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阿三大著舌頭,還要再說,段成悅已轉身走了出去。
去年十一月的那個黃昏。那日是他二十七歲的生辰。府中早早便在準備為他慶賀,以他今時的榮寵,外客必定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然而他終究沒有發出一張請柬,他在黃昏太陽落下時去到王府內園的池邊。
那裡的水閣名叫萬錦,向來是王府舉家歡慶的場所。他還記得幼時母親便在此處為他慶生,然後順理成章,他想起了很多人和很多事。祖皇如何駕崩,父王如何猝歿,先帝如何登基又如何被迫退位,最後他想起了兄長睿帝的往事。
他記得自己從前並不是一個多愁善感喜歡追憶的人,但是那日確實思緒翻湧不可遏制,他甚至覺到了淡薄卻又無止無休的寂寞。他在池邊靜思,凝視著月亮的倒影被粼粼水波切碎,直到那一種支離破碎猛地讓他毛骨悚然。
離開時他腳步穩定心思倉惶,他仿佛被人指引一般,來到空無一人的宴客大廳,那些原本用作待客的美酒一壇一壇堆在角落,他拍開了壇口的泥封,嗅著霎那湧出極醇極香的酒味。動作違逆了理智的操控,他找來酒盞,獨自坐在空闊的廳內,緩緩斟起一盞竹葉青,緩緩一飲而盡。
這樣他空落忐忑的心緒方才漸漸穩定,那感覺就好像一枝無依無靠的藤忽然纏到了堅實的樹幹。
半個時辰之後他體內毒發生不如死,然而現在回想起來,在那一刻他委實已無法控制。
他極其疲憊,掙扎著回到明淨園,一頭栽倒在臥床之上。
只在電光火石的瞬間,他忽然覺得,就這樣死去其實也未必是一件壞事。他使勁挪動了一下身體,嘴角泛出一絲苦澀的笑意。
這天以後,段成悅嘔血的次數忽然頻繁起來,他的精神急轉直下,每日只能在明淨園的庭院中閒坐,有時坐著坐著,氣力不濟,便昏昏沉沉地睡過去,假如鬘姬不去叫他,他竟能昏睡整整一個下午。
數日後睿帝得知了他的病情,親書一封,另賜些許珍貴補藥,派章公公送來,安慰撫恤。
段成悅笑容平靜,謝了睿帝的恩典,說了些“愧不敢當”的客套話。直至將章公公送走,段成悅叫鬘姬將睿帝書信拿了過來,用微微顫抖的手,展開閱讀。
那信不過兩百來字,殷殷切切,其實也就是叫他安心養病云云。然而段成悅一字一字,看得極其仔細,眼神凌厲,好像要將那字紙看穿,看到寫信人最深的心底。足足看了一刻多鐘,忽然雙手顫抖劇烈,把紙抓得悉悉作響。
隨即深深長嘆,靠在椅上,閉目不語。
他謝絕了一切探視,決不讓一個外人踏入明淨園。
這個外人甚至包括王妃雲姮。
然而鬘姬自然不知道這一點。那日雲姮照例前來問安,段成悅正在窗前榻上昏睡,一睜眼,見到雲姮,陡然坐直了身體,渾身顫抖,大發雷霆。
“你來做什麼?你也想讓我死麼?你也想讓我死麼!”
從沒有人見過他如此激動,一時滿室寂靜,人人錯愕難當,手足無措。
直到雲姮猛然轉身,疾步走了出去。她走到門口,被門檻絆倒,卻飛快地站了起來,一個丫鬟本想去攙扶,被她一把推倒。等諸人都反應回來時,雲姮已經沒了影子。
鬘姬見段成悅仍直直坐著,趕緊上去扶住他,道:“王爺,您別生氣,奴婢錯了。”
段成悅盯著雲姮消失的方向,眼神似乎模糊而深沉,卻終於什麼都沒說,只默然垂首枯坐片刻,然後重新緩緩躺下,這一番激烈的脾氣發過,竟然很快又昏睡了過去。
葉而複次日來給他診脈時,沉吟良久,將何藤升與鬘姬叫到外面。鄭重其事地問道:“兩位都是王爺親信貼身的人,我問一句話,兩位可否據實以告?”
何藤升忙道:“葉大人問什麼?”
葉而復道:“王爺近來,遇到了什麼心灰意冷的事情?”
何藤升與鬘姬面面相覷,日子向來如此,什麼都沒有變化,何來心灰意冷的事情?
何藤升道:“葉大人此問,是什麼意思?”
葉而復向他二人盯了片刻,才緩緩地道:“王爺一向身體不好,然則前時生機勃勃,求生意切;如今卻已沒有這道力量了。”
何藤升一驚,問道:“葉大人的意思是……?”
