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現在特雷莎案能破了嗎? ”
“想都別想。”馬丁·貝克回答。
第二十五章
科爾貝里懊惱地嘆了口氣,不耐煩地胡亂翻著眼前堆著的卷宗。
“要花一個星期才看得完。”他說。
“至少一星期。你知道案件的實際情況嗎? ”
“不知道,連大概輪廓都不知。”
“應該留有一份概要。要不然我可以大概說給你聽。”
科爾貝里點點頭。馬丁·貝克挑了一兩頁說:
“案情很清楚,非常簡單,所以才這麼困難。”
“說吧。”科爾貝里道。
“一九五一年六月十日早上,也就是說超過十六年以前,一個男人在找他家養的貓時,在國王島上斯塔德哈根運動場附近的矮樹叢里發現了一具女性屍體。屍體赤裸地趴著,雙手放在身側。驗屍顯示她遭人勒斃,死亡大概五天了。屍體保存得很好,顯然曾經放在冷凍庫或類似的地方。所有的證據都指向性謀殺,但由於時間已經過了太久,驗屍的法醫無法找到任何死者曾經遭到性侵害的確切痕跡。”
“總而言之就是性謀殺案。”科爾貝里說。
“是的。另一方面,犯罪現場的鑑識結果顯示,屍體躺在那裡的時間不可能超過十二小時;這點稍後由證人證實了——前一天晚上證人曾經過樹叢旁邊,要是有屍體的話不可能沒看見。
此外,纖維和織物分析發現,她是被裹在一條灰色毯子裡搬運的,因此犯罪第一現場並不在屍體被發現的地方,屍體只是被丟到樹叢里而已,也幾乎沒有用落葉殘枝加以掩蓋。大概就是這樣了……不對,我差一點兒忘了,還有兩件事:她在死前數小時都沒有吃過東西;兇手也沒有留下腳印或任何蛛絲馬跡。“
馬丁·貝克翻過幾頁,瀏覽打字機打出來的內容。
“當天死者就被人指認出是特雷莎·卡馬朗,二十六歲,在葡萄牙出生。她於一九四五年來到瑞典,同年嫁給恩里克·卡馬朗,也是葡萄牙人。他比特雷莎大兩歲,曾經是商船的無線電技術人員,但後來上了岸,找到無線電技師的工作。特雷莎·卡馬朗一九二五年出生於里斯本,根據葡萄牙警方的資料,她出身於受人尊敬的好人家,中上階層。她是來瑞典念書的,但因為戰爭的關系所以來遲了一些。她沒念出什麼名堂來,遇見恩里克·卡馬朗就嫁了。他們沒有孩子,家境富裕,住在索爾街。”
“誰去指認批的?”
“警方,準確說是風化小組。她生前最後兩年在風化小組可是大大有名。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五號——當時剛好有確切的日期——她完全改變了生活方式。特雷莎離家出走——這裡寫著——開始在黑社會混。簡而言之,特雷莎·卡馬朗成了妓女。
她是個花痴,在那兩年間跟幾百個男人上過床。“
“這我記得。”科爾貝里說。
“現在是最精彩的部分。三天之內警方就找到了三個證人,在發現屍體的前一天晚上十一點半,他們看見一輛車停在國王島街通往棄置屍體小徑的入口旁邊。三個證人都是男人。其中兩人開車經過,另外一人步行。開車的兩個證人同時還看見有個男人站在車旁,身邊地上有個大小跟屍體差不多的東西,用似乎是灰色的毯子裹著。第三個證人在幾分鐘後經過,只看見車子。他們對這個男人的描述很模糊。當時下著雨,那個人站在陰影里,只能確定是個男人,而且很高。進一步追問證人‘很高’是什麼意思,他們說大概是五英尺九英寸到六英尺一英寸之間,也就是本國百分之九十男性的身高。但是……”
“嗯,但是什麼? ”
“但是關於那輛車,三個證人的說法是一致的。每個人都說那是法國車,雷諾的CV一4 ,一九四七年問世,每年都原封不動重新推出。”
“雷諾cV一4 ,”科爾貝里說,“這是保時捷被法國人以戰犯身份監禁時所設計的車子。他們把他關在工廠的門房小屋裡,他就坐在那裡畫設計圖,我想後來他就被釋放了。法國人用那輛車賺了好幾百萬。”
“你對各種不同題材的廣泛知識真是令人吃驚,”馬丁·貝克諷刺地說,“你能告訴我,特雷莎案和斯滕斯特倫四星期前在公車上被集體謀殺犯打死有什麼關聯嗎? ”
“等一下,”科爾貝里說,“當時發生了什麼事? ”
“斯德哥爾摩市警察進行了本國前所未見的大規模謀殺案調查。真的非常龐大,你可以想像。幾百個認識特雷莎‘卡馬朗或是曾經和她接觸過的人都接受了審訊,但無法確定最後見到她活著的人是誰。她在屍體被發現的前一個星期就完全消失了蹤跡。她在新橋路一家旅館和一個男人共度了一夜,第二天十二點三十分在山姆街一家葡萄酒餐廳外面跟他分手。就是這樣。
之後每一輛雷諾CV一4 都被找到了。首先是在斯德哥爾摩,因為證人說車牌是A 開頭的。接著警方調查了全國每一輛這種型號的車,因為車牌有可能是偽造的。這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最後警方確定,全國沒有一輛這種車在一九五一年六月九號十一點三十分停在史德哈根。“
