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本來是皆大歡喜的事情,結果壞菜了。
狀元的文章是要貼出來供人觀賞的,一來呢是讓大家看看,狀元的文采有多優秀,二來呢是讓大家學習。
結果那些人就過來觀賞啊,這一賞,就出問題了,有一個書生說那篇文章是他的。
據說文章內容和他所答是一模一樣的,不過字不一樣,名字是更不一樣了。
這一番鬧騰,有人覺得是那人沒有中瘋了,但那人的友人是和他朝夕相處的,他什麼文采自然心裡有數,覺得其中有貓膩,可是他們是寒門學子,而中舉的那個人是世家之後。
巧合的是那天隆慶帝也在,他只是純粹的想欣賞一下那些學子們的表情,說白了就是看個熱鬧。結果就看了那麼一出。
按這學子所說,是他的考卷被替了。
這種事也不是沒有過,什麼替換考卷,或者直接將考生的考卷換了,都是有的。
這種事情是不可能姑息的,隆慶帝下令徹查,暗中徹查,可是查到的所以線索都直指東宮太子。
隆慶帝看著查到的結果,捏了捏眉心。
太子?太子監考之事是他臨時起意,也就是說事先沒有人知道太子會當監考官,包括太子本人。
狀元雖然是他親點的,可是最後一場考試卻不是他監考的,批改考卷的官員把前十名的文章給他,然後他點出前三名的文章,最後對前三名進行考核,再欽點狀元。
也就是說,他覺得好的那篇文章是被人動了手腳的。
隆慶帝最恨的,就是有人欺下瞞上,科舉是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卻被這些人搞的烏煙瘴氣。
這次的狀元是敬安侯府的小兒子。
敬安侯?隆慶帝思索了一番,敬安侯平時尤其的老實,怎麼這次鬧出了這般醜事?
慕珺璇也知道大事不妙了,這就是針對她,哦,不,針對韓煜來的。
太子犯了如此大的錯,可見那些老臣的反應了,尤其是御史台,已經準備好了搞事情。
果不其然,第二天上朝的時候那些聽到風聲的人立馬上奏摺彈劾太子。
科舉是大事,太子在這件事情上犯錯,那是不能被原諒了。
慕珺璇也覺得是犯錯的人是不能被原諒的,畢竟要換現代那就是冒名頂替別人上大學,奪取了別人前途的事,缺了大德了。
可特麼的這事兒真不是她乾的。
不知道哪個孫子幹這缺德事還讓她頂鍋,這事隆慶帝還真不好罩著,所以只能讓慕珺璇自求多福。
慕珺璇無語望天,這事不是她的鍋,太子這個身份更是和她沒有半分關係,本來的她只要歡快的待在自己的寢居里喝茶打瞌睡,偶爾再和韓煜的姬妾過過招,可是如今呢?如今呢?
老天爺,太子難為啊,快讓她換回去吧。
老天爺聽不見她的心聲,所以她只能苦逼的接受御史台義憤填膺的指責,更有一貨,罵的來勁了,居然指著他的鼻子罵她不配為太子。
慕珺璇氣性也上來了,隆慶帝本來要說話的,結果就見慕珺璇把手裡的隆慶帝給她看的摺子甩到那大臣的臉上,不是要死嘛,大家同歸於盡唄。
“劉大人,你口口聲聲說這件事是孤的責任,那麼你可有何證據?”
劉大人也沒想到被他罵的越來越慫的太子突然說話了,一時沒反應過來,不過這不是什麼大問題,“此乃敬安侯之子林知言親口所說。”
林知言便是新科狀元郎,就是那個抄襲別人文章的人。隆慶帝當時得知此事後,便命人拿下了他,細細審問,那人受不住刑,就招了。說是他想給父親掙面子,就,就賄賂了太子殿下。
這事不知道怎麼泄露出去了,於是今天慕珺璇就倒霉了。
慕珺璇只想說,放屁!老子都沒見過他。
可人家就一口咬定了是她。
“好,他說他賄賂了孤,那麼是何時何地用何種方式賄賂了孤?”
“太子殿下如此篤定,是否已將證據毀滅了。”
慕珺璇真的真的很想噴他一臉鹽汽水。什麼玩意兒?
“嗤,孤從來沒收過他的東西,何來毀滅之說?”
“殿下可有證據?”
“那劉大人又有何證據?”