葉而復輕嘆一聲,道:“王爺現在,不求生。”
不求生,便是想死!
兩人的臉色一起大變。過了一會,鬘姬欲言又止,猶豫了半天,才道:“奴婢斗膽,揣測是否跟那位叫紅顏的姑娘有關?”
何藤升驚起,道:“不錯,不錯,或許果然如此。”然而又一想,問道:“鬘姬,難道王爺起居,常常對她念念不忘?”
鬘姬道:“這——似乎也不像。不過,王爺將紅顏姑娘送走回來,身邊的祥鶴佩,就沒有了。”
何藤升驚道:“祥鶴佩!”
葉而復也頗是吃驚,問道:“祥鶴佩?”
鬘姬道:“是。奴婢問起,王爺只說送了人,想來必定送給了那位姑娘。”
葉而復道:“皇家祥鶴佩,自幼攜帶,習俗從來只贈正妃,王爺將它送給了哪位姑娘?”
於是何藤升將事情略約一說,問道:“葉大人,假若紅顏姑娘回來,對王爺的病情,可有好處?”
葉而復道:“應當作用不菲。”
於是事不宜遲,當即將事情稟報給了睿帝。
對於段成悅重病的消息,睿帝已心知肚明。據說段成悅飲食已少,整日昏睡。他知道實際上背後議論紛紛,都說定安王時日無多。
他在兩年前就已經知道,中了“春寒”之毒,怎麼可能不死?
他常常回憶段成悅堅定的面貌與眼神,他記得段成悅曾對著自己開玩笑,笑道:“皇兄,我還不會這麼快死哪。”這句話總能在突然間讓他感到五內俱焚。那畢竟是他一母同胞的親弟。
睿帝閉目深思。
這時章公公前來稟報導:“陛下,秦統領覲見。”
睿帝淡淡道:“叫他進來罷。”
秦西河進殿,參拜。
睿帝開門見山地問道:“那個叫紅顏的女人,你知不知道她的來歷?”
秦西河微微一怔,道:“啟稟陛下,她似乎是梁子山人。”
睿帝淡淡道:“好,你即刻帶人去梁子山,將她帶回翯城,朕賜你一道諭旨,地方官衙,自然會協助與你。”
秦西河答應。
睿帝道:“你的行動須得迅速,朕雖不限你時日,你心裡卻要有數。”
秦西河忙下拜道:“臣明白了。”
第十章
秋天來的很快。段成悅覺得,他似乎只不過小睡了片刻,醒來時明淨園便已落葉紛飛。秋日的明淨園仍舊是美的,一棵一棵火紅的烏桕開始從落光了葉子的樹木後逐漸顯露,木樨仍舊綠,綴滿了金黃的花,怡人的香讓他不願意回去藥味瀰漫的臥室。
實際上他十幾天前就已喝不下那些腥氣苦澀的湯藥,然而何藤升依舊命人日日煎煮,懇求他喝下去,再用一種略帶灰心的目光看著他將喝下去的東西全部嘔吐出來。
他完全明白自己決過不完這個秋天。
他已全身虛軟,很多次他明明躺在睡椅中,卻覺得自己飄浮在一片無盡的雲里。精神好的時候,他回憶很多瑣碎的往事,一遍又一遍地回憶,相同的內容,卻從不厭棄。
他微睜著眼,望頭頂葉落過半的梧桐,透過縱橫交叉的枝幹,藍天白雲,無限明朗。當枯黃的梧桐葉子跌落,它們便搖搖晃晃輕飄飄地飛出他的視野。
那時他便很安寧,很平和,在這種十分靜謐的環境下死,他的靈魂便會安息。
睿帝走進明淨園的時候,便看見梧桐樹下一張睡椅。睡椅上的人裹著五彩錦繡的毯子一動不動,椅下許多焦黃的落葉隨風顫抖。
睿帝緩緩走了上去。未曾走近,他便看到段成悅的臉如落葉般焦黃,英俊的面容早已看不出當初的神彩,然而眼睛微微睜著,似乎仍舊清醒。
睿帝一時無言。實際上,他是有很多話想說的,然而他在看到段成悅的瞬間,卻陡地難以措辭,無數話語全塞在了喉嚨里,仿佛可以傾瀉而出,卻又找不到一個恰當的開始。他心中驀然酸痛,手心將那個小小的瓷瓶攥得更緊。從宮中到王府,一路緊握,他已幾乎快要將瓶子捏碎。
秋高氣慡的天氣,他竟覺汗已濕透了重衣。
他有些六神無主地看著眼前的段成悅。
“悅之,悅之。”他終於低聲喚道,眼神里露出微微的哀傷。
良久,段成悅仿佛反應過來,緩慢地將頭一側,他很顯然地露出了一絲驚詫的表情。“陛……陛下。”他嘴唇間吐出這樣兩個字。
