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人連續在岩洞下奮戰了一個晚上可是早就人困馬乏了,興安嶺中白天可不能給打盹,林子裡隨時都能竄出幾隻要人性命的野獸。而且這原始森林中多毒蛇,要是被咬上一口恐怕都等不到送進醫院就一命嗚呼了。

  三人手拄著書叉子穿過茫茫林海,順著多布庫爾河一路向北,再翻閱了一道山樑後最終看到了一小片住宅區,說它是住宅區可能有些誇張,它僅是幾座蓋在林海中央的小木屋,小木屋一圈還用荊棘圍起了柵欄防止野獸襲擊。

  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柵欄外瘋狂生長的草木正在入侵這片區域,草藤野草在這面區域中占領了絕大部分面積。甚至木屋房頂上都長出了樹芽子。

  “可能知青回城以後這裡就被遺棄了吧。”馬丫說。

  “沒事,荒郊野嶺的,能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就不錯了。我聽說當時插隊在興安嶺林區的知青生活挺苦的,這裡渺無人煙,整天都要擔心被林子裡的猛獸襲擊,他們緊靠一台電匣子了解外界的信息。丫兒,你們黑龍屯距離這裡算是最近的了,這群知情當時沒去過嗎?”

  第30章 鏡中的另一半靈魂

  “我聽爺爺說那群知青剛來的時候還常常去我們屯子用他們打來的獸皮采來的山藥換些生活必需品,但到了七十年代時基本就沒有聯繫了,後來,國家又允許嶺子裡狩獵了,我們屯子才派出幾個獵戶來看望這些知青。”

  無雙笑說估計他們都變成野人了吧?當時那個年代確實毀了不少文化青年的前途。

  “爺爺管這裡叫三號林場,他們生活的區域叫三號大院,也就是咱們現在看到的這幾間房舍。”

  黑龍屯的獵戶們早上出發,一直到黃昏時分才到達三號林場區域。山裡邊的獵戶都很有經驗,他們會一路打獵一路留下方便日後屯子裡人經過休息的木屋,每隔一段路就會修一座這種簡易的小木屋。嶺子裡也分布了幾個小村寨,有些是少數民族,比如鄂倫春人,蒙古族人,還有滿人等等。

  獵戶們沿途打獵,累了就在以前留下的小木屋中休息,一直順著嶺子往西北方向去,途中經過這些少數民族的村落,就短暫停留把打來的獵物販賣出去,換些錢糧。

  這不,到了晚上,幾個黑龍屯的獵戶終於抵達了三號林場,他們也沒想再這裡兜售什麼,林場裡住著的都是知青,前幾年他們還偶爾會長途跋涉到黑龍屯,可這幾年竟然音訊全無,獵戶們生性淳樸,擔心這些孩子發生意外,所以放棄了繼續向前,便帶著打來的獵物打算去三號大院看看孩子們。

  三號林場的位置不是很好,西臨多布庫爾河,東臨雞冠子山,左右都是無人區,當年國家政策是開發大東北,不知為何當地要在這裡建一座林場,興安嶺中本就是鬱鬱蔥蔥,在這兒種樹那不是沒事閒的嗎。

  獵戶們站在雞冠子山上遠遠俯瞰三號大院,幾座房舍中鴉雀無聲,連一點燈光也沒有。帶頭的老獵戶就說,這些孩子可能回城了,要麼就是已經……其他人紛紛說既然到了咱就去看看吧。

  五六個獵戶下了雞冠子山進入了林場。卻發現,林場外圍還有幾個年輕的知青正在頂黑砍樹呢。他們長出一口氣。

  獵戶們把幾個知青叫了回來,他們給知青們留下一頭剛打的狍子想給孩子們改善改善伙食。

  當他們進入小木屋中時發現,這屋裡布滿了灰塵,好像若干年無人居住過了。老獵戶很有經驗,抬頭一瞅,那幾個知青眼中根本沒有生氣,一副死魚眼睛直勾勾盯著他們看。他立刻就覺得不對勁兒。他藉口趕路要緊便帶著獵戶們匆忙離開了三號農場。

  回去後,老獵戶把這事跟馬四海說出,馬四海說,還無法判斷那群孩子是不是已經死了,不過以前當地林業局在建造三號林場規劃的時候他就曾進言告訴他們,三號農場下是一片特殊區域,最好不要居住活人。他沒敢直接說三號農場的位置距離興安嶺地縫子太近了,很危險。那那時候正是文革破四舊,老爺子的進言領導哪裡聽得進去。

  從此以後那地方可就再沒人敢去了,一直到今天,那群知青到底是死是活也無人知曉。

  “估計八成是全死了,那群知青一直在日復一日地重複著生前的工作,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的魂魄已經離體。”無雙說。

  “哥,那咱們還去嗎?”

  “去呀,幹嘛不去?要不等著餵狼呀?咱們找找吧,如果能找到他們的屍骨就把他們安葬了,那群知青確實很可憐。”

  三人走進三號林場大院,院子裡到處是荒草與荊棘。無雙看了下三號林場的位置,這位置實在是不好,雖然西鄰多布庫爾河吃水沒問題,可一旦多布庫爾河水漲第一個被淹的就是三號林場。這裡地勢太窪了,附近沒有遮掩,那幾根荊棘圍牆也根本無法阻擋大型猛獸,在興安嶺人熊的眼中幾乎是如履平地。

  “哥,你先進屋休息會兒吧,我和強子去附近給你打點野味,咱晚上還要繼續走呢,可不能空著肚子。”馬丫把無雙安置在一間小木屋裡後,他和雲強拿著槍走了。

  小木屋裡雖然簡陋,但簡單收拾下還能住人。無雙躺在炕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就從包里掏出了那面銅鏡。這個“地”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會不會就是傳說中的上古寶物,盤古開天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