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四銀柱分立四角,柱壁的四面各刻一列經文。近山兩柱較高,幾乎與山頂齊平,遠山兩柱較低,是前者的一半高。四銀柱間有繩連接,繩上系掛著:彩旗霞旆,旗旆揚揚;斑斕燈籠,燈籠飄飄。
又有彼此相連的木管從相距百尺的瀑布引水,一直引到池子正中央的高台。進了古陀寺,徑直走到後邊,才發現高台為大理石所砌,周身布滿紋路。引來的水流一部分從高台邊緣直接落下,紛紛灑灑,激起簇簇水花,一部分沿著紋路流下,引人一探每條水流的路徑究竟是哪般。
此外,還多了一座彩石橋、三座鯉魚雕像、一條嵌在山壁上的許願廊等。彩石橋上孩童居多,有蹲有跑,似乎都在尋找最大的彩石。許願廊的欄上系滿了紅紗條,系滿了心愿與祝福。
尋一面看,一面止不住地嘆:“這當真是寺廟?怎地這般美麗?”封走在尋的身後,詳細地解說了每處景觀與其寓意,這會兒便回道:“前幾年,迦城的富貴大家見古陀寺過於古舊,沒有京都之氣,便商討著奉上了許多香火錢,恰好工部正務山道之事,於是一併重修了此地。”
尋點頭,又道:“這般景色,恁地一直不曾有消息傳到南亭。”此話或許是在問封,或許是自言自語,但封已經回道:“旗旆與燈籠是近日才掛上的。何況,哪是所有人都如你這般痴愛美景?試問,荒原星辰,除你之外,還有誰人喜歡?”
尋聽罷,笑應:“在理。”
從古陀寺下來後,自然是去迦城。進了城門後,兩人都下馬步行。沿街走來,尋覺著還算熟悉,只因四五年前她曾回來過一回,即萬家宴那一回。那時她投宿在千秋客棧,那現在呢?
封說,她會知道他的選擇。
那麼,他的選擇究竟是什麼?
如果是皇宮……
念此,尋不由自主地望向了皇宮的方向,但她還沒來得及看清翼然的檐角,眼前就布滿了紅色。
是棗紅駿馬橫在了她的面前。
尋轉而看向封,卻見封已經戴上了斗笠,手中拈著一條細長的玄色錦緞。這難免令人聯想到危險呵……
封道:“配合一下可好?”
“……”
隨後,封用錦緞,圍住了尋的眼睛。
一紅一黑兩匹馬本就顯眼,戴著斗笠之人牽著蒙著眼睛之人,簡直太詭異!一路都引人側目。
尋眼前一抹黑,心中迷惑有之,忐忑亦有之。他們走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停了下來。封停好兩匹馬後,引著尋,一步一步走上了台階,隨後站停腳步。他打開了門,“吱呀”一聲,微涼的風迎面吹來。尋小心地跨過門檻,封也進了來,最後,“砰”的一聲輕響,是門關上的聲音。
封站在尋的身後,他摘下了斗笠,又解開了尋腦後的錦緞的結,接著,一圈,一圈,將錦緞繞開。尋能感覺到,封的動作很輕,仿佛在安撫著她的心,讓一切都漸漸安定下來,他的動作又是如此慢,慢得仿佛夠燭火燃完,夠傷口癒合,也夠馬蹄聲飄遠,消失。
解完最後一圈時,封的手覆在了尋的雙眸上。
依然是他的,冰冷沉渾的,帶一點溫熱氣息的聲音,在尋耳邊響起。封道:“我知道,或許沒有那麼好,但是,這就是我的選擇。”與此同時,封已慢慢移開了他的手。
日光和煦,並不耀眼,將尋眼前的景象照得柔和。前院裡擺著花草,淺紅淡綠,挺是養目。紅色的迴廊一直延伸至房後,青竹茂樹沿著迴廊搖曳。遠處,幾條枝葉已探出院牆,不知來年夏天,可會綻開桂花。
這個場景,怎地如此熟悉?
她前幾日才在聖靈城見到的景象,如今怎會出現在百里之外的帝京?
這裡……不是將軍府嗎?
尋出聲的時候,聲音已有些哽咽。“這裡,是……”正候著封的回答,尋忽覺左手一暖,不知何時,封已移步她的身側,十指緊扣地握住了她的手。
“這裡,是長尋府。”
長,尋……
不知怎地,尋驀然想起了他們初見的畫面。
凱旋的長風將軍鮮衣怒馬,攔下了不知事故的小丫頭,誰料得,她最後真的成了他的夫人。韶華與溫存,皆在那時如水長流……所以,封就在迦城再造了一座將軍府,是如此否?
他知道她不喜歡高宮牆、長宮道,不喜歡那裡的利益薰心、步步為營,即使如今一切都清明了,她也不願回首宮中往事。所以,他作出了這個選擇,是如此否?
心中這般念著,尋與封十指相扣的手不由得握得更緊了些。封側頭看向尋,眉眼裡逐漸化開淡淡的溫情。他牽著尋走進了迴廊。廊頂的壁畫五光十色,較將軍府鮮亮許多,卻都是一樣的繪色與線條。來到長雨閣後,心有靈犀般地,封鬆開了尋的手,尋便走上前去,緩緩推開了紅漆大門,也推開了記憶的雲煙,又見昨日青空。
移株幾日的桂樹長勢怎會這般好?於是尋問道:“這座府邸,是何時建的?”
