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首領向來做事滴水不漏,不曾在總部露面。”他輕聲道,頓了頓,似乎想到了什麼,“九懷尊嘉曾有提起過,他似乎與國師和安義帝頗有淵源。”
應辰神色一變,目光陡然凜冽如冰,微微仰起下顎讓他接著往下說,他垂下眼眸,沉思了片刻仍是稍有猶豫的道。
“臣……還聽聞一事,說是靜寧王還活著,當年身死的不過一個替身。”
帝王聞聲怔了片刻,蒼白面孔上有一剎露出了悲涼悽苦的神色,他低頭看向畫卷,緩聲道。
“謠言罷了。”
他閉口不言,卻見皇上用柔軟眷戀的目光看著畫中人,顧自喃喃道,“不可信的。”
“被俘之人可是個瞎子?!”
他猛地站起身,將一旁站著的君琛彥撞了個趔趄,那上殿稟報的小侍衛嚇得身子一抖,極沒底氣的道了一聲“是”。
“滾!給朕滾出去!”他漲的臉通紅,扶著案幾劇烈咳嗽起來,君琛彥仍是冷著一張臉,卻是輕拍著他的脊背。
應辰見那侍衛退了出去,這才一把甩開君琛彥,作勢便要衝出殿外,君琛彥波瀾不驚,站在原地冷聲道了一句,“作何去。”
“朕要親自審問他!”應辰一把推開殿門,卻見那個小侍衛又神色慌張的跑了回來,他當時惱的不行,自小學的帝王威儀霎時全拋在腦後,強忍咳嗽蹙眉吼道。
“何事快講!”
許是那少年也沒見過這樣的皇帝,當場嚇得跪了下去,戰戰兢兢的結巴道。
“靜寧王在押送回來的途中……自……自盡了……”
出乎意料這個侍衛的意料,他的頭頂並沒傳來皇帝的咆哮,小心抬眼看去,卻見對方痛苦的閉著眼,身體搖晃著猛地倒了下去。
“皇上——!”
殿內始終冷眼旁觀鎮定自若的君琛彥看到這一幕終是慌了,他發瘋沖了過去一把推開那侍衛,怒不可遏的吼道。
“還不去找太醫!!”
君琛彥略微猶豫了下,還是推開了殿門,應辰眼皮不抬一下,仔細批閱著文書,他顧自走上前去,沉聲道。
“長樂王曾藏下一名靜寧王舊部,名喚長榮。”
“然後呢。”應辰說話語氣滿不在乎,卻是猛然注意到一本請求重審靜寧王一案的文書,他下意識看了眼上奏人,乃大理寺少卿唐明曉。他呼吸一滯,飛速掃了眼時間,已是三個月前的事了。
“唐明曉最近的摺子怎麼沒了。”
應辰淡然道,仍是不願看君琛彥的臉低著頭。
“人死了,全家老小無一生還。”
“多久前的事。”應辰聞聲眉頭緊鎖,語音隱隱帶了怒氣,君琛彥半斂眼眉,不溫不火道。
“三個月前。”
“本人真實身份是靜寧王侍從明驍。”
應辰身體猛地一顫,卻是想起那個心直口快活潑無比的少年,他連說了三聲好,猛地抓起硯台扔向君琛彥,對方右腿被砸微微向後退了兩步,頭上披著的錦緞亦落在了地上,滿頭銀絲如瀑灑下,他只是低頭看著被潑墨染污的衣角,一臉坦然不驚的又默默站好。
“你們還有多少事瞞著朕!”應辰嘶聲吼道,心口疼得一陣窒息,他重重喘息著跌坐回去,君琛彥見狀,目光瞬間黯了下去,他微微張口,卻又猶豫了,沉思片刻,還是把想那人最想聽到的消息抑在喉嚨。
“暫無其餘事務,臣先告退了。”
君琛彥恭敬頷首,俯身拾起地上的錦緞後轉身而去,應辰聽聞那人告退,這才抬眼看著對方的背影,君琛彥跛行至殿門,回身關門時卻是深深的望了他一眼。
他火氣未消,本應注意不到,但君琛彥眼底的一抹哀傷他還是一目明了。
沉重殿門緩緩合上,男子清冷的面孔消匿於光芒之中,應辰心煩氣躁的揮袖,將桌上的奏摺一併掃到了地上。
第23章 未歸
“你若是還拿我當大哥,便從四方神出來罷。”
黑衣少年坐在樹枝上正啃著蘋果,聽聞他這一句卻是沖他咧嘴一笑。
“以你那微薄官晌生活,填飽肚子都不夠。”
語罷,少年隨手丟了蘋果從樹上跳下,不顧他一臉嫌惡的表情,一派厚顏乖張的模樣彎唇笑道。
