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柴老漢低著頭,知道自己犯了大錯,也不敢言語,好在這千年蛇膽也是機緣巧合白白得來的,現在又被兩個女老千騙走,就算是空歡喜一場咋胡了吧。

  “行了,走吧!”海蘭查扶起他,也不好意思深究。“柴老漢,家裡娘子還健在嗎?”

  “不……不在了,喜兒奶奶都走了兩年了,還要托空靈道長的福,幫選了處風水陰宅。”

  “幸好你娘子死的早,要不然,等貧道回去定要告你的狀!看她怎麼收拾你!我要是你娘子,就把你休了!”

  正數落著柴老漢,背上的喜兒睡眼朦朧地醒酒了。“爺爺……爺爺……我熱……我熱……”

  “哎喲我的媽呀!貧道上輩子是造了什麼孽呀?這鬥戰勝佛保唐三藏西天取經也不曾如此窩囊過呀!你們祖孫真是的是來幫貧道的嗎?”海蘭查搖著頭,哭笑不得。可不管他倆還不行,一路上千辛萬險,再往前走別看是官道,官道上也不一定太平,他還不能丟下他們。

  “師傅呀師傅!!!你這是在玩弟子嗎?”他捶胸頓足。

  “嘿嘿……真人要相信,好人自有好報,您菩薩心腸,日後自然成大道。”

  “貧道現在就特麼想還俗你知道嗎?那可是千年修為呀!!!算了算了,跟你說不清,走吧走吧!趕緊把你們送到太清宮,貧道也就算是送佛送到西了。”

  走出岩洞,穿過山谷和一片灌木叢,前邊就是開闊的官道,官道直通遼西。

  第41章 繁華的盛京城

  官道上來往客商和兵勇絡繹不絕,這一路上總算海蘭查能消停一下了。可閒下來,一想那顆千年蛇膽他就心疼。

  在現代,一提東北,都說東北人性情火爆是愛鬧事的主,常有在街邊酗酒鬧事的情況。可在那時候東北是普天之下幾乎醉太平的地界,幾乎是漢人的禁地,也沒有什麼平頭老百姓,進了遼東,官道左右都是肥沃的土地,按現在話說,每畝田地都有承包的大財主。不過那些可不是普通的財主,幾乎都是滿洲八旗子弟後裔。

  一個個的富甲一方良田千頃,手下家將上百之眾。富裕嗎?可再富裕對人家而言這幾乎就是一種侮辱了,因為真正的八旗貴族可是要麼進了紫禁城,要麼就是在全國各地為官吏了。這放在關東老家的,全都是那些小家族子弟。

  一路所見,讓柴老漢連連嘆氣,大好的祖國河山,怎麼就讓人家韃子兵打下來了呢?

  “爺爺,爺爺,我想吃糖葫蘆!”進了盛京城,小喜兒看到了賣糖葫蘆的就嚷著要吃。

  小丫頭這一嗓子喊出來可好,身後一隊清兵衝上來就抓住了小丫頭。為啥?因為這裡只有滿人,就算是漢人,也都是為滿人家奴的,哪有誰能隨便上街買東西的?一聽他們這一口標準的漢話就知道是從南方過來的,普通漢人沒有令牌根本不能出關。

  海蘭查趕緊衝上去為他們解圍,用滿語告訴清兵,他們乃是蘇州府玄妙觀中的居士,此來是為太清真人祝壽的。太清真人大號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呀!盛京太清宮乃是整個關東最大的道觀,想當年皇太極立盛京為都城,滿人信奉的是薩滿教,城內不少僧道被驅逐出城,唯獨不敢為難太清官。全因人家這老道是有真才實學的。

  就算到了今日,皇太極不在了,攝政王多爾袞每年回盛京祭拜努爾哈赤也要來太清宮聽太清真人講經受道。清兵自然是不敢為難太清宮的賓客。不僅如此,清兵把喜兒嚇哭了,為表歉意還主動給他買了個糖葫蘆。

  “韃子狗!哼!”柴老漢恨透了滿人。

  “咳咳”海蘭查耳根發燙咳了兩聲。“柴老漢,你可不能一竿子打死所有人。”

  “真人,我又不是說你。要不是這些韃子兵,我們大明朝子民至於顛沛流離嗎?一路上您也看見了,多少災民?到處兵荒馬亂,老百姓離家時所,官道上也是屍骸遍野!這都是韃子人造的孽。”柴老漢也不知道海蘭查的真實身份,要不然肯定也不敢這麼說話。

  海蘭查說,世間一切自有因果,也不能完全怪韃子兵,大明崇禎皇帝軟弱無能,亂黨宦官霍亂超綱,早已是天怒人怨,就算沒有滿人入關,那吳三桂和李闖王哪一個也都不是省油的燈。該著大明朝氣數已盡,咱小老百姓也就圖個溫飽,活下來就好!此話萬萬日後不要再講了。

  這是海蘭查的真實想法,並非是因為自己身為滿人為自己說話,這兩年他潛心修道跟著師傅學了不少本領,已然是看破天機。哪一個朝代的皇權交替不是用鮮血鋪墊的?如果說自己心裡有恨的話,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殺父之仇!

  海蘭查一直把柴老漢祖孫二人送到了郊外的太清宮前才離去。

  “真人不隨我們去拜壽嗎?”柴老漢問。

  “不了,貧道還有其他事要做,你們祖孫二人見過太清真人後務必索要一封親筆信,有太清真人的親筆信,你們就可一路順著官道回去,再不用擔心有清兵盤查了。”海蘭查有交代了繼續轉身離開。

  可算是把這兩個包袱甩開了,這一道上祖孫二人沒少給他找麻煩,他現在越來越佩服孫悟空了,護送唐三藏是怎麼走到天竺的?

  盛京城在那個年月是僅次於京城的地方,盛京是滿清發源地,最早的都城,無論是商業還是治安都是全國數一數二的。老百姓夜不閉戶,每個數百米就有清兵巡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