“林知言親口所說。”
“他既然連人家的文章都可抄襲,攀咬孤又有何不可。他的證言算不得數。”
“這……陛下……”
劉大人與慕珺璇說不通,只得求助隆慶帝。
隆慶帝目光在兒子和臣子之間巡視了一圈。深深覺得他兒子長進了,臉皮厚多了。
“罷,既然事情已經如此,那便由朕親自來會一會這個狀元郎。”
這是皇帝要親自審問的節奏啊。
慕珺璇有把握隆慶帝會罩著她,畢竟如今她是他親兒子。不過她總覺得這老頭奇怪,對兒子太偏愛了,慕珺璇大約猜到是因為先皇后,白月光什麼的,最惹人憐愛了。
就是不知道先皇后長的好不好看。
皇帝親自主審,林知言一身囚衣跪在大殿中,敬安侯爺在一旁看著,心裡著急但是卻不敢隨意亂動,他怕惹了陛下不高興。
要問的話也都是那幾句話,攀咬太子,後又否認,說到最後,其實林知言也不知道究竟在背後搞這一手的人是誰?因為他沒有見過那個人,跟他接觸的人也沒有露過年,只是從話里話外的意思他自己推測出是太子的人。
狀元的文章是要貼出來供人觀賞的,一來呢是讓大家看看,狀元的文采有多優秀,二來呢是讓大家學習。
結果那些人就過來觀賞啊,這一賞,就出問題了,有一個書生說那篇文章是他的。
據說文章內容和他所答是一模一樣的,不過字不一樣,名字是更不一樣了。
這一番鬧騰,有人覺得是那人沒有中瘋了,但那人的友人是和他朝夕相處的,他什麼文采自然心裡有數,覺得其中有貓膩,可是他們是寒門學子,而中舉的那個人是世家之後。
巧合的是那天隆慶帝也在,他只是純粹的想欣賞一下那些學子們的表情,說白了就是看個熱鬧。結果就看了那麼一出。
按這學子所說,是他的考卷被替了。
這種事也不是沒有過,什麼替換考卷,或者直接將考生的考卷換了,都是有的。
這種事情是不可能姑息的,隆慶帝下令徹查,暗中徹查,可是查到的所以線索都直指東宮太子。
隆慶帝看著查到的結果,捏了捏眉心。
太子?太子監考之事是他臨時起意,也就是說事先沒有人知道太子會當監考官,包括太子本人。
狀元雖然是他親點的,可是最後一場考試卻不是他監考的,批改考卷的官員把前十名的文章給他,然後他點出前三名的文章,最後對前三名進行考核,再欽點狀元。
也就是說,他覺得好的那篇文章是被人動了手腳的。
隆慶帝最恨的,就是有人欺下瞞上,科舉是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卻被這些人搞的烏煙瘴氣。
這次的狀元是敬安侯府的小兒子。
敬安侯?隆慶帝思索了一番,敬安侯平時尤其的老實,怎麼這次鬧出了這般醜事?
慕珺璇也知道大事不妙了,這就是針對她,哦,不,針對韓煜來的。
太子犯了如此大的錯,可見那些老臣的反應了,尤其是御史台,已經準備好了搞事情。
果不其然,第二天上朝的時候那些聽到風聲的人立馬上奏摺彈劾太子。
科舉是大事,太子在這件事情上犯錯,那是不能被原諒了。
慕珺璇也覺得是犯錯的人是不能被原諒的,畢竟要換現代那就是冒名頂替別人上大學,奪取了別人前途的事,缺了大德了。
可特麼的這事兒真不是她乾的。
不知道哪個孫子幹這缺德事還讓她頂鍋,這事隆慶帝還真不好罩著,所以只能讓慕珺璇自求多福。
慕珺璇無語望天,這事不是她的鍋,太子這個身份更是和她沒有半分關係,本來的她只要歡快的待在自己的寢居里喝茶打瞌睡,偶爾再和韓煜的姬妾過過招,可是如今呢?如今呢?
老天爺,太子難為啊,快讓她換回去吧。
老天爺聽不見她的心聲,所以她只能苦逼的接受御史台義憤填膺的指責,更有一貨,罵的來勁了,居然指著他的鼻子罵她不配為太子。
慕珺璇氣性也上來了,隆慶帝本來要說話的,結果就見慕珺璇把手裡的隆慶帝給她看的摺子甩到那大臣的臉上,不是要死嘛,大家同歸於盡唄。
“劉大人,你口口聲聲說這件事是孤的責任,那麼你可有何證據?”
劉大人也沒想到被他罵的越來越慫的太子突然說話了,一時沒反應過來,不過這不是什麼大問題,“此乃敬安侯之子林知言親口所說。”
林知言便是新科狀元郎,就是那個抄襲別人文章的人。隆慶帝當時得知此事後,便命人拿下了他,細細審問,那人受不住刑,就招了。說是他想給父親掙面子,就,就賄賂了太子殿下。
這事不知道怎麼泄露出去了,於是今天慕珺璇就倒霉了。
慕珺璇只想說,放屁!老子都沒見過他。
可人家就一口咬定了是她。
“好,他說他賄賂了孤,那麼是何時何地用何種方式賄賂了孤?”
“太子殿下如此篤定,是否已將證據毀滅了。”
慕珺璇真的真的很想噴他一臉鹽汽水。什麼玩意兒?
“嗤,孤從來沒收過他的東西,何來毀滅之說?”
“殿下可有證據?”
“那劉大人又有何證據?”
“林知言親口所說。”
“他既然連人家的文章都可抄襲,攀咬孤又有何不可。他的證言算不得數。”
“這……陛下……”
劉大人與慕珺璇說不通,只得求助隆慶帝。
隆慶帝目光在兒子和臣子之間巡視了一圈。深深覺得他兒子長進了,臉皮厚多了。
“罷,既然事情已經如此,那便由朕親自來會一會這個狀元郎。”
這是皇帝要親自審問的節奏啊。
慕珺璇有把握隆慶帝會罩著她,畢竟如今她是他親兒子。不過她總覺得這老頭奇怪,對兒子太偏愛了,慕珺璇大約猜到是因為先皇后,白月光什麼的,最惹人憐愛了。
就是不知道先皇后長的好不好看。
皇帝親自主審,林知言一身囚衣跪在大殿中,敬安侯爺在一旁看著,心裡著急但是卻不敢隨意亂動,他怕惹了陛下不高興。
要問的話也都是那幾句話,攀咬太子,後又否認,說到最後,其實林知言也不知道究竟在背後搞這一手的人是誰?因為他沒有見過那個人,跟他接觸的人也沒有露過年,只是從話里話外的意思他自己推測出是太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