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兒子知道,請父親放心,兒子一定聽兄長的話。”
太上皇點點頭,又看向明王:“老三仁厚,只是有時候性子過於軟和了些,好在你雖然仁善但是卻能分得清是非,為父對你最放心。”
明王跪在榮王身旁,伏地痛哭不已。
最後太上皇將視線放在壽王身上,不等太上皇說話,壽王先撲通一聲跪下大哭:“父親,兒子這些年沒有在你身邊盡孝,兒子 不孝,兒子悔啊!”
太上皇看到這個最不靠譜的么子,心裡習慣性地升起一股無名火,他不耐煩地揮揮手:“為父知道你生性不羈,喜歡在外遊蕩,只是你也要顧及蠻蠻,你就她一個獨女,你一甩衣袖帶著媳婦出門遊玩,可想過蠻蠻的心情?為父如今最後在說一次,你們夫妻倆務必要在大都待到蠻蠻出嫁,否則日後你別來見為父和你母親。”
壽王出生時體弱多病,他又是么子,太上皇和太后難免寵溺了些,壽王文不成武不就,唯一的愛好就是到處遊玩,太后想著他在外遊玩也能強身健體,便由著他,太后也沒想到自己一時放縱讓壽王養成了閒不住的性子,壽王妃的性情又與他相投,夫妻倆在同一個地方呆超過一個月就渾身難受,就連唯一的女兒也不管,丟給皇上皇后撫養,夫妻倆無牽無掛地到處跑。
壽王和壽王妃指天發誓:“兒子兒媳日後一定留在大都陪著蠻蠻!”
蠻蠻從小被養在宮裡,一年都未必能與父母見上一面,自然談不上有多深的感情,她如今滿心都是祈求神跡降臨讓祖父安然無恙。
太上皇又一一叮囑孫子們,最後才輕輕拍了下蠻蠻的腦袋,蠻蠻抬起頭,水盈盈的秋眸腫成了核桃,白嫩的臉蛋也糊滿了眼淚,太上皇慈愛地擦拭掉蠻蠻臉上的眼淚,心疼不已:“蠻蠻乖,聽祖父的話,莫哭了。”
蠻蠻胡亂抹了下臉,然後一揚嘴角乖巧道:“蠻蠻聽祖父的話,蠻蠻不哭了。”只是臉上的笑卻比哭還要讓人難過。
太上皇嘆了口,對眾人道:“朕有十三個孫子,卻只有這麼一個孫女,朕平日裡疼她唯恐不夠,可惜朕不能親看著蠻蠻嫁人了。”
皇帝心領神會,忙道:“父親放心,蠻蠻從小在兒子身邊長大,又是兒子的親侄女,兒子一定會為蠻蠻尋一個如意郎君,保護蠻蠻一輩子。”
蠻蠻剛忍住的眼淚又洶湧而出:“祖父!蠻蠻不要嫁人,蠻蠻要陪著祖父一輩子!”
太上皇臉上沒有一絲面對死亡應該有的恐懼,反而有一絲解脫,他微微一笑:“可是祖父要去陪你祖母了,祖父已經讓你祖母等了三年了,再等下去你祖母又要生祖父的氣了。”
蠻蠻捂著臉嚎啕大哭,肩膀因為悲痛而劇烈顫抖。
太上皇臉上浮現出一絲疲憊,臉上的紅潤迅速褪下,眾人心知,太上皇大限已到。
太上皇強撐著最後一絲力氣對兒孫道:“我死後,不要給我穿什麼龍袍,元安不喜歡,她喜歡我穿白衣,你們別弄錯了,元安見到我穿白衣一高興就不氣我這麼晚才去找她了……”
眾人再也忍不住,皆痛哭出聲,皇帝一邊哭一邊點頭應下太上皇最後的囑咐。
太上皇滿意地笑了,艱難的從枕頭下摸出一塊缺了一塊的木牌,將木牌貼在胸口,眼神越來越渙散,口裡喃喃道:“元安,為夫來……”
話未說完,太上皇便閉上了眼,溘然長逝。
蠻蠻攥著太上皇的手哭得死去活來,被同樣悲痛欲絕的壽王和壽王妃強行拉到一邊,皇上顫抖著手將一片潔白的羽毛放在太上皇鼻下,羽毛紋絲未動,皇上跪倒在地,赤目含淚高聲道:“太上皇崩了!”
