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頁
他講一這裡,看見司馬孚仍是咽淚吞聲而不多語,知道他心底必是有些不以為然,便坦然而道:“於今日之大魏國而言,為兄所作所為純然就是一個‘貞’字!你看,為兄依法循章,剷除掉的第一個人是孟達!但孟達是何許人也?他賣主求榮、反覆無常、背君謀逆,不該殺嗎?為兄依法循章殺掉的第二個人是公孫淵。那麼,公孫淵又是何許人也?他野心勃勃、割據稱雄、叛魏自立,不該殺嗎?還有曹爽——曹爽的所作所為,三弟你自己是親眼目睹的啊!他窮奢極欲、敗亂朝綱、悖上弄權,大失人心,不該殺嗎?王凌、曹彪更不用說,編造讖言、私竊兵權、廢主篡位等等醜惡行徑,講來亦是令人髮指!三弟啊!為兄都是為了大魏天下的基業永固而在大舉屠殺啊!為兄所殺之人,無一不是該殺之人!所以,為兄心懷坦蕩,絕對當得起‘貞侯’這個諡號!”
司馬孚慢慢拭去眼淚,只低聲道:“二哥——你只是為那個遲早都會屬於你自己的大魏國在明正典刑、大開殺戒!你的‘貞’,終究是為了那個遲早都會屬於你自己的那個大魏國在‘貞’!”
他這段話猶如一支利箭,“哧”地射中了司馬懿的“死穴”。司馬懿臉上一僵,喃喃地說道:“你說得不錯——現在的大魏,就是我了;我就是現在的大魏了!”
司馬孚面容一斂,仿佛終於下定了一個最後的決心,向他深深而拜:“二哥,您放心。在您離去之後,小弟一定會替您好好監督著師兒、昭兒。小弟一定會讓我司馬家禪代魏室、一統六合大業猶如百川歸海般自然而然,而不會染上絲毫瑕疵。唯有如此,我司馬家方能免去篡逆之名而流芳百世。”
司馬懿的面色也急劇變化著,簡直是說有多複雜就多複雜。他將司馬孚的雙手一下用力握緊:“好兄弟——你二哥就把一切拜託給你了……”
……
一切的喧鬧和紛擾都終於漸漸遠去了。寢室里,最後只剩下了司馬懿和方瑩兩個人。
在一潭秋湖似的靜謐中,方瑩輕輕問道:“夫君,您現在在想什麼?”
司馬懿悠悠地笑著:“瑩妹,為夫在想,為夫這一生應該感謝哪些人……”
“夫君覺得應該感謝哪些人呢?”
“所有的朋友,所有的敵人,我都感謝。其實,我覺得自己對那些敵人還要感謝的更多一些。像曹操、丁儀、曹丕、孟達、陸遜、諸葛瑾、曹休、曹真、陳群、諸葛亮、公孫淵、曹爽、丁謐、桓范、王凌等一個個強大的敵人,都值得我用心感謝。是他們磨礪了為夫的鋒芒,是他們鍛鍊了為夫的本領,是他們提升了為夫的境界,也是他們成就了為夫今天的偉業!為夫今天能夠登到這天下之巔,就是踏在他們的肩頭上一步一步扎紮實實地走上來的!為夫真的是衷心感謝他們!”
“哦?您的意思是只感謝他們……”方瑩的目光忽而變得有些閃爍不定起來。
“為夫當然還應該感謝你和春華啊!”司馬懿目光一轉,向她傻傻地笑著,“明天,你就能陪我一道回孝敬里老家去‘坐看晚霞起,相擁賞月明’了……那才是我一生當中夢寐以求的最大幸福啊……”
第5卷 三國歸晉 尾聲 三分天下,盡歸於晉
大魏嘉平三年八月五日,司馬懿薨於京師,時年七十三。柏夫人當日便隨之吞金殉情自殺。
少帝曹芳素服臨吊,喪葬威儀一依前漢霍光之故事,給他追贈相國、郡公。司馬孚奏陳司馬懿之遺志,辭去郡公之爵。九月庚申日,葬於河陰首陽山,諡曰“文貞侯”。
大魏咸熙元年夏三月,司馬昭挾平蜀之功而為晉王,五月魏朝追封司馬懿為“晉宣王”。
大魏咸熙二年冬十二月,晉受魏禪,司馬炎登基稱帝,為司馬懿上尊號曰“宣皇帝”,陵曰“高原”,廟稱“高祖”。十四年後,司馬炎調兵遣將,揮師從東西兩路同時夾擊,一舉吞併了東吳,統一了全國。至此,三分天下,盡歸於晉。
羅貫中的名著《三國演義》①對司馬懿集大魏之守成者、大晉之奠基者雙重角色於一身的精彩一生用一首古詩作了一個精準而凝練的概括與評價:開言崇聖典,用武若通神。
三國英雄士,四朝經濟臣。
屯兵驅虎豹,養子得麒麟。
諸葛常談羨,能回天地春。
我們認為,這首古詩於司馬懿而言,當是最為公允的蓋棺之論。
※※※
①此詩見於明代嘉靖年間刊刻的《三國志通俗演義》,現行的《三國演義》通行本中已無此詩。
(全文完)
【,http://www..vip/】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司馬孚慢慢拭去眼淚,只低聲道:“二哥——你只是為那個遲早都會屬於你自己的大魏國在明正典刑、大開殺戒!你的‘貞’,終究是為了那個遲早都會屬於你自己的那個大魏國在‘貞’!”
