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者聽到我的話,卻是揮揮手說道:什麼叨擾不叨擾。你來了這兒,就是最好的事情。隨我前來吧。

  老者的話說起來,就好像是他一直在這裡等著我。我皺了皺眉頭,還是選擇了跟著他前去。

  我以為老者會把門給我打開,可是恰恰相反,他卻是帶著走到和門相反的方向。我有些不明白,指著門問道:難道我們不進去嗎?

  老者回過頭看了看我,平靜地說道:我們就在裡面,如果門打開了,是你會出去。回到陽間。

  聽到老者的話,我渾身上下突然冒出一陣冷汗。這個意思很明確,就是我前幾次來這個地方,我一直都是在思考如何打開面前的青銅門進去,可是事實卻是相反的,我一直都在門裡面。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出去,而不是進去。

  原來我一直都在我穆家的祖墳這兒。

  老者將我帶去的地方,是一個黑洞。也是我之前一直不敢走的那條路。因為我不知道那個地方到底有什麼,所以我一直選擇的就是站在原地,而不是到處走。

  老者在前方輕鬆地走著,我跟在後面倒是有些緊張。我有些懷疑我到底能不能相信面前的這個老者,如果他是要加害於我該怎麼辦?

  老者恐怕是看出了我的想法,他平靜地說道:“你不用想太多,你與我同姓。更是我的後代,我不會加害於你。”

  聽到這話我倒是莫名其妙地心安了許多,我看著老者,不解地問道:敢問祖宗姓名?

  “宋穆公。”老者回過頭看著我,淡淡地笑了笑說道。

  我聽到這三個字,身子不由得為之一振!宋穆公,宋武公之子,宋宣公之弟,春秋時期宋國第十四任國君,公元前728年-公元前720年在位。

  公元前729年,宋宣公病重,捨棄太子與夷,傳位給宋穆公。公元前720年,宋穆公病重,宋穆公為報宋宣公舍子立己之恩,決定傳位給與夷,讓自己的兒子公子馮出居鄭國。同年八月,宋穆公去世,與夷繼位,是為宋殤公。

  換句話說,宋穆公就是我穆姓的第一人啊!。春秋時期,宋國有國君宋宣公子力,他逝世後由其弟子和繼位,執政九年,臨死時遺詔傳位給宋宣王的兒子與夷,而讓自己的兒子離開宋國,到鄭國去做事。子和逝世後,與夷繼位,即宋烈日殤公。因為子和在做君主時賢良和氣,所以宋烈日殤公給叔叔子和加封諡號“穆”,史稱宋穆公。在宋穆公的支庶子孫中,有以先祖諡號為姓氏者,稱穆氏;有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者,稱和氏,世代相傳。

  這是說明,我見到了自己的祖先?

  我下意識便是想要跪下,不過宋穆公卻是手疾眼快攔住了我,搖搖頭說道:不必如此。如今的我也不知過是受著穆家祖墳的一個看墳人罷了。這種大禮,我受不起。

  “怎會受不起?你是我的穆家的祖先,這一拜你自然是受得起。”我很是堅持地說道。

  宋穆公搖搖頭,拉著我繼續走著,他邊走邊說道:你知道祖墳對穆家有多重要嗎?我一次又一次叫你來,是想讓你接過我的擔子……

  “老祖你是什麼意思?”我還沒聽完宋穆公的話,便是打斷他問道。“為什麼……會是我?”

  “你現在是不是惹了麻煩?”宋穆公倒是沒有回答我的問題,而是反問我道。

  我估計宋穆公說的就是神,我點點頭。表示現在情況有些複雜。

  宋穆公倒是無所謂地點點頭,換了一個問題問我道:你已經知道現在就是我穆家的祖墳,你知道祖墳有多重要嗎?

  “我自然是知道祖墳的厲害,不過祖墳在這兒,我是真的看不出什麼風水。”我老老實實地交代道。

  聽到我這話,宋穆公倒是來了興趣,他看著我問道:講一個關於祖墳的故事吧,你就將你所知道的。畢竟我在這兒呆的太久了,什麼都不知道了。

  宋穆公的話,我倒是沒有任何懷疑,腦子裡突然就是蹦出了韓信葬母和朱元璋成皇的事情。

  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忠臣名為韓信。很多人都說韓信的發家和他葬墓有著必要的聯繫。

  話說韓信母親的病一天比一天重了,孝順的韓信天天為母親的病發愁。這天晚上,母親覺得胸口疼痛,呼吸急促,望著病入膏肓的母親,韓信急得六神無主,隔壁鄰居也紛紛前來探望。

  韓信滿心希望母親還能有個救應,他拿起家裡的最後一點錢,去給母親延醫問藥。

  月明星稀,清風徐來,一條小路在田野間延伸。韓信無心欣賞月下景色,匆忙往前趕路。

  前面不遠處,有兩位老者,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不緊不慢地沿著小路躑躅而行,老人邊走邊東張西望,還不時地低聲私語。

  韓信覺得好奇,就悄悄地跟在老人後面。不一會,走在前面的胖者離開小路,走向路旁一塊地勢較高、長滿野草的開闊地。他在高地上走來走去,然後向另一老者喊道:“師弟,你過來。”

  瘦者離開小路,走上了那片高地。

  胖者問瘦翁:“這裡正是我們要找的地方,你覺得怎麼樣?”

  瘦者四處眺望,沒有言語。

  胖者滔滔不絕:“師弟,這裡北對清口,千里長淮婉轉瀠回,聚天地之靈氣,實在是風水寶地,身後葬身此處,子孫必有將帥之才,王侯之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