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知情的人立刻明白過來,這枚印正是軒轅銳登基後便一直不知所蹤的軒轅國玉璽,軒轅軍隊頓時一片譁然,將士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軒轅鈺手舉著軒轅玉璽,目光在面對著的軒轅將士的臉上緩緩掃過,久久沒有出聲,而在他的掃視之下,軒轅的將士卻漸漸安靜了下來。

  直到整個原野已經完全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軒轅鈺才緩緩將擎著的玉璽收回掌中托著,朗聲說道:“軒轅銳弒父殺母,殘害手足,濫殺無辜,窮兵黷武,動搖國祚,偽稱人君,無恥行徑人神共憤!先皇臨終將傳國玉璽交給我,就是期盼我能將此人醜惡嘴臉公之於世,並奪回帝位,以慰亡靈!”

  軒轅鈺略一停頓,接著說道:“鈺絕境逢生,受助於龍宸帝,幸不負先皇遺命,今日終於得以重回軒轅,余願足矣!”

  軒轅鈺的目光在對面一眾將領臉上緩緩划過,朗聲說道:“軒轅舉國上下,忠良耿介之臣被誅滅殆盡,爾等一心為國甘灑熱血的將士不明真相,久受蒙蔽,險些助紂為虐,其咎在軒轅銳,於爾無尤,鈺絕不會遷罪株連,爾等盡可放心。軒轅銳稱帝以來,勾結靖寧、齊茲興風作浪,挑起爭端。又修習妖術,蠱惑民心,殘害忠良,犯下的累累罪行罄竹難書,為今之計,還望眾將士統兵隨鈺歸國,整飭朝綱,搜捕軒轅銳,清剿其餘孽。龍宸帝許諾,絕不趁危入侵,兩廂罷兵,此役可免。軒轅與蒼龍建交結好,通商互市,不起兵戎,於民休息。百姓安居樂業乃鈺心中所願,不知眾將士可願回歸正道,助鈺重振軒轅?”

  軒轅鈺自知,軒轅銳實為軒轅皇帝,而自己只是落難的前太子,得了宸瀟的幫助,才能夠活著站在這裡,對於這些跟隨軒轅銳出征的將士來說,分量還是不足的,他們一定會反覆在心中權衡利弊才能做決定。

  而且軒轅銳一向整軍嚴苛,治國也是採取嚴刑峻法,將士稍有過失,動輒以極刑處之,手段極其兇殘,很多人心有不忿但卻懾於軒轅銳的權威、手段,敢怒不敢言。

  此時軒轅鈺的出現對於很多將士來說,看到了一絲脫離苦海的希望,可是與軒轅銳的殘暴相比,軒轅鈺身上這點救贖的力量還是單薄了點,畢竟軒轅銳此時下落不明,萬一他又捲土重來,臨陣投降的罪名可夠滅族的了,所以此時面對軒轅鈺,所有人都沉默不語。

  這時,宸瀟貌似不經意地快速地回過頭去沖廖仁廷點了下頭。廖仁廷目視著前方,好像根本沒有看到宸瀟回頭一般,抬手正了正頭盔,大概是剛剛被風吹得有些歪了,他索性將頭盔摘下,又簡單理了理自己的頭髮,然後又快速地將頭盔戴在了頭上。

  所有人都看著軒轅鈺和軒轅的將士,根本沒有人注意宸瀟與廖仁廷之間不為人知的互動。

  就在這時,軒轅軍隊中率先打破沉寂的,是軒轅兵馬大元帥——平南將軍柴剛的一個副統領曹江。

  就見曹江一提馬,來到了柴剛身側,對遲疑不決的柴剛說道:“柴將軍,軒轅銳修習妖術是有目共睹的事情,軍中早有傳聞,說衡央多名少女失蹤與他修煉妖術有關,恐怕是空穴來風,這樣的人,如何為君?再者,軒轅銳顛倒黑白,蓄意挑起兩國爭端發動不義之戰皆是為了滿足一己私慾,他何曾把軍民的死活放在心上過,這樣的人怎配為君?如今他下落不明,軒轅群龍無首,而軒轅鈺原來就是名正言順的太子,被軒轅銳暗算才流落在外,此刻歸國繼承大統也是無可非議的,他不做皇帝,還有誰來做皇帝呢?”

