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歌跌跌撞撞的跑出了暗房,她去追魏鏡淵,她知道只有魏鏡淵鬆口才能救妹妹。

  她見到魏鏡淵的身影往前面的迴廊上去了,連忙追上去,顧不得男女之大防,上前一把拉住魏鏡淵,苦苦哀求道:「王爺,此事疑點重重,那幾個僕人更是可疑……青鸞雖然衝動,並不是一個嗜血殘暴之人,她沒有殺丹鸚,請王爺明察……」

  她雙手拉住魏鏡淵的手臂時,魏鏡淵全身一顫,停下步子看向她,如墨的眸子裡全是痛苦與無奈。

  下一息,他眸光恢復清明冷冽,冷冷道:「事情已非常清晰明了,是你不願意相信罷了——如今只是判她入獄,已是最輕的處罰。還請側妃娘娘不要再插手管端王府之事,夜已深,側妃娘娘請回吧。」

  說罷,示意身邊的下人送長歌離開。

  長歌看著像換了一個人似的魏鏡淵,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奮力甩掉下人的手,看著冷漠絕情的魏鏡淵,憤恨道:「你先前為了自己心裡好過,慫恿青鸞折辱丹鸚,好來減輕你心裡的罪過……如今丹鸚因這麼多年對青鸞積下的怨恨,寧肯賠上性命也要拉青鸞下地獄,這一切的罪因惡果,難道與你一點關係都沒有?」

  長歌的話讓魏鏡淵腳步再次滯住,雖然他沒有回頭,可步子卻再也提不起,僵在當場。

  「若是沒有你當初的慫恿,青鸞不會與丹鸚結下積怨。如今丹鸚死了,青鸞也失去了作用,所以王爺明明知道事情真相,卻捂起耳朵遮了眼睛,不願意看也不願意去聽,只是想將青鸞除去,好讓王爺安心的娶楊家姑娘進門。敢問王爺,我說得可對?!」

  長歌尖銳的質問著魏鏡淵。她實在是太傷心了,驪太夫人與丹鸚陷害青鸞,長歌雖然氣恨卻不傷心,因為她們本就視青鸞為敵人不除不快。可魏鏡淵明明是這個世上最疼愛青鸞的人,他怎麼能在這樣的時刻也背棄青鸞,置青鸞不顧呢?!

  魏鏡淵艱難回頭看著她,迴廊下的風燈隨著風雪搖曳,忽明忽暗的光亮照得長歌的面容有些猙獰。

  他怔怔的看著她,心口像撕裂般的痛著,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長歌咬牙看著魏鏡淵,傷心又道:「青鸞將你當成這世上最親的人,她一直盼著你回來還她公道,可沒想到,王爺回來卻給了她致命一擊——我問你,你要將她關在大牢里多久?一輩子嗎?」

  魏鏡淵從沒見到長歌這般動怒憤恨的樣子,那怕當年他大鬧了她的喜宴,當眾揭開她的身份讓她失去了一切,都沒見過她像現在這樣生氣憤怒。

  他忍不住回身想去牽她的手,像當年在鷂子樓那樣,但凡她生氣了,他只要過去輕輕牽起她的手,輕聲同她說上兩句話,她立刻就乖順熄火了。

  可不等他的手碰到長歌,她已嫌棄的甩開,紅著眼睛盯著魏鏡淵道:「我原以為,你當年那般殘忍的對我,是因為你要拿我當報仇的棋子。可如今,諸事皆定,你為何又要這樣對青鸞?公子,你到底有沒有心?!」

  魏鏡淵伸出的手失落的停在半空,他沒想到長歌會再喚他『公子』,可說出的話,卻又剜了他的心。

  他閉上眸子任由長歌說著,最後只冷冷道:「還有那一句話,這是我王府內宅之事,且事關人命,側妃娘娘不能憑一己之私,就不顧國法家規,讓我再放任青鸞的罪行不管——你不要再說了,請回吧!」

  說罷,他再也不回頭,甩下長歌逃也似的離開了。

  長歌不甘心的要追上去,卻被下人攔下,送出了端王府……

  消息瞬間傳進了驪太夫人的耳朵里,聞言,她滿意的笑了,滿意道:「殿下真的讓人將那長氏送走,勒令她不許再插手王府之事?」

  傳消息的盛嬤嬤也很是歡喜,笑道:「奴婢親耳朵聽得真真的,錯不了。果然還是要太夫人親自出馬才能成事。」

  驪太夫人心口重重松下一口氣,嘆息一聲道:「我也不想與他這樣撕破臉皮。只是,若是不逼他一把,燃起他的鬥志,不止他要完了,只怕整個驪家都會跟著毀滅。我也是逼不得已啊,只盼著他不要恨我這個外祖母才好……」

  盛嬤嬤將她頭上的翡翠白玉護額取下來,捧來溫熱的水伺候她淨面,輕聲道:「大殿下那怕一時間不理解太夫人的好心,可他終究是一個聰明人,日後等他榮登大寶後,自會明白太夫人今日所做一切都是為了他好,到時哪裡還會怪太夫人,感激您還來不及呢。」

  聽了盛嬤嬤的話,驪太夫人心裡舒坦了許多,冷冷笑道:「那楊家姑娘是個不肯分食的主,眼睛裡揉不得半點沙子。上次端王帶著青鸞在驪國公府沒給楊家姑娘好臉色看,她就記恨上了,所以太后與楊家是容不下殿下身邊帶著青鸞了。而經由上次帕子一事後,楊家姑娘也學聰明了,知道自己不能現面,卻讓驪家來幫她處置了這塊臭骨頭,還順便將端王的後宅也一併理清乾淨了,卻也是個厲害的角色……」

  「等青鸞進了刑部大牢,那裡多的是咬過死人的老鼠和躲不過的病災,再加之有楊家人打點,只怕不會有她出來之日了……」

  聞言,盛嬤嬤不由擔心起來,遲疑道:「這樣的主意,自是楊家姑娘想不出來的。老奴擔心,楊家嫡女有這樣厲害的軍師在背後給她指點,以後嫁到端王府,只怕咱們王爺不好拿捏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