去年十一月的那個黃昏。那日是他二十七歲的生辰。府中早早便在準備為他慶賀,以他今時的榮寵,外客必定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然而他終究沒有發出一張請柬,他在黃昏太陽落下時去到王府內園的池邊。
那裡的水閣名叫萬錦,向來是王府舉家歡慶的場所。他還記得幼時母親便在此處為他慶生,然後順理成章,他想起了很多人和很多事。祖皇如何駕崩,父王如何猝歿,先帝如何登基又如何被迫退位,最後他想起了兄長睿帝的往事。
他記得自己從前並不是一個多愁善感喜歡追憶的人,但是那日確實思緒翻湧不可遏制,他甚至覺到了淡薄卻又無止無休的寂寞。他在池邊靜思,凝視著月亮的倒影被粼粼水波切碎,直到那一種支離破碎猛地讓他毛骨悚然。
離開時他腳步穩定心思倉惶,他仿佛被人指引一般,來到空無一人的宴客大廳,那些原本用作待客的美酒一壇一壇堆在角落,他拍開了壇口的泥封,嗅著霎那湧出極醇極香的酒味。動作違逆了理智的操控,他找來酒盞,獨自坐在空闊的廳內,緩緩斟起一盞竹葉青,緩緩一飲而盡。
這樣他空落忐忑的心緒方才漸漸穩定,那感覺就好像一枝無依無靠的藤忽然纏到了堅實的樹幹。
半個時辰之後他體內毒發生不如死,然而現在回想起來,在那一刻他委實已無法控制。
他極其疲憊,掙扎著回到明淨園,一頭栽倒在臥床之上。
只在電光火石的瞬間,他忽然覺得,就這樣死去其實也未必是一件壞事。他使勁挪動了一下身體,嘴角泛出一絲苦澀的笑意。
這天以後,段成悅嘔血的次數忽然頻繁起來,他的精神急轉直下,每日只能在明淨園的庭院中閒坐,有時坐著坐著,氣力不濟,便昏昏沉沉地睡過去,假如鬘姬不去叫他,他竟能昏睡整整一個下午。
數日後睿帝得知了他的病情,親書一封,另賜些許珍貴補藥,派章公公送來,安慰撫恤。
段成悅笑容平靜,謝了睿帝的恩典,說了些“愧不敢當”的客套話。直至將章公公送走,段成悅叫鬘姬將睿帝書信拿了過來,用微微顫抖的手,展開閱讀。
那信不過兩百來字,殷殷切切,其實也就是叫他安心養病云云。然而段成悅一字一字,看得極其仔細,眼神凌厲,好像要將那字紙看穿,看到寫信人最深的心底。足足看了一刻多鐘,忽然雙手顫抖劇烈,把紙抓得悉悉作響。
隨即深深長嘆,靠在椅上,閉目不語。
他謝絕了一切探視,決不讓一個外人踏入明淨園。
這個外人甚至包括王妃雲姮。
然而鬘姬自然不知道這一點。那日雲姮照例前來問安,段成悅正在窗前榻上昏睡,一睜眼,見到雲姮,陡然坐直了身體,渾身顫抖,大發雷霆。
“你來做什麼?你也想讓我死麼?你也想讓我死麼!”
從沒有人見過他如此激動,一時滿室寂靜,人人錯愕難當,手足無措。
直到雲姮猛然轉身,疾步走了出去。她走到門口,被門檻絆倒,卻飛快地站了起來,一個丫鬟本想去攙扶,被她一把推倒。等諸人都反應回來時,雲姮已經沒了影子。
鬘姬見段成悅仍直直坐著,趕緊上去扶住他,道:“王爺,您別生氣,奴婢錯了。”
段成悅盯著雲姮消失的方向,眼神似乎模糊而深沉,卻終於什麼都沒說,只默然垂首枯坐片刻,然後重新緩緩躺下,這一番激烈的脾氣發過,竟然很快又昏睡了過去。
葉而複次日來給他診脈時,沉吟良久,將何藤升與鬘姬叫到外面。鄭重其事地問道:“兩位都是王爺親信貼身的人,我問一句話,兩位可否據實以告?”
何藤升忙道:“葉大人問什麼?”
葉而復道:“王爺近來,遇到了什麼心灰意冷的事情?”
何藤升與鬘姬面面相覷,日子向來如此,什麼都沒有變化,何來心灰意冷的事情?
何藤升道:“葉大人此問,是什麼意思?”
葉而復向他二人盯了片刻,才緩緩地道:“王爺一向身體不好,然則前時生機勃勃,求生意切;如今卻已沒有這道力量了。”
何藤升一驚,問道:“葉大人的意思是……?”
葉而復輕嘆一聲,道:“王爺現在,不求生。”
不求生,便是想死!
