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盯著我看了半天,不再說什麼,告辭了。

  我表示不能理解,不過,早朝盯著我的人應該就是國師吧。

  又有些後怕,他不會看出了什麼吧。

  我之前有幸見過一次國師。

  那還是我剛出任務不久,任務很簡單,是盜取劉尚書一秘密文件。

  那時我年少輕狂,嗯,11歲,在眾多考核中獲得優秀,沒有把這個簡單的任務放在眼裡,結果吃了大虧。

  當時尚書府的防備不是很嚴密,我戴著麵皮在尚書府呆了三天,終於打探到了文件所在。

  我挑了尚書一般不在的時間裡去拿文件,確實比較順利地拿到了文件。

  就在我準備撤離的時候,國師出現了,確切地說是國師和尚書一起出現了。

  他們倆開始下起了棋,一下就是一個多時辰。

  我發誓,我從來沒有那麼討厭過棋,於是在這一個多時辰里我大氣不敢喘。

  這也成就了我往後做任務的耐心。

  然而最倒霉的還不是這樣,他們下完棋以後準備討論大事,很自然地發現文件不見了。

  這也怪尚書喜歡把所有重要的東西放一塊兒,大概是強迫症吧。

  順其自然地全府戒備。

  後來我逃出書房,將文件埋在土裡,自己躲在水中,準備夜深了再出去。

  本來應該能順利逃脫,但國師好像看到了我的逃跑計劃,盯著水裡看了好久,他叫來侍衛,我感覺是打算讓他下水。

  結果當然是我成功地逃了,還是幸虧我告訴了大姐行動時間,當時她還不是我大姐,我們在訓練時認識,有過命的交情。

  大姐轉移了他們的注意力,我才小心地逃了出來。

  也虧的是大姐,不然如果被抓了是沒有人來支援的。

  事情過去幾天我都不敢去尚書府,任務交接的最後一天我才再去尚書府把文件刨了出來。

  自從那一次後,國師給了我深刻印象,往後的任務只要有國師,一定推遲。

  後來我們這些刺客姑娘聚到一起嘮嗑時,談到了國師,居然半數姑娘表示願意嫁給他。

  那時我才意識到原來國師還是個年輕俊美的小伙子。

  可是說什麼都遲了,避開國師成了我的人生信條之一。

  故我懷著忐忑的心把我的猜想告訴陸箏後,他深思了一會兒,讓我不用擔心。

  不過,我沒說出口的是,陸箏的表情讓我覺得更需要擔心。

  索性在去往江州賑災前,國師再也沒來找過我了。

  ☆、出發

  在出發當天,我再一次見到了武安侯府的人。

  除了糟心的其他兄弟姐妹,還有大姐和三妹妹,看著她們與陸箏依依惜別。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她們我的第一反應是她們還沒有把我的銀票和匕首還給我。

  這件事要怪陸箏。

  大姐看著我也就是陸箏欲言又止。

  我記得陸箏給她解釋說當晚太子不在寢宮,沒有行刺成功,等天亮就撤回了。

  她對我應該很是擔憂吧,因為可能暗著能撤退的刺殺變成了明著不能撤退的刺殺。

  不過我被眾人圍住,她也是不能接近我的。

  看到這種狀況,我還是很感動的。

  大姐其實不用為我擔心,我一直覺得既來之則安之。

  人活一世,擔驚受怕不能成為常態。

  上車以後,我還沉浸在剛剛的氛圍中,想著以後和她們見面的機會應該不多了。

  突然,一隻護身符在我的眼前晃了晃。

  “這是你三妹妹送你的。”陸箏說道。

  我錯愕地看著護身符,不明白三妹妹的用意。

  因為想我們這種人每一天都是舔刀口的日子,不懂她為什麼這個時候送護身符。

  “她說沒想到武安侯府的姑娘還有嫁出去的一天,刺客過的都是有一天沒一天的日子,說不定她還活不到你出嫁的那天,所以希望你好好的。”

  我接過護身符,想著這些話很像是大姐說的話。

  唉,我的三妹妹終究還是懂事了,懂事得那麼讓人心疼啊。

  “陸箏啊,你說我是不是很幸運啊?”

  他笑著看著我,沒有回答。

  “不過剛剛你說錯了。”

  “嗯?”

  “是你嫁給我,不是我嫁給你。”

  “……”

  一路還算順利,如果不算一些刺客打擾的話,不過我們帶了充足的人,刺客還沒衝到我們跟前就被消滅了。

  剛開始我的生活還是吃吃睡睡,直到一次我實在是太無聊了,就拉著陸箏說話。

  其實我一直覺得像我這種人和陸箏應該沒什麼話說的,但出乎意料,我們聊的很開心。

  我跟他說我當刺客時遇到的好玩的事,他大概沒有遇到過,聽得也算入迷,更是激發了我講話的欲望。

  陸箏也會跟我講一些我沒有見過的事。

  後來我做了幾副紙牌,叫上幾個隨行的人一起玩兒。

  不過陸箏這廝聰明得令人髮指,不過兩局,他就懂得了其中的精髓,殺得我們片甲不留。

  目前我已經欠他五百兩銀子了,我表示痛心疾首,以前的任務都白做了。

  其他人同情地看著我,不知道他們是在同情我的智商還是往後的地位。

  不過沒關係,反正丟的是陸箏的面子,正主還在那兒殺得痛快。

  在我看來,我們歡快地度過了這次旅程。

  於是,半個月後,我們一行人到達了江州。

  ☆、江州

  江州以北地勢高,而江州剛好是南北地勢高低的交界處,所以每當春夏季來臨時,洪水總會來犯,江州自古是洪水重災區。

  前人為此想了很多辦法,也修過很多都壩,可一直是毀了又修,修了又毀,從沒解決根本問題。

  故江州一帶百姓甚少,各勢力對它也是避之如蛇。

  一直到戰亂元湘公時候,元國敗給楚國,退到江州,江州再往南就是其他國家的領域。

  不得不,元國國君元湘公決定在江州定都,於是江州水患成了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元國官員對此束手無策,甚至還有官員覲見說投降於楚國,國君震怒,將其斬首於眾人前,以示復仇決心。

  為解決江州洪水問題,元湘公向全國召集能解決江州洪水問題的賢人,許以高位。

  半月無人響應,眾人心生絕望。

  半月後,賢士雲清自薦,向元湘公詳述其計劃,元湘公大喜,命其立即開工。

  雲清在江州以北修建堰壩,以疏水換堵水,向南修疏水通道,歷時三年終於完成這浩大工程,將每逢雨季危害江州的洪水疏成造福百姓的福水。

  此後江州開始繁榮富饒,百姓在江州定居漸多,成為了日後元湘公的霸業的基礎。

  後世百姓感激雲清修築堰壩的功勞,將他的雕像立在江州,永存於世。

  而前朝末期,天啟發跡於江州一帶,前朝與天啟開戰於江州以北,也就是堰壩的地方。

  堰壩被毀,天啟太祖,也就是先帝即位後命人修過一次堰壩,江州幾十年無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