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著父皇完全翻轉的態度,魏千珩福至心靈,突然想到,葉貴妃遇刺,看似兇險無比,實則卻將她人逆局裡再次翻盤,瞬間從先前的困局之人再次翻轉成了掌局之人。

  難道,這就是她遇刺的目的?!

  瞬間,魏千珩心裡閃過許多念頭,疑雲也漸漸散去,又露出疑雲背後的真容來。

  他想,若是真的如他所猜測般,葉貴妃不顧兇險的讓自己中這一刀就是為了洗脫父皇對她的懷疑,那麼,她不但心機可怕,心思更是狠辣。

  但這一次,他沒有再將心裡的懷疑同魏帝說,因為如今正是父皇對他最反感不相信的時候,無論他再說什麼,父皇只怕都不會相信了。

  他想,如今只有找到證據,才能證明一切……

  魏帝見他一反常態的默默挨罵不語,以為他知道自己錯了,也就沒有再罵下去,轉而冷聲道:「朕與禮部商議過了,端王大婚過後,就是你的太子冊封大典了。到時,連著太子妃的冊封禮一迸進行。」

  聞言一驚,魏千珩愕然道:「太子妃的人選都尚未選定,如何冊封?」

  魏帝早已料到他會這樣問,冷冷笑道:「這個你不用操心,朕已為你選定了太子妃,是衛國公主衛瀾!」

  衛瀾?!

  魏千珩卻是頭一次聽到這號人物,不由詫異道:「父皇怎麼突然想到讓兒臣娶衛國公主?這位衛瀾公主兒臣先前聽都沒聽過……」

  魏帝道:「雖然你不知道她,但說起來她卻與你有一定的緣份——她是衛太子衛洪烈的嫡親妹妹,也是先前他從你這裡借走血玉蟬要治救的人。而如今得你血玉蟬的功勞,衛瀾公主舊疾痊癒,這一次趁著端王大婚,她隨衛太子親赴大魏來喝喜酒,順道來感激你的救命之恩。朕已見過她了,端莊大方,美麗嫻雅,很是不錯。」

  「而如今,魏衛兩國相鄰交好,聯姻之後,更有利於兩國邦交,故此,朕已同衛太子提起過,衛太子也十分贊成這門親事。」

  魏千珩萬萬沒想到,轉瞬之間父皇就給他定下了親事,可想到後面他的計劃,這衛瀾公主他根本不能娶。

  思及此,魏千珩心裡又亂了,不由問道:「此事太過倉促了……那衛瀾公主也同意這門婚事嗎?」

  魏帝道:「你本就於她有恩,再加之婚姻大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衛國這些年一直想與我大魏聯姻,豈會有不同意的道理?你放心,她已欣然同意了。」

  魏千珩還想再說什麼,魏帝冷冷打斷他道:「千珩,你不要再令父皇失望了。你身為太子,不可能一輩子不娶正妻,而長氏那樣的出身還有名聲,她不配做一國之後,所以你不要再枉想了,更不要再逼父皇對她下手!」

  全身一震,魏千珩聽明白了魏帝話里的意思,頓時心裡一片冰涼,咬牙冷聲道:「一切但聽父皇的安排……」

  見他同意下來,魏帝神情也緩和下來,不由邀魏千珩一起去永春宮看昏迷的葉貴妃。

  魏帝道:「既然先前那些事都只是你的猜測,沒有證據,那麼你也不能因此就疏離怨恨貴妃,她終究是養大你的人。你若是對她不孝順,天下人都會說你忘恩負義,忤逆不孝,所以趁著這次的事,你好好關懷關懷她,修補你們之間的關係。」

  魏千珩實在是不想看到葉貴妃那張虛偽惡毒的臉,但如今大家都被她蒙蔽,連父皇都重新信任了她。他若是在這個時候與她對著來,就會成為千夫所指。

  所以魏千珩沒有拒絕,與魏帝一起往永春宮看望葉貴妃去了。

  他們前腳堪堪踏進永春宮,粟姑姑就歡喜來報,說是葉貴妃娘娘醒了!

  魏帝與魏千珩皆是一怔,兩人都沒想到,葉貴妃傷得這樣重,竟一夜就醒了過來。

  他們哪裡知道,葉貴妃這一刀雖然看起來極其兇險,可刀法純熟的蒼梧卻極有分寸,並沒有傷著她的要害,所以人很快就甦醒過來了……

  魏帝自是高興的,急急進了葉貴妃的寢宮,魏千珩隨在他身後,也跟了進去。

  因失血過多,躺在床上的葉貴妃臉如白紙,人也虛弱得像睜不開眼睛,卻在看在跟在魏帝背後進來的魏千珩時,眸子驀然一沉。

  下一刻,她躺在床上朝皇上弱弱的道:「皇上,臣妾讓您憂心了……卻不知道莊家有沒有撤除御狀?」

  其實在魏帝來永春宮之前,葉貴妃就醒了過來,並聽粟姑姑匯報了莊家撤狀的事。

  如此,到了魏帝的面前,她卻做出一副剛醒來就為莊家一事憂心的樣子,不由讓魏帝越發的感動,上前握住她的手道:「愛妃為了平息莊家一事才會出宮遇刺,九死一生。而莊家在愛妃的勸說下,終於願意撤消御狀平息此事,愛妃卻是幫朕解了煩憂,立下大功一件!」

  葉貴妃卻望著站立一旁的魏千珩,倏地落下淚來,悲泣道:「皇上謬讚了,實則臣妾做此事,不是為了皇上,而是為了補償太子。」

  此言一出,不僅魏帝怔住,魏千珩也很是意外,不由抬眸看向葉貴妃,與她的目光對上。

  葉貴妃看著他傷心道:「皇上有所不知,臣妾有罪,對太子做下錯事……」

  聞言一怔,魏千珩與魏帝神情皆是不由凝重起來。

  葉貴妃繼續道:「當年長氏被休出燕王府後不久,又上門來找太子,執意要見太子不肯離開,臣妾想到她之前欺騙太子傷他太深,就一氣之下令人灌了她毒藥將她賜死……此事,臣妾一直瞞著太子。是以,在長歌回歸後,太子知道了此事不由怨怪我,與我疏離,臣妾都是知道的,心裡也一直愧疚著他與長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