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覺得林泉思考得周到,但又覺得這位安導演應該是個值得相信的人。

  耿舟想了想,轉移了話題,問道:“安導,您能告訴我,為什麼劇組又要臨時找主題曲嗎?”

  安導聽到這話閉了下眼睛,無奈道:“那是因為我們突然發現原來寫主題曲的那位歌手,抄襲了國外一個著名交響樂的前奏。”

  第七十三章 撲街

  安導見耿舟愣住, 便把事情詳細解釋了起來:“這主題曲是我們去年年底才買下來的,上周有個後期卻說主題曲聽起來有點耳熟,好像在哪裡聽過。”

  製片人接著安導的話, 說道:“我認識梁音前輩, 就把歌譜發給了前輩。經過前輩反反覆覆地鑑定,確定這歌是抄襲的。前奏和開頭和某著名交響樂極其相似。”

  抄襲可是大罪名, 前世耿舟也有一兩首歌火起來,而被有些人掐抄襲, 幸虧最後被原詞曲者證明這只是謠傳, 還說耿舟是他欣賞的歌手, 這髒水才沒真正潑下來。

  耿舟問:“你們確定了嗎?”

  製片人激動了一下,道:“確定。我和安導都不會允許有抄襲的元素玷污我們整個作品,更不可能冤枉好人了。前兩天我拿著梁前輩的鑑定結果找上他, 他供認不諱,認了自己是抄襲的事。”

  可那詞曲者一臉“我就是抄襲,那又怎麼樣?好聽不就行了”的模樣還是震驚了他們。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當初買作品時那人意氣滿滿卻不驕縱的謙虛模樣, 這幾個主創都沒有忘記,一轉眼這人就露出了醜惡的嘴臉。

  席間,林泉一直在聽他們講解這件事的全過程, 沒發表自己的看法,看到發小那麼激動,他搖了搖頭,說道:“這年頭抄襲成風, 反抄襲才慢慢形成還不成熟,在意抄襲的人自然覺得像吞了蒼蠅一樣噁心,但一些不在意的聽眾和觀眾也不在少數。在這樣的大前提下,那人才會這麼肆無忌憚。”

  這電視劇都已經確定今年暑假的檔期了,要是再找不到新的主題曲換下來,這後果不堪設想。

  而前兩天,林泉向製片人拋去了橄欖枝,卻像一根救命稻糙一般,安撫了他們焦急又迫切的心。

  安導欣賞地看向耿舟:“對您的才氣我早有耳聞,但一直沒機會合作,請問您新寫的那首《項脊軒》能賣給我們劇組嗎?”

  耿舟沒立刻答應,只是問:“您這部電視劇有官宣過嗎?”

  “有。”副導演主要掌管這方面,之前他長久都沒有說話,提到宣傳,他才笑著說,“去年演員進組我們就官宣了,不過那些演員都是在校的大學生,新人,還沒從畢業呢,您大概都不認識,我也就不說給您聽了。”

  一聲聲的您,耿舟哪裡擔得起這樣的稱呼,他連忙客氣地笑笑:“副導演您還會叫我小舟吧。”

  副導演聞言倒有點驚訝了。

  他雖是副導演,也在娛樂圈混了十多年,可因為堅持自我,拍的大多都是撲街片,收視和名氣最好的還是一部題材不能上星的網劇,撩起點水花之後就沒下文了。所以長時間的打拼後,他也並沒有攢下什麼名氣。

  他們現在這部劇,編輯是副導演合作多年的朋友,編劇竭盡一生都在寫這個劇本,修修改改十多年,終於捨得讓人拍出來了。他把劇本給副導演看了,副導演覺得非常棒,又擔心自己找來的贊助商咖位小,資金不到位,拍不出友人想要的效果,就厚著臉皮找上了他仰慕許久的安西安導演。

  安導演看完劇本後果然很喜歡,但因為題材是古代種田小清新,屬於不怎麼容易火的類型,沒幾個投資方願意資助。

  幾經周折,一切就緒,就差找演員了。用新人是安導一貫的作風,不是那些流量長得不好看或者是演技不好,還是有幾個流量當初還是安西捧紅的。她真正想要的效果是——演員完全貼合角色。而流量就那三四個,很明顯沒一個符合劇本描述的,安導就破釜沉舟,去一些電影學院的表演系挖掘新人。

  有時候挖不到人,他們就去正常的全日制大學挖人。

  這戲裡頭有個很少年氣的男二號,氣質可以稱得上古書中所說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了。這演男二號的演員,就是走在路上,被副導演抓到拎進劇組的,試鏡的時候,那素人還一臉迷茫,不懂是不是自己在路邊吃燒烤的模樣,太小王子了,就這樣還能被星探發現。

  ……

  主創人員對這部劇很用心,所以更不允許有抄襲這種污點丟在作品上。

  而副導演對耿舟用敬語是有點原因的。

  副導演自認為是個毫無名氣還自認為有才華的圈內透明小導演,上次他排戲排急了,對一個三線女演員的態度略有些不好,結果就被人家穿了小鞋,吃了個啞巴虧。

  而耿舟呢?

