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不過整個道觀內只有一老一小兩個道士,至多只占據2個房間,那麼其餘的屋舍也許正藏著那個線索。
從離廟殿最近, 隱帶生活氣息的兩個房門前略過,他們從最遠的屋子開始找起……不論如何,鑒真還是不想正面與老道起衝突。
第一個房間是滿坑滿谷的宗卷,一進屋濃濃的灰塵與濁朽之氣讓江道義鼻尖一癢,用力捂住嘴憋回即將打出的噴嚏。
“全是書和捲軸……”
他摸了一手的灰,開始向第二個屋子進發。
所幸,第二個房間並沒有那股濃郁嗆人的塵朽味,橫據屋內三面牆的博古架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擺件,他提著手電筒照去,透過細小飛舞的粉塵,可以看到那些擺件多為瓷器,釉色古樸雅致,最大的有一米長,小得卻不過拇指。
這次他就幫不上忙了,江道義乖乖地站到一旁讓鑒真親自撫摸感應……
待鑒真摸到位於正中的多寶閣時,霍然,一個重重的腳步急急朝房間走來,然而屋內無窗,只有正門一個出口,他們相視一眼,倉促中只得朝閣樓而上。
門外,震驚地發現原本關好的房門變成虛掩著的,巡房的老道士提著燭燈憤怒道,“是誰?”
這座道觀立於山巔,香火冷清,玄清道人曾收的兩個徒弟耐不住清苦下了山,身邊僅剩一個小徒孫。他已年過七十,上下山極為不便,而他的徒孫又年紀太小,他也不放心讓他下山,因此他們不得不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
好在罕有的幾個信徒每月定期會供些米糧,玄清道人自己也種著幾畝菜,偶爾還會下山做幾場法事,所剩無幾的錢勉強夠他們這老少嚼用,是以幾個月前由於線路年久失修,幾間屋舍斷了電他也無錢請人上山修理。反正那幾間屋舍平日也沒有進去,將就著燭燈也罷。
可誰知這一貧如洗的道觀,竟還能遭了賊?
玄清道人雖然年紀大了,可年輕時就是個暴脾氣,到老了也沒有收斂的意思。他見屋內空無一人,便提著燭燈就往二樓去……
閣樓上沒有擺件,但與前一個房間一般,同樣疊滿了各式的書冊捲軸。
鑒真環視周遭一圈,好消息是:閣樓上終於有一扇窗;壞消息是:這個窗子是被鎖死的。誠然她可以靠暴力破開窗,甚至直接擊暈老道士從容離開,但她夜探道觀本是理虧,在看出老道士的經濟拮据之後,如何能一錯再錯……鑒真只是猶豫了幾秒,樓梯上緊跟著便傳來了腳步聲,等等,鑒真忽然靈機一動。
大步流星趕上閣樓的玄清道人愣住了:二樓竟然也沒有人?
要不是前一腳發現大門是虛掩的,他還以為這一切只是自己的錯覺。
他不信邪地提著昏暗的燭燈在閣樓內仔細轉了一圈,書櫃,沒有;庫存箱,沒有;桌案下,也沒有……
能夠藏人的地方也就這幾處呀,他驀地抬頭——
江道義全身緊貼著檐頂,隨著老道士走路的速度悄悄挪動著身形,此刻他一隻腳已經踩在房樑上,一隻手勾住托腳,即將離開閣樓之際被老道士抓了個現行,只得保持著與老道四目相對的姿勢乾巴巴地打了個招呼,“嗨!”
老道爆喝一聲,“小賊!哪裡跑!”
江道義自不可能幹站著讓他抓,既然已經被發現,他索性手一松,雙腳一蹬,平穩輕捷地落了地,跟上先走一步的鑒真。
“你給我站住!”玄清道人怒不可遏地追了過去,“站住!”
閣樓的書箱與桌案在先前的搜尋中被他挪動了位置,昏黃的燭燈卻又照不分明,玄清道人此際急匆匆地返回頭追人,情急之下他不小心被斜拉的桌腿打橫一絆,燭燈脫手而出——
在空中一個翻滾後,燭燈徑直摔入書冊堆,在外層的玻璃罩碎裂的一瞬間,燈油與燭火澆在了乾燥易燃的紙面上。頓時“呼啦”一聲,火焰在迅雷不及掩耳間,以著摧枯拉朽之勢,將這連成一片的書冊宗卷徹底點燃了!
江道義與鑒真打開屋門正要走,卻聽見樓上傳來了重物落地的聲響。
鑒真遲疑地慢下腳步,“好像是玄清道人摔著了?”畢竟是老人家,要是摔出大礙就糟了。
江道義沒有多猶豫,“不然回去看看他吧?”
“好!”
由於燭燈是摔在樓梯口附近,兩人還未近前就看到火光熊熊騰躍,並且還在向四周蔓延著……
火勢之快,令人措手不及。
“就這短短几分鐘,怎麼會起這麼大火?”江道義大驚失色,他三步並兩步上了樓梯。
閣樓內濃煙滾滾,熱辣熏人,黑暗中什麼都看不清楚,鑒真也顧不得了,直接扯開包裹手電筒的薄布朝內照去,“玄清道長,你在哪裡?能不能應一聲!”
“小,咳咳,小賊!”聽到他們竟還敢返回來,玄清道人循著聲音的方向走了兩步,忽然想起了什麼,他停下來,義無反顧地往反方向的閣樓深處而去——
鑒真耳聰目明,感知到他竟是朝里走,她焦急道,“阿義你先到屋外等我,我去將玄清道人救出來!”