宮裡宮外頓時爆發出陣陣哀哀欲絕的哭聲,太上皇在位四十五年,知人善任,仁厚節儉,愛民如子,將大舜治理的民富國強,深受百姓愛戴,太上皇駕崩的消息傳出宮外,百信們紛紛自發聚集在南門,緬懷這位英明的君主。
太上皇一生柔德安眾,寬樂令終,柔德教眾,政刑不擾,綱紀肅布,厚德安眾,故皇上和禮部商議後將太上皇的諡號定為靖,與靜安皇后合葬昭陵,靖帝下葬時未著龍袍,而是按照靖帝的遺囑身著一身白色錦衣,與靜安皇后合葬一棺,無獨有偶,三年前靜安皇后歿時,也留下遺命,不著鳳袍,而是穿著一身紅衣下葬,頭上也沒有戴鳳冠,而是戴著一支殷紅如血的紅玉梅花釵。
國喪過後,眾人悲痛的心情也慢慢平復,無論是皇室還是普通百姓,日子還得按部就班的過,唯獨壽王夫婦卻還是日日往宮裡跑,不過與前些日子不同為靖帝守靈不同,他們現在卻是想來接蠻蠻回王府。
壽王和壽王妃坐在椅子上忐忑不安,目光時不時看向殿外,皇后看見他們期待中帶著小心的模樣又好氣又好笑。
“你們早些時候幹嘛去了?現在知道要彌補蠻蠻了?”
壽王陪著笑臉道:“皇嫂,從前是 我們夫妻糊塗,我們現在就想好好補償蠻蠻。”
“啪!”皇上重重將茶盞放在茶盤上:“蠻蠻還沒斷奶你們就把她扔進了宮裡,然後自己出去逍遙自在了,蠻蠻在宮裡住了十二年,我和你嫂子也早就把蠻蠻當成了親女兒,日後蠻蠻就從我們身邊出嫁,不勞你們費心。”
太上皇點點頭,又看向明王:“老三仁厚,只是有時候性子過於軟和了些,好在你雖然仁善但是卻能分得清是非,為父對你最放心。”
明王跪在榮王身旁,伏地痛哭不已。
最後太上皇將視線放在壽王身上,不等太上皇說話,壽王先撲通一聲跪下大哭:“父親,兒子這些年沒有在你身邊盡孝,兒子 不孝,兒子悔啊!”
太上皇看到這個最不靠譜的么子,心裡習慣性地升起一股無名火,他不耐煩地揮揮手:“為父知道你生性不羈,喜歡在外遊蕩,只是你也要顧及蠻蠻,你就她一個獨女,你一甩衣袖帶著媳婦出門遊玩,可想過蠻蠻的心情?為父如今最後在說一次,你們夫妻倆務必要在大都待到蠻蠻出嫁,否則日後你別來見為父和你母親。”
壽王出生時體弱多病,他又是么子,太上皇和太后難免寵溺了些,壽王文不成武不就,唯一的愛好就是到處遊玩,太后想著他在外遊玩也能強身健體,便由著他,太后也沒想到自己一時放縱讓壽王養成了閒不住的性子,壽王妃的性情又與他相投,夫妻倆在同一個地方呆超過一個月就渾身難受,就連唯一的女兒也不管,丟給皇上皇后撫養,夫妻倆無牽無掛地到處跑。
壽王和壽王妃指天發誓:“兒子兒媳日後一定留在大都陪著蠻蠻!”