“我就再待兩年成嗎哥哥。”
魏然將心神從院裡那棵茂密老樹收回,少年的一片衣角還在記憶里若隱若現。
丟在地上的蘋果早已腐爛,交叉沒入土中的刀劍,亦被風霜侵蝕生了鏽。
他神情恍惚,看著手中長劍的目光也迷惘了幾分。
魏歸的想法他自始至終都知道,去做殺手不過是希望能多賺些金銀,回報他的恩情後,自己可以義無反顧的前去他嚮往的江湖。
關於快意恩仇的江湖故事,他了解的並不多,只是在魏歸問起自己身世時,隨口胡謅了一句,你爹娘是俠客。
沒成想,對方卻於此深信不疑,十三歲那年自己找人鍛了兩柄劍,一把刀,又將其中的一把長劍鄭重其事的交予他手中。
他那時觸摸著冰涼的劍刃,第一反應是懷念。
作為前朝車騎將軍之子,他也應父親的要求自小習劍,為的是來日征戰沙場,擔得起家國天下。然而十六歲那年,從戰場上扛回來的一口漆黑-棺-木,卻是摧毀了他對習武為將的所有念頭。
父親戰死,母親病逝,魏家至此頹靡下去,再不復彼時風光。他涼了熱血,但忠心依然,及冠後依舊入朝為官。只不過是棄了佩劍,做了一介小小文臣。
少年不曾察覺他神色的變化,而是左手持著劍,右手握著刀,略微沉思了片刻,欣悅道。
“不如劍為向思,刀為繼明,你看如何呢。”
這名字似曾相識,他怔了下,卻是猛然想起,向思繼明是他曾胡編故事裡一對武功高強的親兄弟的名字。
少年的眸里似乎藏著星子,陽光下亮晶晶的煞是好看,他本想說如此起名是否太隨便了些,可是對上那雙眼睛,還是鬼使神差般點了頭。
官途上受到皇上青睞,生活富足不缺吃穿,只是再無少年會無視他陰沉的臉,繼續同他勾肩搭背,嬉皮笑臉的說一句“哥哥你什麼時候能打過我,什麼時候我便不做殺手了”。
他每次都是閉口不談的模樣,但其實二人都心知肚明,是他教的魏歸武功,到底還是讓著他的。
三年前靜寧王一案,皇帝下令暗中抓捕應不負,九懷亦伺機出動,四方神白虎前去阻撓九懷,屠殺株昭蓄英陶壅匡機四人,朱雀青龍玄武亦緊隨其後,重傷危俊昭世。
誰成想,來日九懷復仇,四方神一敗塗地,青龍朱雀身死,白虎僥倖逃走,魏歸渾身浴血強撐著回到家,卻重重倒在了大院樹下,次日天亮他開門再看,屍身早已涼透。
他入九懷,不僅僅是因為皇帝的命令,他也有自己的理由。
應辰神色一變,目光陡然凜冽如冰,微微仰起下顎讓他接著往下說,他垂下眼眸,沉思了片刻仍是稍有猶豫的道。
“臣……還聽聞一事,說是靜寧王還活著,當年身死的不過一個替身。”
帝王聞聲怔了片刻,蒼白面孔上有一剎露出了悲涼悽苦的神色,他低頭看向畫卷,緩聲道。
“謠言罷了。”
他閉口不言,卻見皇上用柔軟眷戀的目光看著畫中人,顧自喃喃道,“不可信的。”
“被俘之人可是個瞎子?!”
他猛地站起身,將一旁站著的君琛彥撞了個趔趄,那上殿稟報的小侍衛嚇得身子一抖,極沒底氣的道了一聲“是”。
“滾!給朕滾出去!”他漲的臉通紅,扶著案幾劇烈咳嗽起來,君琛彥仍是冷著一張臉,卻是輕拍著他的脊背。
應辰見那侍衛退了出去,這才一把甩開君琛彥,作勢便要衝出殿外,君琛彥波瀾不驚,站在原地冷聲道了一句,“作何去。”
“朕要親自審問他!”應辰一把推開殿門,卻見那個小侍衛又神色慌張的跑了回來,他當時惱的不行,自小學的帝王威儀霎時全拋在腦後,強忍咳嗽蹙眉吼道。
“何事快講!”
許是那少年也沒見過這樣的皇帝,當場嚇得跪了下去,戰戰兢兢的結巴道。
“靜寧王在押送回來的途中……自……自盡了……”
出乎意料這個侍衛的意料,他的頭頂並沒傳來皇帝的咆哮,小心抬眼看去,卻見對方痛苦的閉著眼,身體搖晃著猛地倒了下去。
“皇上——!”
殿內始終冷眼旁觀鎮定自若的君琛彥看到這一幕終是慌了,他發瘋沖了過去一把推開那侍衛,怒不可遏的吼道。
“還不去找太醫!!”