封回道:“你離開的時候。”頓一頓,又道,“萬家宴之後。”
原來……倏地響起馬的嘶鳴聲,尋轉頭去看,卻見青衣騎著馬從閣後走了出來,模樣吊兒郎當又有些狂妄。他喊道:“禾淵啊!看看誰回來了?”尋驀地睜大了雙眸,這才看清了,那竟然是……禾淵馬。
又有彼此相連的木管從相距百尺的瀑布引水,一直引到池子正中央的高台。進了古陀寺,徑直走到後邊,才發現高台為大理石所砌,周身布滿紋路。引來的水流一部分從高台邊緣直接落下,紛紛灑灑,激起簇簇水花,一部分沿著紋路流下,引人一探每條水流的路徑究竟是哪般。
此外,還多了一座彩石橋、三座鯉魚雕像、一條嵌在山壁上的許願廊等。彩石橋上孩童居多,有蹲有跑,似乎都在尋找最大的彩石。許願廊的欄上系滿了紅紗條,系滿了心愿與祝福。
尋一面看,一面止不住地嘆:“這當真是寺廟?怎地這般美麗?”封走在尋的身後,詳細地解說了每處景觀與其寓意,這會兒便回道:“前幾年,迦城的富貴大家見古陀寺過於古舊,沒有京都之氣,便商討著奉上了許多香火錢,恰好工部正務山道之事,於是一併重修了此地。”
尋點頭,又道:“這般景色,恁地一直不曾有消息傳到南亭。”此話或許是在問封,或許是自言自語,但封已經回道:“旗旆與燈籠是近日才掛上的。何況,哪是所有人都如你這般痴愛美景?試問,荒原星辰,除你之外,還有誰人喜歡?”
尋聽罷,笑應:“在理。”
從古陀寺下來後,自然是去迦城。進了城門後,兩人都下馬步行。沿街走來,尋覺著還算熟悉,只因四五年前她曾回來過一回,即萬家宴那一回。那時她投宿在千秋客棧,那現在呢?
封說,她會知道他的選擇。
那麼,他的選擇究竟是什麼?
如果是皇宮……
念此,尋不由自主地望向了皇宮的方向,但她還沒來得及看清翼然的檐角,眼前就布滿了紅色。
是棗紅駿馬橫在了她的面前。
尋轉而看向封,卻見封已經戴上了斗笠,手中拈著一條細長的玄色錦緞。這難免令人聯想到危險呵……
封道:“配合一下可好?”
“……”
隨後,封用錦緞,圍住了尋的眼睛。
一紅一黑兩匹馬本就顯眼,戴著斗笠之人牽著蒙著眼睛之人,簡直太詭異!一路都引人側目。
尋眼前一抹黑,心中迷惑有之,忐忑亦有之。他們走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停了下來。封停好兩匹馬後,引著尋,一步一步走上了台階,隨後站停腳步。他打開了門,“吱呀”一聲,微涼的風迎面吹來。尋小心地跨過門檻,封也進了來,最後,“砰”的一聲輕響,是門關上的聲音。
封站在尋的身後,他摘下了斗笠,又解開了尋腦後的錦緞的結,接著,一圈,一圈,將錦緞繞開。尋能感覺到,封的動作很輕,仿佛在安撫著她的心,讓一切都漸漸安定下來,他的動作又是如此慢,慢得仿佛夠燭火燃完,夠傷口癒合,也夠馬蹄聲飄遠,消失。
解完最後一圈時,封的手覆在了尋的雙眸上。
依然是他的,冰冷沉渾的,帶一點溫熱氣息的聲音,在尋耳邊響起。封道:“我知道,或許沒有那麼好,但是,這就是我的選擇。”與此同時,封已慢慢移開了他的手。
日光和煦,並不耀眼,將尋眼前的景象照得柔和。前院裡擺著花草,淺紅淡綠,挺是養目。紅色的迴廊一直延伸至房後,青竹茂樹沿著迴廊搖曳。遠處,幾條枝葉已探出院牆,不知來年夏天,可會綻開桂花。
這個場景,怎地如此熟悉?
她前幾日才在聖靈城見到的景象,如今怎會出現在百里之外的帝京?
這裡……不是將軍府嗎?
尋出聲的時候,聲音已有些哽咽。“這裡,是……”正候著封的回答,尋忽覺左手一暖,不知何時,封已移步她的身側,十指緊扣地握住了她的手。
“這裡,是長尋府。”
長,尋……
不知怎地,尋驀然想起了他們初見的畫面。
凱旋的長風將軍鮮衣怒馬,攔下了不知事故的小丫頭,誰料得,她最後真的成了他的夫人。韶華與溫存,皆在那時如水長流……所以,封就在迦城再造了一座將軍府,是如此否?
他知道她不喜歡高宮牆、長宮道,不喜歡那裡的利益薰心、步步為營,即使如今一切都清明了,她也不願回首宮中往事。所以,他作出了這個選擇,是如此否?
心中這般念著,尋與封十指相扣的手不由得握得更緊了些。封側頭看向尋,眉眼裡逐漸化開淡淡的溫情。他牽著尋走進了迴廊。廊頂的壁畫五光十色,較將軍府鮮亮許多,卻都是一樣的繪色與線條。來到長雨閣後,心有靈犀般地,封鬆開了尋的手,尋便走上前去,緩緩推開了紅漆大門,也推開了記憶的雲煙,又見昨日青空。
移株幾日的桂樹長勢怎會這般好?於是尋問道:“這座府邸,是何時建的?”
封回道:“你離開的時候。”頓一頓,又道,“萬家宴之後。”
原來……倏地響起馬的嘶鳴聲,尋轉頭去看,卻見青衣騎著馬從閣後走了出來,模樣吊兒郎當又有些狂妄。他喊道:“禾淵啊!看看誰回來了?”尋驀地睜大了雙眸,這才看清了,那竟然是……禾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