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話說回來,待到天光初綻之時,應琰與牛陶已經在崎嶇的山路里走了近一個半個時辰了,這才剛剛到達了禹山山腳。

  應琰畢竟沒有深山行走的經驗,那雙長靴在泥路、山路上不僅累腳,還極為容易打滑,耗費體力不說,這一個半時辰下來,那雙鞋子遍布濕泥,看著就悽慘。

  反倒是昨天還病著的牛陶,看著倒是挺輕鬆。

  “行了,先休息一下吧,下面開始才是真難走了。”牛陶帶著應琰走到一塊大青石旁,看了眼四周,才坐下。

  應琰也坐下休息。

  牛陶放下背上的大背簍,從裡面掏出水壺喝了幾口。應琰沒喝水,只是坐著,或是仰頭或是左看右看,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應琰到底是從沒有在這等深山峻岭里行路過,加上身上的這些行裝反成累贅,他的體力確實消耗得太快了。

  到底是西南天險,有這重重陡崖山巒作屏障,就算是天兵天將來攻也不能說個“易”字,何況凡人。

  禹山如此九死一生的險境,卻也無人與他說明,哪怕是作個提醒。

  應琰輕嘆,自己的人緣到哪裡都是這麼糟糕啊。

  牛陶看著默默無語的應琰,試探地問了一句,“你倒是膽子大,什麼人都不帶就敢來禹山。”

  也不知道是無知無畏還是另有所圖。

  應琰抬手擦了擦額頭的汗,轉頭看著牛陶,目光炯炯,“我既然隻身與你到禹山來,即表明,我們在找到膏泥之前,就是在一條船上的。這一點你不需要懷疑。”

  牛陶好像是第一次聽到應琰對她自稱為“我”,聽起來倒是悅耳很多。“不懷疑?哈,你有什麼可值得我相信的?!”

  應琰聞言皺了眉頭,不過他沒有反駁,“牛陶姑娘,我仍然希望你能夠相信我,我對月族沒有半分惡意。”

  牛陶沒有回話,兩人沉默了一會兒。

  還是牛陶沒憋住,想了想還是問了出來,“你要月陶究竟是為什麼?就是為了把它送給皇帝?你這麼奉承他以後能回京當大官?”

  應琰道,“昨日已經說的清楚了,在下希望月族能夠在六月六將製得的月陶進貢給官人,作為萬壽之禮。”

  牛陶隨意摘了手邊的一顆野草,“壽禮?那皇帝什麼好東西沒見過,他會要這山裡的土陶?”她手裡把玩著野草,眼裡露出不屑,“什麼月陶,他想要是月陶後面的月族而已。”封地畫圈不算,派人看著不算,直到全族零散了,完全握在手掌里他才滿意吧。

  “倒是看得通透。”應琰由衷誇了一句,然後看著她說了句,“只是這事究竟福是禍也未可知。”

  “你知不知道,月陶從不贈與外人?你要將月陶送到皇帝手裡,就是把月族送到皇帝手上。這道理就跟你們皇帝的玉璽一樣,你有見過皇帝送別人玉璽的嗎?”

  應琰被她這比喻弄的哭笑不得,卻對她刮目相看,牛陶的話雖一貫的粗簡毛躁,但是她確實想到了這個事情的本源上。

  只是還不夠深而已。

  “不如換個想法,變中求存。”應琰說完這句話,果不其然得到了牛陶一個困惑的表情。

  牛陶也不知有沒有聽懂,無言坐了半天,最後甩甩頭站了起來,“你休息完了沒,我們得在太陽下山之前下山,現在得出發了。” 言語之間的語氣和態度倒是比之前好了不少。

  應琰說好,抬頭看了看眼前的禹山那越往高處越幽暗的密林。

  “喏,拿著。”牛陶從自己背簍里拿出一截短木杖樣的東西遞給了應琰,“上山路上用它敲草叢和樹。”

  牛陶走在前,示意應琰跟上。嘴裡還在不停講著。

  “別離身,這是桉樹的樹杆子,泡過雄黃和香葉子的,一般的蛇不敢靠近的,別離身啊!”

  “你跟緊我,出了事可別怪我沒提醒你,聽見沒。”

  “見了蛇別急著跑啊,不然它肯定直接咬你了。你也別喊,輕輕叫我就行,知道嗎?”

  “你個皇城裡的人肯定沒來過這種高山吧,也虧你能穿出長靴長衫來,一會兒記得把衣擺挽上去,不然上不了山。”

  牛陶在前面繼續喋喋不休,身後的應琰聽著聽著,倒是笑了。

  這個,刀子嘴豆腐心的姑娘。

  ~~~~~~~~~~~~~~~~~~~~~~~~~~~~~~~

  都說禹山險,但兩人走到現在,也只是路陡罷了。再加上牛陶選的這條路是以前月族人走過的舊路,因而雖然陡峭,但是比起那野草足有半人高,還得邊劈草邊開路的山路來說,可以說是愜意了。

  “這邊是陽面,蛇少、路還能有光,如果我們走那山陰,怕是從山腳都沒走兩步,就被那成群的蛇咬得全身窟窿了。”牛陶支著一根樹棍在前頭開路,任是她這山里游的人,也實在是被這大坡度的山路累得有些氣喘。

  從山下到這會兒,牛陶已經在她覺得可能的位置都挖了一些,只是這挖出的山土沒有一處是讓人滿意的。原本是想著禹山水汽大,泥土也泛青白,應該會有極好的制陶膏泥,但是未料到陽面山土的濕度仍然不盡如人意,現下只能走到山腰再做打算。

  牛陶偏頭看了看身後不遠處默默走著的應琰,心裡倒是生出幾分滿意來,這個人雖然看著不怎麼靠譜的樣子,但倒真的一直默默地跟著自己,也不多問也不多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