“想都別想。”馬丁·貝克回答。
第二十五章
科爾貝里懊惱地嘆了口氣,不耐煩地胡亂翻著眼前堆著的卷宗。
“要花一個星期才看得完。”他說。
“至少一星期。你知道案件的實際情況嗎? ”
“不知道,連大概輪廓都不知。”
“應該留有一份概要。要不然我可以大概說給你聽。”
科爾貝里點點頭。馬丁·貝克挑了一兩頁說:
“案情很清楚,非常簡單,所以才這麼困難。”
“說吧。”科爾貝里道。
“一九五一年六月十日早上,也就是說超過十六年以前,一個男人在找他家養的貓時,在國王島上斯塔德哈根運動場附近的矮樹叢里發現了一具女性屍體。屍體赤裸地趴著,雙手放在身側。驗屍顯示她遭人勒斃,死亡大概五天了。屍體保存得很好,顯然曾經放在冷凍庫或類似的地方。所有的證據都指向性謀殺,但由於時間已經過了太久,驗屍的法醫無法找到任何死者曾經遭到性侵害的確切痕跡。”
“總而言之就是性謀殺案。”科爾貝里說。
“是的。另一方面,犯罪現場的鑑識結果顯示,屍體躺在那裡的時間不可能超過十二小時;這點稍後由證人證實了——前一天晚上證人曾經過樹叢旁邊,要是有屍體的話不可能沒看見。
此外,纖維和織物分析發現,她是被裹在一條灰色毯子裡搬運的,因此犯罪第一現場並不在屍體被發現的地方,屍體只是被丟到樹叢里而已,也幾乎沒有用落葉殘枝加以掩蓋。大概就是這樣了……不對,我差一點兒忘了,還有兩件事:她在死前數小時都沒有吃過東西;兇手也沒有留下腳印或任何蛛絲馬跡。“
馬丁·貝克翻過幾頁,瀏覽打字機打出來的內容。
“當天死者就被人指認出是特雷莎·卡馬朗,二十六歲,在葡萄牙出生。她於一九四五年來到瑞典,同年嫁給恩里克·卡馬朗,也是葡萄牙人。他比特雷莎大兩歲,曾經是商船的無線電技術人員,但後來上了岸,找到無線電技師的工作。特雷莎·卡馬朗一九二五年出生於里斯本,根據葡萄牙警方的資料,她出身於受人尊敬的好人家,中上階層。她是來瑞典念書的,但因為戰爭的關系所以來遲了一些。她沒念出什麼名堂來,遇見恩里克·卡馬朗就嫁了。他們沒有孩子,家境富裕,住在索爾街。”
“誰去指認批的?”
“警方,準確說是風化小組。她生前最後兩年在風化小組可是大大有名。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五號——當時剛好有確切的日期——她完全改變了生活方式。特雷莎離家出走——這裡寫著——開始在黑社會混。簡而言之,特雷莎·卡馬朗成了妓女。
她是個花痴,在那兩年間跟幾百個男人上過床。“
“這我記得。”科爾貝里說。
“現在是最精彩的部分。三天之內警方就找到了三個證人,在發現屍體的前一天晚上十一點半,他們看見一輛車停在國王島街通往棄置屍體小徑的入口旁邊。三個證人都是男人。其中兩人開車經過,另外一人步行。開車的兩個證人同時還看見有個男人站在車旁,身邊地上有個大小跟屍體差不多的東西,用似乎是灰色的毯子裹著。第三個證人在幾分鐘後經過,只看見車子。他們對這個男人的描述很模糊。當時下著雨,那個人站在陰影里,只能確定是個男人,而且很高。進一步追問證人‘很高’是什麼意思,他們說大概是五英尺九英寸到六英尺一英寸之間,也就是本國百分之九十男性的身高。但是……”
“嗯,但是什麼? ”
“但是關於那輛車,三個證人的說法是一致的。每個人都說那是法國車,雷諾的CV一4 ,一九四七年問世,每年都原封不動重新推出。”
“雷諾cV一4 ,”科爾貝里說,“這是保時捷被法國人以戰犯身份監禁時所設計的車子。他們把他關在工廠的門房小屋裡,他就坐在那裡畫設計圖,我想後來他就被釋放了。法國人用那輛車賺了好幾百萬。”
“你對各種不同題材的廣泛知識真是令人吃驚,”馬丁·貝克諷刺地說,“你能告訴我,特雷莎案和斯滕斯特倫四星期前在公車上被集體謀殺犯打死有什麼關聯嗎? ”
“等一下,”科爾貝里說,“當時發生了什麼事? ”
“斯德哥爾摩市警察進行了本國前所未見的大規模謀殺案調查。真的非常龐大,你可以想像。幾百個認識特雷莎‘卡馬朗或是曾經和她接觸過的人都接受了審訊,但無法確定最後見到她活著的人是誰。她在屍體被發現的前一個星期就完全消失了蹤跡。她在新橋路一家旅館和一個男人共度了一夜,第二天十二點三十分在山姆街一家葡萄酒餐廳外面跟他分手。就是這樣。
之後每一輛雷諾CV一4 都被找到了。首先是在斯德哥爾摩,因為證人說車牌是A 開頭的。接著警方調查了全國每一輛這種型號的車,因為車牌有可能是偽造的。這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最後警方確定,全國沒有一輛這種車在一九五一年六月九號十一點三十分停在史德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