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歌知曉魏千珩的心意,更是明白夏如雪已與沈致兩情相悅,所以她不想再給姨媽希望。

  夏氏一臉震驚的看著長歌,長歌硬著頭皮繼續勸道:「姨母,深宮後宅討生活並不易的,那怕是我,若不是已與殿下生下子女,我也願意像夏妹妹般過平常的日子,所以姨母不如從了表妹的心,沈大哥是一個值得託付終生的好人,妹妹嫁給他不會受委屈的……」

  見長歌不願意幫自己,夏氏心裡一片冰涼,眼淚流得更凶,仍然不死心的要再開口,恰在此時,外面有丫鬟進來稟告長歌,說是太子殿下有要事請她過去商議,讓她即刻就去書房尋他。

  聽聞太子喚長歌了,夏氏只得按下心頭的話,起身告辭道:「你忙吧,姨母先回去了。」

  長歌看著她哭紅的眼睛,心裡很是不舍,親自送她到門口,派王府的馬車送她回去,並說好得閒了就帶孩子去宅子裡看她。

  夏氏走到門口又不死心的回頭對長歌叮囑道:「好孩子,姨母一輩子的夙願就是如雪有出息,能重振夏家,所以求你看在姨母的情面上,去同太子好好說說,讓他網開一面,再納你妹妹進府罷。」

  看著她憔悴的面容和哭紅的眼睛,長歌如何忍心再拒絕她,只得道:「好,我答應姨母,我會同太子說的。」

  得了她這句話,夏氏眸光一亮,這才放心的走了。

  姨母一走,長歌急忙朝著書房走去,擔心魏千珩有急事找自己。

  可等她到了書房一看,魏千珩正悠閒的倚在桌前喝茶,見她過來,連連招手,道:「這是今年新上貢的潽茶,你快來嘗嘗。」

  長歌迷惑的走過去,「殿下不是喚我有急事嗎?」

  魏千珩勾唇得意一笑,緩緩道:「拯救你出水深火熱,就是大事啊。」

  長歌一怔:「你知道是我姨母來了?」

  魏千珩給她倒好茶,餵著她喝下,慢條斯理道:「我不但知道她來找你,還知道她找你所為何事。所以知道你應付不來,就差人將你叫出來,省得你頭痛。」

  長歌一臉驚奇的看著魏千珩,好奇他怎麼全知道,壯起膽子道:「你派人偷聽了?」

  魏千珩沒好氣的看了她一眼,擱下杯子冷冷道:「你或許還不知道,你姨母掛匾立府之事吧。」

  「掛匾立府?!」

  長歌聞言很是吃驚,但凡能夠稱府的,都是達官貴人,世家名門,侯爵將相,姨母一介女流,家裡無官無祿,做甚麼要弄出這麼大的動靜?

  她怕魏千珩動怒,連忙請罪道:「姨母一時糊塗,還請殿下莫要怪罪。」

  魏千珩擺擺手不在意道:「京城府門多如牛毛,多她一家也不稀奇,可是你姨母在立匾之日,當著眾街坊的面宣揚夏氏是太子府夫人,足以看出,她是一個愛慕虛榮之人。」

  「如此,她又豈會願意看到當夫人的女兒沒了身份?所以我猜想,她一定是來求你向我求情,讓我重新納夏氏入門,對吧?」

  見什麼都被他說中,長歌也不好再隱瞞,乾脆將姨母所求同他說了。

  聽她說完,魏千珩涼涼道:「我先前就說過,夏氏心不在此,本宮的心也不在她身上,如今這樣是最好的結果,你讓你姨母休要再提!」

  長歌悶聲應下,道:「我記下了,等下次去宅里看望姨母時,我會好好勸她的。」

  她心裡隱隱不安,覺得勸服姨母事小,可姨母掛匾立府之事只怕會引出麻煩。

  看著她愁眉苦臉的樣子,魏千珩將她擁進懷裡,動容道:「不止你表妹,這天下的女子除了你,我誰人都不要——你先前為了我吃那麼多苦,餘生,我不想再浪費,只想與你共度,所以,我的身邊只要有一個太子妃就足夠了。」

  魏千珩話里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立長歌為太子妃。

  可事情哪會如此順遂……

  後宮慈寧宮。

  太后靠在西窗下,一頁一頁的翻著手中的花冊,細細打量著。

  良嬤嬤端了香茶點心過來,輕輕放到太后面前,輕聲道:「太后,您都看了大半天了,喝口茶歇歇。」

  太后放下手中的花冊,輕輕嘆息一聲。

  良嬤嬤察言觀色,道:「沒有中意的嗎?」

  太后搖頭,很是不滿道:「這些年,葉驪兩家結勢做對,朝中大臣多是他們的黨羽,所以這些人家的女兒都不行。」

  「而剩下的不多的官員家,又沒有合適的,所以看來看去,一個相中的都沒有。」

  原來,自葉玉箐東窗事發後,太子妃一位就懸空著,太后那日聽魏千珩的意思,竟是有意立長歌為太子妃,太后卻是不允的。

  太子妃就是將來的中宮皇后,堂堂大魏國皇后豈能是一個細作出身的宮女?!

  所以,太后開始給魏千珩張羅新的太子妃了……

  第116章 遣散後宅

  太后翻了半天的花冊也尋不到一個中意的女子給魏千珩做太子妃,可她又擔心魏千珩急著搶在她之前慫恿魏帝立下長歌為太子妃,不由心煩著急。

  良嬤嬤眸光微轉,卻是想到了什麼,對太后笑道:「太后莫急,京城的貴女之中找不到,咱們就去那些外嫁的公主郡王家裡找啊。老奴記得,青陽公主的么女到了適婚的年齡了,若昕小郡主三年前及笄禮後陪公主回京給太后請安時,已然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如今算算,年齡剛好。」




章節目錄