  柴剛很是遲疑,說道:“軒轅鈺能拿出傳國玉璽,繼承大統倒也合理,不過軒轅銳……”

  曹江一擺手,說道:“軒轅銳雖登基時日尚淺,但早已天怒人怨,為了轉移矛盾,才興兵南來,此刻落敗,再難回頭了。”

  柴剛面上依然顯出為難的神色。旁邊又過來一個黑臉參將,瓮聲瓮氣地對柴剛說道:“大哥,軒轅鈺就自己一人,卻要回來當皇帝,不如俺們擁你做皇帝吧,哈哈……”

  柴剛聞言臉色一遍,趕緊大聲斥道:“李猛,不得胡言,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你有幾族夠誅!”

  李猛搖了搖頭,一臉不高興的樣子。

  曹江見狀忙道:“將軍此刻不下決斷,必要有人心疑你有擁兵自立之心了……”

  柴剛臉色變了變,下意識地回頭看了看身後的士兵,又瞅了曹江一眼,沉聲說道:“胡說!我柴家世代為軒轅守衛邊防,為國捐軀的人不計其數,何曾生出二心!”

  曹江一笑,說道:“將軍息怒,恕末將直言,柴家確是忠君愛國,可近兩朝來,少有征伐,皇帝忌怕將門擁兵自重,有意削弱柴家勢力,多次讓柴家軍分兵他人,恩寵已大不如前。軒轅銳登基後更是倚重趙迪先、周作榮等人,何曾正眼瞅過將軍,賞賜從未上門,可賣命首先想到將軍,如此削軍方式怎不令人齒寒?現在軒轅鈺回歸,若將軍扶持他登基,作為開國功臣,恩寵誰與匹敵,柴家也可重振聲威,將軍何樂而不為呢?”

  曹江說完,退到了一邊,不再多言。

  柴剛又回頭看了看身後士兵,然後抬頭看了看軒轅鈺,半晌,突然甩鐙下馬,向前步行十多步,在距離軒轅鈺五六米的地方突然單膝跪地,朗聲說道:“臣柴剛恭迎皇上歸國!臣願護送皇上還朝,殞身不恤!”

  他身後所有部將見狀紛紛下馬,都跪伏在地,所有軒轅士兵也都放下兵器,跪了下來,柴剛率眾人以頭觸地,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喊聲震天。

  軒轅鈺見狀大喜過望,忙下馬快步來到柴剛面前,雙手將柴剛攙起來,口中說道:“柴將軍快快請起!將軍深明大義,率眾歸服,首功一件,還朝之後,柴家榮光恩寵必為眾臣之首,鈺言出必行決不食言。”

  然後和柴剛一起,來到曹江等人面前,對跪伏在地的所有軒轅將士大聲說道:“眾將士平身!大家隨朕還朝,朕重重有賞!”

  此時,宸瀟見大局已定,沖回身向他致謝的軒轅鈺拱了拱手,然後留下廖仁廷整軍回營,自己攜雲兒、清和、龍元昭等人先行回了衡城將軍府。

  這場突如其來的戰事就這麼糙糙收了場:軒轅銳發動了戰爭,最後離奇消失,江山易主;宸瀟不費一兵一卒,既在天下人面前為雲兒正了名,使封后阻力消失,又換得軒轅新君軒轅鈺的承諾——在位之年絕不興兵犯界。

  之後宸瀟在衡城逗留了數日,根據神龍門的消息,軒轅鈺歸朝之路異常順利,凡軒轅銳的死忠之士皆聞風棄城而逃,而其他臣民本就對軒轅銳稱帝頗有微詞,此刻見軒轅鈺回歸稱帝,都樂見其成,所以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阻力。

  軒轅鈺回到衡央後即登基為帝,改元正統元年,國號“德天”,史稱“德天帝”。

  軒轅鈺登基後,追封軒轅岑永為太上皇,母后為太后,梅香雪為皇后,追諡厚葬,大赦天下,惠及一眾已故舊臣,除對軒轅銳的死忠的禍國殃民之人窮追猛打,余者蓋不論罪,體現了一代仁君的胸襟和氣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