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魏氏入宮,自此以後,父皇就很少踏足中宮,母親雖然淡泊處之,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宮中事非總是多。但母后從不抱怨,她依舊是那個最嫻靜端莊的皇后。
只是母親的話越來越少了,好在他還有小舅可以說話。
小舅雖比他大了六歲,但他們打小一塊長大,無話不說,漸漸地他也明白,小舅的艱難處境。蕭家滿門英烈,高祖便是開國將星,人才輩出,聲名赫赫,威名遠播,他的外祖父更是先帝的股肱之臣,大舅二舅都是戰功赫赫。蕭家是勛貴,更是太子母族。
父皇獨寵魏氏,忌憚權重的外戚,明里暗裡施壓打壓蕭家,只是那時的他並不能完全理解,他自幼容貌出眾,才華出眾,他習慣了眾星捧月的生活,並不知道光彩背後的不堪。
到了十五歲生辰,邊關大捷,父皇難得心情大好,還設了私宴為他慶賀。
母后也來了,一家三口坐在一起,恍若平常百姓,母親舉茶祝賀,父親含笑祝福。
難得的幸福,久違的天倫之樂。
他很久沒有這麼高興過,外面雨聲嘩嘩,他也覺得春雨如油,是上天的恩賜。
自祖父仙逝,他雖為太子,地位尊榮,可能與父親同桌而坐的機會少之又少,而父親這樣慈愛的看著他的時候,更是少有,更何況母親也在。
皇帝厭棄皇后,獨寵淑妃,這是舉世皆知的事情,多年夫妻並沒有讓帝後二人產生深厚的感情,這場婚約原是聽從先帝旨意,又因為蕭氏身世優越,性情溫順端莊美麗,新帝登基是皇后,皇后有子是為太子。
父皇為帝,那樣威嚴,兒臣要跪拜叩首才能仰頭拜見。
坐在御座上的帝王仿佛不會有一絲感情,男人的剛毅與威嚴刻寫在他的臉上。
直到魏氏到來,他才知道原來父皇也是個會做荒唐事的人。
母后難得喝了酒,動了情,她古井無波的臉上露出了罕見的表情,她甚至說起來曾經閉口不談的往事。
她說到了祖父與一位蕭氏女的生死愛戀,說到自己痛失愛女,也說到了淑妃,她說了好多,她從未說過那麼多話,她哭了。
是釋懷的淚水,這些年,母后雖然從不發出怨言,可同樣她的臉上也鮮有笑容,今天她溫柔地看著自己的兒子。
她的兒子舉杯祝父親福壽延年,父親臉上是慈愛的笑。
隨後父親接過酒杯,輕輕一搖,銀杯滑落,擲地有聲,杯中有毒!
太子謀逆,大逆不道,弒君殺父,其心可誅!
逆子!該死!
太子被當胸一刀,拔劍聲此起彼伏。
事發突然,連一旁的母后都沒有反應過來。而他被利刃刺心,又被用力抽出,剜心之痛,無以言表。
刀一拔,劇痛使他瞬間就倒了下去,劇痛難當,讓他大腦一片空白。
“太子狼子野心,犯上作亂,圖謀造反!”他聽到這句話,模糊的視野里衝來一人,是母親,她打翻凳子衝過來,摟住他,抱緊他,拼命地捂住他的流血的心口,血還是從她的指間滲出,染紅整個手掌。
一向端莊的皇后,此刻狀若癲狂。
刀貫心口,他能感到鮮血直流,不說動彈,連喘息都費力起來。
撕心裂肺的疼,他疼得幾乎睜不開眼,但他不敢閉眼。
刀刃鏗鏘撞擊聲不絕於耳,他看見母后撿起地上掉落的長劍,長袖捲風,呼呼作響。
皇后本就出身將門自幼習武,臨近瘋狂之際更爆發出驚人的力氣,竟然生生將皇帝持刀的右手砍下。
斷手與匕首齊齊跌落滾到太子身旁,他來不及想,已經看見母親的身體被鋒利的刀刃貫穿……她臉上的怒氣,眼中的恨意,至死不散。
父子相殘,夫妻相殺,短短半日。
……
“都說太子殿下風華絕代,今日一見才知竟是個呆子。”一個笑嘻嘻的聲音從遠處傳來,打破寧靜,更打斷了他的澎湃心潮,把沉溺於過往的男人驚醒。
“誰?”心中警醒,李蕭差點就要呼喚暗處影衛,他忍住驚訝,豁然回頭,尋找聲音的源頭。
一個少女站在假山上,假山上青苔絨絨,水滴滴答答的落下,她拎著裙子,正穩穩噹噹的站在青青石上,居高臨下的看著他。
“日頭都出來了,殿下怎麼還穿著蓑衣呆站著?”
“果然呆了,小郎君,你不會不記得我了吧?”
