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眾人聚集的漢白玉階下鴉雀無聲,他們屏息凝神,期待漪漣能說服君瓏,避免下一場無謂的紛爭。然而,他們很清楚,君瓏籌謀了二十年,為的正是今日血濺紫禁城的場面,豈會為了一人輕言放棄。有人暗暗握緊了兵器,為了應對陰影中的十面埋伏,有人在躊躇,是不是應該趁著機會一舉拿下惡鬼,從此天下太平。
然後,一聲弦驚,徹底崩斷了幾乎凝滯的空氣,箭隨之飛出,迅速竄上漢白玉階。
君瓏聽覺敏銳,當他察覺時,即刻凝住神,準備輕鬆將箭打下,卻不知是誰放的箭那麼好心思,不朝他飛,直衝漪漣而去,緊跟著李巽的驚呼,“阿漣——!”
那一刻,仿佛時間靜止了。他驀然想了很多,如果漪漣真的不在,他獨自一人對著滿城蕭條,實在不如預期中那麼快樂。這大概便是柳笙問他的問題,到底想要什麼?
等回過神,他已經將近在咫尺的人一把揉進懷裡。箭隨至,順理成章插進他的背,緊跟而來的還有數道冷光,無一例外被他用身體擋下,鮮血直流,與龍紋匯成一體,不禁覺得諷刺,又令人嘆惋。
漪漣聽見他幾聲悶哼,霎時腦海一片空白,她掙扎著要將他推開,反被摟的更緊,溫熱的雙唇貼在她耳邊,好似平日玩笑道,“叔為了你,豁出去了,你還怪叔沒良心?”
她怕的發抖,一雙手緊緊巴在他衣服上,張了張嘴,發不出聲音,只聽得一句,耳邊便嗡嗡作響。幸好幾支箭不致命,君瓏尚有餘力抱著她安慰,“不要哭,沒那麼痛。”
漪漣可痛極了,用手貼在他臉上摸一摸,“……不要嚇我,求求你。”
聽見她說話,得知她平安無事,階下李巽方才回過神,感覺到周胥和蘇曜都在對他打眼色,瞄一眼君瓏,再瞄一眼永隆帝,示意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沈序也悄悄上前提醒,手裡還拿著一把弓,“王爺,再多兩支箭,都能結束了。”
可漪漣還在上面,李巽心跳的胸口發疼,生怕傷了她分毫。
不知是誰替他拿了主意,身後的弓兵竟全部拉起架勢,緊繃的弦聲再次讓君瓏注意到了他們的意圖。他很清楚箭不容情,他也很清楚那些人想要什麼,為了懷裡的人,毅然用劍支起身體,依舊高傲的對李巽道,“李巽,不管你願不願,你確實幫了我不少忙,為此,我送你一件大禮。”說罷,廣袖飄揚,寒光凜冽,一道冷色閃過,鮮血飛濺。
終究還是變成了這一幕。
紅艷艷的血色沿著漢白玉階一節一節往下淌,同時滾落的還有染紅的頭顱,一直滾到李巽腳邊。醉極聲色、享樂一生的帝王最終不得善終,在龍椅的注目下屍首分家,果然,皆是因果,為惡者必嘗惡果。
饒是君瓏也不得不嘆一次天意,他籌謀數年,藐視人道,只為雪恨復仇,而今,不論他心意所向,果真是再反悔不得。大仇了結之時,他終將踏上黃泉鬼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第一百二十三章 江山君子
舊主已逝,夜半歡歌不再,摒除浮躁奢靡,宮城自成一派氣韻。
閒暇多年的百官憋悶已久,好不容易能夠在青天白日下透口氣。他們看見昔日繁華的京都,儘管在戰事中留下了許多殘缺,但官民齊心,添磚補瓦,揮汗之後竟是難得的暢快。多虧李巽籌謀得當,修繕京城,安撫百姓,為先帝辦喪,朝前朝後、宮裡宮外皆打理的井井有條,令百官心生欽佩,想著頹廢多年的大興總算要浴火重生了。
至於曾經的太師君瓏,欺下瞞上,危害百姓,禍亂朝綱,刺殺皇帝,罪無可恕。三司三省共議,於永隆皇帝出殯之日判其以斬首之刑,以慰先帝在天之靈。
今日,距離永隆帝出殯還差三日,李巽坐在勤政殿批閱奏摺,名義監國,位同皇帝。在百姓和百官眼裡,他繼位為帝已經是順理成章、眾望所歸。
埋頭忙碌了一個時辰後,他將剛批好的奏摺堆上小山,視線落向一邊翻書的身影,“書好看嗎?”他擱下筆問道。
魂不守舍的漪漣小驚一下,茫然點頭,又搖頭。
李巽追問,“是好看,還是不好看?”
漪漣垂下頭,老實交代,“我沒看。”從頭到尾盲目翻了一遍,她至今不曉得是本什麼書。
李巽愁眉不展,從批閱好的奏摺堆里抽出一本,兩本,五本,起身走去,全數堆到漪漣手邊,“看不進書,看看這個。”
在他強硬的的態度下,漪漣取了一本翻起來,短短兩眼,眼眶一熱。再翻一本,兩本,五本,全出自文武百官之手,參君瓏十大罪,搬出王法條例,洋洋灑灑一長篇,說是關乎江山社稷,百姓安危,君瓏不死難免後患,言詞懇切,大有不死不罷休的勁頭,還有官員甚至建議,在送先帝入皇陵的路上,遍撒君瓏的血,以儆效尤云云。
每個字,對她來說都是噩夢。
“……我知道你不好辦。”漪漣不敢讓自己抱太大期待,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李巽凝視她,“知道我不好辦,你還是為他來了,日日都來,一坐一日,再過三日便要行刑,你準備還要忍多久才肯說話?”相識多年,從未見她為誰這般隱忍,不覺觸動心弦,一跳一痛,“或者你以為我是偽君子,會為一己之私加害於他,所以才遲遲不敢說?”
