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又想起方才鄭蕎之言,元恂賭咒道:「吾若有負於你,便不得善終…」
不及元恂言罷,鄭蕎便輕掩其口,柔聲道:「太子莫要胡言亂語,妾信太子便是…」
太醫喬懷德入了昌霞殿為右昭儀李氏請脈。
待近婢環丹收了搭脈所用錦帕,喬懷德垂首道:「右昭儀可是近日夜間不寐?」
李氏微微頷首,道:「不知可是因了暑熱之故,吾逢夜間發汗,難以入眠。」
喬懷德小心道:「右昭儀,臣方才請脈,您左寸沉數,右寸細弱,您此症乃因心氣虛而生心火所致。」
李氏微微皺眉,道:「吾此症可有大礙?」
喬懷德道:「此症可大可小,倘若右昭儀可少些思慮,臣再為右昭儀開些安神助眠,補脾養肝之藥,不日便可大安。」
李氏咧了咧嘴,道:「宮中瑣事繁多,吾只是不願被人說了閒話去。」
喬懷德道:「右昭儀為料理後宮殫精竭慮,臣敬服!」
李氏嘴角微揚,道:「罷了,你只為吾開些安神的湯藥,再著劉侍醫來為吾推拿安神即可。」
頓了頓,李氏接著道:「吾且問你,太子受了杖刑,陛下著太醫署何人侍奉?」
喬懷德搖了搖頭,道:「這兩日臣只瞧見太醫令著一醫童每日往太子府送些去腐生肌的湯藥,並未見指派哪位太醫隨身侍奉。」
李氏道:「若依你之言,陛下此番是動了真氣。」
略略思忖,李氏接著又道:「錦上添花之事斷不會有人記得,然雪中予炭卻可情意倍增。喬太醫,你去配些活血化淤之藥,吾著人送於右孺子…」
喬懷德垂首應下,待得了李氏示意,方才告退離去。
殿內只余主僕二人,李氏對隨侍一旁的環丹道:「皇后已請旨陛下,免去那再醮之婦每日請安問禮之事,這兩日又頻頻往永合殿探望子恪兄妹,這是皇后向其示好之意啊。」
環丹道:「那左昭儀可有應對之策?」
輕搖羽扇,李氏並不答話,過了片刻,李氏開口道:「這些時日你務必多留心太子府中之事,莫要被他人奪了良機。」
環丹應道:「奴謹遵右昭儀吩咐,右昭儀大可放心。只一樣,方才喬太醫言及右昭儀玉體有虧,右昭儀您莫要再勞心才是。」
李氏微閉雙目,道:「今夏多事,為避鋒芒,吾是該歇歇了…」
第一百三十九回 父子隙(四)
夏盡秋至,寒冬亦將過去。一轉眼,又到了臘月皇帝封璽之日。
這數月來,後宮裡果然風平浪靜,偶有幾個年輕世嬪間爭風吃醋,倒亦掀不起任何風浪。
皇后馮氏因常往永合殿內,加之有馮娷從中調和,馮氏雖談不上歡喜,卻不再似從前那般厭惡於禾。
右昭儀李氏,因恐皇帝知其病因而收回治宮之權,便令喬懷德隱下不報,故而這數月來李氏安心養病,除去與鄭蕎互有往來,示好太子外,亦未再生事端。
倒是彭城公主元鈺,又與李氏結了盟約,二人共助太子元恂復權,借了中元節與寒衣節入宮祭拜先太后之機,元鈺多番進言相勸元宏將太子解禁復權。數月來元鈺又動作頻頻,便是連朝中的大祭司亦為其所買。
太極殿內,華燈異彩,朝中三品以上官員皆齊聚於此。
元宏環視眾人,朗聲道:「得上蒼庇佑,今歲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朝野上下戮力同心,令我大魏高泰民安,人物康阜。朕得眾卿輔佐,心存感念,特設此宴,以犒諸位。今日毋需拘禮,咱們君臣開懷痛飲。」
