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他如今身體越來越差,就算想教導鄭州也是力不從心。

  躺在床上的鄭暄只覺得飄忽已久的神思終于歸位。

  “你們都下去吧。州兒留下。”

  “祖父!”

  看著孫兒擔憂的眼神,他強打起精神,說到:“最近宮裡有何消息?”

  “宮裡倒也沒什麼特別的事,就是有流言傳出說陛下將與樂將軍之妹聯姻。祖父,這些都先放一放您歇一歇還是先把身體養好吧!”

  鄭暄搖了搖頭,說到:“我的身體我知道。養不好了。你說的聯姻的事你再去仔細打聽。空穴不來風。陛下雖以守孝為藉口將立後之事推後,但這只是為了掌握主動權。樂家世代為將,樂晉更是接手了洛鄂的軍權。陛下為了穩定政權而與樂家聯姻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可,這與我鄭家有何關係?恕孫兒直言,就算陛下不娶樂家女,這皇后之位也輪不上我鄭家。”

  “確實。但其中卻大有可為之處!州兒,你記住。沒有不相干的事情,只有不想參與的事情!”

  就算是為了鄭家,他也要搏一搏!

  鄭州不太明白鄭暄所說是何意,但為了安撫祖父他還是應下了。

  鄭暄見狀嘆了一口氣,說到:“你去,給王謝等世家下帖子,就說我大病初癒。將於三日後宴請諸位老友以慶賀!”

  鄭州聞言忙勸到:“祖父!大夫說您要靜養啊!還是……”

  話還沒說完,他就被鄭暄呵住了。

  “照我說的去做!”

  許是說的急了,鄭暄又是一陣劇烈的咳嗽。

  這廂鄭州還是聽了鄭暄的話下了請柬。那邊收到請柬的人卻很是疑惑。鄭暄身體一直不好,怎麼突然就痊癒了?更何況,就算是大病痊癒以宴席慶賀……也不該請他們啊。請柬上說老友,但他們都心知肚明。他們和鄭暄的關係實在不至這個地步。且據說,上京城的百年世家都收到了請柬!

  ☆、第一百五十七章

  鄭暄做了一件很矛盾的事情。他開宴會宣布自己痊癒了,但轉頭又向司馬雲請求封蔭將鄭州的職位提了提。

  有人看不懂,也有人同情的嘆了口氣。說這鄭大人這麼大年紀了,卻還要為家族子孫奔波。

  旁邊的人聞言翻了個白眼,懟到:“鄭家再怎麼衰敗那也是百年世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你還有空同情人家。”

  那人聞言,眉頭皺的更緊了無奈的說到:“也是。這上京大多數還不如鄭家呢。”

  年關將近,朝中倒是意外的安靜了下來。除了鄭暄上下鬧騰了兩下,眾人都不想找事情。諸事都開了春再說。開了春司馬雲的孝期也就差不多了。到時又是一番惡戰。

  他們雖閒下來了,司馬雲卻很忙。冬天漫長,每年都要凍死不少人。更何況今年是他執政的第一年。若是死傷人數太多恐有心人趁機散布謠言。相反,若是國泰民安他的地位就會得到鞏固。

  不過忙歸忙,年還是要過的。每年除汐皇帝都要於宮中設宴以犒群臣。宴會的相關事宜向來由後宮之主安排。然皇后未立,司馬雲亦未納妃。故宮中事務由本該閒下來的陸太后主理。陸太后未曾主持安排過這麼大的宴會,又讓阿錦和長安輔助。

  除汐當晚,宮中張燈結彩盡顯新年的氛圍。宴會還未開始,空中已飄起了雪花。風一吹更顯輕盈。

  司馬雲當政時日雖短,但行事有度禮遇群臣,即使立後之事未能如眾臣所願也可稱是德行出眾。總的來說眾人還是很滿意的。

  司馬雲看著眾臣推杯換盞,連幾個重臣也是笑眯眯的和善模樣心中不以為然。

  樂晉上前敬酒,說到:“瑞雪兆豐年。微臣恭賀陛下新春。”

  司馬雲笑著舉杯,“你我君臣同賀。”

  樂晉以寬大的衣袖做遮掩,仰頭飲盡杯中酒。司馬雲見狀亦滿飲此杯。

  樂晉飲完將杯口朝下示意,看向司馬雲。司馬雲的笑意真實了些。

  席上有人一直留意著司馬雲這邊,見樂晉敬完酒也端了酒杯起身。

  樂晉敬完酒欲走,走之前認真的對司馬雲說:“今年國泰民安,臣知陛下胸懷,裝著四海萬民。但,陛下也無需將自己逼的太緊。”

  司馬雲聞言怔忪,隨即嘴角翻起一絲苦笑。他也不想如此勞累,但不是他將自己逼得太緊是朝中眾人將他逼得太緊。那笑面之下皆是獠牙。他若有絲毫示弱,所珍惜之物慾保護之人就都會喪生狼口!

  他微笑著接受官員的敬酒,冷眼旁觀他們互相勸酒。現在的和樂並非真正的相和。不過是還在互相試探。

  ……

  悠閒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年節總是感覺剛開始就過去了。

  轉眼開春,厚重的襖子脫下才發覺冬天的厚重。

  司馬雲的孝期將過,朝上眾人蠢蠢欲動。就連陸家的心思都又活泛起來。承恩公夫人日日前往太后宮中勸說。

  可就在眾人心思活絡時,司馬雲主動在朝堂上宣布將迎樂晉之妹入主後宮。眾人都停了言語,面面相覷既不說贊同,也不曾反對。

  下了朝會,王家現任家主和謝家現任家主同路而行。

  “陛下這是要鞏固政權?”

  “怕是我等百年之後,也會如鄭家一般了!”

  “謝兄何出此言?”

  “我等家族雖鐘鳴鼎食,但大多在朝中為文官。可若皇后之父為武將,甚至……將來那位的外家為武將怕是文不如武!我等再無話語權啊!”

  “謝兄過慮了。我等家族經百年而不衰不會頃刻坍塌!更何況……現在言那位外家似乎還為時尚早!”

  說完兩人對視一眼,什麼都沒說但又似乎達成了什麼協議。

  鄭暄聽到這個消息時正在喝藥,他渾濁的眼裡泛起精光。

  “天不亡我鄭家!快!去打聽那位未來皇后的具體事宜!”

  鄭州安撫好祖父就起身離去。

  立後的詔書早已準備好,司馬雲在朝會上宣布過後就由長安前往樂家宣沼。

  阿錦也向司馬雲請辭。她既然已是待嫁之身再住在交泰宮顯然不合適。待出嫁之時難道從交泰宮直接出發?那不是就露餡兒了嗎!

  樂晉早已在月余前就為阿錦準備好繡樓。阿錦一進府他親自帶著她前去。

  “這是吾妹曾住過的屋子。但被褥衣物都是新的。若你住不慣我再吩咐人令給你備一間屋子。”

  “兄長不必麻煩。這裡很好。”

  “有事可吩咐澄碧。也可直接來尋我。”

  阿錦送走了樂晉從屋子這頭繞到那頭,最後在窗台處停下。

  這間屋子還和原來一樣,陳設都未變過。還有這扇窗戶,對面就是善緣館。正對著她曾經的房間。

  善緣館她並未賣出,至今地契還在她手裡。猶記得初時她曾無數次盯著這扇窗戶發呆,窗邊也是她最喜歡的位置。她也曾無數次想過打開這扇窗戶的場景。只是沒想到,打開這扇窗戶的卻是她自己。而她從一扇窗戶前變到了另一扇窗戶前依舊對著緊閉的窗戶發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