蠻蠻從小被養在宮裡,一年都未必能與父母見上一面,自然談不上有多深的感情,她如今滿心都是祈求神跡降臨讓祖父安然無恙。
太上皇又一一叮囑孫子們,最後才輕輕拍了下蠻蠻的腦袋,蠻蠻抬起頭,水盈盈的秋眸腫成了核桃,白嫩的臉蛋也糊滿了眼淚,太上皇慈愛地擦拭掉蠻蠻臉上的眼淚,心疼不已:“蠻蠻乖,聽祖父的話,莫哭了。”
蠻蠻胡亂抹了下臉,然後一揚嘴角乖巧道:“蠻蠻聽祖父的話,蠻蠻不哭了。”只是臉上的笑卻比哭還要讓人難過。
太上皇嘆了口,對眾人道:“朕有十三個孫子,卻只有這麼一個孫女,朕平日裡疼她唯恐不夠,可惜朕不能親看著蠻蠻嫁人了。”
皇帝心領神會,忙道:“父親放心,蠻蠻從小在兒子身邊長大,又是兒子的親侄女,兒子一定會為蠻蠻尋一個如意郎君,保護蠻蠻一輩子。”
蠻蠻剛忍住的眼淚又洶湧而出:“祖父!蠻蠻不要嫁人,蠻蠻要陪著祖父一輩子!”
太上皇臉上沒有一絲面對死亡應該有的恐懼,反而有一絲解脫,他微微一笑:“可是祖父要去陪你祖母了,祖父已經讓你祖母等了三年了,再等下去你祖母又要生祖父的氣了。”
蠻蠻捂著臉嚎啕大哭,肩膀因為悲痛而劇烈顫抖。
太上皇臉上浮現出一絲疲憊,臉上的紅潤迅速褪下,眾人心知,太上皇大限已到。
太上皇強撐著最後一絲力氣對兒孫道:“我死後,不要給我穿什麼龍袍,元安不喜歡,她喜歡我穿白衣,你們別弄錯了,元安見到我穿白衣一高興就不氣我這麼晚才去找她了……”
眾人再也忍不住,皆痛哭出聲,皇帝一邊哭一邊點頭應下太上皇最後的囑咐。
太上皇滿意地笑了,艱難的從枕頭下摸出一塊缺了一塊的木牌,將木牌貼在胸口,眼神越來越渙散,口裡喃喃道:“元安,為夫來……”
話未說完,太上皇便閉上了眼,溘然長逝。
蠻蠻攥著太上皇的手哭得死去活來,被同樣悲痛欲絕的壽王和壽王妃強行拉到一邊,皇上顫抖著手將一片潔白的羽毛放在太上皇鼻下,羽毛紋絲未動,皇上跪倒在地,赤目含淚高聲道:“太上皇崩了!”
宮裡宮外頓時爆發出陣陣哀哀欲絕的哭聲,太上皇在位四十五年,知人善任,仁厚節儉,愛民如子,將大舜治理的民富國強,深受百姓愛戴,太上皇駕崩的消息傳出宮外,百信們紛紛自發聚集在南門,緬懷這位英明的君主。
太上皇一生柔德安眾,寬樂令終,柔德教眾,政刑不擾,綱紀肅布,厚德安眾,故皇上和禮部商議後將太上皇的諡號定為靖,與靜安皇后合葬昭陵,靖帝下葬時未著龍袍,而是按照靖帝的遺囑身著一身白色錦衣,與靜安皇后合葬一棺,無獨有偶,三年前靜安皇后歿時,也留下遺命,不著鳳袍,而是穿著一身紅衣下葬,頭上也沒有戴鳳冠,而是戴著一支殷紅如血的紅玉梅花釵。
國喪過後,眾人悲痛的心情也慢慢平復,無論是皇室還是普通百姓,日子還得按部就班的過,唯獨壽王夫婦卻還是日日往宮裡跑,不過與前些日子不同為靖帝守靈不同,他們現在卻是想來接蠻蠻回王府。
壽王和壽王妃坐在椅子上忐忑不安,目光時不時看向殿外,皇后看見他們期待中帶著小心的模樣又好氣又好笑。
“你們早些時候幹嘛去了?現在知道要彌補蠻蠻了?”
壽王陪著笑臉道:“皇嫂,從前是 我們夫妻糊塗,我們現在就想好好補償蠻蠻。”
“啪!”皇上重重將茶盞放在茶盤上:“蠻蠻還沒斷奶你們就把她扔進了宮裡,然後自己出去逍遙自在了,蠻蠻在宮裡住了十二年,我和你嫂子也早就把蠻蠻當成了親女兒,日後蠻蠻就從我們身邊出嫁,不勞你們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