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調查的初步結論,劉志勇是心臟病突發死亡。現場檢測不出其他人出現的痕跡,只能界定為意外死亡。

  秦鳴總覺得劉志勇的案件透著蹊蹺,果不其然,法醫的鑑定結果現實劉志勇生前曾被人注射過大量利尿劑呋塞米——從而誘發了心率時常,而劉志勇本身就有心臟病,最終導致了心臟驟停。

  秦鳴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當時在現場的劉淼,劉淼此人斯文俊秀,看起來溫文爾雅,但稍微一打聽就發現他還是個十分有“正義感”的記者,常年幫助弱勢群體維權。秦鳴調查後,發現劉淼曾經報導過的新聞中,許多倍他揭露過的惡性事件的主角都發生過一些意外,甚至有幾個人意外身亡。

  秦鳴對劉淼產生了懷疑,在生活中刻意製造機會接近對方。卻發現劉淼絕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人。劉淼孤兒出身,一路成長起來不可謂不艱辛。縱使如此,劉淼的收入也大半用來接濟自己出身的孤兒院。秦鳴與之接觸的過程中,無法抑制的為對方的人格魅力打動。甚至對自己懷疑對方的行為產生了羞愧,他覺得像劉淼這樣文質彬彬,心腸柔軟的人是不可能殺人的。

  直到他在劉淼家裡發現了大量的利尿劑,劉淼神色平靜的解釋這是幫同事買的減肥藥。但是懷疑的種子再一次萌發。秦鳴陸旭發現劉淼對待某些事物有一種特別的狂熱,雖然平時極力掩飾,但是不經意間還是會暴露出對社會不平等現象的仇視心裡。

  秦鳴經過一系列的調查與試探,確認了劉淼就是兇手,而且在此之前他已經用相似的手法“處理”過很多。手法之隱蔽,以至於受害者的家屬都以為是意外事件。

  秦鳴逐漸的掌握了劉淼殺人的證據,另一方面,他們也成為了朋友。一個是一身正氣,滿腹理想抱負青年刑警,一個是將自己幻想成公義標尺,一直自詡“審判者”的先驅記者。從某種中角度上來說,他們的出發點相似,但是所行之路又是南轅北轍。

  最終在秦鳴逮捕劉淼的時候,劉淼暴露了他的瘋狂。他進行了人生中最後一段獨白,他脅迫著手中的人質,威脅要將高濃度的利尿劑注入對方的靜脈。秦鳴在最後關頭扣下了扳機,劉淼應聲倒地,他睜著雙眼,臉上竟然還掛著一絲意味不明的微笑。

  最後鑑定的結果,注射器里的液體只不過是白水,秦鳴拿著檢測報告久久凝視著上面那一段並不長的文字。此時他才明白,劉淼最後審判的人就是自己,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逃出生天。同事告訴秦鳴從劉淼的住所搜獲了一些他收集到的犯罪線索,卻都不足以作為法庭上的證據。同事問秦鳴這些東西該如何處理,年輕的刑警目視遠方眼神中閃過一剎那的迷茫,隨後又重回堅定。他口中吐擲地有聲的一句話:

  “查下去”。

  一開始盧德文打算將讓陳碩出演刑警秦鳴,讓孫寧出演劉淼。但是陳碩和孫寧都對彼此的角色更感興趣,最終定下來的時候,發生了角色互換。

  由於孫寧過於年輕,造型的時候需要將他的造型和妝面改造的有一定的年齡感。原本大家還有些擔心,結果定妝照出來之後,只是稍微改了髮型,和眼角的線條,並且加深了面部的陰影,搭配孫寧的表情演繹,一個英姿颯爽的刑警形象躍然眼前。估計到時候電影上映,見過這個造型之後,每個姑娘心裡的念頭都會是想要“襲警”。

  陳碩不愧是影帝,對劉淼的塑造入木三分。影片最後的那場獨白,更是將劉淼骨子裡的偏執於對於將自己視為“救贖者”的狂熱表現的淋漓盡致。

  而秦鳴這個角色相比劉淼,要更加內斂一點,表面上看起來沒有劉淼的角色那麼有張力,但是想要演好也不容易。他對正義的認知與劉淼不同,他是一名國家公職人員,骨子裡的信仰是不認同任何個人將自身的價值觀標榜為正義的。可是面對劉淼振聾發聵的指摘,他的內心或許也曾有過一瞬間的動搖,可最終他還是選擇堅守屬於國家的公義。

  拍攝持續的時間比上一部玄幻電影要短了不少,可是拍攝的過程中,孫寧承受的精神壓力卻更勝以往,幾個月過去,他瘦了十多斤。

  陳路再次見到孫寧的時候,差一點沒認出來。一段時間沒見,孫寧的眉宇間有了幾分歲月的沉澱的厚重感,大概是秦鳴留給他的痕跡,他還沒能從角色中完全走出去。他緊緊的將陳路攬入懷中,在她耳邊輕聲呢喃,訴說這自己的思念。這一段拍攝的經歷讓他精疲力盡,再一次見到陳路,他心中有種說不出的熨帖的感覺,好像她的溫柔能夠紓解一切壓力,哪怕陳路很少有溫柔的時候,可孫寧發現,只要她在自己身邊,他就感到快樂。或許這就是愛情盲目的地方,講究先來後到,一旦開始,就能帶給人最美好的渴望,沒有一點道理可講。

  第十七章

  陳路和孫寧在一起的第四個年頭,陳路發現自己懷孕了。一開始她並沒有把這個消息告訴孫寧,她原本一直認定自己會是一個立場堅定的獨身主義者,只是到了適當的年齡,她會選擇要一個孩子。她有足夠的金錢支持自己的任性,她也有足夠堅定的內心讓自己不用去在意旁人的流言蜚語。孫寧和她的孩子,恰好滿足了她所有的期待。

  她選擇低調地隱瞞了一切,只等著過幾個月就出國待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