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邊百姓沒有及時撤離,許多被捲入戰事中,李巽雖有意周全百姓,可兵馬殺意一起,免不得傷人,瞻前顧後,反亂了手腳。一時間混沌成一片,殺喊聲沖天而去,哭喊聲也響徹耳畔,交織糾纏,和著血腥氣翻滾,驚心動魄。

  從高處望去,城門上空揚起一片煙塵,仿佛石頭砸入海里,激起千層浪,浪花蔓延波及,如瘟疫般感染了一片又一片。人群卑微如螻蟻,四散亂竄,有人躲進屋中,屋頂被滾石壓垮,有人撲在了大街上,血色如花。一傳十,十傳百,戰況很快傳遍京區,人們聞風喪膽,為了保命花樣百出,實在……很有趣味。

  主大道的煙塵滾得最快,是李巽帶領了一班人馬拼殺,宛如一條潛龍即將探出海面。

  劍走靈活,在馬上使不出長處,他順勢從敵軍手裡奪下一把長槍,長槍的功夫陸書雲傳授過一二,不得精要,好在速度上占有優勢,一刺一掃,轉眼拿下周身數人。趁著空隙,他抬頭一看,見望台上立著一人,意氣風發,傲然笑視烽煙滾滾,宛若高居雅座看著一齣好戲。

  李巽認出那人姿態,怒火衝心,“君瓏!”

  視線交匯,比刀鋒間的撕裂聲更滲人,兩者皆是毫不退讓的壓迫氣勢。

  君瓏勾起一笑,轉身離開,是用行動下了一道戰書,充滿挑釁的意味。

  李巽不甘示弱,長槍使得更加風馳電掣,受他鼓舞,一眾士兵奮力拼殺,很快開出一條道,擁護李巽,直奔入宮城。

  有高聳宮牆的隔絕,耳邊霎時安靜許多,仿佛從暴雨磅礴的攻勢下走入一間深宅,除了被嚇到的宮女和太監,居然沒瞧見有多少兵馬的影子。

  外頭的兵馬還需董世指揮,蘇意從旁協助,蘇曜與其餘文官則被兵馬護送入宮城,比李巽晚了一步。看見宮城裡的安寧場面,蘇曜當即警覺,“惡賊狡詐,王爺小心。”

  越是沉默,越是危機四伏,或可說十面埋伏。眾人小心翼翼往深處行了幾步,靜的能聽見自己的腳步聲,好像踩在弓弦上,無一不是提心弔膽,有人忍不住長吁一口,默默擦了把汗。然而,經過最可能被埋伏的幾道門後,始終沒有動靜,緊繃的心不禁受到了動搖。

  直到深入至霸道主殿前,放眼浮雕繁瑣的漢白玉階上,終於可見羅剎般的黑影。

  黑衣深邃如墨,紅紋鮮艷如血,他是把京城血色染天的慘象穿到了身上,而那血紅的紋飾正是象徵帝王之家的龍紋!他坐在金光燦燦的龍椅上,手指搭在額角,注視著漢白玉階下的眾人,眼底洋溢著不屑和嘲笑,妖邪鬼魅,恍如入魔。

  “來的人不少,好生熱鬧。”他似笑非笑寒暄,“振國將軍、棟樑功臣、忠義之士盡數相隨,可見襄王爺深得人心。”

  李巽氣質冷傲,兩者正是一火一冰,“非本王得人心,乃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君瓏聽罷發笑,嘲弄道,“顏面得體,內心齷齪,果然是皇家做派。襄王爺遺落江湖數年,根骨未失,難得。”他掛著笑,幽幽瞟向沈序,“沈中丞,你說是不是?”

  沈序深深拘了一禮,接話道,“所以您對王爺一直青睞有加。”看似與君瓏應和,實際是倒打一耙,暗指其別有居心。沈序身為首席君瓏黨,話便更有說服力。

  君瓏不禁讚賞,“才別兩日,沈中丞說話越發精進,了不得。不過,看在你我同僚多年的份上,好意提醒一句,留一條命不容易,早些尋覓新主罷。”

  意味深長的話讓沈序與李巽兩人皆是眸光一動,各自心知肚明,各自又另存心思。

  沈序由衷感嘆,“下官那些雕蟲小技,於您不過是班門弄斧而已。”

  明槍暗箭的官話令蘇曜焦躁,累積多年的仇怨早已急不可待,他憤憤瞪著龍椅上的人,若眼神能殺人,他已勝了,“殷律,你已插翅難飛,莫要再逞口舌之爭。可嘆我病軀殘體,無法親手殺你報仇!”

  君瓏微微眯起眼,頗懷念道,“許久不曾有人叫此名,難為蘇將軍還記得。你方才說什麼來著?報仇?”他眉間染得迷茫,“裝病八年,莫不是真裝成傻子了,與我何干?”

  蘇曜怒火中燒,“你逼死我父,殺我妻兒,七七臨死前已將原委告知我,休要裝蒜!”

  周胥也插話道,“不止蘇明將軍,姝妃的案子尚有許多疑點,據本官查明,唐非是殺了姝妃不錯,推波助瀾、興風作浪的卻是你,對是不對?”

  幾句話間,李巽周身殺意悄然蔓延。

  面對信誓旦旦質問,君瓏前所未有的冷靜,“蘇明是做了虧心事,怕鬼敲門,怪得了誰。至於姝妃……”他冷笑兩聲,將放置在龍椅上的幾份摺子拿起掂了掂,然後一把甩下漢白玉階,摺子散開,在半空中劃出一道長弧,宿命般的落到眾人腳前,“宣文帝領著姝妃、蘇明、陸華莊幹了什麼好事,你們自己看。”

  蘇曜猶豫再三,帶著複雜愁容彎腰撿起摺子,瞪兩眼君瓏,看兩行字,心裡不屑他能玩出什麼花樣。可隨著摺子翻動,文字仿佛魔物勾住了他的魂,再沒有看君瓏的餘力。臉上的表情由不屑深入,轉為動搖,再成震驚,最後伸手扔出摺子,低吼道,“不可能!”

  李巽不免勾起好奇,示意周胥先看,後者亦是驚訝不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