兩人的臉色一起大變。過了一會,鬘姬欲言又止,猶豫了半天,才道:“奴婢斗膽,揣測是否跟那位叫紅顏的姑娘有關?”
何藤升驚起,道:“不錯,不錯,或許果然如此。”然而又一想,問道:“鬘姬,難道王爺起居,常常對她念念不忘?”
鬘姬道:“這——似乎也不像。不過,王爺將紅顏姑娘送走回來,身邊的祥鶴佩,就沒有了。”
何藤升驚道:“祥鶴佩!”
葉而復也頗是吃驚,問道:“祥鶴佩?”
鬘姬道:“是。奴婢問起,王爺只說送了人,想來必定送給了那位姑娘。”
葉而復道:“皇家祥鶴佩,自幼攜帶,習俗從來只贈正妃,王爺將它送給了哪位姑娘?”
於是何藤升將事情略約一說,問道:“葉大人,假若紅顏姑娘回來,對王爺的病情,可有好處?”
葉而復道:“應當作用不菲。”
於是事不宜遲,當即將事情稟報給了睿帝。
對於段成悅重病的消息,睿帝已心知肚明。據說段成悅飲食已少,整日昏睡。他知道實際上背後議論紛紛,都說定安王時日無多。
他在兩年前就已經知道,中了“春寒”之毒,怎麼可能不死?
他常常回憶段成悅堅定的面貌與眼神,他記得段成悅曾對著自己開玩笑,笑道:“皇兄,我還不會這麼快死哪。”這句話總能在突然間讓他感到五內俱焚。那畢竟是他一母同胞的親弟。
睿帝閉目深思。
這時章公公前來稟報導:“陛下,秦統領覲見。”
睿帝淡淡道:“叫他進來罷。”
秦西河進殿,參拜。
睿帝開門見山地問道:“那個叫紅顏的女人,你知不知道她的來歷?”
秦西河微微一怔,道:“啟稟陛下,她似乎是梁子山人。”
睿帝淡淡道:“好,你即刻帶人去梁子山,將她帶回翯城,朕賜你一道諭旨,地方官衙,自然會協助與你。”
秦西河答應。
睿帝道:“你的行動須得迅速,朕雖不限你時日,你心裡卻要有數。”
秦西河忙下拜道:“臣明白了。”
第十章
秋天來的很快。段成悅覺得,他似乎只不過小睡了片刻,醒來時明淨園便已落葉紛飛。秋日的明淨園仍舊是美的,一棵一棵火紅的烏桕開始從落光了葉子的樹木後逐漸顯露,木樨仍舊綠,綴滿了金黃的花,怡人的香讓他不願意回去藥味瀰漫的臥室。
實際上他十幾天前就已喝不下那些腥氣苦澀的湯藥,然而何藤升依舊命人日日煎煮,懇求他喝下去,再用一種略帶灰心的目光看著他將喝下去的東西全部嘔吐出來。
他完全明白自己決過不完這個秋天。
他已全身虛軟,很多次他明明躺在睡椅中,卻覺得自己飄浮在一片無盡的雲里。精神好的時候,他回憶很多瑣碎的往事,一遍又一遍地回憶,相同的內容,卻從不厭棄。
他微睜著眼,望頭頂葉落過半的梧桐,透過縱橫交叉的枝幹,藍天白雲,無限明朗。當枯黃的梧桐葉子跌落,它們便搖搖晃晃輕飄飄地飛出他的視野。
那時他便很安寧,很平和,在這種十分靜謐的環境下死,他的靈魂便會安息。
睿帝走進明淨園的時候,便看見梧桐樹下一張睡椅。睡椅上的人裹著五彩錦繡的毯子一動不動,椅下許多焦黃的落葉隨風顫抖。
睿帝緩緩走了上去。未曾走近,他便看到段成悅的臉如落葉般焦黃,英俊的面容早已看不出當初的神彩,然而眼睛微微睜著,似乎仍舊清醒。
睿帝一時無言。實際上,他是有很多話想說的,然而他在看到段成悅的瞬間,卻陡地難以措辭,無數話語全塞在了喉嚨里,仿佛可以傾瀉而出,卻又找不到一個恰當的開始。他心中驀然酸痛,手心將那個小小的瓷瓶攥得更緊。從宮中到王府,一路緊握,他已幾乎快要將瓶子捏碎。
秋高氣慡的天氣,他竟覺汗已濕透了重衣。
他有些六神無主地看著眼前的段成悅。
“悅之,悅之。”他終於低聲喚道,眼神里露出微微的哀傷。
良久,段成悅仿佛反應過來,緩慢地將頭一側,他很顯然地露出了一絲驚詫的表情。“陛……陛下。”他嘴唇間吐出這樣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