皇帝自親政以來,年年設此親臣宴,眾人自覺聖恩浩蕩,心內感激。席間眾臣舉杯齊道:「天佑大魏,新年勝舊年!願吾皇福澤綿長,萬歲萬歲萬萬歲!」
鼓樂齊鳴,鶯歌曼舞。眾人賞樂飲酒,或樽酒論文,或以詩行令,無不歡喜盡興。
待亥正二刻,酒盡意闌,眾人方才起身退去。
大殿之內,任城王元澄與咸陽王元禧以及太師馮熙、太傅穆亮、少師郭祚與少傅李沖卻並無離去之意。
元宏心知彼等定是因了太子之故,卻只揮手示意眾侍撤去碗碟杯盞,並不急於開口。待眾侍退盡,元宏方才道:「皇叔與諸位愛卿所為何事?」
自是由元澄先答話:「陛下,明日便是臘月二十三,陛下亦要封璽過年了,陛下平日裡忙於前朝之事,如此普天同慶之時當與眾皇子、公主共享天倫。」
見元宏微微頷首,元澄接著又道:「太子為眾皇子之長,宮宴之時當領眾皇子為陛下奉酒迎新,以示我大魏江山永固,後繼有人之意。陛下將太子禁足府中已近半年,太子已遷善改過,臣請陛下饒恕太子!」
待元澄言罷,元禧與馮熙、穆亮、郭祚、李沖幾人皆起身離席伏跪於地,齊聲道:「臣請陛下饒恕太子!」
元宏見眾人如此,便朗聲道:「子恂乃朕長子,朕寄厚望於其。子恂欺瞞君父,朕未廢其太子位分,便是念其初犯,且又年少輕狂,倘若朕不施懲戒之舉,子恂又如何能痛改前非?」
示意眾人起了身,元宏又接著道:「爾等皆為朕肱骨之臣,豈能不知朕用心之良苦?」
穆亮拱了拱手,道:「陛下,臣前幾日往太子府邸探望,太子正在書房內研習《大學》,太子言語之間儘是追悔之意,臣斗膽,望陛下饒恕太子,再予太子新生之機。」
不及元恂言罷,鄭蕎便輕掩其口,柔聲道:「太子莫要胡言亂語,妾信太子便是…」
太醫喬懷德入了昌霞殿為右昭儀李氏請脈。
待近婢環丹收了搭脈所用錦帕,喬懷德垂首道:「右昭儀可是近日夜間不寐?」
李氏微微頷首,道:「不知可是因了暑熱之故,吾逢夜間發汗,難以入眠。」
喬懷德小心道:「右昭儀,臣方才請脈,您左寸沉數,右寸細弱,您此症乃因心氣虛而生心火所致。」
李氏微微皺眉,道:「吾此症可有大礙?」
喬懷德道:「此症可大可小,倘若右昭儀可少些思慮,臣再為右昭儀開些安神助眠,補脾養肝之藥,不日便可大安。」
李氏咧了咧嘴,道:「宮中瑣事繁多,吾只是不願被人說了閒話去。」
喬懷德道:「右昭儀為料理後宮殫精竭慮,臣敬服!」
李氏嘴角微揚,道:「罷了,你只為吾開些安神的湯藥,再著劉侍醫來為吾推拿安神即可。」
頓了頓,李氏接著道:「吾且問你,太子受了杖刑,陛下著太醫署何人侍奉?」
喬懷德搖了搖頭,道:「這兩日臣只瞧見太醫令著一醫童每日往太子府送些去腐生肌的湯藥,並未見指派哪位太醫隨身侍奉。」
李氏道:「若依你之言,陛下此番是動了真氣。」
略略思忖,李氏接著又道:「錦上添花之事斷不會有人記得,然雪中予炭卻可情意倍增。喬太醫,你去配些活血化淤之藥,吾著人送於右孺子…」
喬懷德垂首應下,待得了李氏示意,方才告退離去。
殿內只余主僕二人,李氏對隨侍一旁的環丹道:「皇后已請旨陛下,免去那再醮之婦每日請安問禮之事,這兩日又頻頻往永合殿探望子恪兄妹,這是皇后向其示好之意啊。」
