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孩子,你平時愛打牌嗎?”陰陽玄道又煞有其事地問他道。

  “不,我從不打牌,十賭九詐這麼簡單的道理,盜門人怎會不知道?不過我一般賭的都比這些大,我喜歡賭命!”

  第105章 九陽箋的故事(1)

  “哈哈……好好好!貧道就喜歡你這個性格,你這小子真是生不逢時呀!若是生在這戰火紛飛的亂世,貧道定然也收你為徒!”陰陽玄道告訴他,這片上古混沌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了,它是由附近神秘的極淵下的強大氣流組成的。但因為極淵下的能量本就不穩定,所以,你們進入這片混沌後,能回到什麼年代和什麼位置那就不是他能決定的了,全靠運氣!至於敢不敢來這一次豪賭,還是你們自己決定!

  “小爺慎重啊!師尊絕不是在嚇唬咱們。”馬二爺提醒他。

  他們能不能改變歷史是次要的,能不能造成時空的混亂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能活下去!活著才有希望!

  “二爺不必再勸了,賭!我幹啥不賭啊?哎?老毛子,你們敢不敢陪我賭一賭?”無雙問安捷列夫。

  “我的朋友,我們俄國人從不畏懼惡魔,哪怕是地獄中的惡魔也不畏懼,我們既然認定了跟你走,那就不會再反悔!”安捷列夫堅定地說道。

  無雙沒說多餘空話,最後口中只吐出二字:“出發!”

  他沒有理會祖師爺,直接帶著其他人鑽進了黑漆漆的天魁洞中,山洞裡隱約傳來嘩啦啦的水流聲,眾人順著水流的指引繼續往裡走,一直走了能有半個多小時,終於見到了那口寒泉深潭。那口泉眼上冒著一層霧氣,霧氣下什麼都看不見。

  無雙回頭看了看,還想問祖師爺下去後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可身後什麼人都沒有,陰陽玄道早已走遠。

  “孟工,把手給我!抓牢!記住,一會兒閉上眼睛,什麼都不要管,憋住了這口氣!什麼都別想,就想著是出來度假潛泳來了,剩下的交給我!”無雙把孟慶武身上的所有負重全部拿了下來,老爺子歲數太大了,身子骨肯定也跟他們年輕人比不了,儘量讓他輕裝上陣。

  他深吸一口氣,把大家聚攏在一起,所有人圍著他,相互齊齊地握緊了彼此的手。他看了看大家,所有人的眼神中都寫滿了堅定!

  “走嘞!”他大喝一聲,撲通一聲跳進了冰寒刺骨的泉水之中,緊接著,一桿人等一齊落入水中……

  “呵呵……好小子!有魄力!盜門就要靠你了!你既為我海家之後,那貧道自然不會眼睜睜看著你送死,儘管你這臭小子不尊敬我,可我也得保住海家血脈!那我就助你一臂之力!”洞口的陰陽玄道走了進來,他伸手從道袍中拽出了一本箔箋,然後咬破了自己的左手食指,翻開這箔箋的空白頁,用自己的鮮血唰唰書寫一行繁體字!

  陰陽玄道手中的箔箋不是別的,正是那本曾遺失了的九天玄寶“九陽箋”!

  關於這本九陽箋是如何被陰陽玄道得到的還有一個小故事,咱不得不提一下。

  數百年前,九陽箋遺落在貓城靈州護城河中。數百年後,清末民初,一個還未割去大辮子的窮秀才坐在黃河河畔前感慨人生。這窮秀才窮的衣服都是補丁摞補丁的,整天吃了上頓沒下頓,餓的是骨瘦如柴。他坐在黃河岸邊看著洶湧澎湃的母親河感慨萬千。

  他自恃才高八斗,若大清未亡他絕對可以憑藉滿腹經綸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如今一切都成為黃粱一夢,如今正逢亂世,八國聯軍瓜分了中華大地的河山,到處民不聊生胡匪橫行!這哪裡還是老百姓過的日子了?

  戰亂時期,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個世界是槍桿子的世界,沒有槍,沒有錢,你就算是孔夫子轉世也照樣遭世人唾棄。想到這裡他不免感慨自己生不逢時,眼看著波濤洶湧的黃河水就在腳下,心起輕生之念。

  窮秀才一個猛子扎了下去,不曾想這一頭紮下去不偏不倚,剛好身體砸到了一條大魚身上,那大魚嚇的不輕,身子在水中猛地一擺,竟躍出了水面跳上岸灘了。它暴曬在陽光下,沒過多長時間便乾死了。

  再說這窮秀才,他從小到大生長在黃河岸邊,黃河邊上的孩子怎麼能不會游泳?他也不用腦子想想,人到了生死關頭做出的舉動都是下意識不受大腦支配的。蹦進水裡第一反應就是往岸上游。幾下子,自己又遊了上來!

  其實說白了吧,他就是自己沒勇氣死!

  他嘆了口氣,怪自己沒出息,連死的勇氣都沒有。這一抬頭,哎喲,岸上咋還有條大魚呢?這大鯉魚可是真不小,都能有好幾十斤沉,並且曬了這麼久雖然死了,但身上的魚鱗中依舊還有水珠滲出,那大魚身上的鱗片全都是銀白色的,太陽光照在上邊反射過來打在人臉上晃的都睜不開眼睛。

  黃河岸邊的老百姓都信奉河神,鐵頭龍王,黃河大王一類的,他一瞅,這莫不是水中的河神嗎?

  他趕緊弄來水就往那大魚身上潑,可大魚早已死了,哪裡是這幾滴水就能救活的?正當窮秀才考慮是不是要把這河神葬在岸邊時,突然就見那大魚張開嘴,從口中吐出了一物。

  此物規規整整的好似是一本古書的形狀,可入手一觸,觸感卻冰冰涼涼的,這乃是一本古箋。古人沒有紙,寫東西一般用竹簡,或者絲綢,也有少數民族人用羊皮的。還有的一些王侯將相,身份地位高,用的東西則更加高雅,他們用箔箋,黃帝表揚一位臣子用金箔箋,詩人歌頌朝廷則用翠玉箋,大臣向皇帝秘表奏章要用木箋……這都是有講究有規格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