然後,一聲弦驚,徹底崩斷了幾乎凝滯的空氣,箭隨之飛出,迅速竄上漢白玉階。
君瓏聽覺敏銳,當他察覺時,即刻凝住神,準備輕鬆將箭打下,卻不知是誰放的箭那麼好心思,不朝他飛,直衝漪漣而去,緊跟著李巽的驚呼,“阿漣——!”
那一刻,仿佛時間靜止了。他驀然想了很多,如果漪漣真的不在,他獨自一人對著滿城蕭條,實在不如預期中那麼快樂。這大概便是柳笙問他的問題,到底想要什麼?
等回過神,他已經將近在咫尺的人一把揉進懷裡。箭隨至,順理成章插進他的背,緊跟而來的還有數道冷光,無一例外被他用身體擋下,鮮血直流,與龍紋匯成一體,不禁覺得諷刺,又令人嘆惋。
漪漣聽見他幾聲悶哼,霎時腦海一片空白,她掙扎著要將他推開,反被摟的更緊,溫熱的雙唇貼在她耳邊,好似平日玩笑道,“叔為了你,豁出去了,你還怪叔沒良心?”
她怕的發抖,一雙手緊緊巴在他衣服上,張了張嘴,發不出聲音,只聽得一句,耳邊便嗡嗡作響。幸好幾支箭不致命,君瓏尚有餘力抱著她安慰,“不要哭,沒那麼痛。”
漪漣可痛極了,用手貼在他臉上摸一摸,“……不要嚇我,求求你。”
聽見她說話,得知她平安無事,階下李巽方才回過神,感覺到周胥和蘇曜都在對他打眼色,瞄一眼君瓏,再瞄一眼永隆帝,示意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沈序也悄悄上前提醒,手裡還拿著一把弓,“王爺,再多兩支箭,都能結束了。”
可漪漣還在上面,李巽心跳的胸口發疼,生怕傷了她分毫。
不知是誰替他拿了主意,身後的弓兵竟全部拉起架勢,緊繃的弦聲再次讓君瓏注意到了他們的意圖。他很清楚箭不容情,他也很清楚那些人想要什麼,為了懷裡的人,毅然用劍支起身體,依舊高傲的對李巽道,“李巽,不管你願不願,你確實幫了我不少忙,為此,我送你一件大禮。”說罷,廣袖飄揚,寒光凜冽,一道冷色閃過,鮮血飛濺。
終究還是變成了這一幕。
紅艷艷的血色沿著漢白玉階一節一節往下淌,同時滾落的還有染紅的頭顱,一直滾到李巽腳邊。醉極聲色、享樂一生的帝王最終不得善終,在龍椅的注目下屍首分家,果然,皆是因果,為惡者必嘗惡果。
饒是君瓏也不得不嘆一次天意,他籌謀數年,藐視人道,只為雪恨復仇,而今,不論他心意所向,果真是再反悔不得。大仇了結之時,他終將踏上黃泉鬼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第一百二十三章 江山君子
舊主已逝,夜半歡歌不再,摒除浮躁奢靡,宮城自成一派氣韻。
閒暇多年的百官憋悶已久,好不容易能夠在青天白日下透口氣。他們看見昔日繁華的京都,儘管在戰事中留下了許多殘缺,但官民齊心,添磚補瓦,揮汗之後竟是難得的暢快。多虧李巽籌謀得當,修繕京城,安撫百姓,為先帝辦喪,朝前朝後、宮裡宮外皆打理的井井有條,令百官心生欽佩,想著頹廢多年的大興總算要浴火重生了。
至於曾經的太師君瓏,欺下瞞上,危害百姓,禍亂朝綱,刺殺皇帝,罪無可恕。三司三省共議,於永隆皇帝出殯之日判其以斬首之刑,以慰先帝在天之靈。
今日,距離永隆帝出殯還差三日,李巽坐在勤政殿批閱奏摺,名義監國,位同皇帝。在百姓和百官眼裡,他繼位為帝已經是順理成章、眾望所歸。
埋頭忙碌了一個時辰後,他將剛批好的奏摺堆上小山,視線落向一邊翻書的身影,“書好看嗎?”他擱下筆問道。
魂不守舍的漪漣小驚一下,茫然點頭,又搖頭。
李巽追問,“是好看,還是不好看?”
漪漣垂下頭,老實交代,“我沒看。”從頭到尾盲目翻了一遍,她至今不曉得是本什麼書。
李巽愁眉不展,從批閱好的奏摺堆里抽出一本,兩本,五本,起身走去,全數堆到漪漣手邊,“看不進書,看看這個。”
在他強硬的的態度下,漪漣取了一本翻起來,短短兩眼,眼眶一熱。再翻一本,兩本,五本,全出自文武百官之手,參君瓏十大罪,搬出王法條例,洋洋灑灑一長篇,說是關乎江山社稷,百姓安危,君瓏不死難免後患,言詞懇切,大有不死不罷休的勁頭,還有官員甚至建議,在送先帝入皇陵的路上,遍撒君瓏的血,以儆效尤云云。
每個字,對她來說都是噩夢。
“……我知道你不好辦。”漪漣不敢讓自己抱太大期待,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李巽凝視她,“知道我不好辦,你還是為他來了,日日都來,一坐一日,再過三日便要行刑,你準備還要忍多久才肯說話?”相識多年,從未見她為誰這般隱忍,不覺觸動心弦,一跳一痛,“或者你以為我是偽君子,會為一己之私加害於他,所以才遲遲不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