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顧言惜揉了揉眼睛,仿佛這裡是夢,方才那個世界才是真實的一般, 半天都還沒有回過神來。
“小姐, 小姐, 老爺急著找你回去呢!”晴環的眉毛擰在了一起, 拉著她就要往外跑。
“怎麼了?”顧言惜站起身把她拽住:“什麼事這麼急?”
晴環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顫著聲音道:“衙門來了兩位官差,說讓您跟老爺去接旨。”
“接旨?”顧言惜有些不知所云:“接什麼旨?難不成,難不成還能是聖旨?”
晴環重重點頭:“是,就是聖旨!那兩位官爺現下正在咱們府里, 等得都不耐煩了。”
顧言惜低頭看了看手裡的紅石,繞過她,將它遞與秋娘:“秋娘,我——是不是提前醒來的緣故,前兩世結束後,我回來只會覺得像一場夢。可今日這一世醒來,我卻好像,整個人還在那書里緩不過神來。而且我總有種感覺,好像書里那言惜就是我……我也說不清。”
“我也讓這丫頭再等等,不要叫醒你,可她偏不聽。唉。”秋娘拉著她到一旁,湊在她耳邊小聲道:“你對這本書的世界記憶深刻,是因為你的一魂一魄起先就跟著去了那個世界。”
“什麼?”顧言惜愈發不懂了:“我的一魂一魄?那我……我的人怎麼還站在這裡?”
“此事便說來話長了。”秋娘連連嘆氣:“你本應與他白頭終老,回來後就能找到關於這裡的記憶。可如今提前回來,怕是……”她話未說盡,只將三塊石頭都交到她手中:“你將這石頭拿好,興許尚可完成心愿。”
“好。”顧言惜接過那石頭,牢牢攥在手心兒里。她抬頭看了看這間書鋪,當年那鐵器叮咚的聲音,猶然在耳畔。甚至那個瘦高男人背對著房門,□□著上身認真地打造兵器的樣子,都猶然在眼前。一直靠近鑄劍爐,男人的身上掛著許多汗,順著輪廓分明的肌肉、光滑的小麥色皮膚淌了下來,看起來十分粘膩,卻又不失濃濃的男子氣。
只是,她無論如何也記不得那人的樣子了。那個身影,始終只是個模糊的影子,只要她絞盡腦汁仔細想,腦袋裡便陣陣地疼,好似要裂開了一樣。
她握緊那石頭,轉身帶著晴環出了書鋪。
自縣衙出來,她與顧老爺皆是一臉的愁容。
一年前,朝廷與邊關蠻夷交戰,連連敗北。莫說出征的將軍,連同親征的王爺也折損了兩名。而後,皇帝在緊急關頭,破格封了一位揚威將軍前去抵禦,未曾想,這位將軍名曰莫鷹,不僅用兵如神,且常常能料敵先機,竟不費吹灰之力,便將蠻夷打得節節敗退。
邊關之事,本與遠在燕淮小鎮的顧家並沒有什麼關係。可有一日,也不知那將軍想起什麼,居然差了一位媒婆前來顧家提親,說是要迎娶顧言惜。閒聊才知,那位莫將軍與顧言惜緣是同鄉,因聽說顧言惜容貌傾城,自己又恰未婚配,方才有心求娶。
照說,若是嫁與這般英雄人物,倒也風光。只是顧老爺念及與蠻夷這場仗不知還要打多少年,那莫將軍常年征戰沙場,怕只怕有個三長兩短,叫自己女兒年紀輕輕守了寡。
且將軍府遠在千里之外,讓唯一的掌上明珠遠嫁,他定是不願意的。
而顧言惜更覺得那莫將軍一習武之人,多少會有些粗魯之氣,不拘小節,實非良人,於是與爹爹一商量,便稱常年纏綿病榻,給婉拒了。
莫將軍何許人也?手握兵權、位高權重,若是一意孤行,硬要逼迫顧家答應這門親事,顧員外想必也沒什麼辦法。可這一回婉拒,那邊竟再無消息。
眼瞧著現下蠻夷被徹底打服了,收兵後還派了使節前來求和。一來二去,戰爭也就此結束,莫將軍凱旋而歸。
未成想,到了朝堂,論功行賞之時,莫鷹卻與皇上言什麼封賞都不要,只願求娶燕淮鎮顧員外家的小姐為妻。皇帝縱是不悅,卻也終究依他,還下了一道口諭賜婚。
一樁皇帝欽點的婚事砸下來,莫說顧員外,就是這縣太爺說話自然也不好使。顧府即日起便要替她操辦嫁妝,送她遠嫁了。
顧言惜坐在轎中,還未行到家門,便潸然淚下。
在書鋪穿越幾遭,本以為能一改如今這樣窘迫的局面,沒承想,竟給父親母親惹來更大的麻煩。
回到顧府,顧員外與夫人言說此事,兩人皆是連連的嘆氣。
顧言惜拿著絹帕拭了拭淚,低聲道:“早知如此,當初就該隨便找個書生嫁了,縱使窮酸迂腐,倒也落個踏實。總不至於如今落得這樣個騎虎難下的局面。”
顧夫人拍著女兒的手,亦是愁容滿面:“這哪裡是你的錯?你爹爹這輩子白手起家、精打細算,如今生意做大,無非是想過得鬆快些,讓你能衣食無憂。至於夫婿,也自當精心挑選,不得馬虎。可誰會想到,那遠在天邊的事兒,就跟咱們家扯上了關係?要怪,也要怪你爹爹!當初隔壁那小子人生得俊俏,對你也不錯,只因你爹爹嫌人家家境貧寒、出身不好——”
“夫人!你都說了些什麼!”顧員外面色更沉,粗魯地開口打斷:“事已至此,只得著手準備了。咱們還能有什麼辦法!”
