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畫面惟妙惟肖,甚至都能清楚的看見女子身上的每一顆汗珠滴滴答答地往下掉。

  她面前是一個大熔爐,熔爐下邊駕著火堆,熔爐里咕嘟嘟直冒泡,裡邊裝著的竟然是一顆顆血粼粼的人頭,人頭糾結在一起,相互撕咬著,面目猙獰。這美艷的鑄劍師仿佛早已習慣了,一下下錘擊著那柄長劍。熔爐後有個凹槽,一滴滴猩紅色的液體正從熔爐里流入那個凹槽,情形就與他們剛才見到的那個三足金鼎一模一樣。

  那女鑄劍師的年齡不大,至多也就是二十歲出頭,他赤身裸體,長髮披肩,每一根髮絲都清晰可辨。她一邊敲打著手中的那柄通紅的寶劍,嘴角處一邊露出了詭異的笑容,仿佛,那並不是一把寶劍,而是一件凝結了她畢生心血的藝術品。

  “強子,這也許就相當於古墓的墓志銘了,古墓中埋葬著的應該是東胡部落里的一位鑄劍師。”莫那婁教授判斷說。

  “且,我當裡邊是個諸侯大墓還指望著狠狠撈上一筆呢,一個鑄劍師能有幾個錢?奶奶的,那幾把破兵器我要它幹啥?哎呀,失算了,完了,看來這回咱們要賠了夫人又折兵了。”雲強埋怨著。

  “可不能這麼說,在古時候,尤其是兩千年前,人們也許沒有現代人那麼富裕,不過,一個人身上的佩劍就完全可以體現他的身份地位了。鑄劍師就好比現在咱們科研所工作者一樣神聖,很受古人的重視。有一些出名的鑄劍師,甚至都住進了黃帝的寢宮,是黃帝御用的。再者說了,你見過哪個鑄劍師的古墓能修成這樣?”

  “我說老爺子,您這越扯越遠了吧?一開始你們師徒跟我們說不是什麼秦皇嬴政,什麼不死丹藥嗎?這怎麼又變成東胡鑄劍師了?”雲強是粗人,他不關心這古墓中埋葬的是誰,只關心這裡邊到底有沒有他想要的金銀財寶。

  “你呀!你呀!註定了一輩子只能跟著你家小爺後邊做個莽夫,有空多看看史書吧。”莫那婁教授無奈的搖了搖頭,跟雲強說話有一比,對牛彈琴。

  這時,無雙和藍彩蝶又從那石壁後轉了回來,他說:“教授說的沒錯,我記得當時秦朝有個傳說。”

  這個故事說起來就遠了。

  《史記?封禪書》:“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遭聖則興,鼎遷於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

  禹王的九鼎也代表了華夏九州之意,因此至今,我們中國人都還有這個習慣,也叫九州華夏,只是已經很少有人知道這個說法的由來了。

  第176章 若洛氏

  後來,秦皇一統天下,他為了彰顯自己的皇權,找來禹王遺留下的九鼎,命手下能工巧匠把九樽神鼎鑄造成一樽巨大金鼎,此鼎也象徵著他的皇權。再後來,陳勝吳廣起義,禍亂中原。後,劉邦項羽楚漢爭霸開創大漢王朝新的篇章,那秦皇金鼎終落入劉邦之手。

  但奇怪的是,後來東漢末年,三國亂世,曹賊篡漢唯獨見到了傳國玉璽,少了那秦皇金鼎。那金鼎意義非凡,他不但是當初秦朝的至寶,而且也是象徵著九州皇權之物。

  相傳,那象徵著九州皇權的秦皇金鼎便是由一位神秘的胡人工匠做鑄造而成,另外,那胡人工匠是個妙齡女子,此女鑄造有一要領,需以人血為引,極其殘忍,每每鑄造出一樽神器,便要犧牲數以萬計的活人為代價。

  那位女鑄造師的身份也很神秘,不但史書上沒有記載,就連那些民間傳說和野史中也未曾提及分毫,隨著秦皇金鼎鑄成,那位美艷動人的鑄造師也隨之消失了。相傳,她被收入了嬴政的後宮,而嬴政駕崩後,她便陪葬而去了。

  “教授,可能性有多大?”無雙問。

  “嗯,不排除這個可能性,但傳說就是傳說,並沒有什麼依據,除非咱們真的在這古墓中見到那位胡人女鑄造師的棺槨。另外,如果說,那位神秘的女鑄造師是東胡人的話,那麼,東胡人進獻百屍丹給秦皇嬴政,嬴政應給十分憎恨東胡人,為何還會給她修建如此奢華的地下陵寢呢?”

  藍彩蝶聳了聳肩說,教授,也許你這次判斷有誤了,來,您過來看看吧,可能咱們真的發現那位胡人女鑄造師的棺槨了。

  原來,這道石壁後遮擋著的就是一口棺材,這口巨大的棺材所用的材質極其神秘,它通體玉潤光滑,呈凝脂色。站在外邊就可以朦朧地看到裡邊金燦燦的陪葬品和那具屍身的輪廓。

  莫那婁教授很興奮,跟著他們轉過石壁,停留在了那口巨型棺槨前呆呆地看著。仿佛是在欣賞一件藝術品一樣興奮。

  “是千年寒冰古玉!裡邊的屍身定然保存完好!這太不可思議了!兩千年的古棺!我的天呀!”莫那婁教授撫摸著光滑的棺槨,讚不絕口。

  這位胡人身份極其特殊,他的葬式一半漢一半胡。棺槨上刻著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小字,不過都是東胡文字,也許這些文字記錄的就是她生前的功勳。

  東胡文字屬於古阿爾泰語系,雖然莫那婁教授的專業就是這些,不過古東胡語想翻譯過來並不簡單,他們需要一個字符一個字符的判斷,一時間肯定難以解讀出它的全文。

  “若洛?”看了半天,莫那婁教授也只能翻譯出棺槨中屍體的一個形式,不過,僅僅這一個姓氏已經可以足夠說明問題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