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陛下本不必親自前來。”他說。

  瓷瓶被我緊緊握在掌心,早已捂熱。我伸出手,將藥瓶放在他的掌心。

  “但你卻知道,我一定會親自來。”我望著他溫潤的眸子,輕聲說。

  他收起藥瓶,淡淡微笑:“陛下是來蘀微臣送行的。”

  我心口一震,別過臉去掩飾自己的láng狽,低聲說了兩個字:“抱歉。”

  他轉過身,走到茶几邊上,伸手在茶壺上一碰,說:“茶涼了,你等一會,我去給你沖壺熱的。”

  他說著便出了門去,我坐在椅子上等他,舉目四望,目光最後落在屏風上。

  那是一幅歲寒三友圖,前朝名家手筆,蘇昀弱冠之年國師所贈,本是他極珍視的一份禮物,上面卻被潑了點點墨跡,墨跡之間被曲折相連,綴以幾瓣粉色,寒冬臘月里,忽地添了一枝桃花,三分****。

  那墨跡原是我不小心潑上去的。

  那時他教我練字,我抓起毛筆沾滿了墨汁,意氣風發地揮毫落筆,卻不慎將墨汁甩了出去,落在了屏風上。我手足無措,擋在屏風前不敢讓蘇昀發現,許是慌張得太明顯,掩飾得太拙劣,讓他一眼瞧出了破綻,他拉開我,看著屏風上的墨跡眉頭一皺,我咽了咽口水仰頭看他的側臉,小小聲說:“我賠你一幅更好的……”

  雖那麼說,自己心裡也有明白,有些東西不是輕易可以被蘀代的。

  他卻也沒有多氣惱,抬手揉了揉我的發心,低頭微笑道:“想賠罪嗎?”

  我點點頭。

  他說:“那幫我一個忙。”

  所謂的幫忙,也不過是我捧著硯台,看他提筆補救,妙筆生花,將散落的墨點串起,橫生一枝chūn秀,桃花半開,雖有霜寒,已近chūn暖。

  那時我說了什麼,自己已然記不清,但蘇昀說過的一句話,卻讓我記到了如今。

  他說:“若不是相信終有chūn暖,又怎麼經得住歲寒。”

  他說這話時,漆黑的雙眸帶著溫潤的笑意。當時年紀小,懵懵懂懂,他說的話,我大多聽不懂,便是懂了,也不過自以為是的懂。

  我們本就是不同的人,我知道他做了什麼,卻不能理解他為什麼那麼做。

  蘇昀回來的時候,我仍站在屏風前,觸摸那朵桃花。

  他沖了一杯熱茶,說道:“這是祖父送給我的弱冠之禮。”

  我收回手,回到他對面坐下,說:“我知道。”

  他遞了一杯茶給我。

  “微臣不能飲酒,就以茶代酒吧。”

  “無妨。”熱意透過茶杯傳來,溫暖了我的五指。

  空氣中有脈脈茶香,他抿了口茶,嘆息道:“微臣做天子伴讀十年了。”

  從我八歲與他結緣,到如今,正是整十年。

  “陛下慈悲寬厚,勤政愛民,是萬民之福。”

  “寡人軟弱無能,心胸狹窄,無容人之量,待人苛刻,識人不清,剛愎自用……”

  “陛下!”蘇昀厲聲打斷我,我手微顫,幾滴茶水濺到手背上。他放柔了聲音,說,“陛下心裡難過。”

  我低頭看著杯中氤氳的熱氣,眼眶酸澀,默然不語。

  “人無完人,陛下自有陛下的優點,不宜妄自菲薄。”

  “你何必安慰我……”我放下茶杯,垂下眼瞼道,“我不過是個庸碌無為的君主,連一個劉綾都能將我們玩弄於鼓掌之中。”

  “陛下的時代,才剛要開始。劉綾不過是負隅頑抗,陛下受她牽制,皆因心有不忍。有不忍之心,才?p> 懿烀竇渲唷V詈鍆跏屏η宄螅菹碌娜收憧賞ㄐ興暮A恕B沂臘緣潰問勞醯潰苡幸惶歟儺棧崦靼妝菹碌目嘈摹!?p>

  我苦澀笑道:“你果真是在安慰我。”

  蘇昀微笑著說:“若不是也抱有同樣的信仰,易道臨怎麼會追隨陛下?他也相信,陛下會是個明君,受後世敬仰。”

  “當明君,太辛苦了……我本就不是那樣的良材美質,不如幾位父親,也不如你們……”

  “高祖不識字,出身市井,論文論武皆不如蕭何、張良、韓信,卻成開國之君,民心所向,天命所歸,即成王業。”蘇昀為我滿上茶,“陛下今夜太多憂思。”

  “可能是……離別在即。”我悵然一笑,“你要走了。”

  “朝中有易道臨和裴錚已然足夠,易道臨有一根寧折不彎的忠骨,是陛下可以信任重用的人,裴錚待陛下一往qíng深,是陛下可以深愛依賴的人。微臣留在朝中無大作為,不如遊歷四方,為陛下巡視疆界,宣揚君威。”他望著我的眼睛,微笑說著,字字發自真心,卻不知怎的,讓我心口一陣悸疼。

  “你還會回來嗎?”我輕聲問。

  “會。”他肯定地說,“若有一日,陛下需要微臣效命,微臣定會回來。”

  “只有我需要你才會回來嗎?”

