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喬你別吵,但凡有辦法我肯定不會不管汐兒的。丫兒,有什麼辦法可以去除七步蛇的蛇毒嘛?你為什麼還不拔箭頭?時間長了不會發炎嘛?”

  馬丫說箭頭暫時還不能拔出來,咱們手上的條件有限,沒有麻藥一旦拔出來肯定是劇痛無比,汐兒能不能挺過去都不好說。七步蛇的蛇毒倒不是無藥可解,我需要川貝,章草,蛤蟆菇,蝙蝠屎。

  雲強一邊聽一邊給斑瑪村長做翻譯,問他有沒有這幾位藥。

  川貝不必多說,蛤蟆菇乃是寒帶地區生長在冰川下,一種叫冰蛤蟆窩旁邊的野蘑菇。章草一般都生長在山嶺雲端終日不見陽光的懸崖縫隙中。這兩位藥是最難尋找的。

  東北的叫法跟與藏民不同,雲強一邊用手比劃著名形狀一邊解釋,斑瑪大概看懂了,趕緊領著馬丫去村中的藥方查看,藏醫與我國的中醫出自同脈,因為大多數藏民生活在原始大山之中,所以外邊見不到的稀有藥材一般藏民都有。甚至漢奸的冬蟲夏草也都是藏區所產,所以該著這小丫頭命不該絕,馬丫總算在藥匣子裡翻出了解毒所需的藥草。另外還找到了少量的麻古可以作為局部麻醉使用。

  這也不算什麼手術,窗口面很小,把麻古碾成粉末塗抹在換處後,馬丫迅速拔出了箭頭,然後再擠出毒血,最後把配好的解毒藥為她敷上,總算是給她撿回來一條小命。

  “好了,咱們出去吧,讓她睡會兒。”馬丫說。

  “我孫女她不會有事吧?”喬遷擔心自家寶貝疙瘩。

  馬丫對他說:“問題不大,不過要靜養一陣子了,另外可能會坐下小小的疤痕。”

  喬遷長出一口氣。

  也幸好是無雙身邊帶了馬丫這個小憋寶人,換做其他人汐兒早就一命嗚呼了。想起來,喬遷這個恨呀!向來自己與金銘寨井水不犯河水,今日他們竟然險些害死寶貝孫女,他怎麼能善罷甘休。

  無雙拍了拍他肩膀安慰了兩句說:“喬老也不必如此,好在汐兒沒有什麼大礙。你就先留下來照顧她吧,我們恐怕不能逗留太久,董家的信譽在江湖上是出了名的,既然我答應了麻家兩兄弟,那我就必須在這最後一日趕到明月寨。”他不願帶著喬遷,這老頭竟給自己拖後腿。

  “少魁爺,我跟您去吧,汐兒在卡塔雪山靜養我放心,倒是明月寨中現在情況不妙,苗民本就對漢人有誤解,現在廖老司死了後也不知道是誰接任他。如果我不去就怕他們對你起什麼歹心。”

  “我說老喬啊,你可拉倒吧,這一道上你們祖孫倆可沒少給我們添麻煩,到底是誰照顧誰呀?要不是你們倆我們小爺現在都到明月寨了。”雲強心直口快也不怕得罪他。

  老村長斑瑪一聽他們要去明月寨直晃蕩腦袋,用不標準的漢語對雲強說,明月寨這幾天去不得,聽說廖老司剛死,這幾日經常有明月寨的苗子們三三兩兩成群結隊在苗疆三山中封路,他們專門劫道,只要不是苗民一律不許通過,怕是他們寨子中起了什麼變故。

  “哎!”喬遷嘆了口氣。

  “也許都是那條金脈惹的禍呀!”

  “老喬你說明白了,什麼金脈?”無雙追問道。

  “少魁爺見諒,我們苗疆有我們苗疆的規矩,之所以排外也是有原因的,這還要從清末時期那群葉赫人說起。”

  他說,據廖老司所說,當年滿清葉赫部帶領大批清軍進入苗疆,名義上是尋找火神種,實則其實是為了黑風山下傳說中的那條金脈。金脈也就是人們口中說的金礦。

  “那後來找到了嗎?”無雙問他。

  “找到了,就在黑風山下的一個山洞中,不過最初進去的十多個清兵一個也沒有活著回來,後來廖老司的爺爺跟葉赫人說此處是處千年古墓,古墓中藏著吞人的妖精,這妖精每十年復活一次,每次附近村寨都是哀嚎遍野死傷無數。”

  “他說的應該也就是那座赤帝古墓吧?”

  喬遷說是的,當初人們並不知道那是什麼古墓,只知道那地洞中經常會冒出無名之火來。尤其是晚上,黑風山中紅彤彤一片的霞光好似晚霞一般美妙。後來才知道,那是火光和黃金髮出的寶器之光形成的。

  清兵得知這個大秘密自然是不肯輕易放過,那個年代什麼東西最寶貴?黃橙橙的金子!貨幣隨時都有可能因為清廷的覆滅而被取代,可黃金卻在全球範圍內都是稀缺資源,可以換取槍炮,有了槍炮就有了一切,要不然慈谿怎麼那麼信任袁大頭?

  廖老司的爺爺給葉赫人出了個主意,他說地洞中的妖精每十年便會甦醒一次,每次醒來禍害當地百姓不說,還要娶陰親,大人可抓住這個時機進去取黃金。

  辦法是個好辦法,不過問題是那黑風山中的妖精去年剛剛甦醒了一次,他們想取黃金就必須要再等9年。清廷就在這九年時間內徹底被推翻了,葉赫人也被重新調回了北京城,最後退回關外守護長白聖山中的大清龍脈。

  不過這件秘密這麼多年來葉赫人從沒有忘記過,別看相隔千山萬水,但長白山中的葉赫人每年都要派人前來查看一次等待時機。

  第79章 戀人的不舍

  這麼多年來,明月寨的苗民中也出現了分歧,逐漸衍生為兩股勢力,一股還是老司廖家所掌握的,另一股則是當時偷聽到他們談話的石家人。石家人先祖曾就是苗疆中尋找金脈的金苗子後裔,他自然不會放過生財之路,石家人與廖家人一拍兩散,他們帶著一部分苗民搬到了陰山居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