君琛彥略微猶豫了下,還是推開了殿門,應辰眼皮不抬一下,仔細批閱著文書,他顧自走上前去,沉聲道。
“長樂王曾藏下一名靜寧王舊部,名喚長榮。”
“然後呢。”應辰說話語氣滿不在乎,卻是猛然注意到一本請求重審靜寧王一案的文書,他下意識看了眼上奏人,乃大理寺少卿唐明曉。他呼吸一滯,飛速掃了眼時間,已是三個月前的事了。
“唐明曉最近的摺子怎麼沒了。”
應辰淡然道,仍是不願看君琛彥的臉低著頭。
“人死了,全家老小無一生還。”
“多久前的事。”應辰聞聲眉頭緊鎖,語音隱隱帶了怒氣,君琛彥半斂眼眉,不溫不火道。
“三個月前。”
“本人真實身份是靜寧王侍從明驍。”
應辰身體猛地一顫,卻是想起那個心直口快活潑無比的少年,他連說了三聲好,猛地抓起硯台扔向君琛彥,對方右腿被砸微微向後退了兩步,頭上披著的錦緞亦落在了地上,滿頭銀絲如瀑灑下,他只是低頭看著被潑墨染污的衣角,一臉坦然不驚的又默默站好。
“你們還有多少事瞞著朕!”應辰嘶聲吼道,心口疼得一陣窒息,他重重喘息著跌坐回去,君琛彥見狀,目光瞬間黯了下去,他微微張口,卻又猶豫了,沉思片刻,還是把想那人最想聽到的消息抑在喉嚨。
“暫無其餘事務,臣先告退了。”
君琛彥恭敬頷首,俯身拾起地上的錦緞後轉身而去,應辰聽聞那人告退,這才抬眼看著對方的背影,君琛彥跛行至殿門,回身關門時卻是深深的望了他一眼。
他火氣未消,本應注意不到,但君琛彥眼底的一抹哀傷他還是一目明了。
沉重殿門緩緩合上,男子清冷的面孔消匿於光芒之中,應辰心煩氣躁的揮袖,將桌上的奏摺一併掃到了地上。
第23章 未歸
“你若是還拿我當大哥,便從四方神出來罷。”
黑衣少年坐在樹枝上正啃著蘋果,聽聞他這一句卻是沖他咧嘴一笑。
“以你那微薄官晌生活,填飽肚子都不夠。”
語罷,少年隨手丟了蘋果從樹上跳下,不顧他一臉嫌惡的表情,一派厚顏乖張的模樣彎唇笑道。
“我就再待兩年成嗎哥哥。”
魏然將心神從院裡那棵茂密老樹收回,少年的一片衣角還在記憶里若隱若現。
丟在地上的蘋果早已腐爛,交叉沒入土中的刀劍,亦被風霜侵蝕生了鏽。
他神情恍惚,看著手中長劍的目光也迷惘了幾分。
魏歸的想法他自始至終都知道,去做殺手不過是希望能多賺些金銀,回報他的恩情後,自己可以義無反顧的前去他嚮往的江湖。
關於快意恩仇的江湖故事,他了解的並不多,只是在魏歸問起自己身世時,隨口胡謅了一句,你爹娘是俠客。
沒成想,對方卻於此深信不疑,十三歲那年自己找人鍛了兩柄劍,一把刀,又將其中的一把長劍鄭重其事的交予他手中。
他那時觸摸著冰涼的劍刃,第一反應是懷念。
作為前朝車騎將軍之子,他也應父親的要求自小習劍,為的是來日征戰沙場,擔得起家國天下。然而十六歲那年,從戰場上扛回來的一口漆黑-棺-木,卻是摧毀了他對習武為將的所有念頭。
父親戰死,母親病逝,魏家至此頹靡下去,再不復彼時風光。他涼了熱血,但忠心依然,及冠後依舊入朝為官。只不過是棄了佩劍,做了一介小小文臣。
少年不曾察覺他神色的變化,而是左手持著劍,右手握著刀,略微沉思了片刻,欣悅道。
“不如劍為向思,刀為繼明,你看如何呢。”
這名字似曾相識,他怔了下,卻是猛然想起,向思繼明是他曾胡編故事裡一對武功高強的親兄弟的名字。
少年的眸里似乎藏著星子,陽光下亮晶晶的煞是好看,他本想說如此起名是否太隨便了些,可是對上那雙眼睛,還是鬼使神差般點了頭。
官途上受到皇上青睞,生活富足不缺吃穿,只是再無少年會無視他陰沉的臉,繼續同他勾肩搭背,嬉皮笑臉的說一句“哥哥你什麼時候能打過我,什麼時候我便不做殺手了”。
他每次都是閉口不談的模樣,但其實二人都心知肚明,是他教的魏歸武功,到底還是讓著他的。
三年前靜寧王一案,皇帝下令暗中抓捕應不負,九懷亦伺機出動,四方神白虎前去阻撓九懷,屠殺株昭蓄英陶壅匡機四人,朱雀青龍玄武亦緊隨其後,重傷危俊昭世。
誰成想,來日九懷復仇,四方神一敗塗地,青龍朱雀身死,白虎僥倖逃走,魏歸渾身浴血強撐著回到家,卻重重倒在了大院樹下,次日天亮他開門再看,屍身早已涼透。
他入九懷,不僅僅是因為皇帝的命令,他也有自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