是蛋花湯,加點香菜末也是蛋花湯,加點海米還是蛋花湯,就算是加塊豬頭肉,依舊是蛋花湯!”

  聽完趙水荷的話,我醍醐灌頂道:“所以說,……製作出來的蛋花湯根本就沒有特定的規定或者形態,完全取決於廚師個人的愛好,食材的優劣,創意,心情,情緒等等……這道菜……能看出人潛在的能力與狀態!”

  隨著我的話,大家以欽佩的眼光望向趙海鵬。

  在我們的眼神中,真的只有滿滿的佩服。

  ……三道菜說下來,我的心中疑問全無,而後大家靜靜地等待著,等待著品鑑王崇光真正實力的時刻!

  第三十七章 :三道考題

  當王崇光端出第一道“素炒豆芽菜”的時候,我們所有人已經躍躍欲試了。

  菜餚放好,王崇光帶著標誌性的微笑退到了一旁,而後沖我們揮手道:“大家嘗嘗,合不合口味!”

  在王崇光和藹的表情里,我們一個個迫不及待的舉起了手中的筷子,而後夾起這王崇光所製作的豆芽菜,咬進了口中。

  食物入口之後,像一個個含苞的露水一般破裂開來,豆芽菜里含著的水份如趙海鵬形容的那樣不偏不倚的迸濺著,而後帶著清香的味道快速擴散,刺激著我的味蕾。

  真的……非常不錯。

  吃下去兩口之後,小水荷伸出了指頭,隨後衝著王崇光道:“玉菜小鮮,你這菜爽口下飯,無過無不及,正是魯菜的中庸之道,過關了!過關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