少女提裙,從高高低低的假山綠石上跳下,朝他走來。女子年少,削肩細腰,雲鬢翠鳳,桃花粉面,眉如翠羽,膚若霜雪,眉目含笑。
李蕭看呆了,他好像分不清自己身處何方。
“清秋……”他低聲呢喃,他怎會忘呢。她的聲音清脆嘹亮,也只有她有如此美麗的笑眼。
他當然沒忘,他怎會忘了呢……
祖父在世時最偏愛他,即便出遊也不曾忘了他,當年他隨同祖父遊歷途經一個水鄉,十里八鄉正值慶典,熱鬧非凡,百姓們見遊人身份尊貴,無不俯首下拜,唯有少女清秋,站在無數跪拜的人群中,她手持荷花,身著小衫羅裙,一身嫩綠,在陽光下,在黑壓壓的人群中格外耀眼。
她遠遠地站著看著他,她的眼睛有笑,歡喜的表情滿的好些溢出來一般。
只是母親的話越來越少了,好在他還有小舅可以說話。
小舅雖比他大了六歲,但他們打小一塊長大,無話不說,漸漸地他也明白,小舅的艱難處境。蕭家滿門英烈,高祖便是開國將星,人才輩出,聲名赫赫,威名遠播,他的外祖父更是先帝的股肱之臣,大舅二舅都是戰功赫赫。蕭家是勛貴,更是太子母族。
父皇獨寵魏氏,忌憚權重的外戚,明里暗裡施壓打壓蕭家,只是那時的他並不能完全理解,他自幼容貌出眾,才華出眾,他習慣了眾星捧月的生活,並不知道光彩背後的不堪。
到了十五歲生辰,邊關大捷,父皇難得心情大好,還設了私宴為他慶賀。
母后也來了,一家三口坐在一起,恍若平常百姓,母親舉茶祝賀,父親含笑祝福。
難得的幸福,久違的天倫之樂。
他很久沒有這麼高興過,外面雨聲嘩嘩,他也覺得春雨如油,是上天的恩賜。
自祖父仙逝,他雖為太子,地位尊榮,可能與父親同桌而坐的機會少之又少,而父親這樣慈愛的看著他的時候,更是少有,更何況母親也在。
皇帝厭棄皇后,獨寵淑妃,這是舉世皆知的事情,多年夫妻並沒有讓帝後二人產生深厚的感情,這場婚約原是聽從先帝旨意,又因為蕭氏身世優越,性情溫順端莊美麗,新帝登基是皇后,皇后有子是為太子。
父皇為帝,那樣威嚴,兒臣要跪拜叩首才能仰頭拜見。
坐在御座上的帝王仿佛不會有一絲感情,男人的剛毅與威嚴刻寫在他的臉上。
直到魏氏到來,他才知道原來父皇也是個會做荒唐事的人。
母后難得喝了酒,動了情,她古井無波的臉上露出了罕見的表情,她甚至說起來曾經閉口不談的往事。
她說到了祖父與一位蕭氏女的生死愛戀,說到自己痛失愛女,也說到了淑妃,她說了好多,她從未說過那麼多話,她哭了。
是釋懷的淚水,這些年,母后雖然從不發出怨言,可同樣她的臉上也鮮有笑容,今天她溫柔地看著自己的兒子。
她的兒子舉杯祝父親福壽延年,父親臉上是慈愛的笑。
隨後父親接過酒杯,輕輕一搖,銀杯滑落,擲地有聲,杯中有毒!
太子謀逆,大逆不道,弒君殺父,其心可誅!
逆子!該死!
太子被當胸一刀,拔劍聲此起彼伏。
事發突然,連一旁的母后都沒有反應過來。而他被利刃刺心,又被用力抽出,剜心之痛,無以言表。
刀一拔,劇痛使他瞬間就倒了下去,劇痛難當,讓他大腦一片空白。
“太子狼子野心,犯上作亂,圖謀造反!”他聽到這句話,模糊的視野里衝來一人,是母親,她打翻凳子衝過來,摟住他,抱緊他,拼命地捂住他的流血的心口,血還是從她的指間滲出,染紅整個手掌。
一向端莊的皇后,此刻狀若癲狂。
刀貫心口,他能感到鮮血直流,不說動彈,連喘息都費力起來。
撕心裂肺的疼,他疼得幾乎睜不開眼,但他不敢閉眼。
刀刃鏗鏘撞擊聲不絕於耳,他看見母后撿起地上掉落的長劍,長袖捲風,呼呼作響。
皇后本就出身將門自幼習武,臨近瘋狂之際更爆發出驚人的力氣,竟然生生將皇帝持刀的右手砍下。
斷手與匕首齊齊跌落滾到太子身旁,他來不及想,已經看見母親的身體被鋒利的刀刃貫穿……她臉上的怒氣,眼中的恨意,至死不散。
父子相殘,夫妻相殺,短短半日。
……
“都說太子殿下風華絕代,今日一見才知竟是個呆子。”一個笑嘻嘻的聲音從遠處傳來,打破寧靜,更打斷了他的澎湃心潮,把沉溺於過往的男人驚醒。
“誰?”心中警醒,李蕭差點就要呼喚暗處影衛,他忍住驚訝,豁然回頭,尋找聲音的源頭。
一個少女站在假山上,假山上青苔絨絨,水滴滴答答的落下,她拎著裙子,正穩穩噹噹的站在青青石上,居高臨下的看著他。
“日頭都出來了,殿下怎麼還穿著蓑衣呆站著?”
“果然呆了,小郎君,你不會不記得我了吧?”
少女提裙,從高高低低的假山綠石上跳下,朝他走來。女子年少,削肩細腰,雲鬢翠鳳,桃花粉面,眉如翠羽,膚若霜雪,眉目含笑。
李蕭看呆了,他好像分不清自己身處何方。
“清秋……”他低聲呢喃,他怎會忘呢。她的聲音清脆嘹亮,也只有她有如此美麗的笑眼。
他當然沒忘,他怎會忘了呢……
祖父在世時最偏愛他,即便出遊也不曾忘了他,當年他隨同祖父遊歷途經一個水鄉,十里八鄉正值慶典,熱鬧非凡,百姓們見遊人身份尊貴,無不俯首下拜,唯有少女清秋,站在無數跪拜的人群中,她手持荷花,身著小衫羅裙,一身嫩綠,在陽光下,在黑壓壓的人群中格外耀眼。
她遠遠地站著看著他,她的眼睛有笑,歡喜的表情滿的好些溢出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