江道義只是重重地握了握她的手腕,深深再看她一眼,“你多加小心。”
從離廟殿最近, 隱帶生活氣息的兩個房門前略過,他們從最遠的屋子開始找起……不論如何,鑒真還是不想正面與老道起衝突。
第一個房間是滿坑滿谷的宗卷,一進屋濃濃的灰塵與濁朽之氣讓江道義鼻尖一癢,用力捂住嘴憋回即將打出的噴嚏。
“全是書和捲軸……”
他摸了一手的灰,開始向第二個屋子進發。
所幸,第二個房間並沒有那股濃郁嗆人的塵朽味,橫據屋內三面牆的博古架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擺件,他提著手電筒照去,透過細小飛舞的粉塵,可以看到那些擺件多為瓷器,釉色古樸雅致,最大的有一米長,小得卻不過拇指。
這次他就幫不上忙了,江道義乖乖地站到一旁讓鑒真親自撫摸感應……
待鑒真摸到位於正中的多寶閣時,霍然,一個重重的腳步急急朝房間走來,然而屋內無窗,只有正門一個出口,他們相視一眼,倉促中只得朝閣樓而上。
門外,震驚地發現原本關好的房門變成虛掩著的,巡房的老道士提著燭燈憤怒道,“是誰?”
這座道觀立於山巔,香火冷清,玄清道人曾收的兩個徒弟耐不住清苦下了山,身邊僅剩一個小徒孫。他已年過七十,上下山極為不便,而他的徒孫又年紀太小,他也不放心讓他下山,因此他們不得不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
好在罕有的幾個信徒每月定期會供些米糧,玄清道人自己也種著幾畝菜,偶爾還會下山做幾場法事,所剩無幾的錢勉強夠他們這老少嚼用,是以幾個月前由於線路年久失修,幾間屋舍斷了電他也無錢請人上山修理。反正那幾間屋舍平日也沒有進去,將就著燭燈也罷。
可誰知這一貧如洗的道觀,竟還能遭了賊?
玄清道人雖然年紀大了,可年輕時就是個暴脾氣,到老了也沒有收斂的意思。他見屋內空無一人,便提著燭燈就往二樓去……
閣樓上沒有擺件,但與前一個房間一般,同樣疊滿了各式的書冊捲軸。
鑒真環視周遭一圈,好消息是:閣樓上終於有一扇窗;壞消息是:這個窗子是被鎖死的。誠然她可以靠暴力破開窗,甚至直接擊暈老道士從容離開,但她夜探道觀本是理虧,在看出老道士的經濟拮据之後,如何能一錯再錯……鑒真只是猶豫了幾秒,樓梯上緊跟著便傳來了腳步聲,等等,鑒真忽然靈機一動。
大步流星趕上閣樓的玄清道人愣住了:二樓竟然也沒有人?
要不是前一腳發現大門是虛掩的,他還以為這一切只是自己的錯覺。
他不信邪地提著昏暗的燭燈在閣樓內仔細轉了一圈,書櫃,沒有;庫存箱,沒有;桌案下,也沒有……
能夠藏人的地方也就這幾處呀,他驀地抬頭——
江道義全身緊貼著檐頂,隨著老道士走路的速度悄悄挪動著身形,此刻他一隻腳已經踩在房樑上,一隻手勾住托腳,即將離開閣樓之際被老道士抓了個現行,只得保持著與老道四目相對的姿勢乾巴巴地打了個招呼,“嗨!”
老道爆喝一聲,“小賊!哪裡跑!”
江道義自不可能幹站著讓他抓,既然已經被發現,他索性手一松,雙腳一蹬,平穩輕捷地落了地,跟上先走一步的鑒真。
“你給我站住!”玄清道人怒不可遏地追了過去,“站住!”
閣樓的書箱與桌案在先前的搜尋中被他挪動了位置,昏黃的燭燈卻又照不分明,玄清道人此際急匆匆地返回頭追人,情急之下他不小心被斜拉的桌腿打橫一絆,燭燈脫手而出——
在空中一個翻滾後,燭燈徑直摔入書冊堆,在外層的玻璃罩碎裂的一瞬間,燈油與燭火澆在了乾燥易燃的紙面上。頓時“呼啦”一聲,火焰在迅雷不及掩耳間,以著摧枯拉朽之勢,將這連成一片的書冊宗卷徹底點燃了!
江道義與鑒真打開屋門正要走,卻聽見樓上傳來了重物落地的聲響。
鑒真遲疑地慢下腳步,“好像是玄清道人摔著了?”畢竟是老人家,要是摔出大礙就糟了。
江道義沒有多猶豫,“不然回去看看他吧?”
“好!”
由於燭燈是摔在樓梯口附近,兩人還未近前就看到火光熊熊騰躍,並且還在向四周蔓延著……
火勢之快,令人措手不及。
“就這短短几分鐘,怎麼會起這麼大火?”江道義大驚失色,他三步並兩步上了樓梯。
閣樓內濃煙滾滾,熱辣熏人,黑暗中什麼都看不清楚,鑒真也顧不得了,直接扯開包裹手電筒的薄布朝內照去,“玄清道長,你在哪裡?能不能應一聲!”
“小,咳咳,小賊!”聽到他們竟還敢返回來,玄清道人循著聲音的方向走了兩步,忽然想起了什麼,他停下來,義無反顧地往反方向的閣樓深處而去——
鑒真耳聰目明,感知到他竟是朝里走,她焦急道,“阿義你先到屋外等我,我去將玄清道人救出來!”
江道義只是重重地握了握她的手腕,深深再看她一眼,“你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