“小姐, 小姐, 老爺急著找你回去呢!”晴環的眉毛擰在了一起, 拉著她就要往外跑。
“怎麼了?”顧言惜站起身把她拽住:“什麼事這麼急?”
晴環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顫著聲音道:“衙門來了兩位官差,說讓您跟老爺去接旨。”
“接旨?”顧言惜有些不知所云:“接什麼旨?難不成,難不成還能是聖旨?”
晴環重重點頭:“是,就是聖旨!那兩位官爺現下正在咱們府里, 等得都不耐煩了。”
顧言惜低頭看了看手裡的紅石,繞過她,將它遞與秋娘:“秋娘,我——是不是提前醒來的緣故,前兩世結束後,我回來只會覺得像一場夢。可今日這一世醒來,我卻好像,整個人還在那書里緩不過神來。而且我總有種感覺,好像書里那言惜就是我……我也說不清。”
“我也讓這丫頭再等等,不要叫醒你,可她偏不聽。唉。”秋娘拉著她到一旁,湊在她耳邊小聲道:“你對這本書的世界記憶深刻,是因為你的一魂一魄起先就跟著去了那個世界。”
“什麼?”顧言惜愈發不懂了:“我的一魂一魄?那我……我的人怎麼還站在這裡?”
“此事便說來話長了。”秋娘連連嘆氣:“你本應與他白頭終老,回來後就能找到關於這裡的記憶。可如今提前回來,怕是……”她話未說盡,只將三塊石頭都交到她手中:“你將這石頭拿好,興許尚可完成心愿。”
“好。”顧言惜接過那石頭,牢牢攥在手心兒里。她抬頭看了看這間書鋪,當年那鐵器叮咚的聲音,猶然在耳畔。甚至那個瘦高男人背對著房門,□□著上身認真地打造兵器的樣子,都猶然在眼前。一直靠近鑄劍爐,男人的身上掛著許多汗,順著輪廓分明的肌肉、光滑的小麥色皮膚淌了下來,看起來十分粘膩,卻又不失濃濃的男子氣。
只是,她無論如何也記不得那人的樣子了。那個身影,始終只是個模糊的影子,只要她絞盡腦汁仔細想,腦袋裡便陣陣地疼,好似要裂開了一樣。
她握緊那石頭,轉身帶著晴環出了書鋪。
自縣衙出來,她與顧老爺皆是一臉的愁容。
一年前,朝廷與邊關蠻夷交戰,連連敗北。莫說出征的將軍,連同親征的王爺也折損了兩名。而後,皇帝在緊急關頭,破格封了一位揚威將軍前去抵禦,未曾想,這位將軍名曰莫鷹,不僅用兵如神,且常常能料敵先機,竟不費吹灰之力,便將蠻夷打得節節敗退。
邊關之事,本與遠在燕淮小鎮的顧家並沒有什麼關係。可有一日,也不知那將軍想起什麼,居然差了一位媒婆前來顧家提親,說是要迎娶顧言惜。閒聊才知,那位莫將軍與顧言惜緣是同鄉,因聽說顧言惜容貌傾城,自己又恰未婚配,方才有心求娶。
照說,若是嫁與這般英雄人物,倒也風光。只是顧老爺念及與蠻夷這場仗不知還要打多少年,那莫將軍常年征戰沙場,怕只怕有個三長兩短,叫自己女兒年紀輕輕守了寡。
且將軍府遠在千里之外,讓唯一的掌上明珠遠嫁,他定是不願意的。
而顧言惜更覺得那莫將軍一習武之人,多少會有些粗魯之氣,不拘小節,實非良人,於是與爹爹一商量,便稱常年纏綿病榻,給婉拒了。
莫將軍何許人也?手握兵權、位高權重,若是一意孤行,硬要逼迫顧家答應這門親事,顧員外想必也沒什麼辦法。可這一回婉拒,那邊竟再無消息。
眼瞧著現下蠻夷被徹底打服了,收兵後還派了使節前來求和。一來二去,戰爭也就此結束,莫將軍凱旋而歸。
未成想,到了朝堂,論功行賞之時,莫鷹卻與皇上言什麼封賞都不要,只願求娶燕淮鎮顧員外家的小姐為妻。皇帝縱是不悅,卻也終究依他,還下了一道口諭賜婚。
一樁皇帝欽點的婚事砸下來,莫說顧員外,就是這縣太爺說話自然也不好使。顧府即日起便要替她操辦嫁妝,送她遠嫁了。
顧言惜坐在轎中,還未行到家門,便潸然淚下。
在書鋪穿越幾遭,本以為能一改如今這樣窘迫的局面,沒承想,竟給父親母親惹來更大的麻煩。
回到顧府,顧員外與夫人言說此事,兩人皆是連連的嘆氣。
顧言惜拿著絹帕拭了拭淚,低聲道:“早知如此,當初就該隨便找個書生嫁了,縱使窮酸迂腐,倒也落個踏實。總不至於如今落得這樣個騎虎難下的局面。”
顧夫人拍著女兒的手,亦是愁容滿面:“這哪裡是你的錯?你爹爹這輩子白手起家、精打細算,如今生意做大,無非是想過得鬆快些,讓你能衣食無憂。至於夫婿,也自當精心挑選,不得馬虎。可誰會想到,那遠在天邊的事兒,就跟咱們家扯上了關係?要怪,也要怪你爹爹!當初隔壁那小子人生得俊俏,對你也不錯,只因你爹爹嫌人家家境貧寒、出身不好——”
“夫人!你都說了些什麼!”顧員外面色更沉,粗魯地開口打斷:“事已至此,只得著手準備了。咱們還能有什麼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