他這段話猶如一支利箭,“哧”地射中了司馬懿的“死穴”。司馬懿臉上一僵,喃喃地說道:“你說得不錯——現在的大魏,就是我了;我就是現在的大魏了!”
司馬孚面容一斂,仿佛終於下定了一個最後的決心,向他深深而拜:“二哥,您放心。在您離去之後,小弟一定會替您好好監督著師兒、昭兒。小弟一定會讓我司馬家禪代魏室、一統六合大業猶如百川歸海般自然而然,而不會染上絲毫瑕疵。唯有如此,我司馬家方能免去篡逆之名而流芳百世。”
司馬懿的面色也急劇變化著,簡直是說有多複雜就多複雜。他將司馬孚的雙手一下用力握緊:“好兄弟——你二哥就把一切拜託給你了……”
……
一切的喧鬧和紛擾都終於漸漸遠去了。寢室里,最後只剩下了司馬懿和方瑩兩個人。
在一潭秋湖似的靜謐中,方瑩輕輕問道:“夫君,您現在在想什麼?”
司馬懿悠悠地笑著:“瑩妹,為夫在想,為夫這一生應該感謝哪些人……”
“夫君覺得應該感謝哪些人呢?”
“所有的朋友,所有的敵人,我都感謝。其實,我覺得自己對那些敵人還要感謝的更多一些。像曹操、丁儀、曹丕、孟達、陸遜、諸葛瑾、曹休、曹真、陳群、諸葛亮、公孫淵、曹爽、丁謐、桓范、王凌等一個個強大的敵人,都值得我用心感謝。是他們磨礪了為夫的鋒芒,是他們鍛鍊了為夫的本領,是他們提升了為夫的境界,也是他們成就了為夫今天的偉業!為夫今天能夠登到這天下之巔,就是踏在他們的肩頭上一步一步扎紮實實地走上來的!為夫真的是衷心感謝他們!”
“哦?您的意思是只感謝他們……”方瑩的目光忽而變得有些閃爍不定起來。
“為夫當然還應該感謝你和春華啊!”司馬懿目光一轉,向她傻傻地笑著,“明天,你就能陪我一道回孝敬里老家去‘坐看晚霞起,相擁賞月明’了……那才是我一生當中夢寐以求的最大幸福啊……”
第5卷 三國歸晉 尾聲 三分天下,盡歸於晉
大魏嘉平三年八月五日,司馬懿薨於京師,時年七十三。柏夫人當日便隨之吞金殉情自殺。
少帝曹芳素服臨吊,喪葬威儀一依前漢霍光之故事,給他追贈相國、郡公。司馬孚奏陳司馬懿之遺志,辭去郡公之爵。九月庚申日,葬於河陰首陽山,諡曰“文貞侯”。
大魏咸熙元年夏三月,司馬昭挾平蜀之功而為晉王,五月魏朝追封司馬懿為“晉宣王”。
大魏咸熙二年冬十二月,晉受魏禪,司馬炎登基稱帝,為司馬懿上尊號曰“宣皇帝”,陵曰“高原”,廟稱“高祖”。十四年後,司馬炎調兵遣將,揮師從東西兩路同時夾擊,一舉吞併了東吳,統一了全國。至此,三分天下,盡歸於晉。
羅貫中的名著《三國演義》①對司馬懿集大魏之守成者、大晉之奠基者雙重角色於一身的精彩一生用一首古詩作了一個精準而凝練的概括與評價:開言崇聖典,用武若通神。
三國英雄士,四朝經濟臣。
屯兵驅虎豹,養子得麒麟。
諸葛常談羨,能回天地春。
我們認為,這首古詩於司馬懿而言,當是最為公允的蓋棺之論。
※※※
①此詩見於明代嘉靖年間刊刻的《三國志通俗演義》,現行的《三國演義》通行本中已無此詩。
(全文完)
【,http://www..vip/】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