環丹道:「那左昭儀可有應對之策?」
輕搖羽扇,李氏並不答話,過了片刻,李氏開口道:「這些時日你務必多留心太子府中之事,莫要被他人奪了良機。」
環丹應道:「奴謹遵右昭儀吩咐,右昭儀大可放心。只一樣,方才喬太醫言及右昭儀玉體有虧,右昭儀您莫要再勞心才是。」
李氏微閉雙目,道:「今夏多事,為避鋒芒,吾是該歇歇了…」
第一百三十九回 父子隙(四)
夏盡秋至,寒冬亦將過去。一轉眼,又到了臘月皇帝封璽之日。
這數月來,後宮裡果然風平浪靜,偶有幾個年輕世嬪間爭風吃醋,倒亦掀不起任何風浪。
皇后馮氏因常往永合殿內,加之有馮娷從中調和,馮氏雖談不上歡喜,卻不再似從前那般厭惡於禾。
右昭儀李氏,因恐皇帝知其病因而收回治宮之權,便令喬懷德隱下不報,故而這數月來李氏安心養病,除去與鄭蕎互有往來,示好太子外,亦未再生事端。
倒是彭城公主元鈺,又與李氏結了盟約,二人共助太子元恂復權,借了中元節與寒衣節入宮祭拜先太后之機,元鈺多番進言相勸元宏將太子解禁復權。數月來元鈺又動作頻頻,便是連朝中的大祭司亦為其所買。
太極殿內,華燈異彩,朝中三品以上官員皆齊聚於此。
元宏環視眾人,朗聲道:「得上蒼庇佑,今歲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朝野上下戮力同心,令我大魏高泰民安,人物康阜。朕得眾卿輔佐,心存感念,特設此宴,以犒諸位。今日毋需拘禮,咱們君臣開懷痛飲。」
皇帝自親政以來,年年設此親臣宴,眾人自覺聖恩浩蕩,心內感激。席間眾臣舉杯齊道:「天佑大魏,新年勝舊年!願吾皇福澤綿長,萬歲萬歲萬萬歲!」
鼓樂齊鳴,鶯歌曼舞。眾人賞樂飲酒,或樽酒論文,或以詩行令,無不歡喜盡興。
待亥正二刻,酒盡意闌,眾人方才起身退去。
大殿之內,任城王元澄與咸陽王元禧以及太師馮熙、太傅穆亮、少師郭祚與少傅李沖卻並無離去之意。
元宏心知彼等定是因了太子之故,卻只揮手示意眾侍撤去碗碟杯盞,並不急於開口。待眾侍退盡,元宏方才道:「皇叔與諸位愛卿所為何事?」
自是由元澄先答話:「陛下,明日便是臘月二十三,陛下亦要封璽過年了,陛下平日裡忙於前朝之事,如此普天同慶之時當與眾皇子、公主共享天倫。」
見元宏微微頷首,元澄接著又道:「太子為眾皇子之長,宮宴之時當領眾皇子為陛下奉酒迎新,以示我大魏江山永固,後繼有人之意。陛下將太子禁足府中已近半年,太子已遷善改過,臣請陛下饒恕太子!」
待元澄言罷,元禧與馮熙、穆亮、郭祚、李沖幾人皆起身離席伏跪於地,齊聲道:「臣請陛下饒恕太子!」
元宏見眾人如此,便朗聲道:「子恂乃朕長子,朕寄厚望於其。子恂欺瞞君父,朕未廢其太子位分,便是念其初犯,且又年少輕狂,倘若朕不施懲戒之舉,子恂又如何能痛改前非?」
示意眾人起了身,元宏又接著道:「爾等皆為朕肱骨之臣,豈能不知朕用心之良苦?」
穆亮拱了拱手,道:「陛下,臣前幾日往太子府邸探望,太子正在書房內研習《大學》,太子言語之間儘是追悔之意,臣斗膽,望陛下饒恕太子,再予太子新生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