  即便是不怎麼關心圈內瑣事的副導演,也不得不說一聲,這小鮮肉太紅了,紅到他只要一打開微博,有關於耿舟的事就被頂在了微博前幾條。

  這麼紅,卻只是唱唱歌,拍拍綜藝和廣告,沒有任何影視作品。這對副導演來說,是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在他眼裡,這就相當於沒作品人卻很紅了吧。

  可憐他才下了這個定義沒多久,就被製作人傳來的一小段音頻打了臉。

  雖然才一小段,但足以讓他一個不懂音樂的小人物為之嘆服!

  原來音樂不僅僅是好聽或者是不好聽那麼簡單,它還能悄悄跑進人最隱蔽的心,帶動起你所有的情緒。

  這太厲害了。

  副導完全洗清了對耿舟的片面看法,他回頭用音樂軟體搜了耿舟的歌,就兩首歌,他還單曲循環了一晚上,早起的鈴聲都是《果凍》,他老婆在廚房扭著腰洗菜,還一邊哼著這歌。

  他自認清高,對那種沒什麼演技卻驕傲自大、用鼻孔看人的三線女演員,自然敬謝不敏,之後人罷演,他也沒好聲好氣地求她回來。

  但是耿舟不一樣!

  在副導演眼裡,能寫出這種歌的才子,怎麼能用小鮮肉稱呼,該是藝術家了吧。年紀輕輕就名聲噪起,自身的才華和名聲相匹配的藝術家。

  這是副導演對耿舟的評價和看法,所以他見面就稱呼耿舟一個“您”。他認為,無論是名氣還是才華,耿舟都配他這個小透明導演稱呼一聲您。

  ……

  既然耿舟這麼懇求了,副導演不想為難人家,別彆扭扭地喊了句:“小舟,我是你的歌迷,你寫的歌真的很好聽。”

  耿舟驚訝有餘,自然說了聲謝謝。

  林泉卻仰頭大笑,嘲笑道:“哎,老夥計,您可別介了,再吹咱們耿舟的尾巴要翹到天上去了。”

  副導演雙目圓睜,不解道:“可小舟確實擔得起我這樣的稱讚啊。”

  耿舟低頭略感到羞赧,他咳嗽了幾聲,然後用腳輕輕踢了林泉一下,讓他不要再埋汰自己了。

  林泉知道這崽子是被誇得不好意思了,索性不說話,慢悠悠地喝茶,偶爾和發小閒聊幾句。

  林泉問:“說了那麼久,你們這片子究竟叫什麼名啊?”

  安導說:“名叫折子戲。”

  按理說都官宣半年了,林泉也屬於這圈裡的順風耳和千里眼,什麼情報都一手掌握,暑假檔的戲就應該聽過,可這名字,林泉確定自己沒聽過。

  林泉尷尬地看了眼耿舟,耿舟沉默不語,他也沒聽過。

  要是上輩子出了名,耿舟自然記得住。要是連他也沒聽過,要麼是撲到連一點水花都沒有了,要麼就是因為抄襲的原因,遲遲壓著沒播。

  說不好是哪種,哪種都挺可惜的。

  壓著不播的古董劇,即便最後解決了問題,播出了,那劇情和服飾等等都和時代脫節了,宣傳也更加跟不上,只會比原來更不起水花。

  安導說:“等到暑假做宣傳就好了。”

  副導演連聲應和。

  林泉卻覺得不如意。這年頭,一部劇要火,靠什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名氣。名氣可以來自於原著IP,也可以來自於演員自帶粉絲。

  這部《折子戲》不占任何兩點,難出頭。

  林泉是好人,但也是商人,不是個慈善家。耿舟一個前途大好的古風歌,扔哪裡不會火啊,他不過就是給耿舟選一個最合適的平台而已。

  這劇不會火,也就意味著不會給《項脊軒》這首歌帶來流量,他林泉就算願意賣發小一個面子,也不願意坑自己人。

  耿舟就是他自己人。

  林泉甚至在想,要是葉知蔭知道他給他家舟舟找了個這麼一個吃力不討好的活,指不定又想怎麼懟他。

  想到這裡,林泉更覺得不應該答應這劇組,他正想著怎麼拒絕更委婉,不讓雙方尷尬,耿舟卻看出了林泉的心思,先經紀人一步開了口:“請問……我能先看看劇本,再決定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