  他淡淡一笑,轉頭看向屏風,輕聲說:“或許也有一天,走著走著,剛好就繞了回來。”

  那天夜裡,他說過的話我每個字都記得。

  他曾說,他喜歡倉央嘉措的一句詩——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然而無奈到了極處,卻成就了另一句——第一最好不相欠,如此便可不相念。

  仔細數來,我似乎不曾為他做過什麼,所謂的喜歡,也只是成了他的負擔,到最後我能為他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讓他走得毫無負擔。

  他放過我,我也放過他。

  我垂下眼瞼,一滴眼淚奪眶而出。我忙láng狽地抬手擦去,假裝沒有流過淚,他也假裝沒有看到,只是指著屏風說:“這面屏風,是祖父送給微臣的弱冠之禮,寄託了祖父對微臣的期望,是微臣最珍視的禮物。微臣離開帝都之後,蘇家在白衣巷的宅邸便由朝廷收回,只這幅屏風,微臣想留下。”

  我聲音微啞,說:“這是自然。”

  “陛下……”他回過頭來,含笑凝視我,“請陛下寬恕微臣僭越。微臣的父親早年殉國,不久母親便也抑鬱而終,多年來,偌大蘇家,只有祖父與微臣相依為命,從未有過玩伴。自當陛下伴讀,微臣便始終將陛下當做自己的親妹妹一般疼愛,明日分別,今日微臣才敢說出心中感qíng,還望陛下恕罪。”

  “妹妹……”我咬著唇,哽咽著笑道,“我……也是一般……將你當做兄長……”

  這就是他給我最後的解脫。

  煥卿……

  他寵溺地望著我,抬手揉了揉我的發心,如小時候一般。

  “陛下還和小時候一樣,動不動就哭鼻子討憐,躲避祖父和丞相的責罰,讓小路子幫你抄書罰跪。”

  我緊緊抓著他的衣袖,眼淚一滴滴落在他的袖口,說不出話來,怕一出口,就求他留下。可是我有什麼立場去留他,我已經給了裴錚全部,從此生死羈絆都與他一起,感qíng就如滄海上的一葉扁舟,一個人已是沉重,更容不下第三個人。

  他輕聲說:“陛下,茶涼了。”

  人走了,茶也該涼了。

  我緊緊抓著他的袖子,不知何時哭到睡著,醒來之時,已身在寢宮,小路子撥了帘子進來說:“陛下,蘇大人已經離開了。”

  我抱著膝蓋,說:“我知道了。”

  ————————————《念念不忘》————————————————

  聽人說,蘇家祖上是當大官的,但我記事起,父親便已辭官了,直到他老去,也不再任過一官半職。他遊歷四方,開壇授業,來聽他講課的人總是很多。

  父親是個很溫柔的人,對誰都是和和氣氣的模樣,來聽課的人里甚至有販夫走卒,父親對所有人一視同仁,不曾瞧不起過什麼人,別人不懂的問題一問再問,他也一答再答,不見有過一絲不耐煩。

  我跟著父親從北方走到南方,涼國的千里冰封,閩越的chūn、光爛漫,不只是陳國,我們的足跡幾乎踏遍了神州。

  父親受人敬仰,百姓稱他為當世第一鴻儒,也不乏女子投懷送抱,但他總以悼念亡妻為名,不近女色,深qíng若此,只為他博得更多美名和女子的青睞,只希望那雋秀溫潤的男子,能把所有的深qíng都轉移到自己身上來。

  我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母親,記憶是從四五歲時候開始,父親說,母親得了重病,去了很遠的地方治病。小時候我不明白,長大了才知道,母親是很早就過世了。我不知她是個什麼樣的人,但一定是個美好的女子,才能讓父親念了一輩子,終不再娶。

  有時候看著父親孤零零一人,我心裡也很是難受,媒婆吃了幾次閉門羹,我也忍不住開口問他:“父親,你真的忘不了母親嗎?”

  他揉揉我的腦袋,笑著說:“小孩子,問這種問題做什麼?”

  “為什麼不試一下呢?”我說,“我是說,為什麼不努力一下和其他的女子相處,母親再好,也已經不在了,或許有了其他人的陪伴,父親就會忘了母親了。”

  “真是個傻孩子。”父親無奈嘆了口氣,眼裡含著笑意,“真正的忘記,本不需要刻意的努力。每一次努力,都不過是加深了記憶。其實我仍記得她,卻早已忘了那種感覺,無論是對她,還是對其他人。”

  “不明白……”他說的話,比孔夫子說的還難以理解。

  “經歷過了,也就明白了。”他含笑望著我,說,“姑娘長大了,動了chūn心了嗎?”

  我一陣窘迫,忙說:“才不是!”

  那時,我剛認識了一位畫師,他xing子和父親有些像,只是比父親還要沉默寡言,但他的畫筆告訴我,他的內心是一幅炫麗的畫。

  我十八了,父親也已過了不惑之年。

  崇光二十六年的時候,我在閩越和那畫師成了親,父親那天很高興,多喝了兩杯酒,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穿上紅衣,他走遍天涯,兩鬢已有了風霜,如青松傲雪,卓然卻又雋永。

  父親送了我們四個字——百年好合。

  收筆之時,眼底閃過一絲悵然與悲傷,轉瞬即逝。

  我想,他一定是想起了母親。

  又過三年,我的第一個孩子兩歲時,父親突然說要回帝都,我們走遍了神州每一個角落,卻還從未到過帝都。我仍記得那一年雪下得極大,水路不行,大雪又封了山,我們滯留在半途,天寒地凍,父親終於病倒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